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內湖國中111學年度七年級生物科第一次段考題目卷

pdf
855.31 KB
6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頁,共 6
臺北市立內湖國中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 七年級生物 第一次段考題目卷
圍:科學方法~跨科主題(康軒版) 班級:_____座號: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答案請用 2B 鉛筆畫記在電腦卡
一、單選題,每題 2
1. 進行實驗時,必須遵守實驗室的安全守則,請問下列實驗操作何者正確?
(A)試管加熱時將試管口對準眼睛才能清楚觀察 (B)在量筒中配製藥品,溶液體積才會精準
(C)使用滴管吸取液體後,為防止液體滴出應將滴管倒立 (D)老師未解說完畢,不可擅自動用實驗器材
2. 小聆老師在學校的小田園種植玉米幼苗發現幼苗會被松鼠啃食小聆老師想利用「科學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下列有
關解決此問題的流程,何者錯誤
(A)發現幼苗被松鼠啃食屬於「觀察」 (B)上網搜尋解決的方法屬於「文獻探討」
(C)測試網路上建議的方法是否有效屬於「實驗」 (D)實驗時,實驗組與對照組可以同時有多個操作變因
3. 小楷想要要探究陽光對豆芽菜生長速度的影響,下表中的哪兩組可作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4. 探討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時常可依序用「觀察→提出問題→提出假設性的答案→設計與進行實驗」的步驟來得到結論
小琳要研究渦蟲的行為列出了甲丁四個敘述如下表所示若以上述探討科學現象的步驟排列甲
丁,下列何者正確?
(A)乙→丁→丙→甲
(B)乙→甲→丙→丁
(C)丁→甲→乙→丙
(D)丁→乙→甲→丙
5. 下列何者屬於生命現象中的代謝?
(A)松鼠消化食物獲得養分 (B)放在窗台的植物朝向光照充足的方向生長
(C)小捷在暑假長高五公分 (D)小琳在體育課運動時一直流汗
6. 關於生物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目前生物圈的範圍是海平面以上以下各約 10000 公里
(B)沙漠地區非常乾燥,在此生存的生物必須有特殊的適應方式
(C)北極圈內,終年低溫,所以沒有生物生存
(D)3900 公尺的高山,因為空氣稀薄,只有細菌能在此生存
7. ()草履蟲、()鐘乳石、()水蘊草()稻草人()蝙蝠()梅花鹿、()乾燥的玫瑰花以上具有生命現象
的有幾項? (A)2 (B)3 (C)4 (D)5 項。
8. 關於細胞的發現過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虎克利用自製顯微鏡觀察到細胞
(B)虎克觀察的對象是植物細胞
(C)虎克觀察到的細胞構造並不完整
(D)虎克提出:「細胞是生物構造與功能的基本單位」
9. 下課時間,73班的同學在討論關於細胞的知識,請問下列哪位同學的說法正確?
(A)立典:細胞非常微小,皆須用顯微鏡才能看到
(B)美岑:所有的植物細胞都有細胞壁與葉綠體
(C)楷恩:細胞質含有各種胞器,是化學反應進行的場所
(D)云柔:人類的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與細胞核
溫度保持 28 28 28 15
澆水次數與
水量 每日 1次,
每次 100 毫升 每日 2次,
每次 100 毫升 每日 1次,
每次 100 毫升 每日 1次,
每次 100 毫升
放置環境 陽台,白天可照到光 陽台蓋上黑色遮光罩
陽台蓋上黑色遮光罩
陽台,白天可照到光
請翻頁繼續作答
2頁,共 6
()
10.關於複式顯微鏡的操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使用低倍物鏡,觀察到的細胞數量較少,視野較暗
(B)使用高倍物鏡觀察時,可轉動粗調節輪調整焦距
(C)可透過轉動旋轉盤調整目鏡倍率
(D)先以低倍物鏡找到觀測物,移至視野中央後再調成高倍率
11.附圖是宥如使用解剖顯微鏡觀察被麻醉的蜜蜂時視野中所見的影像想將蜜蜂影像移至視野中央則應
將蜜蜂往哪一方向移動? (A)左上 (B)左下 (C)右上 (D)右下。
12.韋廷在實驗室中拿了一張小紙片,寫上「4321,放在複式顯微鏡下觀察,則所看到的影像應該是下列何者?
