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內湖國中111學年度七年級生物科第二次段考題目卷

pdf
911.7 KB
6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頁,共 6
臺北市立內湖國中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 七年級生物科 次段考題目卷(康軒版)
圍:2-1~3-4 班級:_____座號: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本卷共 50 題。請將答案用 2B 鉛筆畫記在電腦卡。
一、單選題,每題 2
1. 有關食物中的養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食物中的養分,只有醣類與蛋白質能產生熱量 (B)飲食中若缺乏維生素 A,可能造成夜盲症
(C)人體若缺乏醣類,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 (D)動物體內的脂質可產生能量,也是構成指甲與頭髮的主要成分
2. 顯斌是一個健康的國中男生,昨晚 10:00 睡覺,今天吃完一個泡菜豬肉御飯糰後,準時到校參加段考,關於顯斌體內
的生理活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他睡著的時候不必消耗能量 (B)他睡著時,正常心跳每分鐘大約是 172
(C)泡菜中的纖維素可以提顯斌 4大卡的能 (D)他所吃的御飯糰中,可包含醣類白質與脂質三大類養分。
3. 俐庭對實驗室中的不同食物進行含糖檢測,根據下列結果可知,何種食物最有可能是舒跑(運動飲料)?
(A)食物甲(B) 食物乙 (C)食物丙 (D)食物丁
食物甲
食物乙
食物丙
食物丁
碘液測試
藍黑色
黃褐色
藍黑色
黃褐色
本氏液測試(有加熱)
綠色
橘紅色
淺藍色
淺藍色
4. 下列關於酵素的特性,何者錯誤
(A)酵素有專一性,但是受質可能不只一種 (B)人體的酵素不一定在中性環境中達到最佳活性
(C)酵素的成分主要是蛋白 (D)唾液澱粉酶進入胃部之後活性降低,是因為溫度太高
5. 蛋白質在人體內經過某種生理作用後可產生多個小分子 X,如右圖所示。有關此生理作
用及小分子 X的名稱,下列何者最合理?
(A)消化作用,胺基酸 (B)消化作用,葡萄糖
(C)呼吸作用,葡萄糖 (D)呼吸作用,胺基酸
6. 食物放在冷凍庫中可以保存的時間比冷藏室來的久,其原因是:
(A)冷凍可以殺菌 (B)溫度較低,菌不會繁殖
(C)溫度較低,酵素活性較 (D)冷凍庫的空間較小,限制細菌繁殖
7. 右圖()為甲、乙、丙三種酵素在不同酸鹼值(pH)下的活性曲線圖,下列哪一個敘述正確?
(A) 三種酵素都在中性環境下活性最佳
(B)此三種酵素活性不受溫度的影響
(C) 酵素甲和酵素乙的成分是蛋白質,酵素丙是脂質,適合鹼性環境下作用
(D)酵素乙可能是人體小腸中的酵素
8. 關於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氧氣是主要產物 (B)會消耗空氣的二氧化碳
(C)會消耗由氣孔進入的水 (D)合成的葡萄糖可以使碘液呈現藍黑色反應
9. 關於人體的消化系統,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消化作用屬於分解作用 (B)消化管各處皆有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分解食物
(C)小腸內的皺褶和絨毛可增加吸收表面積(D)胃液含有鹽酸能殺菌,且胃內的酵素在酸性環境下活性較佳
10. 附圖為人體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構造甲製造的消化液具有酵素,能乳化脂質 (B)構造乙會分泌膽汁,使脂質分解
(C)構造丁製造的消化液能分解脂質 (D)膽汁由血液運送到構造戊中作用
11. 製藥公司在研發一款新的藥物,其成分為蛋白質,若要使藥物到達人體小腸後才釋出,請問應以
下列何種成分包裹藥物?
(A)澱粉 (B)蛋白質 (C)脂質 (D)纖維素
【請翻頁繼續作答】
蛋白質
2頁,共 6
12. 已知某種酵素最適合在 37°CpH8的環境中作用,且 pH4的環境下會被完全破壞。若某人吃下此種酵素,則
此酵素在口腔、胃及小腸中的活性大小,下列何者最合理?
