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之歌:詩畫交融的自然美學探索

格式
doc
大小
7.51 MB
頁數
24
上傳者
課程組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6-22,离现在 5 1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09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第一學期我思故我在課程教學活動設計1090612

主題名稱

野之歌

跨域合作

語文 □自然與科技 □社會

數學 □健康與體育 □本土語

英語 藝術與人文 □生活 綜合活動

節數安排

校本20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修訂者


教學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適用年級

年級

課程設計理念

《原野之歌》有豐富的想像力,透過本詩的閱讀,深化語文課中「摹寫、比喻、擬人」的寫景能力;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想像,發現景物不同的美,寫下一首首動人的小詩。小詩結合插畫的創作,提高學生觀察的細緻度,並學習用圖畫文字的排版方法,呈現圖畫書的視覺美感。最後透過美讀小詩的活動,加強學生對語文斷句、形容詞的感受力,讓孩子張開眼去觀察、打開心去想像、用雙手和聲音傳達對生活美景的體會。

領綱

核心素養

-E-B3 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藝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學習表現

1-Ⅱ-3 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說出聆聽內容的要點。

5--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5--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6--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5 仿寫童詩。

2d--1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3-Ⅱ-3 能為不同對象、空間或情境,選擇音樂、色彩、布置、場景等,以豐富美感經驗。

學習內容

Ad--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等。

Bb--3 對物或自然的情懷。

Bd--2生活美感的體察與感知。

P-Ⅱ-2 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學習目標

  1. 能運用摹寫的技巧,仿作小詩。

  2. 能比較閱讀「說明文」和「詩」,找出對應的事實與想像。

  3. 能運用摹寫、譬喻或擬人的技巧,創作小詩。

  4. 能根據小詩內容,創作對應的插圖。

  5. 能美讀小詩,適時斷句,並唸出形容詞的感覺。

融入議題

*必填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保護海洋)*□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防災教育 *□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109新增必填保護海洋交通安全教育

議題內涵

E1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E3善用五官的感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對環境感受的能力。

教材資源

《原野之歌》巨河文化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五感

體驗

(5)


  1. 官摹寫

  1. <吃飯的時間><肚魚之><詩那一天><>,指導學生唸出形容詞的感覺。

  2. 四首詩圈出用眼睛看到的?加註眼睛記號哪些是用朵聽到的?註耳朵記號;哪些是用皮感受到的?註手記號。

  • <吃飯的時間>(聽覺)

  • <肚魚之>(視覺)

  • <詩那一天>(觸覺)

  • <>(視覺)

  1. 生上臺記,師帶領學生不同摹寫所使的形

  • 覺摹寫:形狀大小顏色

  • 覺摹寫:狀聲詞。

  • 觸覺摹寫:粗滑、乾輕重。

  1. 小組觀四首詩內容插畫何配合,能讓詩的內更生動。

  • 看的

  • 畫出

  • 文的配置

  1. 摹寫詩仿

  1. 分組校園中的植物,下植物樣子,並錄視覺、聽覺及觸覺察所得的形容詞

  2. 整理觀察所用摹寫技巧仿,修飾,配上相對應的圖。

  3. 朗讀大會,以同學票選喜歡的作品。選規準如下。

  • 使官摹寫

  • 文並

  • 詞斷句

1


























1




1


2

  1. 察。

  2. T圖表。

  3. 摹寫練習。

  4. 仿作。

想像

(5)


  1. 識事實與想像

    1. <機一動!>的小詩與<>說明文,應事實與想像,並說明兩者的共同點

    2. <>小詩<>說明文再次練習。

  2. 擬人或譬喻小詩仿

  1. 分組校園中的植物,下植物樣子,並錄視覺、聽覺及觸覺察所得的形容詞

  2. 用擬人譬喻的技巧,「整體」的觀察到的植物寫成人或物,運用擬人譬喻的技巧仿,修配上相對應的圖。

  3. 朗讀大會同學票選喜歡的作品。選規準如下。

  • 使用擬人譬喻

  • 文並茂

  • 詞斷句

1







1





1




2


  1. 察、類比。

  2. T表或維恩圖。

  3. 仿作。

之美

(10)


  1. 走訪自然

    1. 合校外教學,走訪大然,運用摹寫、譬喻、擬人的作小詩配上相對應的圖。

  1. 小詩朗讀大會

  1. 亦可先整合全班作品,或製景地圖教室,或投稿童聲,或製作班級刊物。

  2. 朗讀大會同學票選喜歡的作品。選規準如下。

  • 使寫、擬人譬喻

  • 文並茂

  • 詞斷句

7






3

  1. 察、類比。

  2. T表或維恩圖。

  3. 美景地圖

撰寫參考資料https://pse.is/PXRVR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09學年度校訂課程