13.子軒用目鏡 10X 與物鏡 10X (如圖一),觀察水中的小生物,在視野內看到一隻水蚤(如圖二),如果他要換成高倍的物
鏡繼續觀察此水蚤,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圖二的影像放大倍率為 10 (B)需將載玻片向左上方移動,再換成物鏡甲觀察
(C)需將載玻片向右下方移動,再換成物鏡甲觀察 (D)需將載玻片向右下方移動,再換成物鏡乙觀察
14.右圖是湖中校園榕樹的某種細胞構造圖,下列判斷何者錯誤
(A)乙構造可以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B)丁構造內有遺傳物質 DNA,是細胞的生命中樞
(C)由庚構造可知,此生物可以自行製造養分
(D)己構造可以協助生物產生能量,因此是植物特有的構造
15.下列原子與分子的表示方式,何者正確?
(A)碳原子:N (B)水分子:H20 (C)氧氣分子:O (D)蛋白質:C6H12O6
16.細胞為生物的基本構造細胞內所含的主要物質為水與含有碳氮等原子構成的物質而水的組成有氫原子及
氧原子,蛋白質則是由許多胺基酸分子組成。請推斷下列物質的大小順序何者正確?
(A)細胞>蛋白質>水>氫原子
(B)蛋白質>水>氫原子>細胞
(C)氫原子>水>蛋白質>細胞
(D)細胞>蛋白質>氫原子>水
17.下列何者不是擴散作用?
(A)廚師將胡椒粉與海鹽混合製作風味獨特的胡椒鹽
(B)在燒杯的水中滴一滴墨汁,最後均勻分布
(C)小明噴廉價古龍水,小葵覺得聞到臭味
(D)教室裡有人放屁,同學們紛紛掩鼻
18.在海上發生船難的人們,漂浮在海面等待救援的時候,能否飲用海水止渴呢?
(A)可以,不喝水會死亡 (B)可以,只喝一些是沒有關係的
(C)不行,會造成體內細胞脫水 (D)不行,海水有苦味,不好喝
19.如附圖所示,圖中的袋子是由類似細胞膜的構造組成,能選擇性通透,並以符號
分別代表此膜內外的水、
氧氣和蛋白質三種分子已知最初膜內外分子的分布如甲經過一段時間後膜內外分子的分布如乙下列有關這些分
子的敘述,何者最合理?
(A)蛋白質由袋內向袋外擴散
(B)氧氣由袋內向袋外擴散
(C)最後膜內外的氧氣濃度會達到平衡
(D)最後膜內外的蛋白質濃度一致
圖一 圖二
請翻頁繼續作答
3頁,共 6
請翻頁繼續作答
20.選擇水分子能通過但澱粉不能通過的膜為材料做成四個大小相同的袋子分別裝入
濃度相同的澱粉溶液,使其總重皆為 30 公克。將此四個袋子分別浸泡在濃度為 5%、
10%、15%及 20%的澱粉溶液中,經一段時間後,取出袋子並測量袋子和其內容物的
總重,結果如附表所示。判斷原先袋內的澱粉溶液濃度,最可能是在下列何種範圍?
(A)5%到 10 (B)10%到 15
(C)15%到 20 (D)20%以上
21.將水蘊草放到某未知溶液內 15 分鐘後,再用複式顯微鏡觀察其細胞的變化,其結果如
附圖,試問此溶液最可能為何者?
(A)清水 (B)濃糖水 (C)蒸餾水 (D)生理食鹽水
22.右圖為物質進出人類細胞的模式圖,關於圖中的乙物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不可能是葡萄糖 (B)可能是礦物質 (C)可能是氧氣 (D)可能是纖維素
23.當植物細胞由乙圖變為甲圖,細胞內水分應該會如何變化?
(A)
(B)
(C)
(D)
24.楷婕與家人去陽明山賞櫻花看到緋寒櫻紫紅色的花瓣迎風搖曳甚是美麗此時的櫻花樹上只有盛開的櫻花沒有一
片綠葉。楷婕向家人分析這幅景象,下列描述何者比較不合理?
(A)櫻花屬於生殖器官
(B)此時櫻花樹只有三種器官
(C)此櫻花樹的個體組成是 : 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D)櫻花瓣的上表皮和楷婕的皮膚同屬於組織的層次
25.湖中的營養午餐9/30 的美味菜色有蔥香豬肉炒飯鳳梨豆鼓蒸魚肉涼拌雞絲小黃瓜地瓜薯條和蘿蔔雞肉湯關於
此菜單組合的分析,下列何者正確? (附註:豆鼓是植物的種子)
(A)含有肌肉組織的菜色共有四道 (B)含有四種植物的營養器官
(C)豆芽和蘿蔔都是屬於植物的生殖器官 (D)此菜單中只有一道菜是屬於細胞的層次
26.右圖為台灣的保育類動物,台灣黑熊,關於牠的分析,下列何者錯誤?