13. 附圖為三種養分在人體消化道中的分解情形,縱軸為養分含量(%),橫軸表示消化道,
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養分 a為蛋白質 (B)養分 b為澱粉
(C)養分 c為脂質 (D)乙丙丁均可分泌消化液
14. 右圖為心臟及血管的示意圖,甲乙丙丁為心臟的四個腔室,abcd 為連接心臟的血管,下列敘何者
正確? (A) 丁腔室與 d 血管間有瓣膜 (B)a 血管與 b血管都是充氧血
(C) 淋巴加入血液循環後,會先流入甲腔室 (D)心室收縮時,血液由乙流到甲
15. 已知血液離開心臟後,直接進入甲血管,然後流經乙血管,再由丙血管流回心臟,各血管內血液
氧氣的含量如圖所示。若乙血管是物質交換的場所,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與右心室相連 (B)丙與右心房相連
(C)甲是肺靜 (D)丙是主動脈
16. 關於人體的免疫功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皮膚與黏膜是第一道防線,可以抵禦所有病原體 (B)白血球吞噬病原體是專一性的免反應
(C)抗體為第三道防線,可以使病原體失去致病力 (D)發炎反應具有記憶效應,可增強疫力
17. 有關人體淋巴循環系統的敘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淋巴循環有回收組織液的功能(B)淋巴經淋巴管運送,最後經由靜脈重新進入血液循環
(C)淋巴結分布於脖子、腋下等處,有過濾病原體的功能(D)淋巴液的成分與血液相似,都有血球與白血球
18. 承睿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朱文錦的尾鰭,看到附圖所示的影像,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朱文錦的心臟位置實際上在承睿的右手邊 (B)比較血管的血流速度,甲血管<丙血管
(C)乙血管中流動的小顆粒主要為白血球 (D)可以根據血管的粗細,判斷丙血管為小動脈
19. 附圖為予澤體內某處細胞和微血管間進行物質交換的情形,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若此處為肝臟,則甲可能二氧化碳 (B)若此處為小腸,則乙可能為蛋白質
(C)若此處為大腦,則甲可能為葡萄糖 (D)若此處為肺臟,則乙可能為氧氣
20. 流感為具有明顯季節性特徵之流行疾病,臺灣的流行高峰期多自 12 月至隔 3月,因此近
期學校健康中心為全校同學安排施打流感疫苗。請問為什麼施打疫苗有助於避免流感疫情大爆發?
(A)疫苗內含抗體,能提升免疫力 (B)疫苗內有藥物,可消滅病毒
(C)疫苗可以促使人體製造抗體並產生記憶,相同病毒入侵時可快速反應(D)使體內運輸養分效率變高,提升免疫力
【請翻頁繼續作答】
3頁,共 6
21.右圖為維管束植物體內物質流向的示意圖,甲為維管束內運輸物質的管道,乙為此種管道內主要
的運送物質,箭頭表示乙物質在不同時間點於管道內可能的流動方向。下列有關甲和乙的敘述,
何者最合理?
(A)甲位在木質部,乙為醣 (B)甲位在韌皮部,乙為醣類
(C)甲位在木質部,乙為礦物質 (D)甲位在韌皮部,乙為礦物質
22. 韋廷在森林中看到如附圖所示的樹幹橫切面,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甲的細胞比乙大 (B)乙的細胞比丁年輕
(C)甲和丙是夏天的木材 (D)丁是最年輕的木材
23.某森林因為松鼠大量繁殖,啃食樹皮,而造成樹木環狀剝皮死亡下列分析何者正確?
(A)樹木因為失去韌皮部,養分無法運輸,根死亡 (B)失去形成層,導致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C)失去木質部,而導致葉片脫水而死 (D)莖部斷裂,間接導致葉片死亡
24. 附圖二是木本植物莖的橫切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植物冬天落葉時,養分經由丁向上運輸 (B)木材是由乙和丁逐年增加而形成的
(C)丙可以細胞分裂,可使樹木逐年長高 (D)樹皮會包含甲和乙兩部分
25.下列關於植物「根毛」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根部表皮細胞向外延伸而形成 (B)其功能類似小腸絨毛,可以增加吸收的表面積
(C)吸收的水分由木質部運輸,吸收的礦物質養分由韌皮部運輸 (D)通常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26.為了比較花生米與洋芋片的熱量,楷婕在生物實驗室用燃燒法檢驗,裝置如右圖所示。她的結果如下表,班上同學根
據此表的數據提出推論,誰的說法最正確?
重量
水量
燃燒後的最終水
花生米
0.8 公克
30 公克
68
洋芋片
1.2 公克
30 公克
82
(A)阿謙說:洋芋片的最後溫度較高代表洋芋片(每公克)所含熱量較多
(B)柏羽說:每公克花生可以提供的熱量大約是 1725 大卡
(C)芊函說:每公克洋芋片能提供的熱量大約是 1.5 大卡
(D)欣霓說:由於檢驗裝置沒有放在密閉空間中,會有熱量散失,所以測得的熱量數值會比真實的值大
題組:每題2
【題組一】下圖()光合作用示意圖,下圖()為葉片橫切面放大圖,請依圖回答問題:
27. ()中何者是可以供給生物呼吸的氣體 (A) (B) (C) (D)丁。
28. 關於圖()中的丁,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每公克可以提供4大卡的熱量 (B)是光合作用的主要產物
(C)可以透過酵素作用轉變成纖維 (D)是構成酵素的主要成分之一。
29.有關圖()的敘述,何者正確?
