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信義國小一年級生活領域課程計畫

pdf
3.02 MB
127 頁
Ac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公立佳里區信義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生活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普通班/□特教班)
教材版本
翰林版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一年級
教學節數
每週(6)節,本學期共(126)節
課程目標
1.透過學校日常作息的觀察與體驗,培養學校生活自理能力。
2.透過上課與下課活動的探索,讓兒童發現上課應注意的重點,並且能規畫自己的下課時間,並解決遊戲時遇到的間題。
3.透過放學狀況的討探,能發現安全放學的應注意的事項。
4.透過有趣、活潑且具有吸引力的活動,讓兒童認識新朋友,消除兒童剛入學的陌生感和緊張感,緩和兒童的不安和焦慮,並
由此引發「想試探」的意願。5.透過與自然景物的接觸,兒童不但能因而熟悉校園內的花、草、樹木並與之作朋友外,也能充
分運用五官去探究這些自然界朋友的祕密,並以各種方式加深認知,進而奠定愛護自然、尊重生命的良好美德。
6.聆聽大自然和周遭的聲音,察覺聲音在傳達訊息,能藉著語言、肢體模仿等描述感受,進而培養藝術探索與創作的能力。
7.透過認識各種玩具,引發自己做玩具的動機,並帶著自製玩具,進行同樂會。從玩具同樂會中,培養兒童互助合作、自訂規
則、運動家精神及愛護玩具等素養。
8.透過故事欣賞,知道新年的由來,進而發表自己想要的新年形式,最後藉由討論及製作春聯、演唱歌曲,感受新年熱鬧的氣
氛。
該學習階段
領域核心素養
生活-E-A1 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
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B3 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
的敏覺。
生活-E-C1 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
活中實踐同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他人合作的情況下,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課程架構脈絡
單元與活動名稱
節數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
實質內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一、我上一年級了
1.上學去
6
1.能分享開學一天所觀
察到的校園景致。
2.能說出上學前該做哪
些準備。
3.能了解沒做好準備會
帶來哪些困擾。
4.能了解整理書包的方
1-I-3 省思自我
成長的歷程,體
會其意義並知道
自己進步的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2-I-1 以感官和
知覺探索生活中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A-I-3 自我省
思。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
1.口頭發表:
能分享觀察到的校
園景致
能說出上學前該做
哪些準備,以及沒
【人權教育】
E3 解每
個人需求的不
同,並討論與
遵守團體的規
則。
E4 達自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法。
5.能了解哪些物品可以
放在學校裡。
6.能將整理技巧應用於
生活情境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3-I-3 體會學習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5-I-4 對生活周
遭人、事、物的
美有所感動,願
意主動關心與親
近。
6-I-2 體會自己
分內該做的事,
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並身體力
行。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方法的運用
合與創新。
D-I-1 自我與
他人關係的認
識。
D-I-2 情緒調
整的學習。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
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F-I-4 對自己
做事方法或策
略的省思與改
善。
做好準備所帶來的
困擾。
2.實作:
能整理好自己的書
能整理好自己的抽
屜。
3.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己對一個美好
世界的想法,
並聆聽他人的
想法。
【品德教育】
E1 好生
活習慣與德
行。
一、我上一年級了
2.學校的一天
6
1.能覺知學校鐘聲所代
表的意義。
2.能說出上課該做哪些
準備。
3.能看功課表知道當天
的作息與課程安排。
4.能說出自己在下課時
會進行的活動及注意的
事項。
5.能拍念〈小皮球〉念
謠。
5.能說出遊戲中曾遇到
的困擾。
6.能說出安全遊戲的方
1-I-3 省思自我
成長的歷程,體
會其意義並知道
自己進步的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A-I-3 自我省
思。
C-I-2 媒材特
性與符號表徵
的使用。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
方法的運用
合與創新。
D-I-1 自我與
他人關係的認
1.口頭發表:
能說出上課該做的
準備。
能說明自己下課時
進行的活動及注意
的事項
能說出遊戲中曾遇
到的困擾。
2.實作:
演練如何正確安全
的玩遊戲
【人權教育】
E2 心周
遭不公平的事
件,並提出改
善的想法。
E3 解每
個人需求的不
同,並討論與
遵守團體的規
則。
E7 識生
活中不公平、
不合理、違反
規則和健康受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7.能畫出喜愛的校園活
動。
3-I-3 體會學習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4-I-2 使用不同
的表徵符號進行
表現與分享,感
受創作的樂趣。
5-I-2 在生活環
境中,覺察美的
存在。
5-I-4 對生活周
遭人、事、物的
美有所感動,願
意主動關心與親
近。
6-I-2 體會自己
分內該做的事,
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並身體力
行。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識。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
