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明湖國民小學102學年度上學期4年級閩南語7領域課程計畫設計者:四年級教學團隊
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1節。
二、學習總目標:
(一)藉由外婆家種植蔬菜的經驗,讓學生體會田園的樂趣。
(二)由本課內容延伸學習分辨各種蔬菜的種類,並瞭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性。
(三)透過廚師料理各種美味食物,大家吃得很開心的情境,學習各式肉類料理的臺語說法。
(四)延伸學習「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道理,讓學生養成珍惜食物的良好習慣。
(五)藉由兒歌的形式,讓學生在念唱兒歌時,能同時練習聲母。
(六)藉由騎乘自行車的經驗描寫,教導學生正確的休閒觀念。
(七)利用對文化中心的介紹,讓學生知道更多的休閒場所,以充實自己的休閒生活。
(八)能學會利用公共資源,充實休閒生活,並由課文延伸學習各種休閒場所的閩南語說法。
(九)藉由住家附近商店的描寫,教導學生各種買賣場所的閩南語說法。
(十)由課文延伸學習各種休閒活動的閩南語說法。能瞭解新、舊市場的差異,及各種買賣場所的功能。
三、本學期課程架構:
閩語第七冊
四、本學期課程內涵:
教學期程 | 能力指標(含重大議題) |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 節數 | 使用教材 | 評量方式 | 備註 |
第一週 8/26-8/30 | 2-2-12 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 4-2-13 能從閱讀中瞭解閩南語之美。 【家政教育】 1-2-1 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1-2-2 瞭解自己的飲食習慣與喜好。 | 第一單元 食魚食肉也著菜佮 第一課 匏仔看做菜瓜 教學活動 1.教師將全班分組,各組在一分鐘內將自己認識的蔬菜名稱寫出來,寫幾種得幾分;接著以搶答的方式請學生以閩南語說出各種蔬菜名,說一種得一分,最後加總總分,得分最高者獲勝。 2.教師帶領全班觀看課本的課文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再請學生說一說圖中景物,由此導入本課主題。 3.教師可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生朗讀課文,再與學生輪讀,最後由全班朗讀。 4.教師解說本課是描述鄉下外婆家種植的蔬菜種類頗多,以致於小孩看得眼花撩亂,把匏瓜看成絲瓜。 5.教師依課文內容設計動作,幫助學生熟念課文,再播放教學媒體,教學生依設計動作邊唱邊做律動。 6.教師指導學生把附件課文翻譯貼紙貼到課文頁。貼好後,教師念一句華語,學生念一句閩南語,作同步翻譯練習。 7.教師配合教學媒體,請學生依次在課本上指出正確的語詞,並跟著念誦。 8.教師說明常見的蔬菜有哪些,並約略介紹它們的外型和顏色。 9.教師請學生撕下附件圖卡,做認圖練習。 10.聽看覓: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依照聽到的內容,寫出順序。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單元第一課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參與討論 4.遊戲評量 | |
第二週 9/02-9/06 | 2-2-12 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 4-2-13 能從閱讀中瞭解閩南語之美。 【家政教育】 1-2-1 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1-2-2 瞭解自己的飲食習慣與喜好。 | 第一單元 食魚食肉也著菜佮 第一課 匏仔看做菜瓜 教學活動 1.教師依照課文內容,簡單提示本課大意,引導學生回憶上一節的課程內容。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並念唱課文。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語詞遊樂園的語詞。 4.教師揭示聽看覓‧講看覓掛圖,配合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做句型練習。 5.學生熟念句型後,教師可鼓勵學生仿照句型,練習造句。教師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對話練習。 6.將學生分成兩組,輪流上臺角色扮演。 7.教師為學生簡單說明練習內容及操作方式。配合教學媒體,請學生完成練習。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單元第一課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紙筆測驗 4.遊戲評量 | |
第三週 9/09-9/13 |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瞭解字詞的音意。 3-2-2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紀錄口語。 3-2-5 能運用標音符號系統初步認識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 3-2-6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來使用標音符號系統。 | 第一單元 食魚食肉也著菜佮 音標真趣味一 教學活動 1.教師指導學生練習「音標真趣味」音標。 2.教師可先讓學生熟念「ai、au」。 3.待學生熟念音標,再領念課本例詞,讓學生感受例詞和音標的關係。 4.教師再將音標搭配語詞有節奏的領念,可加深學生的記憶。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單元音標真趣味一 掛圖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紙筆測驗 | |