(A)()的構造中,除了甲和乙之外的構造都可以行光合作用
(B)()中的乙是輸導組織,木質部位在上方,韌皮部在下方
(C)()中的戊細胞,白天時會脫水萎縮,以控制氣孔的大
(D)()中的甲細胞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功能 【請翻頁繼續作答】
▲圖()
▲圖()
圖二
4頁,共 6
【題組二】
威妤挑選了大花咸豐草的兩片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實驗,他將甲葉片貼上不透光的數字1」貼紙
並將甲葉片的上下表面都塗上凡士林,乙葉片貼上不透光的「8」貼紙,沒有塗凡士林。四天後威妤將
兩片葉片摘下進行檢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30.摘下葉片、撕掉貼紙後,處理步驟有:()放到熱水中漂洗 ()放入熱水中3分鐘 ()加入
()加入本氏 ()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測定葉片中所含澱粉的實驗步驟順序為何?
(A)乙戊甲(B) 乙戊丁甲 (C)乙甲戊丙 (D)甲乙戊丙。
31.有關實驗結果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葉片會出現藍黑色數字1 (B)甲葉片整片都呈藍黑色
(C)乙葉片會出現黃褐色數字8 (D)乙葉片整片都呈黃褐色
32.威妤和同學討論本次實驗的結果,下列同學的描述中,何者與本實驗最不相關
(A)楷恩說:光合作用需要光 (B)銘儀說:光合作用需要空氣中的二氧化
(C)傑尹說:光合作用產生的物質可以轉變成澱粉儲存 (D)又陞說:光合作用可以釋放出氧
【題組三】品溱觀察植物體內維管束以及蒸散作用,取三枝直徑大小相當的芹菜葉柄,分成三種處理方式
(1)未做處理(2)葉子上下表皮塗凡士林(3)摘除葉片。
將芹菜放入量筒中加水至 25 毫升,將實驗裝置放在窗臺有光且通風處,每 30 分鐘觀察記錄量筒內的溶液體積
(毫升),實驗裝置與結果如下:
0分鐘
25
25
25
30 分鐘
20
25
23
60 分鐘
16
24
23
90 分鐘
13
24
21
33.根據附表的數據判斷,哪一個量筒的芹菜是葉片被摘除的?
(A) (B) (C)
34.請看右側的圖一和圖二回答。關於植物的蒸散作用,下列分析何者正確?
(A)氣孔在丁狀態時,蒸散速率最高 (B)陰天時,植物水分的蒸散速率會大於晴
(C)白天水分蒸散方式是乙,晚上的蒸散方向是 (D)蒸散作用的拉力是木質部水柱上升的主要動力。
35. 若將芹菜枝條插入紅墨水中,一段時間後橫切,取一薄片置於顯微鏡下觀察維管束排列的方式,維管束中深色區域代
表運輸水分的構造,請問芹菜橫切最可能接近的狀況為下列何者
【題組四】源鴻取四支乾淨的試管,裝置及處理方式如附圖,靜 10 分鐘後,在各試管中加入 3 mL 本氏液,並放入
水中隔水加熱,觀察試管中顏色的變化。請依表回答下列問題:
36. 如果源鴻的實驗操作完全正確,下列哪一個最可能是源鴻的實驗結果?
【請翻頁繼續作答】
試管/顏色
(A)
(B)
(C)
(D)
甲葉片
乙葉片
1
8
5頁,共 6
37.根據甲乙兩試管的結果源鴻可以提出什麼結論
(A)低溫會降低唾液澱粉酶的活性 (B)煮沸可以殺死酵素
(C)唾液不一定會分解澱粉 (D)酵素具有專一性
38.若源鴻的實驗想要進一步證實酸鹼值會影響澱粉酶的作用,他增加了一個戊試管,此試管應該加入何種溶液後,
放進哪一組容器中作用呢? (:氨水是鹼性溶液)
(A)唾液+澱粉+酸,放入A (B)唾液+清水+酸,放B
(C)唾液+澱粉+水,放入B (D)唾液+清水+水,放A
【題組五】則立放學後到速食店吃晚餐,餐點內容有:起司牛肉蔬菜堡、薯條與可樂,請根據附圖
回答下列問題。
39. 能協助牛肉消化的酵素可由何處分泌
(A)戊己丁 (B)甲戊己 (C)丙戊庚 (D)甲乙丙
40. 關於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起司會在「甲」被分解 (B)薯條到達「丁」會分解為胺基酸
(C)食物中的養分與水分主要在「庚」被吸收 (D)丁、己分泌的消化液有助於薯條的消
【題組六】取人類血液添加抗凝血劑並進行離心,隨後觀察試管內的血液分成甲和乙兩個部分如圖
(),而取血液於複式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41. 關於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為血漿,乙為血球 (B)甲為透明淡黃色,乙主要為紅色
(C)甲的主要成分是水,內含有葡萄糖與二氧化(D)甲中有紅血球,乙中有血小板。
42. 關於圖()的三種血球,以下同學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請問有幾位同學的說法是正確的?
