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題號:36
題目:
36.
如圖13所 示,甲 與 乙 為 兩 個 完 全 相 同 的 圓 盤 型 永 久 磁 鐵,其 N極與S極各自均勻
分布在圓盤的上方或下方其中一個表面,但其質量分布並不均勻。甲固定於水
平桌面上,乙在磁力與重力作用下斜靠在兩根直桿上,與甲分開。當達靜止平
衡時,乙向左傾斜,在鉛直方向其左半邊受到的磁力比右半邊的為大,而其中
心圓孔的邊緣壓在豎立的兩直桿上,則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
(A)甲和乙之間的磁力為吸引力,且乙與兩直桿間無論是否有
摩擦力皆可維持靜止
(B)甲和乙之間的磁力為排斥力,且乙與兩直桿間無論是否有
摩擦力皆可維持靜止
(C)乙左側受到的磁力為吸引力,右側受到的為排斥力
(D)乙左側受到的磁力為排斥力,右側受到的為吸引力
(E)乙與兩直桿間必須有摩擦力,才能維持靜止
意見內容:
1. 本題是複雜的靜力學,課綱僅有力與運動,超綱。本題涉及重心的概念,超綱。如果
沒有重心的概念,學生不太能將本題的力圖畫出,難以解題。
2. 題幹述及「中心圓孔的邊緣壓在豎立的兩直桿上。」意為有一對不在同一直線上的正
向力存在,暗示學生需考慮力矩,故本題不只要考慮移動平衡,也要考慮轉動平衡,
完全超綱。
意見回覆:
1. 本題測驗內容符合自然領綱之物理必修條目 PKb-Vc-2:「物體在重力場中的定性描述」、
PEb-Vc-5:「摩擦力、正向力、彈力等常見的作用力」、PEb-Vc-4:「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以及 PKe-Vc-3:「自然界的一切交互作用可完全由重力、電磁力、強力、以及弱作用等
四種基本交互作用所涵蓋」等(p.35 ~ p.36)。
2. 根據自然領綱之國民中學物理的課程內容,不僅涉及力的平衡,亦涉及力矩的平衡。例
如條目 Eb-IV-3:「平衡的物體所受合力為零且合力矩為零」,以及條目 Eb-IV-2:「 力矩
會改變物體的轉動,槓桿是力矩的作用」(p.25)。 該條目的學習內容說明為「2-1 介紹
影響物體轉動效果的因素及力矩的定義、單位和方向。2-2 透過實驗操作驗證槓桿原理,
並能應用槓桿原理找出各種使槓桿維持平衡的方式」(p.140 ~ p.141)。 考量十二年國民
基本教育各階段課程之連貫發展,國中與普通高中階段之課程難以切割,國中學習內容
應為考生作答學測試題所需之基礎知識,故此題所測驗之靜力平衡的定性分析並無超
綱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