(A)其生物體組成層次由低至高依序為:細胞組織器官器官系統個體
(B)台灣黑熊的血液屬於組織的層次
(C)台灣黑熊的肌肉細胞中有粒線體
(D)台灣黑熊的指甲是堅硬的構造,由角質蛋白和細胞壁組成
27.請將下列尺度單位所表示的長度由短至長排列:
甲-5km、乙-5毫米、丙-600 奈米、丁-19µm、戊-3cm
(A)丙丁乙戊甲 (B)甲戊丙乙丁 (C)丙乙丁戊甲 (D)丁乙丙戊甲
28.下列尺度與單位的運用,何者較不合理
(A)內湖國中跑道的長度 200 公尺 (B)台北 101 大樓的高度 508mm
(C)台灣島的長度約 394km (D)草履蟲的體長約 200 微米
29.下列哪一種生活中的物品,其模仿的原理最接近湖中生態池中荷葉的蓮葉效應?
(A)防潑水外套 (B)防髒污玻璃 (C)魔鬼氈 (D)科技競速泳衣
30.小浤因為確診新冠肺炎被居隔,醫生告訴他:「這是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主要是透過病人的口沫傳染,所以請你務必戴
上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痊癒的小浤恢復上學之後迫不及待的跟生物老師預約補做實驗的時間希望利用學
校複式顯微鏡觀察唾液,能觀察到新冠病毒,結果小浤會有什麼發現呢?
(A)小浤看見許多的死病毒 (B)小浤無法看見病毒,因為病毒無法在唾液中存活
(C)小浤看見許多白血球正在吞噬病毒 (D)小浤無法看見病毒,因為病毒太小,無法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
浸泡的澱粉
溶液濃度
浸泡後的總重
5
35 公克
10
28 公克
15
18 公克
20
13 公克
4頁,共 6
31.金原子直徑約 0.3 奈米,草履蟲的體長約是 100 微米,新冠病毒的體型大約是 120nm;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三者都能表現生命現象
(B)三者都是單細胞生物
(C)體型的大小是:新冠病毒>草履蟲>金原子
(D)用複式顯微鏡可以觀察到草履蟲,若要觀察新冠病毒或是金原子則需要用電子顯微鏡。
二、題組題,每題 2
【題組一】附圖是人體常見的四種細胞,請回答下列問題
32.心跳停止超過 4分鐘,腦部缺氧會造成腦組織永久性損害,甚至導致死亡。請問人體中由何種細胞運送氧氣至大腦?
(A) (B) (C) (D)
33.琇琇在吃晚餐時,突然感覺到嘴巴在痛,結果發現是魚刺刺傷了她的口腔,請問「感覺到痛」的訊息是由何種細胞
遞到大腦的感覺區?(A) (B) (C) (D)
34.內湖國中七年級的同學在操場上「聽到大隊接力的鳴笛聲後奮力衝刺,比賽完後每位跑者都氣喘吁吁、滿臉通紅」,
問以上「」的敘述,最主要與哪些細胞的功能相關?
(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丁 (D)乙丁
【題組二】新凱在生物實驗室學習顯微鏡的操作與生物樣本的觀察,試回答下列問題:
(顯微鏡 X) (顯微鏡 Y)
35.關於上圖的兩臺顯微鏡,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顯微鏡 X適合觀察物體表面構造,顯微鏡 Y適合觀察物體內部細微構造
(B)顯微鏡 X觀察到的影像是平面正像,顯微鏡 Y觀察到的影像是立體正像
(C)使用兩種顯微鏡時,觀察者的兩眼皆同時睜開
(D)顯微鏡鏡頭若沾污漬,顯微鏡 X可用拭鏡紙擦拭清潔,顯微鏡 Y則用衛生紙擦拭清潔
36.利用顯微鏡 Y觀察魔鬼氈,發現兩眼無法同時看到同一個視野,請問:新凱應調整何者才能改善這個情形呢?