學期 我思故我在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年級:年級 版本:自編

教學者: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評量項目

評量規準

評量方式

能運辭技巧創作詩並

  1. 能運用摹寫的技巧,仿作小詩。

  1. 能運用摹寫、譬喻或擬人的技巧,創作小詩。

  1. 能比較閱讀「說明文」和「詩」,找出對應的事實與想像。

  1. 能根據小詩內容,創作相對應的插圖。

  1. 能美讀小詩,適時斷句,並唸出形容詞的感覺。

























──摹 三年()()( )


飯的時間鴨雛子

.啪啦 啪.啪

啪.

要去池塘裡

噗.噗嚕  噗.噗嚕

噗.噗.噗

要在池塘裡 ~泳

 咕

要在池塘裡 潛~水

游.  潛.水

吃.大.

到肚子飽飽 才回~家



大肚魚之舞群大肚魚

我們是一群大肚

請來瞧瞧我們游泳的英姿

從上往下俯瞰 你會看到我們的眼睛比兩個小點點

體則是一根小木棒

點點.木棒 點點.木棒

大家排好隊

成一個又一個的點點.木



──摹 三年()()( )


毛蟲甚平

直的絨毛

茸茸

短的腿兒

力蠕動

這片葉到那片葉

段旅程得花一整天才走得完




「詩」的那一天 美鶴

過栗樹下的時候

衣蟲在那裡哭啼啼

他說他作了一個惡夢

還只是這麼小

也難

是  我把明天的份都預借了出來

始吹起微 輕柔的搖著他

蟲那孩子這樣笑著睡著了

實在是太過可愛

忍不住將微風全部用完

因此 我今天放假一天

來無事就來寫詩」吧


──想像篇 三年()()( )


機一動 青蛙拓雄


的背怎麼變那麼光滑

皮也越來越鼓

一定是有什麼好事要發生

呱 我來試著一聲看看

烏雲咻的在空中

樹葉沙沙的手舞足蹈

一定是有什麼好事要發生

來試著叫兩聲看看

滴下了起來

把四周了一面水

就說會有好事要發生吧

呱呱呱呱呱呱

  

蛙類大部分的時候都安安靜靜地躲在暗處,不會發出聲音,也不會和同類接觸。但到了繁殖期,就會成群結水邊、發出鳴叫,尤其下雨天的時候更是興奮。

而言,主要是雄蛙在鳴叫,有的種類不分日夜都很活躍。蛙類的鳴叫方法相當獨特,先吸一口氣到肺部,並把肚子鼓起來,然後腹部縮小把肺部的氣體擠到咽喉,震動聲帶發出聲音,最後聲音及氣體一起被送到鳴囊,氣體將鳴囊鼓大成為聲音的共鳴腔,並擴散出去。

細閱讀,較「詩」與「說明文」的不同,完成下列表格

中的「想

現實中的「事實」

皮也越來越鼓


烏雲咻的在空中

樹葉沙沙的手舞足蹈


一面水


呱呱呱呱呱呱





──想像篇 三年()()( )

 蜴亮一

忍術

我的拿手絕活

要緊緊

在石頭上

看起來

會像是一塊石頭

以有時候

我並不是「蜥蜴先生」

是「石先生

蜥蜴類動物包括守宮、飛蜥、蜥蜴、石龍子和無足的蛇蜥等科,大部身體顏色能隨著環境改變,具有很好的保護色,可以騙過捕食者的眼睛保護自身安全。

以昆蟲、蚯蚓等小動物為主食,而大部分是都是被動捕食者,靠著保護色隱藏自己,耐心等待時機去偷襲獵物,伸出舌頭將獵物再縮回。

細閱讀,較「詩」與「說明文」的不同,完成下列表格

中的「想

現實中的「事實」

忍術是我的拿手絕活


要緊緊在石頭上

看起來會像是一塊石頭



讀完蜴的介紹,你還可以找到什麼點,用這個特點來想像,仿作一首小詩。






──想像篇 三年()()( )


心願公英小遙

想見

想見

見你

想見

……

今天

我還是要努力

讓我的絨毛

得又高又遠

春天一到,蒲公英會開黃色的花,過了二、三天後,黃色的花就漸漸地萎縮變成黑色,之後,莖就橫倒在地面上安靜地休息留下更多的營養給種子。等到種子變粗壯,花就完全枯萎,變成白色的絨毛狀。這白色的絨毛一個一個展開好像降落傘,蒲公英的種子便藏在這絨毛狀的降落傘中,隨風飄揚,處散佈種子。

