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吃喝玩樂過新年:低年級教學設計與童年經驗連結

pdf
5.23 MB
14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99
吃喝玩樂過新年
吃喝玩樂過新年
臺北市生活課程輔導團 雙園國小林芳瑛老師
壹、教學設計理念
【憶童年與學生生活經驗】
童年的記憶中,每當農曆春節將至時,心中總是特別期盼:期盼有紅包可以領,
期盼有好多糖果餅乾享用,期盼全家人聚在一起吃豐盛的年夜飯,期盼玩仙女棒和沖
天炮……。
時空來到今時今日,隨著大環境的變遷,新年活動也呈現多元面貌。例如:有些
家庭選擇在餐廳飯店圍爐,有的選擇到國外旅遊。臺北的萬華區屬於老舊社區,從先
前幾屆低年級孩子的寒假生活日記來看,社區孩子經驗到的新年活動仍偏向傳統方
式,他們會跟著大人採買年貨,在家吃年夜飯,到附近空地玩沖天炮,或者跟家人到
親戚家拜年。
對低年級階段的孩子來說,過年意味著快樂的玩樂時光。學校的「過新年」活動
可以帶給他們什麼不一樣的體驗?從活動當中,他們又能得到哪些新的成長經驗?這
是一開始在我腦中打轉的想法。從和學生的對談中,我發現孩子們過去實際「參與」
年前的準備活動較少,很多只是「跟」在家人身邊。因此,期盼孩子在玩樂之餘,同
時也能學習「動手」參與過年活動,並將在學校體驗的心得、習得的能力,落實應用
在與家人共度的春節時光中。
【教材分析與學生起點能力】
以教科書(康軒版)「熱熱鬧鬧迎新春」單元為例,當中有許多活動偏重在學生
過去經驗的發表,或者要學生思考春節相關活動的意義,卻少有實作或體驗活動,實
作的部份只有春聯及祝福卡的製作及拜年演練,其單元架構如下:
快樂新年到
作春聯
實作
除舊佈新
討論發表
祈福活動
討論發表
拜年
演練
祝福卡
實作
準備過新年 團圓年夜飯
除夕夜
討論發表
領壓歲錢
討論發表
吃年夜飯
討論發表
100
兒童生活課程能力發展之教學促進方案
以一上學生現階段認知能力而言,他們剛進小學三、四個月,無論是在口語或書
寫表達方面,均尚未成熟,倘若只靠回憶過往,整個教學內涵稍顯空洞貧乏。因此改
變教學設計,使教學活動更加流暢。
貳、課程架構
教學實施對象:一年級 教學總節數:20節
過年吉祥物品
臺北過年趣
新年活動大會串
好友齊玩樂
開心拜早年
寫春聯剪春花
向師長賀年
做發糕
探索認知 體驗實作
吃喝玩樂過新年
人際互動
【課程架構說明】
整個單元活動包含了認知、技能及情意三方面的學習。經由實地探索,討論新年
相關活動等過程,擴展學生認知經驗;從做發糕、賀卡、情境佈置體驗實作活動當
中,培養孩子動手做,與他人合作的生活技能;在與同儕玩樂、向師長拜年的互動當
中,提升人際間情感。
【教學脈絡與流程安排】
雖然學生過去都有和家人過新年的經歷,但多只能做片段活動的陳述。和「過
年」相關的題材十分豐富,一個單元的教學實難包山包海,如何選取是一項考量重
點,否則學生的學習易淪為走馬看花。
因此個人在活動的設計與編排上,除了考量聯結學生過去舊經驗,同時也結合學
生學習興趣,以此發展出新的活動體驗,藉此培養及深化學生的能力。要達到這樣的
目標,需讓孩子經驗足夠的參與、體驗、實作、討論…等過程。
在教學的脈絡上,一開始進行的「新年活動大會串」,主要目的是從孩子討論及
發表的內容中,了解孩子已有的過年相關經驗,並從中討論、選取孩子們感興趣,且
適合在學校進行的學習活動。其餘活動的排序盡量依照實際過新年的方式進行,舉例
來說,過年前我們會採買準備過節相關食材、做環境佈置,寄送賀卡…等;年節中親
戚朋友會一起玩樂,共度佳節,以此完成整個活動的初步架構設計。但執行上仍有些
101
吃喝玩樂過新年
變數存在,課程進行中我們會因為某些因素有所調整,例如:活動相關資源的介入,
結合學校相關行事…等。
參、教學目標及能力指標(依活動流程排列)
活動名稱 教學目標 能力指標
新年活動
大會串
1.能了解與新年相關的活動有哪些。
2. 能與同學進行良好的溝通,合作討
論。
2-1 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
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4-1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過年
吉祥物品
1.能說出新年相關吉祥物有哪些。
2. 能了解新年應景食物所代表的意
義。
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
境的特性與變化。
做發糕
1. 能與小組成員合作「共同完成一件
事」。