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F-I-4 對自己
做事方法或策
略的省思與改
善。
3.念唱練習
能拍念〈小皮球〉
唸謠。
4.作品評量:
能完成喜愛的校園
活動畫作。
5.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到傷害等經
驗,並知道如
何尋求救助的
管道。
E8 解兒
童對遊戲權利
的需求。
【安全教育】
E1 解安
全教育。
E2 解危
機與安全。
E3 道常
見事故傷害。
一、我上一年級了
3.放學了
6
1.能說出每天的放學時
間。
2.能知道自己放學時的
心情。
3.能實際演練放學前的
準備工作。
4.能說出自己的放學路
隊。
5.能演出遇到狀況時該
如何因應。
6.能說出放學路上應注
意的交通規則。
7.能熟唱〈交通安全進
行曲〉歌曲。
1-I-3 省思自我
成長的歷程,體
會其意義並知道
自己進步的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3-I-3 體會學習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A-I-3 自我省
思。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
方法的運用
合與創新。
D-I-1 自我與
他人關係的認
識。
D-I-2 情緒調
整的學習。
E-I-1 生活習
1.口頭發表
能說出每天的放學
時間和放學路隊。
2.口頭評量
能說出放學路上應
注意的交通規則。
3.實際演練
能演練放學前的準
備工作。
4.表演評量
能表演遇到狀況時
的因應方法。
5.念唱練習
能熟唱歌曲〈交通
【安全教育】
E1 解安
全教育。
E2 解危
機與安全。
E3 道常
見事故傷害。
E4 討日
常生活應該注
意的安全。
E5 解日
常生活危害安
全的事件。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4-I-2 使用不同
的表徵符號進行
表現與分享,感
受創作的樂趣。
5-I-2 在生活環
境中,覺察美的
存在。
6-I-2 體會自己
分內該做的事,
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並身體力
行。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
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F-I-4 對自己
做事方法或策
略的省思與改
善。
安全進行曲〉。
6.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二、我的新學校
1.新生活新朋友
6
1.能說出小學生活和幼
兒園生活不同的地方。
2.能分享小學生活中還
不習慣的地方。
3.能知道小學生活中不
習慣的地方的解決方
法。
4.能說出認識新朋友的
方法。
5.能運用學到的方法認
識新朋友。
1-I-1 探索並分
享對自己及相關
人、事、物的感
受與想法。
1-I-3 省思自我
成長的歷程,體
會其意義並知道
自己進步的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2-I-1 以感官和
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A-I-1 生命成
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A-I-3 自我省
思。
B-I-3 環境的
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
方法的運用
合與創新。
D-I-1 自我與
他人關係的認
1.口頭發表:
能說出小學和幼兒
園生活不同的地方
能說出認識新朋友
的方法。
2.口頭評量
能說出小學生活不
習慣處的解決方
法。
3.實作:
能認識新朋友。
4.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性別平等教
育】
E4 識身
體界限與尊重
他人的身體自
主權。
【品德教育】
E2 尊尊
人與自愛愛
人。
【生涯規劃教
育】
E4 識自
己的特質與興
趣。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
事理有各種方
法,並且樂於應
用。
3-I-3 體會學習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4-I-1 利用各種
生活的媒介與素
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
想像力。
4-I-2 使用不同
的表徵符號進行
表現與分享,感
受創作的樂趣。
6-I-1 覺察自己
可能對生活中的
人、事、物產生
影響,學習調整
情緒與行為。
6-I-4 關懷生活
中的人物,
願意提供協助與
服務。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識。
D-I-4 共同工
作並相互協助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二、我的新學校
1.新生活新朋友
6
1.能運用媒材發揮創意
自製自我介紹相框。
2.能探索自我介紹的方
法。
3.能經由其他人的自我
介紹認識同學。
4.能探索利用自我介紹
相框認識更多新朋友的
方法。
5.能藉由演唱〈我的朋
友在哪裡〉和遊戲活動
加深對新朋友的印象,
增進兒童之間的親近
感。
1-I-1 探索並分
享對自己及相關
人、事、物的感
受與想法。
1-I-3 省思自我
成長的歷程,體
會其意義並知道
自己進步的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2-I-1 以感官和
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
A-I-1 生命成
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A-I-3 自我省
思。
B-I-3 環境的
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
方法的運用
合與創新。
D-I-1 自我與
他人關係的認
識。
D-I-4 共同工
作並相互協助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1.作品評量
能運用媒材自製自
我介紹相框。
2.實際演練
能上台自我介紹。
3.念唱練習
能演唱歌曲〈我的
朋友在哪裡〉。
4.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品德教育】
E2 尊尊
人與自愛愛
人。
E3 通合
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生涯規劃教
育】
E1 解個
人的自我概
念。
E4 識自
己的特質與興
趣。
E5 索自
己的價值觀。
E6 察個
人的優勢能
力。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事理有各種方
法,並且樂於應
用。
3-I-3 體會學習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4-I-1 利用各種