而一直倒在地面上的莖,此時會再漸漸的挺直,就像伸懶腰一樣。莖伸得愈高,絨毛就會被風吹得愈遠。在晴天有風的日子,絨毛就像降落傘似的展開,藉著風力飛到遠方;可是遇到下雨潮濕的日子,絨毛就會像雨傘收起來一樣收著,因為水氣讓它變得太重,種子也無法飛到遠處,蒲公英的生存方法隱含了許多的智慧。

傳說要你抓住在空中飄飛的蒲公英絨毛,對著她許願再將它吹向遠方,願望就會實現。

細閱讀,較「詩」與「說明文」的不同,完成下列表格

中的「想

現實中的「事實」




讀完蒲公英的介紹,你還可以找到什麼點,用這個特點來想像,仿作一首小詩。









察筆──美景篇 三年()()( )

觀察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__________ 地點:__________

「眼睛」

觀察的景物畫下來愈詳細愈好,塗上顏色。

形狀 位置動態變
















「特寫」放

特色的部分放大

橢圓形圖說文字 1


「觀察」解碼紀錄你觀察到的重點,並發揮想像力把對景物的感受記錄下來。

五感觀察

觀察到的重點()

體想像+

(比喻、擬人)

想像力

精采指數

視覺

位置動態變化



+長評

長簽名____

☆☆☆☆☆

☆☆☆☆☆



聽覺聲詞


☆☆☆☆☆

☆☆☆☆☆

觸覺


☆☆☆☆☆

☆☆☆☆☆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09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下學期「我思故我在」教學活動設計

主題名稱

三年級花樣多

跨域合作

語文 □數學 ▉綜合活動 □生活

社會 □自然與科技 □健康與體育

藝術與人文 □英語 □本土語

學習節數安排

語文

學習總節數

20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修訂者


教學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適用年級

( )年級下學期

課程設計理念

「三年級花樣多」有豐富的素材,透過本書的閱讀,可以帶領學生將語文課中「寫人」的記敘文的能力予以複習和深化。透過書中的人物故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應用具體事例找出人物特質;接著運用這個推論能力,找到自己的特質,學習更認識自己,也學習認識別人;最後,藉著小組任務的實作過程,讓孩子實際體驗一下「合作」是什麼?有衝突的時候怎麼處理?該怎麼安慰小組的夥伴,讓事情能順利的完成。

書籍是媒介,透過閱讀書籍的過程,我們想要培養孩子思考什麼、建立什麼能力更為重要。三年級的孩子對於學校環境比較熟悉了以後,對於同儕關係的建立也越來越重視,然而,因為不瞭解自己、不瞭解別人,無法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以至於衝突越來越多,挫折感也越來越強。共讀書籍的閱讀,可以讓孩子建立共同的記憶,而透過課程的落實,也能培養孩子自我覺察、同理他人的素養。

領綱

核心素養

-E-B1 理解與運用國 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 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E-C2 與他人互動時, 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 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 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E-A2敏覺居住地方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關注生活問題及其影響, 並思考解決方法。

-E-C2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養成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作的態度。

-E-B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 宜1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內容

Ba-Ⅱ-1 記敘文本的結構。

Ba-II-2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a-II-3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Bb-II-1團隊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Bb-II-2關懷團隊成員的行動。

Bb-II-3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學習表現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並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5-Ⅱ-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學習目標

  1. 閱讀與討論「三年級花樣多」,透過書中素材進行實作,練習如何從具體事例推論出人物特質。

  2. 運用前述推論能力,透過實作與訪問等學習歷程,發現自己與別人的特質,學習認識自己與別人,進而學習相互尊重。

  3. 透過小組合作任務的實作歷程,體驗與實踐與人合作時應有的人際互動技巧和能力。

融入議題

*必填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保護海洋)*□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防災教育 *□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109新增必填保護海洋交通安全教育

議題內涵

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E2認識與領域相關的文本類型與寫作題材。

教材資源

《三年級花樣多》王淑芬/親子天下

國語課本第六冊(可配合人物寫作單元進行)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實施月份

/節數

評量方法

/工具

活動一:

小小

偵探

透過書中素材進行實作,練習如何從具體事例推論出人物特質。

一、小朋友篇

  1. 這本書共有20個單元,裡面有許多貫串整個故事的重要角色,現在請你發揮小偵探的精神,進行下面的活動:

(1) 運用T表整理書中重要角色的特質,並舉出書中具體的事件來證明這個特質。

重要角色

正向特質

具體事件舉例

張君偉

具想像力的

科學展覽

李 靜

喜歡領導的

擔任班長

張志明



陳 玟



  1. 畫畫看:從上表中選一位書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畫下來,寫出他的特質,並以完整的具體的事例來佐證。

(1)書中文字是否有描述到這個角色的外型?

