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內湖國中110學年度七年級生物科第二次段考題目卷

pdf
759.97 KB
7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頁,共 6
臺北市立內湖國中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 七年級生物科 第二次段考題目卷(康軒版)
圍:2-1~3-4 班級:_____座號: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本卷共 50 題。1~47 題是選擇題,選擇題答案用 2B 鉛筆畫記在電腦卡。48~50 題是手寫題,請用原子筆在答案紙上作答
一、單選題,每題 2
1. 有關食物中的養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食物中的各類養分,皆能產生熱量 (B)飲食中若缺乏維生素 A,可能造成壞血症
(C)人體若缺乏醣類和鈣質,可能會導致貧血症 (D)動物體內的脂質可產生能量,也具有保持體溫的功用
2. 薪宇測量燃燒一片洋芋片釋放的能量,可以使 125mL 的水從 25℃升高至 65℃,估計這一片洋芋片含有多少大卡的能
量?(A)5 (B)5000 (C)40 (D)325
3. 承恩到速食店買了 1份蛋捲冰淇淋,充滿好奇心的他上網查詢冰淇淋的營養標示,如附表所
示。若承恩吃了一支 80 公克的蛋捲冰淇淋,則攝取約多少大卡的熱量?
(A) 118 (B) 147 (C) 237 (D) 55
4. 佳馨進行實驗檢測食物是否含有葡萄糖或澱粉,檢驗結果如附表,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加碘液
藍黑色
黃褐色
藍黑色
黃褐色
加本氏液
淡藍色
紅色
綠色
黃色
(A)甲不含澱粉及葡萄糖 (B)乙含有澱粉與葡萄 (C)丙可能是白米飯 (D)丁可能是芭樂。
5. 附圖為生物體內某種代謝作用的示意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丙為受質 (B)乙為酵素,具有可重複性
(C)乙與丙之間有專一性 (D)此圖呈現的是合成作用
6. 酵素具有專一性,請問何謂「專一性」?
(A)一個酵素一次只能和一個反應物進行反應 (B) 一種酵素只能促進一種反應進
(C)一種酵素只能在特定溫度中進行反 (D) 一種酵素只能在某個消化器官中進行反應
7. 冠宇取甲、乙、丙三支試管,分別加2 mL
X酵素和2 mL的受質,並將三支試管進行
不同的處理。附圖冠宇的實驗結果,請
X酵素最適合在下列哪個環境中作用?
(A)50℃的中性環境
(B)37℃的中性環境
(C)50℃的鹼性環境
(D)37℃的鹼性環境
8. 將酵素甲和澱粉溶液在試管中混合均勻,定時測量試管內的澱粉濃度結果如附
圖,已知試管內澱粉濃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主要由蛋白質組成
(B)澱粉濃度下降,可能是酵素將其分解所致
(C)若提高甲的活性,會使澱粉的分解速率變快
(D)60分鐘時取試管內的溶液,加入碘液後呈現黃褐色
9. 下列養分中,有哪些是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花生中的油脂,()玉米種子中的礦物質,()地瓜中的澱粉,()蔬菜中的纖維素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丙
10.若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為:甲+乙→丙+丁+水,其中甲、丙均為氣體,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丁」可轉換成蛋白質或脂質儲存 (B)行光合作用所需的「乙」從氣孔進
(C)光合作用可將空氣中的「甲」轉換成「丙」 (D)植物行光合作用的先決條件是需具有維管束的構造
11.附圖為在不同溫度下,甲、乙兩種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變化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0 ℃時,乙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較甲植物高
(B)40 ℃時,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較乙植物高
(C)單位時間內,甲植物在 30 ℃產生的氧氣較在 10 ℃少
(D)單位時間內,乙植物在 30 ℃產生的氧氣較在 20 ℃少
【背面還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2頁,共 6
12.若將人體唾液和胃液的pH值調整為67間,再分別與澱粉液或葡萄糖液混合,如右圖所示。在
宜的溫度下,放置一小時後,滴入本氏液隔水加熱,推測下列哪一試管不會產生顏色的變化?
(A) (B) (C) (D)
13. ()錯誤?