生活的媒介與素
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
想像力。
4-I-2 使用不同
的表徵符號進行
表現與分享,感
受創作的樂趣。
6-I-1 覺察自己
可能對生活中的
人、事、物產生
影響,學習調整
情緒與行為。
6-I-3 覺察生活
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6-I-4 關懷生活
中的人物,
願意提供協助與
服務。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7-I-4 能為共同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的目標訂定規則
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二、我的新學校
2.新校園新發現
6
1.能注意探索時的安
全,並保持秩序與禮
貌。
2.能透過探索活動,認
識校園各個地點。
3.能愛護校園環境,珍
惜使用各種公共設備。
4.能分享參觀後的發
現。
2-I-1 以感官和
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
事理有各種方
法,並且樂於應
用。
3-I-3 體會學習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6-I-1 覺察自己
可能對生活中的
人、事、物產生
影響,學習調整
情緒與行為。
6-I-3 覺察生活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B-I-3 環境的
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
方法的運用
合與創新。
D-I-4 共同工
作並相互協助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1.口頭發表
能說出進行校園探
索時,應注意的事
項。
能分享參觀校園後
的發現。
2.觀察記錄
能記錄校園的各個
地點和用途。
3.態度評量
能愛護校園環境,
珍惜使用各種公共
設備。
4.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環境教育】
E1 與戶
外學習與自然
體驗,覺知自
然環境的美、
平衡、與完整
性。
【品德教育】
E1 好生
活習慣與德
行。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6-I-4 關懷生活
中的人物,
願意提供協助與
服務。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7-I-4 能為共同
的目標訂定規則
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三、大樹高小花香
1.親近大樹和小花
6
1.能仔細觀察校園裡的
花。
2.能知道花有不同的顏
色、大小和形狀。
3.能說出親近小花的發
現。
4.能和同學分享自己最
喜歡的花。
5.能說出觀察到的花特
別的地方。
6.能運用媒材完成「花
花世界」彩繪。
2-I-1 以感官和
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4-I-1 利用各種
A-I-1 生命成
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B-I-1 自然環
境之美的感受
B-I-3 環境的
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
方法的運用
合與創新。
1.觀察評量:
能認真觀察校園裡
的花和外形。
2.口頭發表:
能說出親近小花的
發現和特別之處。
3.發表(組內互動
討論)
分享自己最喜歡的
花。
4.作品評量:
能完成「花花世界」
彩繪。
5.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環境教育】
E1 與戶
外學習與自然
體驗,覺知自
然環境的美、
平衡、與完整
性。
E2 知生
物生命的美與
價值,關懷
動、植物的生
命。
【戶外教育】
E1 用教
室外、戶外及
校外教學,認
識生活環境
(自然或人
為)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生活的媒介與素
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
想像力。
5-I-1 覺知生活
中人、事、物的
豐富面貌,建立
初步的美感經
驗。
5-I-2 在生活環
境中,覺察美的
存在。
5-I-4 對生活周
遭人、事、物的
美有所感動,願
意主動關心與親
近。
6-I-3 覺察生活
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7-I-4 能為共同
的目標訂定規則
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D-I-4 共同工
作並相互協助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
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三、大樹高小花香
1.親近大樹和小花
6
1.能知道親近樹木的方
法。
2.能運用知道的方法親
近樹木。
3.能運用媒材拓印和拼
貼出樹朋友。
4.能知道觀察樹木的方
1-I-1 探索並分
享對自己及相關
人、事、物的感
受與想法。
1-I-4 珍視自己
並學習照顧自己
的方法,且能適
切、安全的行
動。
2-I-1 以感官和
A-I-1 生命成
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B-I-1 自然環
境之美的感受
B-I-3 環境的
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1.口頭發表
能說出樹木的特別
的地方。
2.實作
能運用知道的方法
親近樹木、觀察樹
木,並使用媒材拓
【環境教育】
E1 與戶
外學習與自然
體驗,覺知自
然環境的美、
平衡、與完整
性。
E2 知生
物生命的美與
價值,關懷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法。
5.能運用知道的方法觀
察樹木。
6.能說出樹木特別的地
方。
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2-I-3 探索生活
中的人物,
並體會彼此之間
會相互影響。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4-I-1 利用各種
生活的媒介與素
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
想像力。
4-I-2 使用不同
的表徵符號進行
表現與分享,感
受創作的樂趣。
5-I-1 覺知生活
中人、事、物的
豐富面貌,建立
初步的美感經
驗。
究。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
方法的運用
合與創新。
D-I-4 共同工
