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題型回歸 試題品質待提升

pdf
252.12 KB
5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地址:10451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二十七號二樓 址:www.nta.org.tw
電話:02-2585-7557 傳真:02-2585-7559 E-MAIL[email protected]
【新聞稿】 發稿日期:2021123
傳統題型回鍋 試題品質待加強
如同今年國文科試卷最後一題的寓意,以:「……等到油墨吸乾文字後/
們就和今天的自/告別」,讓考生向高中生涯告別;做為舊課綱的最後一年學
測考試,今年各科很有默契地以傳統出題方式,向即將逝去的舊課綱告別
題型傳統缺少新意 108課綱連結性不高
為了因應 108 課綱的實施,大考中心於 107 年學測開始試圖改變出題方式,
跨科讀、主題的方展現
向,曾讓評論老師群眼前一亮。
但綜觀今年各科考題,雖有某些科目(地理、化)的試卷品質受到評論老
師的稱讚,但整體而言,相較於前幾年學測考題,今年無疑有許多可議之處。
包括:國文科、社會科、自然科等命題方式回歸傳統,素養命題比重大幅下降
,記憶性題目的增加,都可能導致現場教師對108課綱的觀望。如果明年新型學
測依舊採行這種出題模式,這幾年來好不容易發展的素養命題風氣,恐將功虧
一簣。
試題穩定度不佳 恐打擊教學現場
今年度整體試題創新度不若以往,試題穩定度亦不佳。多個科目的題幹敘
述、答案敘寫方式、組卷細膩度均較過往略差,如:國文科的題幹敘述讓學生
不易理解;英文科圖片不清,恐影響學生判讀;公民科單純記憶題目較多;歷
史科答案敘寫不符合命題原則;生物科答案選擇模擬兩可等;物理、生物疑似
有超綱狀況等,皆影響整體試卷品質,有待加強。
此外,去年因數學滿級分人數過多,引發外界質疑數學科考題不具鑑別
。或許為了避免這樣的批評,今年數學科考題偏難,卻可能是對中等以下程度
考生的不友善。試題難易度的鐘擺效應,容易讓現場師生無所適從。111年大學
繁星與申請入學參採科目,超過四成的大學系組在申請入學時不參採數學科,
今年數學科的難度會否嚇退高二學生在來年高三選修時放棄數學,值得觀察。
本會認為,大考中心應釐清學測的定位與目的,設計試題時,應與指考做
相當的區別,不宜放任學測、指考間的定位與命題趨勢模糊不清;並體認到學
測試題方向將極大程度影響高中教學現場的內容,組卷時應做更細膩的規劃;
並應多與高中端教學現場接觸,了解高中教師現行的教學內容與方式,以利未
來試題滾動修正的參考。
新聞聯繫人:全教會副理事長 張瓊方老師
2
地址:10451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二十七號二樓 址:www.nta.org.tw
電話:02-2585-7557 傳真:02-2585-7559 E-MAIL[email protected]
附件-各科評論與建議綜整如下:
英文科:【整體難度中偏難,極具鑑別度。】
一、文章結構較往年複雜,需強化閱讀理解及文章脈絡分析能力。
二、閱讀測驗第49題看圖題,測驗內容主以判斷玻璃琴之外貌細節,然選項圖片線索模糊
不清,較難判斷正確答案。
三、選擇題主題多元,橫跨觀光、運動、科普、歷史文化及奇人軼事…等,文法及片語題
型增多。文章結構較往年複雜,需強化閱讀理解及文章脈絡分析能力。
國文科:【取材多元,試題中偏易。
一、試題整體而言為中偏易。
二、三十篇核心古文中取用二十二篇素材。
三、無時事題及情境題。
四、試題取材多元:
()兩個跨領域題組(商業概念:20-21題、科普材料:29-30)
()一個多元文化題組(原住民文化:22-23)
()現代文學取材,除了常見的余光中、徐國能與洪蘭外,還有新作品入選,如游以德(
泰雅族)、葉國居(家籍)、詩人方旗、簡政珍與陳雋弘、小說家嚴歌苓等。
五、題目設計上有兩個題組具有創意:15-16題將比較單調的國學常識化為可檢索理解的圖