(2)書中文字是否有描述到這個角色的說話方式?

(3)書中文字是否有描述到關於這個角色的特殊事件?

  1. 教師引導學生倆倆互相分享,書中印象最深刻人物的特質與具體事例。

  2. 挑選自己班上的三位同學,用同樣的方式練習一下,如何應用具體的事例來描寫自己身邊的同學特質。

  3. 教師引導學生上台分享自己所分析的同學特質,練習表達與說明。



二、科任老師篇

  1. 閱讀《三年級花樣多》:選擇一位【三年級花樣多】書中的科任老師,小組運用小白板,以四格漫畫呈現這位老師的故事:

(1)書中文字是否有描述到這位科任老師的外型?

(2)書中文字是否有描述到科任老師的說話方式?

(3)書中文字是否有描述到關於科任老師的特殊事件?

  1. 小組上台分享小白板上的畫面,練習表達與說明。



  1. 選擇一位自己升上三年級之後科任老師,用四格漫畫呈現他的故事:

(1)這位科任老師的外型如何?說話方式如何?

(2)這位科任老師有沒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件?

  1. 運用T表整理自己升上三年級之後「印象深刻的科任老師」的特質,並舉出書中具體的事件來證明這個特質。

    科任老師

    正向特質

    具體事例













  2. 教師引導學生上台分享自己分析的科任老師特質,練習表達與說明。

2




















2







2














2








正向人格特質(附件1)


A4白紙









圖像化策略








學習單(1)

我的同學

(附件2)






學習單(2)

科任老師

(附件3)














活動二:

知己

知彼

從具體事例推論自己的特質。覺察自己與別人的特質之異同。

一、認識自己與他人

  1. 透過訪問家人和自我省思的過程收集資料,進一步了解自己具備什麼特質,以及有哪些具體事例可以證明。

  2. 教師引導學生分享訪問活動的心得。

  3. 進行「周哈里窗活動」,學習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特質,肯定自己,建立自信。

(1)四個人一組。教師發下便利貼給每個孩子,每人9張。

(2)每一個人寫自己的特質3張。

(3)每個人寫其他3個夥伴的特質各2張。

  1. 將便利貼分送給同組同學,每個人將收集到的便利貼,貼在學習單上:

(1)一樣的---放在 我知道,別人也知道的欄位

(2)不一樣的---放在 別人知道,我不知道的欄位

(3)和前兩項不同的放在:我知道,別人不知道的欄位

(4)父母師長眼中的我

  1. 覺察與省思:記錄我的特質和小組夥伴特質的共同點與差異性。

  2. 分享與討論:

(1)教師引導學生說說看自己有哪些特質?

(2)是否發現同組同學和自己相同的特質?

(3)是否發現同組的同學和自己有很不一樣的特質?

二提出方法與策略:

  1. 提出方法:想一想和小組夥伴合作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1)同班同學彼此之間個性不同,要如何好好相處?

(2)怎樣說話才是比較有禮貌的呢?

(3)小組要分工合作的時候,彼此可以說那些正面的話互相鼓勵呢?

(4)有同學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說什麼話安慰呢?

  1. 分享與省思:教師引導學生上台分享與人合作過程中,良好的技巧與方法。


1





2











1








2




學習單(3)

訪問活動

(附件4)






學習單(4)周哈里窗

(附件5)




















省思小記



活動三:

合作

高手

透過小組合作任務的實作歷程,體驗與實踐與人合作時應有互動技巧。

  1. 結合綜合領域「校園安全」主題,引導學生合作創作「校園安全情境短劇」。

  1. 應用合作自互評表中的評量項目,引導學生了解小組合作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2. 小組以在校園危險地點為主題,討論情境短劇,分工合作,完成展演活動。