作並相互協助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
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印樹木。
3.作品評量
能完成樹朋友的拼
貼畫。
4.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動、植物的生
命。
【戶外教育】
E1 用教
室外、戶外及
校外教學,認
識生活環境
(自然或人
為)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5-I-2 在生活環
境中,覺察美的
存在。
5-I-4 對生活周
遭人、事、物的
美有所感動,願
意主動關心與親
近。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三、大樹高小花香
2.愛護大樹和小花
6
1.能說出植物遇到的困
境。
2.能體會植物遇到困境
的心情。
3.能將植物遭遇困境的
心情表演出來。
4.能熟唱<植物好朋友>
5.能感受音樂中聲音的
高低。
6.知道音樂中有聲音的
高低。
7.能探究幫助大樹和小
花的方法。
8.能付出行動愛護植
物,珍愛大自然。
1-I-1 探索並分
享對自己及相關
人、事、物的感
受與想法。
1-I-4 珍視自己
並學習照顧自己
的方法,且能適
切、安全的行
動。
2-I-1 以感官和
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2-I-3 探索生活
中的人物,
並體會彼此之間
會相互影響。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A-I-1 生命成
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B-I-1 自然環
境之美的感受
B-I-3 環境的
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
方法的運用
合與創新。
D-I-4 共同工
作並相互協助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
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1.口語發表
能說出植物遇到的
困境。
2.唸唱練習
能熟唱<植物好朋
>
3.實踐
能探究幫助大樹和
小花的方法。
4.表演評量
能表演植物遭遇困
境時的心情。
5.態度評量
能愛護植物,珍愛
大自然。
6.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環境教育】
E1 與戶
外學習與自然
體驗,覺知自
然環境的美、
平衡、與完整
性。
E2 知生
物生命的美與
價值,關懷
動、植物的生
命。
【戶外教育】
E1 用教
室外、戶外及
校外教學,認
識生活環境
(自然或人
為)
E4 知自
身的生活方式
會對自然環境
產生影響與衝
擊。
E6 生參
與校園的環境
服務、處室的
服務。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習慣。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4-I-1 利用各種
生活的媒介與素
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
想像力。
4-I-2 使用不同
的表徵符號進行
表現與分享,感
受創作的樂趣。
5-I-1 覺知生活
中人、事、物的
豐富面貌,建立
初步的美感經
驗。
5-I-2 在生活環
境中,覺察美的
存在。
5-I-4 對生活周
遭人、事、物的
美有所感動,願
意主動關心與親
近。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四、聲音的世界
1.生活中的聲音
6
1.能記錄下生活中聽到
的聲音。
1-I-2 覺察每個
人均有其獨特性
與長處,進而欣
賞自己的優點、
喜歡自己。
A-I-1 生命成
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A-I-3 自我省
1.觀察記錄
能記錄下生活中聽
到的聲音並分享。
【人權教育】
E2 心周
遭不公平的事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2.能與同學分享所記錄
的聲音。
3.能說出聲音的不同特
色。
4.能探索聲音所代表的
意義。
5.能根據不同的聲音所
傳遞的訊息適切的做出
反應。
6.能了解不同的聲音帶
來不同的感受。
7.能說出對不同聲音的
感受。
8.能夠站在他人的立場
為人著想。
9.能在生活中減少噪音
的製造。
1-I-3 省思自我
成長的歷程,體
會其意義並知道
自己進步的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1-I-4 珍視自己
並學習照顧自己
的方法,且能適
切、安全的行
動。
2-I-1 以感官和
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
事理有各種方
法,並且樂於應
用。
3-I-3 體會學習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4-I-1 利用各種
生活的媒介與素
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
思。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2 媒材特
性與符號表徵
的使用。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D-I-3 聆聽與
回應的表現。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
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1 工作任
務理解與工作
目標設定的練
習。
2.發表
能說出聲音所代表
的意義;不同聲音
的特色及感受。
3.實踐
能減少噪音的製
造。
4.態度評量
能夠站在他人的立
場為人著想。
5.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件,並提出改
善的想法。
【品德教育】
E1 好生
活習慣與德
行。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想像力。
5-I-2 在生活環
境中,覺察美的
存在。
5-I-3 理解與欣
賞美的多元形式
與異同。
6-I-3 覺察生活
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四、聲音的世界
1.生活中的聲音
6
1.能了解在不同的情況
下適合使用不同的音量
來說話。
2.能嘗試使用不同的音
量來說話。
3.能在不同的狀況下使
用適當的音量來說話。
1-I-2 覺察每個
人均有其獨特性
與長處,進而欣
賞自己的優點、
喜歡自己。
1-I-3 省思自我
成長的歷程,體
會其意義並知道
自己進步的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1-I-4 珍視自己
並學習照顧自己
的方法,且能適
切、安全的行
動。
2-I-1 以感官和