2. 能以完整語句及圖畫記錄活動過程
及心得。
3-1 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
感受與想法。
3-3 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
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4-3 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
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臺北過年趣
1.能觀察過年時周遭環境的變化。
2.能在參觀活動中表現應有禮儀。
3.能以圖文記錄活動過程及心得。
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
境的特性與變化。
3-1 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
感受與想法。
5-1 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
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5-4 養成參與、欣賞展示及演出時的基本
禮儀與態度。
寫春聯
剪春花
1.能說出「一個字」的吉祥字。
2.能完成春聯及春花。
1-2 透過各種媒材進行探索活動,喚起豐
富的想像力,並體驗學習的樂趣。
3-2 練習並運用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解決生活的問題、美化生活的環境、
增加生活的趣味。
向師長
賀年
1. 能以完整適切的字句及圖畫表達對
師長的祝福與感謝。
3-1 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
感受與想法。
開心
拜早年
1. 能以合禮的口語及行動送賀卡給師
長。
4-1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好友
齊玩樂
1.能參與討論,表達個人想法。
2.遊戲時能遵守共同制定的規則。
1-2 透過各種媒材進行探索活動,喚起豐
富的想像力,並體驗學習的樂趣。
4-3 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
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102
兒童生活課程能力發展之教學促進方案
肆、教學歷程
活動一:新年活動大會串(1節)
教學資源:日曆、彩色花片、便利貼
教學評量:分組討論與發表
教學流程
一、春節何時到?
「元旦」v.s.「春節」:教師拿出日曆說明。
二、新年到,做什麼?
1. 全班分組(用彩色花片分組,每組約4~5人。)
2. 老師發下便利貼,請學生討論過年時,自己和家人曾經做過,或者看到別人做過的事。
(每張便利貼只寫一件事)
3. 將便利貼先依組別貼在黑板上,師生共同檢視有無和過年不相關的活動。
4. 每組派一個代表上台,師生一起將發表的活動分類,並討論活動順序。
5. 選取、討論本單元將要進行的活動。
學生學習歷程與評量
先前生活課時,班上學生已有分組活動的經驗,因此,小組討論的氣氛良好,就算有成員提出
不確定的想法,也無爭吵情形出現。最重要的是,小組成員會緊密的圍在一起,展現和諧的合作態
度。
祐頡: 今天老師分組要我們想過年前後會發生的事情,我們這一組開始寫得沒有很多,後來聽了大
家寫的,我瞭解了很多,有一點期待過年。
.分組討論,將想法寫在便利貼上。   .小組派隊員上台,全班一起討論分類。
教學觀察與省思
在進行討論活動時,便利貼是非常「便利」的小道具,每一小張只寫一件事,尤其是分類時,
很容易操作移動。討論中毋需侷限於一位記錄者,還可拿來做情境佈置。
剛開始討論時,有些組別會表示想不出什麼,此時,老師的鼓勵與引導方式很重要。例如:
「過年前,你們不是會跟家人一起…。」又或者,「哇!你們已經想出n個了,來,再給你們2
便利貼…。」學生受到老師的肯定,比較有自信表達自己的想法。
分組討論時,我發現有些組別出現了「吃袖子」、「划龍舟」…等和過年不相關的活動,一開
始身為教師的直覺反應是,馬上提醒孩子這些事項和過年無關。之後想想,還是決定讓他們先貼出
來,全班再共同討論,大家也可以一起澄清學習。
103
吃喝玩樂過新年
活動二:過年吉祥物品(1節)
教學資源:簡報(過年吉祥食物圖片及其所代表意義)
教學評量:有獎徵答
教學流程
一、過年吃什麼?