(A)消化道與消化腺都是消化食物的場所 (B)消化腺可以分泌消化液
(C)消化道的蠕動可以磨碎食物 (D)消化液需要注入消化管才能作
14.下圖為四種物質在人體消化道各器官中被分解的情形,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A)甲可能為纖維素
(B)乙可能為脂質
(C)丙可被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D)丁經過分解後會產生葡萄糖
15.附圖為人體消化系統局部的示意圖,下列哪一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不含酵素,而此消化液會注
入何處發生作用
(A)甲、膽囊 (B)乙、小腸 (C)丁、胃 (D)甲、小腸
16.下圖表示蛋白質食物在人體消化道中,經 X物質初步分解為小分子(以 表示)後,再被吸收進入血液的過程。關於圖
X 的名稱,下列何者正確?
(A) X:抗體 :胺基酸 (B) X:酵素, :胺基酸
(C) X:疫苗 :脂肪酸 (D) X:酵素 :脂肪酸
17.在正常的情況下,人的血漿中不含列何種物質
(A)血紅素(B)生長激素(C)葡萄糖(D)抗體
18.右圖是人類的血液組成示意圖,班上同學針對此圖提出不同的看法,請問有幾位同學的說法
是正確的?
元芯:甲細胞最小,適合用來 DNA 鑑定
仁愷:乙為血漿,主要成分是
劭齊:丁含有血紅素,可以攜帶氧氣
映欣:丙的數量最多,有能力穿過微血管
肇闓:人體受傷或是細菌感染時,丙的數量會增加
(A)一位 (B)二位 (C)三位 (D)四位
19.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大肚魚的尾鰭,看到附圖所示的影像,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甲血管可和尾鰭的細胞進行物質交
(B)乙血管的血流速度最慢
(C)丙血管與心臟的心室相
(D)大肚魚的心臟實際上在小的右手邊
20.已知血液離開心臟後,直接進入甲血管,然後流經乙血管,再由丙血管流回心臟,各血管內
血液中氧氣的含量如圖所示。若乙血管是物質交換的場所,則甲、丙對應的血管名稱,下列
何者正確?
(A)甲是肺動 (B)甲是肺靜脈(C)丙是主動 (D)丙是大靜脈
21.有關淋巴系統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血液自微血管流入淋巴管形成淋巴 (B)淋巴液可由靜脈注入血
(C)淋巴結可過濾病原體 (D)淋巴系統也具有免疫功能
22.關於人體的免疫功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胃液中的鹽酸也有協助抑菌的功能 (B)抗體作用具有專一
(C)白血球吞噬病原體是專一性的免疫反應 (D)皮膚與黏膜是免疫的第一道防
【請翻頁繼續作答】
3頁,共 6
23.測量脈搏時,手指應按在右圖的何處?且量『脈搏』,是測量哪一種血管?
(A)按在 A、動脈 (B)按在 B、靜脈 (C)按在 C、微血管 (D)按在 D、動脈
24.附圖為阿楷體內某處細胞和微血管間進行物質交換的情形,下列
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若此處為大腦,則甲可能為氧氣
(B)若此處為肺臟,則乙應為二氧化碳
(C)若此處為肝臟,則乙可能為二氧化
(D)若此處為小腸,則甲可能為澱粉
25. 漿
20400600判斷樹木被破壞(切斷)
(A)樹幹表面→新韌皮部→老韌皮部→形成層→新木質部→老木質部
(B)樹幹表面→老韌皮部→新韌皮部→形成層→新木質部→老木質部
(C)樹幹表面→新木質部→老木質部→形成層→老韌皮部→新韌皮部
(D)樹幹表面→新木質部→老木質部→形成層→新韌皮部→老韌皮部
26.阿光到外公家玩,發現了一張原木的椅子,上面有顏色深淺不同的線條(甲為淺色紋,乙為深色
紋),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區的細胞是在秋冬季節生長 (B)乙區的細胞比甲區的小,為韌皮部
(C)甲區的形成時間較乙區 (D)根據年輪推斷,此樹木至少有 8