表判讀題;20-21題組中的第二題結合古今材料,增加題目變化性。
六、文法與句型結構佔兩題:第937題共六分,較往年多。
七、文白比例各佔一半。
八、81621題選項敘述無法判斷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不符合測驗目標。
九、命題偏向傳統,是否遇到瓶頸?這或許是命題單位須再斟酌之處。
社會科
一、公民與社會:【勤練考題即可獲高分】
()試題難易度「中間偏易」,命題以基本題型為主,素養題型為輔,無圖表題型,整
體命題設計中規中矩。高層次題型較少,鑑別度普通,預估今年高分群較多。
()試題大致符合符合課綱的規定,各冊題數大致平均分配,惟總體經濟部分未入本次
試題中。
()題組以跨科考題融合歷史、地理、公民,符合素養導向。
()題目內容方面
1、多有生活化敘述,例如第12121344題等
2、以轉型正義思潮來探討民主法治真諦,例如第6363題。
3、看過題目即可作答,例如第711136371題,屬單純記憶的知識題型。
4、本次第48題近似100學年度學測考題第7題。
二、歷史:【末代課綱回歸傳統命題,不若去年生活化。】
3
地址:10451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二十七號二樓 址:www.nta.org.tw
電話:02-2585-7557 傳真:02-2585-7559 E-MAIL[email protected]
()本次試題中間偏易 命題切入點回歸傳統,勤練考古題較具優勢
()考生須具備歷史(時序觀念、歷史理解、因果解釋)等三項核心能力,內容提及人權
、信仰、貿易、以及人群流動等新課綱關注議題。
()各題關鍵字明確,選項較無誘答力,本次學測圖表相關試題皆付之闕如。
()近現代史試題偏多,戰爭對社會變遷之題型比例偏高,題組以台灣史與世界史為主
,部分跨科題組過於刻意組合 (例如55-56)63-72題則朝向歷地公跨科融合,用
心值得鼓勵。
()試題錯誤選項不符合命題原則,例如65(選項本身內容有誤)
()部分中國史知識點較為細瑣,試題偏重仰賴關鍵字判讀,不利跨組考生。
三、地理:【取材新穎不落俗套,題目靈活挑戰性高】
()試題部分:取材新穎不落俗套,題目靈活挑戰性高,頂標及均標原始分數預估較去
年低五分
1、情境式題目比例高,取材新穎不落俗套,例如:雨傘店廣告標語「晴天九折、雨
天沒折」、西非多哥郵票設計、季風馬拉巴咖啡、媽祖繞境結合GIS
2、高度素養導向,文本分析與地圖判識高度結合,題目靈活。例如: 3839題地圖
判讀,需耐心層層推理,才能導出結果,為非常符合108課綱精神的素養題。47
52題必須從文本資訊轉換成空間分布。54題必須從「中緯度的國家黎巴嫩出現
針葉林」去判斷高度對自然景觀帶生成的影響。66題以西門町與大稻埕音樂廳分
布,結合都市內部結構圖,將實際分布與抽象概念結合。
3、歷、地、公三科高度整合,相得益彰。例如:5556題必須從地形特色、地名的
歷史背景、聚落選擇條件與圖片判讀綜合作答。57題必須從文本擷取資訊推論事
件發生地點以完成作答,結合歷史與地理。
4COVID-19依舊入題,例如:電子圍籬智慧監控系統及口罩外銷生產。
()對教學的影響:要跳脫零碎的知識記憶,著重脈絡發展以及整體系統作為思考基礎
,並能靈活應用。
()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多訓練分析能力以及對周遭事物的觀察能力。
數學科:【史上最難的學測數學試題,讓社會組學生崩潰。】
一、為舊課綱中,史上最難的學測數學試題,試題取向與指考數甲類似。
二、各章節的題數分配不平均,第二冊、第四冊內容偏少,數據分析、矩陣應用章節的核
心內容皆沒有出現。
三、試題以探究方式敘述,需高層次數學思考與分析,此類題目之數量應與衡量整體受測
學生,題數依111年學測數A、數B、指考數甲有所區分。
四、可再增加基礎題型,具有基礎概念即可作答,以幫助學生建立信心。
五、學測試題以測驗學生的基本數學能力為方向,應與指考試題明顯區隔,建議新課綱學