1. 學生發表過年時家人會買(吃)的東西。
2. 老師進一步提問為什麼要吃這些東西。
3. 老師用簡報說明過年應景食物所代表的吉祥意。
4. 師生共同討論過年其他相關的吉祥物品,如元寶、炮竹…。
二、有獎徵答~複習上課內容。
學生學習歷程與評量
最後的複習活動中,多數學生能回答上課內容。
亭叡:老師有給我們看吉祥的水果和蔬菜,我看一看之後,看到了很多我沒看過的食物。
怡甄: 過年的食物中,有的是我喜歡吃的,像是年糕、湯圓、橘子代表大吉大利,發糕代表步步高
升,魚代表年年有魚,重點是能跟全家團圓真幸福。
教學觀察與省思
本活動是以介紹過年應景食物為主。在請學生發表過去所看到過年所買(吃)的食物有哪些
時,大部份孩子都能依過去經驗回答。但我進一步提問這些食物代表什麼吉祥的意思,孩子們幾乎
未能說出,唯一知道的是橘子代表大吉大利。由此來看,在活動的設計上,可在活動前先讓孩子訪
問家人,並將訪問的結果於課堂中報告或發表,整堂課會多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歷程,較不會淪為教
師單方面講授。
透過簡報的整理介紹,圖片搭配文字同時呈現,孩子們比較能清楚的了解到,原來大多數是和
發音有關。藉此活動,也讓孩子將語文的學習觸角延伸至生活中(包含國語、閩南語)。
最後的複習活動,只進行現場舉手搶答,如果可再輔以學習單做個別檢視,比較可以清楚掌握
是否每個孩子都習得課程內容。
104
兒童生活課程能力發展之教學促進方案
活動三:做發糕(3節)
教學資源:發糕材料:發糕粉、水、湯匙、碗、小紙杯、電鍋、圖畫日記單
教學評量:實作發糕、與同學合作態度、圖畫日記單
課前引起動機
本節課之前,先和學生討論自己可動手做的過年食物,從討論中選擇較容易製作的發糕,並討論
出做發糕需要的材料,上課前準備好。
教學流程
一、發糕「發發發」
1. 複習「發糕」所代表的吉祥意義。
2. 介紹材料與分組
3. 老師說明步驟,小組依循步驟合作完成。
二、完成活動圖畫日記~老師指導文字書寫要點,學生回家完成圖畫。
學生學習歷程與評量
孩子們從拿到材料後,就很開心可以自己動手完成所有的工作,
包含水量的掌控、攪拌,以及用小湯匙裝進小小的紙杯中,大家小心
翼翼,一直到發糕成功的那一刻,歡欣之情,溢於言表。
從孩子的圖畫日記中,可以看出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能以完整
的語句表達出活動的過程及個人想法;圖畫的呈現方式也很多元,有
的是畫步驟流程圖,有的畫出「大發糕」,表達對活動的喜愛…。
因為有了實作,有些孩子終於了解到,原來發糕上面的裂痕是自
然發的,而不是用刀子切開的。
芷婕: 我以為發糕很小很噁心,結果發糕很大很好吃,而且我做的發
糕開得很大。
.用力的攪拌   .今年一定發
教學觀察與省思
活動之前,我私底下先做試驗,找出較簡易完成的方式,尤其是粉和水的比例,一杯粉對半
杯水對孩子們來說是很容易掌控的。活動中,為了保險起見,有的組別還會先把水量拿來跟老師
確認,確保不會有失誤。從孩子們的笑容中我更肯定一件事,「自己動手做」讓孩子感受更大的
喜悅。尤其最讓我感動的是孩子們完成的圖畫日記,因為文字的部份是在學校完成的,老師只是
從旁指導如何讓語句表達更為流暢,所有的內容都是出自孩子的想法。我想,實際的體驗,以及
入學後幾個月的國語文教學,在孩子的作品中看到了紮根的成效。