27.關於樹木環狀剝皮死亡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樹皮包含木質部與韌皮
(B)向葉子運送水分的管道中斷,因此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C)向根運送養分的管道中斷,使得根部無法獲得養分而死亡
(D)向葉子運送養分的管道中斷,造成整棵樹缺水死亡。
28.附圖是木本植物莖的橫切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可進行細胞分裂,使莖逐年變粗 (B)植物冬天落葉時,養分經由丙向上運輸到植物頂端
(C)甲可將水分與礦物質向上運輸 (D)此圖的維管束呈散生排列
29.生物課時,七年三班的學生在學校的菜園種了地瓜,並思考關於地瓜的生長變化,以下四位同
學的看法,請問哪個較不合理
(A)宇潔:艷陽高照時,地瓜葉能經由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而製造出許多養分
(B)品謙:澆水時,根部吸收水分,經由木質部運送到莖和葉
(C)子凡:若在土壤中施肥,肥料經由韌皮部運送到葉
(D)祐實:把收成的地瓜烤來吃,地瓜中的養分會在人體的小腸分解吸收
題組:每題2
【題組一】下圖()光合作用示意圖,下圖()為葉片橫切面放大圖,請依圖回答問題:
30. ()中碳反應的原料-乙,應從()中的何處進入葉中? (A) (B) (C) (D)丁。
31. ()中有哪些部位的細胞可進行光合作用? (A)丙戊 (B)乙丙 (C)甲乙丙 (D) 甲乙丙戊己。
32.下列關於()及圖()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中,甲經碳反應後,可釋出提供生物呼吸的氣體
(B)()中,來自太陽的能量會儲存於丙分子中,以供生長所
(C)()中,乙為葉脈,能夠輸送水分與養分
(D)()中,戊細胞兩兩成對,能保護植物體免於受到外界病菌的感染
【請翻頁繼續作答】
▲圖()
▲圖()
4頁,共 6
【題組二】于華用鋁箔紙包覆葉子的中央(如圖片中的2),讓此葉片在日光下照射一星期,再將葉片
摘下進行以下的實驗步驟。
步驟:摘下葉片、去除鋁箔紙 步驟:葉片放入沸水中煮五分鐘
步驟: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 步驟:葉片放到熱水中漂洗
步驟:葉片加入碘液。
33.關於實驗步驟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步驟可以軟化葉的角質層
(B)步驟採用「酒精隔水加熱」的原因是因為酒精可以溶解葉綠素,加速葉片褪色
(C)步驟是要洗去殘餘的酒精
(D)步驟是測定葡萄糖的有無
34.如果實驗期間光照充足,請問葉片上3個區域滴上碘液測試的結果為何?
(A)1-黃褐色2-黃褐色、3-藍黑 (B)1-藍黑色、2-黃褐色、3-藍黑色
(C)1-黃褐色2-藍黑色、3-藍黑 (D)1-黑色、2-黃褐色3-黃褐色
35.根據本次實驗的結果,可以得到何種結論?
(A)光合作用需要水才能製造澱粉 (B)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才能製造葡萄糖
(C)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製造葡萄 (D)光合作用會產生氧氣與水
【題組三】觀察植物體內維管束的活動中,取三枝直徑大小相當的芹菜葉柄,分成三種處理方式
(1)未做處理(2)葉子下表皮塗凡士林;(3)摘除葉片。
將芹菜放入量筒中加水至 25 毫升,將實驗裝置放在窗臺有光且通風處,每 30 分鐘觀察記錄量筒內的溶液體積
(毫升),實驗裝置與結果如下
0分鐘
25
25
30 分鐘
20
25
60 分鐘
16
24
90 分鐘
13
22
36.根據附表的數據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組芹菜的葉子有塗凡士林 (B)造成甲、乙量筒液面高度差異的主要原因與日照有關
(C)本實驗說明植物體內水分的散失與是否通風有關 (D)實驗結果證實葉片和水分蒸散有關
37.請看右側的圖一和圖二回答。有關甲組芹菜進行蒸散作用時,體內水分的運輸方向(或乙)及葉片氣孔狀態(丙或
),下列組合何者正確?