第四週 9/16-9/20 | 2-2-5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2-2-1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2-2-16運用閩南語進行表達心靈感受與價值判斷。 【家政教育】 1-2-1 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1-2-2 瞭解自己的飲食習慣與喜好。 | 第一單元 食魚食肉也著菜佮 第二課 辦桌真豐沛 教學活動 1.教師帶領全班觀看課本情境圖,請學生觀察並發表圖中的景物。 2.教師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生朗誦課文,並教學生演唱課文歌曲,讓學生邊唱邊做律動。 3.教師指導學生將附件華語對譯的貼紙貼在課文旁。 4.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熟念本課語詞遊樂園的語詞。 5.教師播放教學媒體,進行「聽看覓」活動,請學生依據內容寫上正確的順序。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單元第二課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參與討論 4.紙筆測驗 | |
第五週 9/23-9/27 | 2-2-5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理智、想像、欣賞,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 2-2-1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2-2-16運用閩南語進行表達心靈感受與價值判斷。 【家政教育】 1-2-1 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1-2-2 瞭解自己的飲食習慣與喜好。 | 第一單元 食魚食肉也著菜佮 第二課 辦桌真豐沛 教學活動 1.複習本課課文。 2.複習本課語詞。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仔細聆聽「聽看覓‧講看覓」的短句練習及對話練習,並試著用「一…幾…」造一短句。 4.教師為學生說明「練習」的操作方式,並配合教學媒體,請學生完成練習。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單元第二課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課堂問答 2.參與討論 3.紙筆測驗 | |
第六週 9/30-10/04 |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瞭解字詞的音意。 3-2-2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紀錄口語。 3-2-5 能運用標音符號系統初步認識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 3-2-6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來使用標音符號系統。 | 第一單元 食魚食肉也著菜佮 音標真趣味二 教學活動 1.教師指導學生練習「音標真趣味」音標。 2.教師可先讓學生熟念「ai、au」。 3.待學生熟念音標,再領念課本例詞,讓學生感受例詞和音標的關係。 4.教師再將音標搭配語詞有節奏的領念,可加深學生的記憶。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單元音標真趣味二 掛圖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紙筆測驗 | |
第七週 10/07-10/11 | 1-2-11 能熟練的聽辨閩南語口頭表達中的內心感受、理智成分、想像能力,並且進而欣賞。 【人權教育】 2-2-2 認識休閒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 第二單元 輕鬆的活動 第三課 騎鐵馬 教學活動 1.教師讓學生猜一個腳踏車的謎猜,再讓學生討論哪裡有自行車專用的自行車道。 2.教師帶領全班觀看課本的課文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再請學生說一說圖中景物,由此導入本課主題。 3.教師可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生朗讀課文,再與學生輪讀,最後由全班朗讀。 4.教師解說本課是描述騎腳踏車的愉快心情與沿路碰到的趣事。教師也可以請學生分享自己騎自行車的經驗。 5.教師逐句解釋課文內容及各個詞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文意,加強學習效果。 6.教師指導學生把附件課文翻譯貼紙貼到課文頁。貼好後,教師念一句華語,學生念一句閩南語,作同步翻譯練習。 7.教師配合教學媒體,請學生依次在課本上指出正確的語詞,並跟著念誦。 8.教師請學生說說看,常見的休閒活動有哪些,並請學生約略說明各個休閒活動的內容及所需裝備和安全注意事項。 9.教師請學生撕下附件圖卡,做認圖練習。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單元第三課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參與討論 | |
第八週 10/14-10/18 | 1-2-11 能熟練的聽辨閩南語口頭表達中的內心感受、理智成分、想像能力,並且進而欣賞。 【人權教育】 2-2-2 認識休閒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 第二單元 輕鬆的活動 第三課 騎鐵馬 教學活動 1.教師依照課文內容,簡單提示本課大意,引導學生回憶上一節的課程內容。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並念唱課文。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語詞遊樂園的語詞。 4.教師配合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做句型練習。學生熟念句型後,教師可鼓勵學生仿照句型,練習造句。 5.聽看覓‧講看覓:對話練習:教師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對話練習。將學生分成兩組,輪流上臺角色扮演。 6.教師為學生簡單說明練習內容及操作方式。教師指導學生仔細聽教學媒體內容,將正確的答案打「ˇ」。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單元第三課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課堂問答 2.實務操作 3.紙筆測驗 4.遊戲評量 | |
