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統測商業管理群專一試題評論

pdf
139.59 KB
6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全教會「111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總體評論及試題疑義
◎科目:商業管理群專
一、試題及試務總體建議:
「商業概論」
1.題目結合時事及情境題,編排上跨章節題型或統整性題目,考驗學生的分析及綜合能
力。
2.考題結合時事,除大部份題目都設計情境或時事融入以外,也設計兩大題的題組題
(分別包括4小題及3小題),充分考驗學生耐心閱讀題目及綜合分析的能力。
3.整份試卷的難易度安排適中,試題包含基本學科知識題型,也包含綜合分析題型,
題目具鑑別度。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1. 試題內容符合課綱範圍,並且能融入生活時事,題目活潑。例如:自駕車(33
)、電子商務(36)、行動支付(35)Google表單設計實作(4950
)、電商行銷(48)、因應疫情實施網路教學(39)等。
2. 綜觀今年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試題,命題平均分配,不會偏重某一個單
元,內容符合課綱要求。對於核心素養的培養,很有幫助。
3. 觀念與實務並重,對於在校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有正向的引導。
採訪聯繫人:
商業管理群專一召集人: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等學校魏玉華老師
評論老師:
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等學校魏玉華老師
桃園市立中壢商業高級中等學校楊游勳老師
國立北斗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劉孟珊老師
二、試題疑義申覆:無。
三、試題總體評論:
1.整體分析:
1)分析表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備註
難易是否適中
「商業概論」:
難易度適中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全教會「111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總體評論及試題疑義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備註
難易度屬於中間偏難。題目靈活,學生
靠死背很難拿到高分。
評量層次分佈是否恰當
「商業概論」:
題型包含基本學科知識題(8913
1418202425),也包括應用分
析題型(如1516171921222
3),能夠評量到學生不同層次的能
力。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題型多元,評量層次分佈恰當。基本知
識:16題、綜合理解:6題、計算題:1
題。
是否符合課程綱要
(測驗目標)
「商業概論」:
各題均屬於課網範圍內,符合測驗目
標,未有超出範圍情況。但是在題目舉
例上,可能會產生因學生生活經驗不
足、不知道題目中所舉例之案例,造成
無法做答的情形,例如:第5題的信用
卡、街口支付;第7題的德記物流;第10
題博登藥局、王品牛排、麥當勞、台鹽
生技的連鎖加盟方式等,都有可能會讓
學生有答題錯誤的可能。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題目均屬於課綱範圍,符合要求。
各章節佔分比重是否適切
「商業概論」:
各章節都有命題,除了單章節獨自命為
一題以外,也有跨章節的題目設計,第6
章題數4題,為出題比重最高的章節,題
3題的章節包括第24578等,
其餘章節則出題數為2題,第110章則
只出1題。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全教會「111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總體評論及試題疑義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備註
題目分配平均(數位科技概論上冊:7
題、數位科技概論下冊:7題、數位科技
應用上冊:4題、數位科技應用下冊:7
)
是否掌握重點章節
「商業概論」:
各章節都有命題,除了單章節獨自命為
一題以外,也有跨章節的題目設計,第6
章題數4題,為出題比重最高的章節,題
3題的章節包括第24578等,
其餘章節則出題數為2題,第110章則
只出1題。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題目能掌握重點章節。傳統電腦硬體、
作業系統考題沒有出現,網路世代的熱
門考題則出現不少:物聯網、網路服務
(3334)、雲端應用(4950
)、電子商務(363748)、數位
科技於教育應用(39)等。
試題取材範圍是否合宜
「商業概論」:
試題取材符合時事、貼近學生生活,例
如街口支付、疫情影響、少子化、減塑
環保、iseLect等,另外也針對結盟、財
報分析,以及侵權訴訟等議題,設計兩
大題題組題型,題型設計靈活多元。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試題取材合宜,學生能輕鬆了解題
意。第4950題以老師要請全班同學喝
飲料為題,將Google表單的設計實作融
入。第4647題則考網頁設計實作的HTM
L標籤、CSS用法。
是否偏重某一版本
「商業概論」:
依出題內容,大多都是各版本都有的能
融、並無偏重某一版本的情況。
全教會「111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總體評論及試題疑義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備註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試題內容沒有偏重某一個版本。
試題是否具有鑑別度
「商業概論」:
試題整體屬難易度適中,題組題型考驗