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A-I-3 自我省
思。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2 媒材特
性與符號表徵
的使用。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D-I-1 自我與
他人關係的認
識。
D-I-2 情緒調
整的學習。
D-I-3 聆聽與
1.口頭發表
能說出不同的情況
下要使用不同的音
量。
2.實作
能使用不同的音量
來說話。
3.表演評量
能使用適當的音量
在不同狀況下說話
【人權教育】
E2 心周
遭不公平的事
件,並提出改
善的想法。
【品德教育】
E1 好生
活習慣與德
行。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的特性。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
事理有各種方
法,並且樂於應
用。
3-I-3 體會學習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5-I-2 在生活環
境中,覺察美的
存在。
5-I-3 理解與欣
賞美的多元形式
與異同。
6-I-3 覺察生活
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
作並相互協助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
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1 工作任
務理解與工作
目標設定的練
習。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四、聲音的世界
2.聲音好好玩
6
1.能認識不同的節奏樂
器。
2.能分辨各節奏樂器的
屬性。
3.能聽辨樂器的聲音特
色,並分辨聲音的來
源。
4.能探索生活中有哪些
東西可以像樂器一樣發
出聲音。
5.能利用不同的材料,
來製作簡易的樂器。
6.能裝飾自己製作的簡
單樂器。
1-I-2 覺察每個
人均有其獨特性
與長處,進而欣
賞自己的優點、
喜歡自己。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
事理有各種方
法,並且樂於應
用。
3-I-3 體會學習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4-I-1 利用各種
生活的媒介與素
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
想像力。
4-I-2 使用不同
的表徵符號進行
表現與分享,感
受創作的樂趣。
4-I-3 運用各種
表現與創造的方
法與形式,美化
生活、增加生活
的趣味。
7-I-4 能為共同
的目標訂定規則
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7-I-5 透過一起
工作的過程,感
受合作的重要
A-I-2 事物變
化現象的觀察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2 媒材特
性與符號表徵
的使用。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D-I-3 聆聽與
回應的表現。
1.口頭評量
能說出那些樂器是
節奏樂器。
2.實際演練
能找到可以發出聲
音的東西。
能聽辨樂器的聲音
特色和聲音來源。
3.作品評量
能利用不同的材
料,製作簡易的樂
器並裝飾。
【科技教育】
E2 解動
手實作的重要
性。
E4 會動
手實作的樂
趣,並養成正
向的科技態
度。
E7 據設
計構想以規劃
物品的製作步
驟。
E8 用創
意思考的技
巧。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性。
四、聲音的世界
3.聲音模仿秀
6
1.能欣賞<小貓圓舞曲
>。
2.能隨著音樂的旋律,
模仿貓叫聲。
3.能知道發出聲音的方
法。
4.能運用自製樂器模仿
特殊的音效。
5.能模仿不同器具、人
或是動物所發出的聲
音。
6.能熟唱〈聲音變變
變〉
7.能改編歌詞。
8.能模仿聲音。
9.能將模仿的聲音編成
故事劇。
10.能一面說故事一面
進行情境配音。
11.能與同組同學討論
故事內容與配音的分
工。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4-I-2 使用不同
的表徵符號進行
表現與分享,感
受創作的樂趣。
4-I-3 運用各種
表現與創造的方
法與形式,美化
生活、增加生活
的趣味。
5-I-3 理解與欣
賞美的多元形式
與異同。
7-I-4 能為共同
的目標訂定規則
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7-I-5 透過一起
工作的過程,感
受合作的重要
性。
B-I-2 社會環
境之美的體認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2 媒材特
性與符號表徵
的使用。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D-I-1 自我與
他人關係的認
識。
D-I-2 情緒調
整的學習。
D-I-3 聆聽與
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
作並相互協助
F-I-1 工作任
務理解與工作
目標設定的練
習。
1.口頭發表
能說明發出聲音的
方法。
2.實作:
能模仿各種聲音
能改編歌詞
3.小組討論
分組討論故事劇內
容與配音的分工。
4.表演評量
能運用自製樂器、
模仿聲音,一面說
故事,一面進行情
境配音演出故事
劇。
5.念唱練習
能熟唱歌曲〈聲音
變變變〉
6.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科技教育】
E2 解動
手實作的重要
性。
E4 會動
手實作的樂
趣,並養成正
向的科技態
度。
E8 用創
意思考的技
巧。
五、玩具總動員
1.我們的玩具
王國
6
1.能和同學分享自己心
愛的玩具。
2.能展示並說明自己玩
具的特性
3.能探索各種玩具的玩
法。
4.能熟唱〈玩具國〉歌
曲。
5.能隨著音樂旋律進行
音樂活動。
6.能用不同的方式將玩
具分類。
1-I-1 探索並分
享對自己及相關
人、事、物的感
受與想法。
2-I-3 探索生活
中的人物,
並體會彼此之間
會相互影響。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A-I-3 自我省
思。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2 媒材特
性與符號表徵
的使用。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1.發表評量
能分享心愛的玩具
和說明玩具特色。
2.實作
探索各種玩具的玩
法。
能分類並收拾同類
型的玩具。
3.念唱練習
能熟唱歌曲〈玩具
國〉
4.肢體律動
【性別平等教
育】
E1 識生
理性別、性傾
向、性別特質
與性別認同的
多元面貌。
【科技教育】
E2 解動
手實作的重要
性。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7.能將同類型的玩具收