(A)甲、丁 (B)乙、丁 (C)甲、丙 (D)乙、丙
【題組四】有風取四支乾淨的試管,裝置及處理方式如附表,靜置 10 分鐘後,在各試管中加入 3 mL 本氏液,並放入
水中隔水加熱,觀察試管中顏色的變化。請依表回答下列問題:
38. 如果有風的實驗操作完全正確,下列哪一個最可能是有風的實驗結果?
試管/顏色
(A)
(B)
(C)
(D)
39.這四根試管中,哪一個最適合當作乙試管的對照組?
(A) (B) (C) (D)
40.若有風的實驗完全成功,則下列推論何者正確?
(A)唾液中的酵素活動會受酸鹼值的影 (B)煮沸的唾液仍可以分解澱粉
(C)唾液中的酵素,在任何環境下都可將澱粉轉變成糖 (D)冷凍可能無法殺死酵
【請翻頁繼續作答】
試管
作用的溫度
3 mL 澱粉液3 mL 清水
38℃
3 mL 澱粉液3 mL 唾液
38℃
3 mL 澱粉液3 mL 煮沸的唾液
38℃
3 mL 澱粉液3 mL 唾液
0℃
5頁,共 6
【題組五】快樂湖景觀餐廳的今日特餐為:照燒雞腿飯+番茄沙拉+玉米濃湯,小睿享用
了一份套餐,請參考人體的消化系統圖,回答下列問題:
41.關於這份套餐在小睿體內的消化過程,下列何者正確?
(A)甲處可以迅速分解白米飯與雞腿
(B)丙和戊所分泌的消化液會送入己中分解三大類養分
(C)丁的管壁有很多絨毛突起,可增加吸收的表面積
(D)丙是一個酸性的環境,能夠殺菌,防止食物腐壞。
42.有關米飯、雞腿和沙拉三種食物消化的敘述,哪一個正確?
(A)米飯的消化和甲、戊、庚所分泌的消化液有
(B)雞腿的消化和丙、丁、戊、己所分泌的消化液有關
(C)沙拉的消化和丙、己、庚所分泌的消化液有
(D)消化後的養分主要在庚器官吸收。
【題組六】附圖為人類心臟及血管的示意圖,甲乙丙丁為心臟的四個腔室,
abcd 為連接心臟的血管,請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43.關於心臟血管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bc兩條血管均為動脈,流動的是充氧血 (B)b 血管的血壓大於 d血管
(C)心房收縮時,血液由乙流到甲 (D)c 血管的流速小於 a血管
44.小王因為急性肺炎,經由醫囑,由護士從左手臂注射抗生素。此藥劑經由血液循環運送的敘述,
何者最合理?
(A)將藥劑直接於左手臂靜脈注射,會比從右手臂靜脈注射更快送達受傷部位
(B)若從左手臂靜脈注射,藥劑將先送回左心;若改由右手臂靜脈注射,則藥劑會先送回右心
(C)不論從左手或右手靜脈注射,此藥劑流經心臟腔室的先後順序皆為丁
(D)藥劑不論從左手或右手靜脈注射,在送達肺部發炎部位之前一定會先經過左心再經過右心。
閱讀文本一 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指胃、十二指腸等處黏膜,受到胃液強酸侵蝕而形成的表面組織損傷。潰瘍發生在胃叫胃潰瘍,發生在
十二指腸則為十二指腸潰瘍。
正常情況下,胃黏膜對胃酸的侵襲有很好的防衛能力,但情緒容易緊張焦慮、飲食習慣不良、抽煙、酗酒、服用某些
藥物等行為,都容易造成此平衡被破壞而罹患消化性潰瘍。例如長時間處於精神緊張的狀態下,就容易使胃酸分泌增加
引發消化性潰瘍。大部分患者會有燒灼感、脹痛、飢餓痛、甚至劇烈疼痛;嚴重會有解黑便、吐血或胃穿孔等症狀。
消化性潰瘍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疾病,了解它的症狀並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以幫助我們早期發現就醫。不過
預防勝於治療,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遠離消化性潰瘍的各種危險因子。
45.人體消化系統中,下列何種消化液分泌過多比較容易造成消化性潰瘍? (A)唾液 (B)胃液 (C)腸液 (D)胰液。
46.下列哪一種做法,對於預防或是治療消化性潰瘍比較沒有幫助?