悅庭:B 血球透明無色,可於圖()中的甲部分發現
致毅:A血球最大,可穿透微血管管壁
柚欣:C 血球可製造抗體,參與身體的防禦功能
孟儒:AC 兩種血球都沒有細胞
若靜:B血球有血紅素,可攜帶氧
立閎:在人體受傷時,C 血球協助讓傷口的血液凝固
(A)兩位 (B)三位 (C)四位 (D)五位
【題組七】附圖為人體心臟、手臂和小腸之間血液循環的示意圖,箭頭代表血液流動的方向,
甲、乙、 、丁分別代表不同的血管
43. 根據此圖的血液流動方向,比較甲和乙、丙和丁各種血管的特性,則下列何者錯誤
(A)血管彈性:>乙 (B)血液的含氧量:丙<
(C)血壓: 甲<乙 (D)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丙>丁
44. 若醫生要治療小腸發炎的患者,將藥物從靜脈注射入患者體內,請問藥物從哪一血管注射?以及藥物到達小腸的合理
途徑為何?
(A)由丙注射,藥物直接進入小腸
(B)由甲注射,途徑:甲→右心→左心→丁→小
(C)由甲注射,途徑:甲→右心→肺→左心→丁→小腸
(D)由丙注射,途徑:丙→右心→左心→丁→小
【題組八】生物課時,玉晗與晴安按照課本的說明進行人體的心音與脈搏的探測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
45. 有關此實驗的操作敘述,何者正確?
(A)心音是因心臟撞擊胸腔而發出的聲 (B)透過聽診器聽到的為心音
(C)每聽到「撲-通」的心音,代表產生兩次心 (D)運動後心搏次數加快,脈搏次數不一定會加快。
46. 玉晗在紀錄活動結果時,漏填了部分資料,如右表,理論上這兩個空格 ab,該填上什麼數?
(A)12075 (B)75120 (C)15060 (D)70100
【請翻頁繼續作答】
a
b
6頁,共 6
閱讀文本一 存骨本抗骨鬆
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流失速度
會加快。如果骨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
謂的「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
矮、駝背的外觀變化,這些患者平常不會覺察到它的存在,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輕微跌倒,或是突然過猛外
力,如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骨折後引發嚴重的疼痛、無法行動,影響健康生活品質,甚至死亡。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在年輕時期能多增加10%的骨密度,就可以使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延緩13年。因此,在各年
齡層階段都需要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來維持骨骼健康,更要從年輕時就要開始「儲存骨本」,多攝取骨骼健康所
需的鈣質、維生D3及蛋白質等,如乳品類、高鈣豆製品、黑芝麻及小魚乾及深綠色蔬菜等,並保持適當體重,不吸
菸及節制飲酒,避免過度飲用咖啡,避免熬夜等健康生活形態。此外,透過適當日曬來增加體內維生素D3轉化,透過
維生素D3幫助人體從腸道中吸收鈣質,以避免骨鈣合成不足而導致骨鬆,同時也可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還有,
從事荷重運動可增加骨密度和強健肌肉,幫助改善身體的協調與平衡,減緩肌少症之發生,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因此建議民眾從事健走、慢跑、爬樓梯、舞蹈、登山、跳繩、舉啞鈴操等具有對抗地心引力之運動。
另外,若父母曾發生過骨折,尤其是髖骨骨折,則個人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會提高,且曾發生過骨鬆性骨
的病人,其發生第二次骨折的機率,是未曾發生過骨折的人兩倍,另外服用類固醇藥物者其骨骼亦會變得脆弱。另外
停經後婦女、卵巢切除或45歲之前提前更年期的女性,因為荷爾蒙變化也要特别注意自身骨骼健康。
(資料來源:衛福部健康署。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16)
47.根據上文可知,許多因素會增加骨質疏鬆的發生率,下列四種情況中,何者比較不會造成骨質疏鬆?