  1. 全班票選出最佳「校園安全短劇」。

  2. 省思與自評、互評。

2






2






學習單(5)小組合作自互評表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09學年度校訂課程

第二學期 我思故我在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年級:年級 版本:自編

教學者: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評量項目

評量規準

評量方式

能運用具體事例推論出人物特質。

  1. 能找出書中描寫人物外型的段落。

實作

  1. 能找出書中描寫人物說話方式的段落。

  1. 能找出書中描寫具體事件的段落。

  1. 能透過具體的事件推論書中人物的特質。

  1. 能透過具體事件推論自己的特質


附件1

台北市大附小 109學年度 語文領域-我思故我在 教學素材


1. 不愛出風頭的

2. 重實際的

3. 不做作的

4. 誠懇的

5. 不善交際的

6. 坦誠的

7. 儉樸的

8. 有毅力的

9. 配合度高的

10. 擇善固執的


正向人格特質

11. 好奇的

12. 具批判性思考的

13. 謙虛的

14. 知性的

15. 謹慎的

16. 精確的

17. 喜歡分析事理的

18. 理智的

19. 自我負責的

20. 重視邏輯層面的



21. 衝動的

22. 獨立的

23. 有創意的

24. 敏感的

25. 直覺的

26. 具想像力的

27. 自我反省的

28. 隨性的

29. 喜歡自我表達的

30. 想法上很開放的



31. 助人的

32. 耐心的

33. 友善的

34. 慷慨的

35. 仁慈的

36. 負責任的

37. 令人感到溫暖的

38. 善體人意的

39. 合作的

40. 追求理想的



41. 好冒險的

42. 追求刺激的

43. 有表現慾的

44. 善交際的

45. 有雄心壯志的

46. 喜歡說話的

47. 喜歡領導的

48. 重視外在條件的

49. 引人注目的

50. 精力充沛的



51. 服從的

52. 拘謹的

53. 正直的

54. 喜歡有秩序的

55. 守規則的

56. 有效率的

57. 嚴肅的

58. 仔細的

59. 不喜競爭的

60. 不喜變化的


附件2

台北市大附小 109學年度 語文領域-我思故我在

【三年級花樣多】學習單(1)我的同學 班級: 姓名: 座號:

這本書共有20個單元,裡面有許多貫串整個故事的重要角色,現在請你發揮小偵探的精神,進行下面的活動:

一、畫畫看:選一位【三年級花樣多】書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

畫畫看











人物特質:



具體事例:







二、寫寫看:挑選班上你印象最深刻的三位同學來寫寫看喔!

我的同學

正向的人格特質(請參考範例)

具體的事例描述





















附件3

台北市大附小 109學年度三下 語文領域-我思故我在

【三年級花樣多】學習單(2)科任老師 班級: 姓名: 座號:

升上三年級之後,我們發現和一、二年級最大的不同,就是「科任老師」變多了!現在,經過一學期的相處,相信各位同學對於「科任老師」應該熟悉多了!現在就一起來整理一下吧!

一、畫畫看:請選一位升上三年級之後印象最深刻的科任老師,用四格漫畫呈現他的故事:

















二、寫寫看:挑選三個印象最深刻的科任老師來寫寫看喔!

科任老師

正向的人格特質(請參考範例)

具體的事例描述




















附件4

台北市大附小 109學年度三年級下學期「我思故我在」 學習單(3) 訪問活動

  1. 訪問家人,請他們說一說自己的特質。用具體事例說明這個特質。

特質

特質1

特質2

特質3

簡述

具體

事例



























  1. 自我省思找特質:自己想一想自己有什麼特質?用具體事例說明這個特質。

特質

1

2

3

簡述

具體事例































爸爸媽媽的話:


附件5

台北市大附小 109學年度 語文領域-我思故我在

【三年級花樣多】學習單(4) 認識自己—周哈里窗活動 班級: 姓名: 座號:


我知道,別人也知道的特質
















我知道,別人不知道的特質

別人知道,我不知道的特質

















師長眼中的我的特質


附件6

台北市大附小 109學年度三年級下學期「我思故我在」

學習單(5) 小組合作自互評表接受評分的人是:

評分標準:全部做到 5分,大部分做到4分,部分做到3分,少部分做到2分,完全沒做到1

互 評 項 目

評分者姓名






自己

1. 小組討論時,會用「請、謝謝、對不起」等有禮貌的語氣和組員互動







2. 與小組夥伴相處時,會說正面的話鼓勵別人。







3. 看到組內同學的需要時,會主動提供協助。







4. 在小組合作任務中,會將自己的資源提供給小組夥伴使用







5.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會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







6. 看到小組夥伴不開心,會說安慰對方的話。







得分統(滿分30)







小組同學回饋(鼓勵和建議)

關於組員給我的回饋,我有一些感想(15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