(A) (B) (C) (D)
37.新凱想要觀察學校生態池中的微生物,操作流程如下表。請問下列步驟中哪些操作過程不恰當
操作流程
利用顯微鏡 X來進行觀察
將生態池的水利用滴管滴至載玻片中央
用鑷子垂直蓋上蓋玻片,並以濾紙吸去多餘池水
若標本中有氣泡應用手指敲蓋玻片把氣泡趕出
因微生物非常小,直接選用高倍率物鏡觀察
(A)甲乙戊 (B)甲丁戊 (C)丙丁戊 (D)甲丙丁
38.承上題,新凱發現了一隻草履蟲,但是影像並不清楚,如右圖一,請問新凱應該調整哪個
構造,才能使影像如圖二般清楚呢?
(A) (B) (C) (D)
39.下圖是新凱用顯微鏡 X觀察池水後得到的影像,若想要完整看清楚甲,他應該將載玻片往哪個方向移動?
(A) (B) (C) (D)
請翻頁繼續作答
圖一 圖二
5頁,共 6
【題組三】韋安在實驗課觀察了洋蔥表皮細胞、口腔皮膜細胞、鋪地錦竹葉下表皮與水蘊草葉片,觀察後畫了四張構造圖
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丙細胞 丁細胞 戊細胞
40.韋安製作丁細胞的玻片標本時有滴加「亞甲藍液」,請問其目的為何?
(A)使細胞膨脹以利觀察 (B)使細胞核染色以便觀察
(C)使細胞膜和細胞壁分離 (D)將葉綠體染色以便觀察
41.做完實驗後,韋安提出了四個看法,請問下列何者有誤?
(A)製作玻片時,動物細胞比植物細胞容易變形
(B)植物細胞的形狀通常是方形
(C)未染色時,洋蔥表皮和植物下表皮細胞都是透明的
(D)放大到 400 倍時,即使細胞染色也無法看見粒線體
42.有關上述細胞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三、閱讀題,每題 2
【閱讀題一】粒線體:細胞的超強發電機!
我們的細胞中都有「粒線體」這個胞器。它通常被畫得像個胖胖的香腸,實際在顯微鏡下,它可以是顆粒、短棒、細
絲、甚至螺旋狀 粒線體英文是“mitochondria”,就是源自於希臘文的「細線」(mitos) 加上「小顆粒」(chondrin)
多變的外形加上遇到酸性或油性溶液就會消失甚至染了色又會自動褪色它曾
經讓十九世紀的科學家非常困惑這到底是什麼?該不會是眼睛業障重?時至今日
們已經知道粒線體非常重要所有我們吃下去的食物要轉換出能量都要經過呼吸作用
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這個產生能量燃起生命之火的作用就在粒線
體中進行它做為課本認證的細胞「發電機」分解養份產生「能量貨幣」ATP需要越
多能量的細胞會有越多個粒線體舉例來說一般細胞內約有數百個粒線體肝臟細
胞則可達 10002000 個。
粒線體對我們的影響,並不止於發電機。粒線體原本應該是種細菌,在二十億年前加入真核細胞,讓真核生物如虎添
發展出複雜的功能它對生命世界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影響命區分兩性獲得能量細胞凋亡甚至於老化死亡
都由於粒線體而成為現今的模樣。
粒線體於我們的生命不可或缺仍有許多秘密待發掘粒線體有自己的遺傳物質(粒線體 DNA),而數量比細胞核的遺
傳物質來得多,所以會出現在許多鑑定比對的場合。在多數的情況下,你的粒線體會來自於媽媽,也就是所謂的「母系遺
傳」。粒線體複雜、牽涉廣泛,而且在難以追溯的生命早期,早已經大幅度影響了我們。
(※資料來源:泛科學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5412)
43.根據文章中的顯微照片,粒線體的長度大概是多少?
(A)200 微米 (B)400 微米 (C)200 奈米 (D)400 奈米
44.根據文章,下列關於粒線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A)粒線體在細胞中都是短棒狀
(B)粒線體的功能只與產生能量有關
(C)粒線體所含的遺傳物質通常來自母親
(D)肝臟細胞的粒線體數量比較少,大約只有數百個
選項
項目 甲細胞 乙細胞 丙細胞 丁細胞
() 細胞壁
() 細胞核
() 液泡
() 功能 保護 保護 保護 保護
請翻頁繼續作答
6頁,共 6
【閱讀題二】好吃的泡菜
醃泡菜,是韓國在冬季準備和保存蔬菜的傳統工藝,從每年的十月份開始,人們準備了大量的泡菜,以便在整個冬季
提供營養。醃泡菜於 2013 12 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被列為第 133 號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對韓國美食充滿好奇的小聆老師準備了一桌韓式料理內容包含用大白菜洋蔥糖和辣椒醬醃製的韓式泡菜
用花枝、鮮蝦和麵粉製成的韓式海鮮煎餅,用獨門配方醃製的韓式烤牛肉。餐後,則是一大盤甜美多汁的韓國水梨,用完
餐後,全家人都對這美味的韓式大餐讚賞不已。
45.關於小聆老師的醃泡菜,下列分析何者正確?
