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112學年度第2學期教學計畫
年 級 | 高一忠、孝、仁 | 科 目 | 國 文 | |
教 師 | 林煜真(一仁)、黃千懿(一忠、一孝、一愛) | |||
教 學 目 標 | 1.訓練學生建立適切語文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建立道德感與積極的人生觀,並激發淑世之精神。 3.加強古今國學認知,培養文章閱讀(含語體文及淺近文言文)及鑑賞的能力。 4.從閱讀理解培養思辨的能力,進而觀照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增進問題解決的能力。 5.鑑古知今,培養學生古學今用學習遷移的能力與態度。 | |||
本學期授課內容 | 1.必修課程: 主要教材——翰林高中國文第二冊: 范仲淹〈岳陽樓記〉 現代詩選〈錯誤〉、〈愛的辯證(一題二式)〉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張曼娟〈青春不不消逝,只是遷徙〉 洪繻〈鹿港乘桴記〉 王盛弘〈高尾山紀事〉 古詩選〈詠史其一〉、〈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賴和〈一桿「稱仔」〉 諸葛亮〈出師表〉 簡媜〈雨神眷顧的平原〉 林懷民〈出走與回家〉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論語選》 輔助教材──授課講義。 2.語文表達:課堂裡的閱讀與思辨(翰林)。 3.自修課程:翰林隨身讀(二)、語文演練(二)、補充教材讀本(二)、自製隨堂講義與學習單。 | |||
教 學 方 式 | 1.課文讀講、欣賞、評析。 2.分組討論、搶答、分享。 3.多媒體影音輔助教學。 4.運用學習單進行閱讀策略演練。 5.以多元表現方式展現學習成果,如:改編文本以讀劇演出,深刻理解文本或摻以吟唱、誦讀、改寫、仿寫等方式表現,以落實文學實用價值。 | |||
評 量 方 式 | 1.紙筆測驗(段考評量、單課測驗、隨堂測驗、文章閱讀與寫作測驗)。 2.語文表達(口說與寫作)。 3.上課態度及筆記評鑑。 4.小組合作(讀劇、吟誦、搶答、申論、思辨…)。 5.主題研究與論述報告。 | |||
對學生期望 | 1.增進閱讀量。 2.反思學習過程。 3.精進語文讀寫能力。 4.學習通達圓融的人生觀。 5.文學、文化與生活結合的可能。 | |||
家長配合事項 | 1.鼓勵孩子多閱讀課外書籍。 2.督導孩子有效的時間管理與運用。 3.關心孩子學習狀況及個人專長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