(A)進入更年期的停經婦女 (B)經常爬山運動的人 (C)大量酗酒喝咖啡的人 (D)因病而服用類固醇藥物的
48.人們日常生活中攝取下列哪一組食物,對於預防骨質疏鬆比較有實質的幫助?
(A)小魚乾+優酪 (B)香雞排+可樂 (C)葡萄+生菜沙拉 (D)燕窩+海帶
閱讀文本二 聆聽身體的聲音!聽診器的奧妙
過去還沒有聽診器前,醫師若要了解病人心肺的聲音,是隔著一條手巾,用耳朵貼著病人的身體來聽診,但這種方式
常會礙於太過親密且男女有別,有些不方便。直到 1816 年,法國醫師雷奈克想為一名肥胖的貴婦看病,正困擾著該如
用傳統的貼耳聽診法來為其診斷時,想起曾見過兒童用木桿傳遞聲音的遊戲而得到啟發,便利用手邊的筆記本捲成圓筒
一端放在婦人心臟部位、一端貼近自己耳朵,果然心臟跳動的聲音就清晰許多。據這個原理,雷奈克找人製造了一種與
耳式木質聽診器類似的聽診器,後來經過不斷地改進,逐漸形成如今常見的雙耳聽診器。
聽診器的傳聲原理是透過如話筒的方式,前端有個面積較大的膜腔,透過氣體震動的方式,能將聲音放大,並將聲音
傳遞到塞入耳朵一端、內腔道較細窄的耳竇中,因此,只要身體會發出聲音的部位,都能透過聽診器來做初步的診斷。
以下幾處是最常運用到聽診的部位:
()胸腔:胸腔最主要的器官就是心臟和肺臟,心臟「怦怦跳」的聲音,在聽診器下可說是一清二楚,心臟跳動是否規
律、心音的強度如何,都可能顯露出心臟疾病的蛛絲馬跡;也能從心臟內血流所發出的不同聲音,研判是否可能是心臟
膜缺損或心房心室缺損所產生的異常雜音。肺部檢查也常會用到聽診,醫師會聽聽病人的呼吸音是否順暢、是否有喘鳴聲
等,從聲音可初步判斷是否有肺部氣管堵塞、積痰或肋膜積水等問題。若是聽出病人呼吸音減弱,可能是呼吸無力、阻
性肺氣腫、氣胸或胸腔積水等
()腹部:聽診器用於腹部,最主要是聽取腸胃蠕動聲音的大小與頻率,也就是所謂的腸鳴音。當腸胃蠕動比較劇烈時,
腸鳴音也會比較活躍,此時可能是有急性胃腸炎、腹瀉等;反之,若腸鳴音較弱或聽不到時,可能是老年性便秘、腹膜
炎、低血鉀、腸胃蠕動低下等。此外,聽診器也可用來聽腹部的血流音。
用聽診器聽診時,可能受到其他干擾因素而影響聲音的清晰度,包括病人衣服的厚度、聽診器使用方式是否正確等。
一般來說,在聽診檢查時,比較嚴謹的方式是將探頭直接貼在病人皮膚聽診,如此聽到的聲音最清晰;若是隔著衣服,
少會影響聲音傳導,尤其若衣服過厚的話,聲音傳導不好,就無法原音呈現。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各種不同的診斷工
愈來愈多,例如 X光、心電圖、超音波、磁振造影、電腦斷層等影像學,這些工具或許可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但有些成本
較高,有些則是操作麻煩,並不全都適用於初步診斷。因此,二百年來聽診器並未被淘汰,仍是醫師看診時的最佳配備
而且聽診器其實也有助於醫病之間迅速建立起信任關係,當病人陳述完病情,醫師開始聽診時,病人往往會感覺到自己
在被治療而安心不少。<文章來源:好健康 50 期。2019 10 月號>
49.根據本篇文章,請問透過聽診無法協助診斷什麼事情呢?
(A)研判心臟瓣膜是否缺損 (B)從心臟內血流所發出的不同聲音診斷高血
(C)判斷是否有肺部氣管堵 (D)聽取腸鳴音,判斷腸胃蠕動狀況
50.根據本篇文章,下列有關聽診器的敘述,何者正確?
(A)聽診器的原理是透過電流傳導,將聲音放大 (B)聽診器是 200 年前的發明,現代醫學已鮮少使用
(C)聽診器直接貼近皮膚聽聲音最清楚 (D)聽診器會侵害病患隱私,影響醫生與病患之間的信任關係
【試題結束】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