(A)大白菜是生殖器官,辣椒是營養器官
(B)洋蔥泡了鹽巴之後會吸水膨脹
(C)醃製後的大白菜因為水分向外滲透而體積縮小
(D)鹽巴可以使大白菜脫水,糖則不會有此效果
46.一般而言,醃製的泡菜能保存的時間比生鮮蔬菜長,其可能的原因是:
(A)醃泡菜比生鮮蔬菜好吃 (B)醃泡菜的鹽度高,滲透壓比較大,不利細菌繁殖
(C)醃泡菜時使用的糖有殺菌的效果 (D)醃泡菜用高溫滅菌,所以保存期限長
47.分析小聆老師準備的韓式料理大餐,其中各種食材所屬的組成層次,下列說法何者錯誤?
(A)水梨和人的皮膚一樣屬於器官層次 (B)牛肉和植物下表皮一樣屬於組織的層次
(C)鮮蝦和雞蛋一樣屬於個體的層次 (D)辣椒和人體的心臟一樣屬於器官的層次
【閱讀題三】水分子如何進出細胞
1988 年,阿Peter Agre以實驗分離出紅血球細胞膜上一種控制水分子進出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水通道
只允許水分子單一方向的通過,速度高達每秒傳輸十億個水分子。水通道中因部分蛋白質結構帶正電並且會發生結構的轉
變,造成局部電場的改變,如此水分子以排列方式快速滾動通過水通道。人類的紅血球、腎臟、小腸和根部等許多器官甚
至細菌的細胞膜上都具有許多水通道可以快速調節細胞的體積和滲透壓。
1998 年麥金農Roderick MacKinnon)則 X光繞射從鏈黴菌的細胞膜
分離出第一個三度空間的鉀離子通道蛋白離子通道是細胞膜上分布最廣的離
子通道此團隊後續也研究找到鈉離子通道蛋白與鈣離子通道蛋白離子通道的
發現不僅提供神經肌肉、心臟血管等的分子機制研究對於疾病與藥物設計的
發展開啟另一片天空。致力於此領域研究的麥金農和阿格雷於 2003 年共獲諾貝
爾化學獎。
2004 年臺灣大學趙治宇教授利用自製研發之「生物環境穿透式電子顯微鏡Bio TEM)」在奈米尺度下觀察活體細胞
中水分子等物質進出細胞膜的情形,發現細胞膜具有液態的流動性與固態的有序性,是介於液態與液晶間的『第五態』物
質,稱為脂膜結構(lipid bilayer),並推論水能夠經由與脂膜分子間的互動而滲透進出細胞膜。
綜上所述,可知細胞膜的構造是複雜且多樣性,兩側的構造是不對稱,因而造成膜電荷與流動性,藉由各種特殊構造
調控著所有物質的進出。物質必須通過細胞膜上的通道,大分子物質必須先分解為小分子,再經由擴散作用、滲透作用和
主動運輸等,有時可直接藉由吞噬作用與胞飲作用主動運輸來進出細胞膜。
(※資料來源:科學 onlinehttps://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964)
48.根據上文可以知道,水分子進出細胞有何種特性?
(A)僅用擴散作用進出
(B)僅用水分子通道蛋白進出
(C)速率非常緩慢的雙向進出
(D)可以擴散進出細胞膜也可以用水分子通道蛋白進出
49.根據上文可知,關於細胞的構造與物質進出細胞的特性,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細胞膜是雙層的脂膜結構
(B)離子通道是由蛋白質組成的獨特結構
(C)鉀離子帶正電荷,可以自由進出細胞
(D)鉀離子通道是細胞膜上分布最廣的離子通道
50.下列哪一種分子,無法利用細胞膜上的通道蛋白進出細胞?
(A)二氧化碳 (B)葡萄糖 (C)鈣離子 (D)胺基酸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