第九週 10/21-10/25 |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瞭解字詞的音意。 3-2-2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紀錄口語。 3-2-5 能運用標音符號系統初步認識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 3-2-6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來使用標音符號系統。 | 第二單元 輕鬆的活動 音標真趣味三 教學活動 1.教師指導學生練習「音標真趣味」音標。 2.教師可先讓學生熟念「ua、ue、ui」。 3.待學生熟念音標,再領念課本例詞,讓學生感受例詞和音標的關係。 4.教師再將音標搭配語詞有節奏的領念,可加深學生的記憶。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單元音標真趣味三 掛圖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紙筆測驗 | |
第十週 10/28-11/01 | 1-2-14 能分辨私人生活語言與社區公共語言的能力。 2-2-14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4-2-8 能理解閱讀過程中所得到之資訊。 4-2-14 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人權教育】 2-2-2 認識休閒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 第二單元 輕鬆的活動 第四課 文化中心 教學活動 1.教師讓學生先玩一個超級金頭腦的遊戲,配合語詞遊樂園頁面,讓學生觀察掛圖,三十秒後,請學生把剛剛看到的景物以閩南語說出。 2.教師帶領全班觀看課本的課文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請學生分享自己去文化中心的經驗。 3.教師可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生朗讀課文,再與學生輪讀,最後由全班朗讀。 4.教師解說本課是描述文化中心除了可以提供各種藝文活動的使用空間以外,尚有靜態閱讀與故事媽媽說故事的動態閱讀服務。 5.教師依課文內容設計動作,幫助學生熟念課文,再播放教學媒體,教學生依設計動作邊唱邊做律動。 6.教師指導學生把附件課文翻譯貼紙貼到課文頁。貼好後,教師念一句華語,學生念一句閩南語,作同步翻譯練習。 7.教師配合教學媒體,請學生依次在課本上指出正確的詞語,並跟著念誦。 8.教師請學生說說看,常見或常去的休閒場所有哪些,這些休閒場所各有什麼特色,帶給人們身心的感受是什麼。 9.教師請學生撕下附件圖卡,做認圖練習。 10.聽看覓: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依照聽到的內容,寫出順序。 【期中評量週】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單元第四課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參與討論 4.遊戲評量 | |
第十一週 11/04-11/08 | 1-2-14能分辨私人生活語言與社區公共語言的能力。 2-2-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4-2-8能理解閱讀過程中所得到之資訊。 4-2-14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人權教育】 2-2-2 認識休閒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 第二單元 輕鬆的活動 第四課 文化中心 教學活動 1.教師依照課文內容,簡單提示本課大意,引導學生回憶上一節的課程內容。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並念唱課文。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語詞遊樂園的語詞。 4.教師配合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做句型練習。學生熟念句型後,教師可鼓勵學生仿照句型,練習造句。 5.聽看覓‧講看覓:對話練習:教師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對話練習。將學生分成兩組,輪流上臺角色扮演。 6.教師配合教學媒體,請學生完成學習單練習。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單元第四課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紙筆測驗 4.遊戲評量 | |
第十二週 11/11-11/15 |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瞭解字詞的音意。 3-2-2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紀錄口語。 3-2-5 能運用標音符號系統初步認識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 3-2-6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來使用標音符號系統。 | 第二單元 輕鬆的活動 音標真趣味四 教學活動 1.教師指導學生「音標真趣味」練習音標。 2.教師可先讓學生熟念「iau、uai」。 3.待學生熟念音標,再領念課本例詞,讓學生感受例詞和音標的關係。 4.教師再將音標搭配語詞有節奏的領念,可加深學生的記憶。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單元音標真趣味四 掛圖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紙筆測驗 | |