拾在一起。
8.能在生活中養成收拾
玩具的習慣。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
事理有各種方
法,並且樂於應
用。
3-I-3 體會學習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6-I-2 體會自己
分內該做的事,
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並身體力
行。
6-I-3 覺察生活
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E-I-2 生活規
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1 工作任
務理解與工作
目標設定的練
習。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F-I-4 對自己
做事方法或策
略的省思與改
善。
能隨著音樂旋律進
行音樂活動。
5.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五、玩具總動員
2.玩具同樂會
6
1.能探索自己動手做玩
具的樂趣。
2.能自己動手做玩具。
2-I-1 以感官和
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2 媒材特
性與符號表徵
1.作品評量
展示自己做的玩
具。
【科技教育】
E2 解動
手實作的重要
性。
E4 會動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3.能思考如何解決製作
過程遇到的問題。
4.能與同學分享自己做
的玩具。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
事理有各種方
法,並且樂於應
用。
3-I-3 體會學習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4-I-1 利用各種
生活的媒介與素
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
想像力。
4-I-3 運用各種
表現與創造的方
法與形式,美化
生活、增加生活
的趣味。
6-I-3 覺察生活
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的使用。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
方法的運用
合與創新。
D-I-3 聆聽與
回應的表現。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F-I-4 對自己
做事方法或策
略的省思與改
善。
2.實作評量
藉由自己動手做玩
具,思考並解決玩
具製作問題。
3.態度評量
能與同學分享自己
做的玩具。
手實作的樂
趣,並養成正
向的科技態
度。
E8 用創
意思考的技
巧。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7-I-4 能為共同
的目標訂定規則
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五、玩具總動員
2.玩具同樂會
6
1.能探索自製玩具的玩
法。
2.能和同學討論遊戲的
方式。
3.能和同學討論遊戲的
規則。
4.能和同學一起玩自製
玩具。
5.能遵守玩玩具該注意
的基本規則。
6.遊戲遇到狀況時,能
面對與解決。
2-I-1 以感官和
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2-I-4 在發現及
解決問題的歷程
中,學習探索與
探究人、事、物
的方法。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3-I-2 體認探究
事理有各種方
法,並且樂於應
用。
3-I-3 體會學習
的樂趣和成就
感,主動學習新
的事物。
4-I-1 利用各種
生活的媒介與素
A-I-3 自我省
思。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C-I-2 媒材特
性與符號表徵
的使用。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C-I-5 知識與
方法的運用
合與創新。
D-I-1 自我與
他人關係的認
識。
D-I-2 情緒調
整的學習。
D-I-3 聆聽與
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
作並相互協助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1.實作
能探索自製玩具的
玩法。
透過小組討論遊戲
的方式和規則。
2.遊戲評量
能依據大家制定的
遊戲規則,一起玩
遊戲。
3.態度評量
能面對與解決遊戲
時遇到的狀況。
4.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人權教育】
E3 解每
個人需求的不
同,並討論與
遵守團體的規
則。
【法治教育】
E1 識公
平。
E3 用規
則來避免衝
突。
E4 與規
則的制定並遵
守之。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
想像力。
4-I-3 運用各種
表現與創造的方
法與形式,美化
生活、增加生活
的趣味。
6-I-3 覺察生活
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7-I-4 能為共同
的目標訂定規則
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F-I-4 對自己
做事方法或策
略的省思與改
善。
五、玩具總動員
3.珍惜玩具
6
1.能設身處地站在玩具
的角度思考。
2.能說出壞掉的玩具的
心情。
3.能體會珍惜玩具的重
要性。
4.能覺察降低玩具壞掉
的方式。
5.能學習處理壞掉的玩
具。
6.能將每個玩具發揮最
大的價值。
1-I-3 省思自我
成長的歷程,體
會其意義並知道
自己進步的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2-I-1 以感官和
知覺探索生活中
的人、事、物,
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6-I-1 覺察自己
可能對生活中的
人、事、物產生
影響,學習調整
A-I-3 自我省
思。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與技能。
C-I-4 事理的
應用與實踐。
D-I-1 自我與
他人關係的認
識。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
範的實踐。
1.發表評量
能說出愛護玩具的
方法。
2.實踐
能處理壞掉的玩
具,並將不需要的
玩具分享給他人。
3.態度評量
能珍惜玩具,將每
個玩具發揮最大的
價值。。
4.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品德教育】
E1 良好生
活習慣與德
行。
【生涯規劃教
育】
E12 學習
解決問題與做