(A)放鬆心情,不焦慮 (B)三餐定時定量 (C)不抽菸不喝酒 (D)多吃澱粉少吃蛋白質。
閱讀文本二 過敏反應
過敏現象(allergy)是人體免疫系統將一些無害的物質誤判為有潛在性的威脅,因而產生的過度反應。能引起過敏反
應的物質通稱為過敏原(allergens),常見的過敏原包括了花粉、塵埃、食物、黴菌、動物皮屑、蟲類、毒素等。這些
敏原隨著呼吸進入了鼻腔會刺激鼻腔內黏膜,身體會釋放一些物質來反應,使鼻腔黏膜產生一連串複雜的發炎反應,其中
最主要是「組織胺」的釋放及發炎的症狀,如眼睛癢,打噴涕,流鼻水等,就造成過敏性鼻炎。此症狀通常會在接觸過敏
原後的幾分鐘後產生,且會影響睡眠、工作能力以及學習時的注意力。許多過敏性鼻炎的病患也會為氣喘、過敏性結膜炎
或異位性皮膚炎所苦。醫師有時會提供患者抗組織胺類的藥物,緩解患者的症狀,但是無法根治此疾病,下次遇到過敏
原,仍是會發作過敏反應,所以對食物藥物過敏的人,一定要格外注意
47.下列關於過敏反應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專一性的免疫反應 (B)抗組織胺可以根治過敏症
(C)不同的過敏症的患者其過敏原可能不同(D)突然眼睛搔癢紅腫流眼淚,有可能是碰到過敏原。
48.過敏的體質會遺傳,如果父母親雙方都有同一種過敏症時,孩子罹患過敏的機率會大增。在現今空污嚴重、極端氣候
加劇、基因改造食品充斥的21世紀嚴苛生存條件之下,你認為什麼做法可以降低兒童的過敏症發生率?(本題答案請寫
在手寫卷上)
【請翻頁繼續作答】
6頁,共 6
臺北市立內湖國中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 七年級生物科 第二次段考手寫卷(康軒版)
科學閱讀與論述
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COVID 19)改變了全球人類的生活,各種封城的防疫措施也對各行各業造成衝擊。直到疫苗問
世,事情才有了轉機。截至202111月初,全球已施打了72.5億劑疫苗,其中32.2億人是完整接種(接受兩劑疫苗施)
(圖一)(圖五)小玲查到的資料(資料來源: Google新聞 https://reurl.cc/L7xxAK) 請根據所學以及小玲提供的
資料回答下列問:
49.所謂完整接種是指打完兩劑國際認證的疫苗,你認為為什麼新冠疫苗需要施打兩劑,才有比較完整的保護力?請用免疫
學的觀點來回答
50.小玲根據收集的資料與上課的免疫學知識,與班上同學討論新冠肺炎的相關科學資訊,他整理了同學們提出來的7個看
法,你認為哪些是符合科學邏輯的推論?(請用代號回答,答案不只一個)
() 完整接種兩劑疫苗,就不會感染新冠肺炎
() 全球的死亡人數已經超500萬人
() 依比例而言,全球已經3成的人口感染過新冠肺炎(全球人口約78)
() 雖然有疫苗上市,2021年,每天仍有超過5000人死於新冠肺炎
() 目前,全世界的疫苗分配,非常公平。先進與落後國家的人民有相同的預防注射機會。
() 預防接種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率與重症率,但是效果並非100%
() 根據全球的感染人數變化圖,可以知道,新冠肺炎的流行已經是過去式了。
【試題結束】
手寫題答案區(本次錯別字,暫時不扣) 班級:_____座號:_____姓名:___________(本卷和電腦卡一起交)
48
49
50
圖一 新冠肺炎全球統計
圖二 每日病例數變化
圖三 每日疫苗接種數
圖四 每日新增死亡人數
圖五 不同國家的疫苗施打(超過 100 代表有些人是打 2)
7頁,共 6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