第十三週 11/18-11/22 | 1-2-10能在聽辨閩南語文中,深入瞭解自我的一般生活與別人所談論的生活。 1-2-13培養聽辨閩南語社區語言、公共語言的初步能力。 1-2-19能自行聽辨並思考他人與自己所說語詞的內涵與微意。 2-2-4能運用閩南語文深入瞭解自我的一般生活,並且能順暢地與別人談論自我的生活。 2-2-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家政教育】 3-2-5 認識基本的消費者權利與義務。 | 第三單元 利便的生活 第五課 阮兜彼條街 教學活動 1.教師請學生想一想,說一說住家附近有哪些商店? 2.教師帶領全班觀看課本的課文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再請學生說一說圖中景物,由此導入本課主題。 3.教師可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生朗讀課文,再與學生輪讀,最後由全班朗讀。 4.教師逐句解釋課文內容及各個語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文意,加強學習效果。 5.教師指導學生把附件課文翻譯貼紙貼到課文頁。貼好後,教師念一句華語,學生念一句閩南語,作同步翻譯練習。 6.教師配合教學媒體,請學生依次在課本上指出正確的詞語,並跟著念誦。 7.教師請學生說說看,常見的商店有哪些,並請學生約略介紹它們出售的商品及服務的項目。 8.教師請學生撕下附件圖卡,做認圖練習。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三單元第五課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參與討論 4.遊戲評量 | |
第十四週 11/25-11/29 | 1-2-10能在聽辨閩南語文中,深入瞭解自我的一般生活與別人所談論的生活。 1-2-13培養聽辨閩南語社區語言、公共語言的初步能力。 1-2-19能自行聽辨並思考他人與自己所說語詞的內涵與微意。 2-2-4能運用閩南語文深入瞭解自我的一般生活,並且能順暢地與別人談論自我的生活。 2-2-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解說。 【家政教育】 3-2-5 認識基本的消費者權利與義務。 | 第三單元 利便的生活 第五課 阮兜彼條街 教學活動 1.教師依照課文內容,簡單提示本課大意,引導學生回憶上一節的課程內容。 2.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並念唱課文。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複誦語詞遊樂園的語詞。 4.教師配合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做句型練習。學生熟念句型後,教師可鼓勵學生仿照句型,練習造句。 5.教師播放教學媒體,指導學生對話練習。將學生分成兩組,輪流上臺角色扮演。 6.教師為學生簡單說明練習內容及操作方式。教師指導學生仔細聽教學媒體內容,將正確的順序寫出來。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三單元第五課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紙筆測驗 4.遊戲評量 | |
第十五週 12/02-12/06 | 3-2-1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瞭解字詞的音意。 3-2-2 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紀錄口語。 3-2-5 能運用標音符號系統初步認識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 3-2-6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來使用標音符號系統。 | 第三單元 利便的生活 音標真趣味五 教學活動 1.教師指導學生練習「音標真趣味」音標。 2.教師可先讓學生熟念閩南語聲調。 3.待學生熟念聲調,再領念課本例詞,讓學生感受例詞和音標的關係。 4.教師再將音標搭配語詞有節奏的領念,可加深學生的記憶。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三單元音標真趣味五 掛圖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3.紙筆測驗 | |
第十六週 12/09-12/13 |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 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 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環境教育】 1-2-2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1-2-3察覺生活周遭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 | 囡仔歌 教學活動 1.教師可配合教學媒體,帶領學生一句一句念誦歌詞,待熟練後,再由全班齊誦。 2.教師解說歌詞內容及解釋新詞,讓學生更了解文意,加強學習效果。 3.教師可配合教學媒體,教導學生唱「囡仔歌」。 4.教師可以全班齊唱,分組輪唱等方式,讓學生熟悉這首囡仔歌的語詞及韻律。 | 1 | 康軒版教科書囡仔歌 掛圖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 |