決定的能力。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情緒與行為。
6-I-2 體會自己
分內該做的事,
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並身體力
行。
6-I-3 覺察生活
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7-I-1 以對方能
理解的語彙或方
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
意見。
7-I-2 傾聽他人
的想法,並嘗試
用各種方法理解
他人所表達的意
見。
7-I-3 覺知他人
的感受,體會他
人的立場及學習
體諒他人,並尊
重和自己不同觀
點的意見。
7-I-4 能為共同
的目標訂定規則
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1 工作任
務理解與工作
目標設定的練
習。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F-I-4 對自己
做事方法或策
略的省思與改
善。
六、新年快樂
1.新年到
6
1.能發現農曆新年的到
來。
2.能和同學分享家人是
如何準備過農曆新年
的。
3.能了解和認識農曆新
年的各種活動。
1-I-1 探索並分
享對自己及相關
人、事、物的感
受與想法。
1-I-3 省思自我
成長的歷程,體
會其意義並知道
自己進步的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2-I-2 觀察生活
A-I-3 自我省
思。
B-I-2 社會環
境之美的體認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E-I-3 自我行
1.口頭評量
能說出農曆新年的
各種活動,並分享
自己家中過年情
景。
2.實踐
能和家人一起規劃
農曆新年的準備工
【家庭教育】
E6 覺察與
實踐兒童在家
庭中的角色責
任。
E7 表達對
家庭成員的關
心與情感。
E9 參與家
庭消費行動,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4.能和家人一起規劃農
曆新年的準備工作。
5.能演唱過年的歌曲,
感受新年的氣氛。
中人、事、物的
變化,覺知變化
的可能因素。
2-I-3 探索生活
中的人物,
並體會彼此之間
會相互影響。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5-I-1 覺知生活
中人、事、物的
豐富面貌,建立
初步的美感經
驗。
5-I-2 在生活環
境中,覺察美的
存在。
5-I-4 對生活周
遭人、事、物的
美有所感動,願
意主動關心與親
近。
6-I-2 體會自己
分內該做的事,
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並身體力
行。
6-I-3 覺察生活
中的規範與禮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F-I-4 對自己
做事方法或策
略的省思與改
善。
作。
3.念唱練習
能演唱過年的歌曲
4.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澄清金錢與物
品的價值。
E11 養成
良好家庭生活
習慣,熟悉家
務技巧,並參
與家務工作。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7-I-4 能為共同
的目標訂定規則
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7-I-5 透過一起
工作的過程,感
受合作的重要
性。
六、新年快樂
1.新年到
6
1.能認識新年的由來。
2.能知道新年的許多習
俗。
3.能建構新年獸的樣
子。並創作新年獸的故
事畫作。
4.動手創作春聯。。
1-I-1 探索並分
享對自己及相關
人、事、物的感
受與想法。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4-I-1 利用各種
生活的媒介與素
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
想像力。
4-I-2 使用不同
的表徵符號進行
表現與分享,感
受創作的樂趣。
4-I-3 運用各種
表現與創造的方
法與形式,美化
生活、增加生活
的趣味。
5-I-1 覺知生活
中人、事、物的
豐富面貌,建立
初步的美感經
A-I-3 自我省
思。
B-I-2 社會環
境之美的體認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F-I-4 對自己
做事方法或策
略的省思與改
善。
1.口頭發表
能說出新年的由來
和習俗。
2.發表評量:
能上台介紹新年獸
的故事。
3.作品評量
新年獸的故事畫作
、創作春聯
4.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多元文化教
育】
E1 了解自
己的文化特
質。
E2 建立自
己的文化認同
與意識。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驗。
5-I-2 在生活環
境中,覺察美的
存在。
5-I-3 理解與欣
賞美的多元形式
與異同。
5-I-4 對生活周
遭人、事、物的
美有所感動,願
意主動關心與親
近。
六、新年快樂
2.過新年
6
1.能認識除夕年菜的意
義。
2.能知道如何規畫使用
自己的壓歲錢。
3.學習感恩及關懷身邊
的人。
1-I-1 探索並分
享對自己及相關
人、事、物的感
受與想法。
1-I-2 覺察每個
人均有其獨特性
與長處,進而欣
賞自己的優點、
喜歡自己。
1-I-3 省思自我
成長的歷程,體
會其意義並知道
自己進步的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1-I-4 珍視自己
並學習照顧自己
的方法,且能適
切、安全的行
動。
2-I-2 觀察生活
中人、事、物的
變化,覺知變化
的可能因素。
2-I-3 探索生活
中的人物,
並體會彼此之間
會相互影響。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A-I-3 自我省
思。
B-I-2 社會環
境之美的體認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E-I-1 生活習
慣的養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F-I-4 對自己
做事方法或策
略的省思與改
善。
1.口頭評量
能說出除夕年菜所
代表的意義。
2.實踐
能規劃使用自己的
壓歲錢。
3.態度評量
能學習感恩及關懷
身邊的人。
4.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多元文化教
育】
E1 了解自
己的文化特
質。
E2 建立自
己的文化認同
與意識。
E3 認識不
同的文化概
念,如族群、
階級、性別、
宗教等。
E4 理解到
不同文化共存
的事實。
E5 願意與
不同文化背景
的人相處,並
發展群際關
係。
E6 了解各
文化間的多樣
性與差異性。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5-I-1 覺知生活
