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直高中國中部生涯規劃融入地理課程實質內涵與實施檢核分析

格式
docx
大小
21.7 KB
頁數
3
上傳者
Custom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4-27,离现在 5 18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直高中國中部108學年度生涯劃融入領域教學議題實質內涵分析暨實施檢核表

教師簽名






任教班級

701~709





領域別:社會領域(地理)


年級

版本

融入單元名稱

課程簡述/課程目標

可融入之生涯規議題實質內涵附一】

時數

實施成效檢核

(期末填寫)

七年級

下學期

康軒

第三章 臺灣的第一級產業

請學生就產業分類,訪問親友中的工作類型、薪資所得、工作挑戰與工作需具備的特質能力,最後寫下訪問心得。

藉此讓學生學習產業的分類,認識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並讓親子之間有互動、讓孩子認識父母(親友)的機會。

J7 學習蒐集與分析工作/教育環境的資料。

J8 工作/教育環境的類型與現況。


0.5

已實施並具成效

已實施但成效不佳

未實施

第四章 臺灣的第二、三級產業

1.初探自己未來想做的職業,寫下應具備的特質與能力,以期作為未來的準備。

2.請學生就特質表選出自己擁有的特質,再經由隨機分組,給予同學特質評價及其理由,並整理至周哈里窗,說明自我認識的重要性。


J3 覺察自己的能力與興趣。

J4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

J9 社會變遷與工作/教育環境的關係。

0.5

已實施並具成效

已實施但成效不佳

未實施

檢討與未來修正建議:

  1. 這次課程的時間有限,無法在課前給予更多的討論與分享的機會,發下學習單後,給同學一次段考的期間完成學習單三項任務,分別是訪問一項工作,觀察自己的特質與想像未來的職業。

  2. 生涯融入的課程則利用段考檢討考卷後的時間,讓學生就近先在小組(3~4)分享,之後用自願或推舉、抽籤的方式,邀請3~6位同學公開口頭報告。

  3. 從學生的學習單及口頭報告中,可以看到學生因為訪問父母後,了解工作的挑戰,及感受到工作的辛勞與壓力之處,能在字裡行間表達對父母的感謝,達到起初預設的目標。

  4. 第二節課請學生分享自己未來職業的期待與具備的能力。因應多位男學生寫電競選手,簡單介紹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涯,分享未來在AI及機器人時代,應具備的能力如主動學習、認識自己的特質,評估就業市場需求。

  5. 在周哈里窗的活動中,起初未跟學生說明清楚,書寫他人的特質須說明理由,以致有學生胡亂寫同學負向特質,帶來不佳的感受;於是重新在其他班級的調整,發下學習單時先說明清楚,觀察與評估他人須謹慎為之,以免帶來負面的效應;以隨機抽籤的方式將三人為一組,彼此觀察一次段考的時間,才給予評價,並說明觀察該特質後的理由。帶領學生整理出自己的周哈里窗,並說明周哈里窗的意義。


【附一】可融入之生涯規議題實質內涵 

(108學年度七年級適用)

教育階段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生涯規劃教育之基本概念

J1 了解生涯規劃的意義與功能。

J2 具備生涯規劃的知識與概念。

-生涯教育與自我探索

J3 覺察自己的能力與興趣。

J4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

J5 探索性別與生涯規劃的關係。

J6 建立對於未來生涯的願景。

-生涯規劃與工作/教育環境探索

J7 學習蒐集與分析工作/教育環境的資料。

J8 工作/教育環境的類型與現況。

J9 社會變遷與工作/教育環境的關係。

J10 職業倫理對工作環境發展的重要性。


-生涯決定與行動計畫

(七年級不適用)

J11 分析影響個人生涯決定的因素。

J12 發展及評估生涯決定的策略。

J13 培養生涯規劃及執行的能力。

J14 培養並涵化道德倫理意義於日常生活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