第十七週 12/16-12/20 |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 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 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環境教育】 1-2-2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1-2-3察覺生活周遭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 | 唐詩 教學活動 1.教師請學生猜猜看,古時候的人都用什麼方式來表達思念,再向學生說明,古時候由於交通和溝通管道都不發達,遠方的親友都是很久才能見上一面,因此對親友是特別的想念,而有些詩人就會將這份濃厚的思念情感寄託於詩詞中,例如「紅豆」這首唐詩就是在抒發對遠方親友的想念。 2.教師請學生用華語念唐詩「相思」一遍。教師說明唐詩亦可以閩南語來念誦,只是古詩的念誦與一般口語的發音有所差異,稱之為文讀音。 3.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讓學生聽過一遍,再帶領學生一句一句念誦詩文。 4.教師將詩文中,學生較常聽過以閩南語發音的「紅豆」「南國」、「春」、「發」、「君」、「物」等詞語,請學生試用華語與閩南語對譯一遍;再將文白發音差異較大的詞語,如「願」、「採擷」、「相思」等,再以正確發音教念一遍。 5.教師逐句解說詩文內容並解釋新詞,讓學生更瞭解文意,加強學習效果。 6.教師和學生輪讀奇數句或偶數句,或由學生分兩組輪讀,再由全班齊誦,直至熟練為止。 | 1 | 康軒版教科書唐詩 掛圖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 |
第十八週 12/23-12/27 |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 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 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 俗諺 教學活動 1.教師播放教學媒體,請學生跟念各課俗諺。 2.教師可利用圖片進行說明各課俗諺含義及使用時機。 | 1 | 康軒版教科書俗諺 掛圖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 |
第十九週 12/30-1/03 |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 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 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 第一單元複習 教學活動 1.教師配合教學媒體,指導學生跟念第一~二課課文。 2.教師以問答方式,從第一~二課的課文挑幾個詞語,請學生說出詞語的解釋。 3.教師用華語說出「語詞遊樂園」的語詞,請學生說出閩南語說法。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七冊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 |
第二十週 1/06-1/10 |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 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 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 第二單元複習 教學活動 1.教師配合教學媒體,指導學生跟念第三~四課課文。 2.教師以問答方式,從第三~四課的課文挑幾個詞語,請學生說出詞語的解釋。 3.教師用華語說出「語詞遊樂園」的語詞,請學生說出閩南語說法。 【期末評量週】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七冊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 |
第二十一週 1/13-1/17 |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 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 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 第三單元複習 教學活動 1.教師配合教學媒體,指導學生跟念第五課課文。 2.教師以問答方式,從第五課的課文挑幾個詞語,請學生說出詞語的解釋。 3.教師用華語說出「語詞遊樂園」的語詞,請學生說出閩南語說法。 【休業式】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七冊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 |
第二十二週 1/20-1/24 | 1-2-7 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把握述題、把握內容、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 1-2-8 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1-2-12 加強聽辨後複述、分析、整理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能力。 2-2-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 總複習 教學活動 1.教師配合教學媒體,指導學生跟念各課課文。 2.教師以問答方式,各課挑幾個課文中的語詞,請學生說出解釋。 3.教師用華語說出各課的「語詞遊樂園」語詞,請學生說出閩南語說法。 | 1 | 康軒版教科書第七冊 掛圖 圖卡 教學媒體 | 1.實務操作 2.課堂問答 |
1.能聽懂並說出各種蔬菜、各式肉類料理的台語說法 |
2.能聽懂並說出各種休閒活動及場所的台語說法 |
3.能聽懂並說出各種買賣場所的台語說法 |
4.能運用各課的句型回答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