中人、事、物的
豐富面貌,建立
初步的美感經
驗。
5-I-2 在生活環
境中,覺察美的
存在。
5-I-3 理解與欣
賞美的多元形式
與異同。
5-I-4 對生活周
遭人、事、物的
美有所感動,願
意主動關心與親
近。
6-I-3 覺察生活
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六、新年快樂
2.過新年
6
1.能發表拜年的經驗,
並知道拜年時的禮儀。
2.能分組進行闖關活
動。
3.能上臺練習說吉祥話
向大家拜年。
2-I-5 運用各種
探究事物的方法
及技能,對訊息
做適切的處理,
並養成動手做的
習慣。
2-I-6 透過探索
與探究人、事、
A-I-3 自我省
思。
B-I-2 社會環
境之美的體認
C-I-1 事物特
性與現象的探
究。
E-I-1 生活習
1.口頭發表
能發表拜年的經驗
和禮儀。
能說出自己的新年
新希望。
【家庭教育】
E6 覺察與
實踐兒童在家
庭中的角色責
任。
E7 表達對
家庭成員的關
心與情感。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4.能說出新的一年有什
麼新希望。
5.能寫出自己的新年新
希望。
6.能和大家分享實現新
年新希望的做法。
物的歷程,了解
其中的道理。
3-I-1 願意參與
各種學習活動,
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之心。
4-I-1 利用各種
生活的媒介與素
材進行表現與創
作,喚起豐富的
想像力。
4-I-2 使用不同
的表徵符號進行
表現與分享,感
受創作的樂趣。
4-I-3 運用各種
表現與創造的方
法與形式,美化
生活、增加生活
的趣味。
5-I-1 覺知生活
中人、事、物的
豐富面貌,建立
初步的美感經
驗。
5-I-4 對生活周
遭人、事、物的
美有所感動,願
意主動關心與親
近。
6-I-2 體會自己
分內該做的事,
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並身體力
行。
6-I-3 覺察生活
中的規範與禮
儀,探究其意
義,並願意遵
守。
7-I-4 能為共同
慣的養成。
E-I-3 自我行
為的檢視與調
整。
F-I-2 不同解
決問題方法或
策略的提出與
嘗試
F-I-4 對自己
做事方法或策
略的省思與改
善。
2.實作
能說吉祥話並向大
家拜年。
3.小組互動
能分組進行闖關活
動。
4.習作評量
完成習作內容
【多元文化教
育】
E1 了解自
己的文化特
質。
E2 建立自
己的文化認同
與意識。
E3 認識不
同的文化概
念,如族群、
階級、性別、
宗教等。
E4 理解到
不同文化共存
的事實。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的目標訂定規則
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7-I-5 透過一起
工作的過程,感
受合作的重要
性。
◎教學期程以每週教學為原則,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學習目標」應為結合「學習表現」(動詞)與「學習內容」(名詞),整合為學生本單元應習得的學科本質知能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應為學校(可結合學年會議)應以學習階段為單位,清楚安排兩年內「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如何規劃在各
個單元讓學生習得。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呈現領綱完整文字,非只有代號,「融入議題實質內涵」亦是
◎依據 109.12.10 函頒修訂之臺南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中小彈性學習課程規劃建議措施中之配套措施如有每位學生上台報
告之「表現任務-評量方式」請用不同顏色的文字特別註記並具體說明。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公立佳里區信義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一年級生活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普通班/□特教班)
教材版本
翰林版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一年級
教學節數
每週(6)節,本學期共(120)節
課程目標
1.從生活經驗分享出發,透過打電話的角色扮演和遊戲,了解電話的功能,並學習正確的打電話和接電話。
2.透過認識緊急聯絡電話的活動中,能夠更深刻的體驗生活上使用電話的相關知能,並讓兒童知道遇到特殊的狀況,可以打電
話尋求協助。
3.能知道除了電話之外,還有其他的傳話方式。
4.利用感官的看、聽、聞、摸,到公園或校園觀察花、草、樹木生長的情形、小動物的活動,以及氣候的改變,來感受春天的
氣息。
5.透過「觀察」「製作」「音樂欣賞」「表演」「歌唱」等活動,加深對春天的探索和認識,進而培養好奇心、主動探索及觀
察等能力。
6.透過「舞動春天」表演活動,與同學一起裝扮表演,增進兒童間的情誼。
7.透過活動增進兒童的閱讀興趣,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
8.本單元希望每個兒童能藉由經驗分享及體驗活動,深入的認識家人,了解每位家人的特質與需求。
9.「家庭」是一切生活的開始「家族成員」更是兒童最親近的人。雖然現代的家庭不一定都是完整的,然而「家」仍然可以是
溫暖的。本單元希望兒童藉由經驗的分享,體驗多樣化的家庭活動,享受家的溫暖。
10.製作自己的水上玩具,並透過遊戲探索玩具與水之間的關係。
11.透過經驗分享與討論活動,探索缺水之苦與解決之道,並在生活中力行相關的省水措施。
12.認識端午節的由來和活動。
13.探索夏天的涼快小祕方,並參與換季。
該學習階段
領域核心素養
生活-E-A2 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 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
享及實踐。
生活-E-C1 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
活中實踐同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他人合作的情況下,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課程架構脈絡
教學期程
單元與活動名稱
節數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
實質內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第一週
2/13~2/17
第二冊第一單元:打電話
傳話遊戲
6
1.能透過遊戲,探索聲
音的傳遞。
1-I-3 省思自我
成長的歷程,體
C-I-3 探究生
活事物的方法
1.口頭評量
能說出傳遞聲音的
【家庭教育】
E7 表達對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