學生統整能力,融合生活時事的情境題
培養學生閱讀與分析能力,具有鑑別
度。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試題靈活,不重死背,是具有鑑別度的
考題。同學要能夠在熟讀基本內容之
外,將電腦技能和網路知識應用在生活
中,才能有充足實力拿高分。
2)技高教師專業觀點:
a.對教師教學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商業概論」
1.本年度題型維持過去命題方式,對教師教學不會產生影響。
2.今年是108課綱第一次統測,題型加入素養命題,題目所融入之情
境及實例,與時事及生活經驗結合,未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授
學科相關專業知識外,大量舉例、結合素養命題外,也要訓練學生關心
時事、養成閱讀報章雜誌習慣等,以加強學生活用商業知識,訓練學生
能將所學運用在生活中。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1. 今年的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試題與歷年試題有很大的不同。舊
的題型出現漸少,加入新的網路概念與應用。
2. 老師在教學上必須改變,不能只在教室面對黑板,而是要配合章節內
容,讓同學實際上機,應用網路去解決問題,將實務經驗內化,才能從
容解答試題。
b.對學生學習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商業概論」
1.今年考題內容如過去一樣加入時事議題,如:新聞事件「美光與聯電訴
訟」和日常生活中稀鬆平常的案例等,所以學生需要多留意目前最新的
商業概況及新知,答題時注意選項細節,應能回答適切的答案。
全教會「111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總體評論及試題疑義
2.配合108課綱精神,學生要能夠養成問題解決能力,平時應能關心時事、
多閱讀報章雜誌,並應用在課堂上所學到,養成分析思考的習慣,以因應
愈來愈活化的試題,不能再靠背誦、死記的方式準備商業概論。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1. 學生必須跳脫死背的框架。只是抱著書到圖書館死背,是無法順利拿到
分數。
2. 為了應付靈活的題目,同學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真正去體驗、去實
作各單元的教學內容,讓資訊科技融入生活,讓課堂上的學習能真正應
用。今年考題並沒有特別困難,只要同學有實作經驗,就可輕鬆應付。
c.其他:
「商業概論」
1.去年商業概論試題簡單,學生容易取得高分,今年有改善去年的狀況,部
份試題考驗學生綜合分析能力,較去年題目具鑑別度。
2.融合情境命題,結合生活時事(如環保減塑、疫情影響、街口支付...等)
使商業概論的知識能活學活用。
3.現今的商業環境日益複雜多元,題目設計漸漸朝向統整性或跨章節的出題
方式,提昇考生的分析和綜合的能力,值得肯定。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1.今年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試題,會讓技高學校的教學方向產生正
向的引導作用,不再是一味的考試和死背。
2.同學也可以從實作中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2.試題整體評論:
1)優點:
「商業概論」
1.第八章財務管理的題目:19-22題組,雖沒有考學生計算,但利用題型要
求學生判斷公司財務狀況,進而分析運用,符合實用性
2.以情境式命題、融合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學生除記憶課本知識外,也需學
會活用知識。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1. 題目靈活。與歷年試題相比,創新度大幅增加。
2. 能切合課綱內容,平均分配命題比重。
3. 傳統死背考題減少。例如電腦硬體、作業系統等傳統考題不復見
4. 網路觀念、雲端應用題目增加,可以讓學校教學不偏重強記,學生也須
重視實作。
全教會「111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總體評論及試題疑義
5. 鑑別度高。
2)缺點:
「商業概論」
今年的考題融入很多生活實例,例如第71011等,題目的呈現都是「下列
何者正確?」的問法,如果錯誤的部份是在題目所舉實例,極容易因學生生
活經驗不一,存在城鄉差距,而無法回答,以致產生對學生不公平的情況發
生。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1. 文書處理(40)、簡報軟體題目(41)太直接簡單。
2. 29題考APP Inventor,有點冷門。對於沒有教授APP程式編寫的學
校,學生對於這一題有點傷腦筋。
3. 整體來說,沒有明顯缺點,是一份不錯的試題。
3)難易度:
「商業概論」
難易度適中,題目結合時事及情境,具有鑑別度。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1. 題目靈活,難易分配適中,屬於中間偏稍難的試題。
2. 簡單題目約占9題、適中題目約占8題、難題約占8題。
3. 具有鑑別度,可以考出學生真正的程度。
4)整體特色:
「商業概論」
1.本年度題目設計在各章節的分布情況,以第6章題數最多,第1310章最
少僅有1題,其餘章節出題皆在2-3題,分布各章平均出題。
2.試題屬難易度適中的題型。今年有改善去年題目偏易的狀況,部份試題考
驗學生綜合分析能力,較去年題目具鑑別度。
3.命題選項結合許多實例,若學生缺乏實務經驗或有城鄉差距的狀況,學生
較無法得到正確的答案。
「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
1. 能切合課綱,平均分配出題,試題靈活。
2. 整份試題能顧及與歷年傳統試題的接軌,命題風格不會一下子就改變太
多,讓學校老師和學生無法適應。
3. 看得出來命題老師的用心,要改變學生死背的學習方式,值得嘉許。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