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刊登
敬請刊登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簡稱全中教)
111 學年度學測—社會考科-公民科試題評論完整新聞稿
111 年1月 23 日
試題整體評論(含難易度、鑑別度、特別優點或缺點、預估五標是否改變):
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學習與生活情境的結合,可從今年學測試題中觀察到大量
時事或公共議題,例如第 4題考新購機車/汰舊換新補助、23-25 題組關注長照制
度議題、47-48 題組從數位足跡探討資訊安全與社會不平等的現象、49-50 題組考女
性參政議題、53-54 題組從海洋生態議題結合經濟(外部成本)與法律(行政法原
理原則)。
新型學測強調資料分析與統整的能力,圖表判讀的題數也明顯增加。學生答題
時,必須判讀圖表的意義,並結合相關學科知識方能作答。例如:第 3題學生必須
解讀造成法定繼承人中實際取得遺產者之性別差異的制度成因、第 4題學生必須評
估政策誘因改變對人們行為與改善空污成效的影響、49-50 題組則須從資料中形成
最合理的推論。在混合題與非選題的部分,揚棄傳統原理原則的背誦,更著重在理
由或判斷依據的論述,此部分的作答情形是鑑別學生程度的關鍵所在。學生無須死
記硬背,而需融會貫通並強化論述與說理能力。
此外,新型學測強調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的整合,據觀察,跨領域命題成
熟度逐漸提高,例如:42-43 題組從網路地圖結合公民科外部效果與地理科地圖的
概念、51-52 題組從森林大火考地理的能源議題與公民經濟學的供需概念、59-60
題組從美墨邊境城牆考公民科政府體制與地理科區位概念、61-64 題組結合歷史、
地理、公民考原住民族議題、65-67 題組從猶太教跨公民(法律原則)、地理(氣
候)、歷史(一神 vs 多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