測數A、數B之難易度能合宜並維持穩定。
國寫科:【看似容易,實難深入】
一、與過去題目相較,文本看似容易理解,其實不容易寫好。
二、第一題須具備閱讀理解、歸納重點及個人表述的能力。
三、文本第一段有關「健忘村」的部分,敘述過於省略,線索不足,且未標記文本出處。
4
地址:10451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二十七號二樓 址:www.nta.org.tw
電話:02-2585-7557 傳真:02-2585-7559 E-MAIL[email protected]
四、第一大題由問題一到問題二的脈絡過於跳躍,可能造成考生思考中斷,未來命題宜留
意。
五、第二題書寫重點在於「冰藏什麼?(虛實皆可)」,可從甲、乙兩文得到線索,題目看似
簡單,但易寫難工。
六、第二題甲文的抽象敘述,對部分學生而言,可能無法掌握。
七、第二題命題用意在於「收藏」或「封存」,但冰箱的意象限制了美好的想像。
自然科
一、化學:【大多數命題偏向傳統題型但不失有創意的題目存在】
()整體特色:大多數命題偏向傳統題型但不失有創意的題目存在。整份考題沒有繁複
的化學計算,但有考到化學學科的精髓。
()建議:為了要配合素養命題所設計出的選項,應須多注意要符合可行性。例如48
(E)49題。
二、生物:【仍維持傳統題型,實驗題較少。】
()中偏難,但是部分選項敘述不夠明確,Ex.41(題幹並無工業革命的相關敘述,選
項無法判斷)Ex.43(丁、細胞完成某次細胞分裂後給予BrDU,待再完成一次細胞
分裂後的敘述不夠明確)Ex.46(題幹及圖表的內容為生物量塔,但選項均與能量
塔有關)
()符合跨科整合精神,Ex.3(結合生物的光週期與地科的節氣變化)Ex38.(結合生物
的體溫調控與化學的熱力學)
()實驗內容入題,但缺乏顯微鏡觀察的圖形結果,Ex.2(顯微鏡觀察)
()素養題目較往年少,部分題目能夠評量圖表判讀的能力,Ex.45(森林實驗樣區的
生態系判斷)
()部分題目以生活情境入題,Ex.1(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Ex.23(驗孕的原理)
三、物理:【題目反璞歸真,第二部分題目偏指考程度,整體有鑑別度。】
()情境素養題、閱讀題變少,題目回歸傳統題型。
()第一部分較少計算,各章節平均命題。
()第二部分部分60.61.題有物理2B指考程度的難度。
()11題,符合實驗探究的命題精神,對學生而言需要多一點思考才能答對。
()15題,使用到物質波波長的公式,有超綱之虞。
()32題,題幹中的「管內磁場」,若包含管外磁鐵棒的磁場,則無法判斷管內總磁
場是增強、變弱或不變,本題答案恐有爭議。
四、地球科學:【第一部分簡單,第二部分需轉彎思考。】
()難易度:第一部分中間偏易,第二部分中間偏難。
1、第一部分多數題目可由所學內容,容易判斷答案。
2、第一部分應以高一必修課本為主,卻有部分高二選修課程內容,比如:第17(E)
聲速與深度關係應為高二內容。
()取材:
1、生活情境題多,卻缺少時事題。
2、整份考題並無超綱,僅第18題的(E)「均變說」可能有超綱疑慮。
5
地址:10451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二十七號二樓 址:www.nta.org.tw
電話:02-2585-7557 傳真:02-2585-7559 E-MAIL[email protected]
3、跨科較少,但第3題結合生物日照週期。
4110學測相對去年無驚艷題目(109學測第67題科學文章),但仍有創意題型,例如
:第62題岩層相關題目,須具備空間與圖片判讀能力。
5、第二部分,題目給予過多資訊,學生可能會嚇到,如第63題,學生須有擷取訊息
的能力。
6、各領域考題分配平均,天文、地質、海洋、大氣各4題,氣候變遷1題。
()整體來說,第一部分學生寫起來,會充滿信心,然而第二部分考題,因難易度落差
過大,會略感挫折。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