整個活動中較為不足的是,因為時間規畫及掌控不足,沒有讓孩子做最後的「善後工作」,
感覺上沒有好的收尾。
105
吃喝玩樂過新年
活動四:臺北過年趣(4節)
教學資源:行前探勘照片光碟、圖畫日記單
教學評量:參訪禮儀及學習態度、圖畫日記單
引起動機
教師宣布台北市鄉土中心正在舉辦「臺北過年趣」特展,和我們學習的「過年」主題相近,在多數
學生表達樂意參訪的情況下,安排參訪日期。
教學流程
一、行前說明:包含路上交通安全注意事項、參觀主要內容,以及校外參觀禮儀。
二、實際參訪,特別提醒學生注意春聯和春花。
三、討論分享參觀心得並完成圖畫日記單。
學生學習歷程與評量
之前班上曾經在健體課進行「舉手過馬路」的課程,本次校外參訪行走的路途中,孩子們在過
馬路時,都能舉起手來,快步有序的通過。在鄉土教育中心時,剛好現場有介紹到「過年吉祥食
物」,孩子們也能將先前所學的內容和展覽的內容作比較。
焙鈞: 林老師介紹新年歌曲和年夜飯,還讓我們玩骰子。李老師用墨汁寫春聯,我們看到金金亮亮
的字。
.鄉土教育中心特展   .李老師示範寫春聯
教學觀察與省思
校外參訪時,因學習空間及視野的擴展,孩子們對周遭的環境及擺設充滿了好奇心,很容易就
專注在自己好奇的事物上,對解說人員的介紹未必感興趣。加上現場每個解說空間未必足夠大,易
有推撞或糾紛產生。
為了不浪費寶貴的資源,針對現場解說部份,如果可以的話,最好由老師先去聽取解說,解說
人員的專業不容置疑,但表達方式未必符合孩子認知程度。老師先行消化內容,加上行前的重點簡
介,學生較容易產生學習共鳴。
106
兒童生活課程能力發展之教學促進方案
活動五:寫春聯剪春花(3節)
教學資源:紅色春聯紙(一個字方形紙)、色紙、廣告顏料、剪刀、膠水
教學評量:發表一個字的吉祥字、製作春聯春花
教學流程
一、教師提問:在「臺北過年趣」特展中,看到春聯和春花嗎?
(可秀出春聯和春花的內容,幫助學生回憶)
二、討論春聯中一個字的吉祥字。
三、書寫春聯
1. 學生先在春聯背面練習,掌握字的大小。
2. 在正面用鉛筆輕描後,再用廣告顏料上色。
四、剪春花
五、組合春聯及春花
六、作品欣賞
學生學習歷程與評量
學生可以發表多個和過年有關的一字吉祥字,例如:吉、春、福、滿…,也了解這些字所代
表的意義。剪春花讓孩子享受驚奇的喜悅,因為在展開色紙的一剎那,才能看到先前剪小洞的成
果,孩子們喜歡自己的作品,也期待能被貼出來。
教學觀察與省思
原本照課程脈絡的安排,此活動應在更早之前進行。但因學校這幾年都會舉辦「迎春揮毫」
的活動,因此,我把活動和學校行事聯結,讓有限的時間有更好的規畫。
107
吃喝玩樂過新年
活動六:向師長賀年(3節)
教學資源:製作卡片材料:雲彩紙、紅色沙紙、粉臘筆、雙面膠
教學評量:口頭發表:校園師長及其主要工作、製作卡片
教學流程
一、吾愛吾師
1. 師生共同討論並列舉出,在開學初的「校園探索」活動中,我們曾經介紹、認識的師長有
哪些?
2. 在這些師長中,你最喜歡的師長是誰?為什麼你最喜歡他?
3. 即將要過年了,你可以怎麼向最喜歡的師長賀年?
4. 依據學生回答的方式,選出「送賀卡」進行製作。
二、製作賀卡~文字部份
1. 師生討論完整的賀卡文字內容包含哪些要點。
2. 老師指導寫給長輩賀卡時的基本敬語。
三、製作賀卡~圖畫部份
老師發下裁好的紅色沙紙,請學生就上一個活動所認識的過年吉祥物品中,選擇自己想表達
的畫在沙紙上(用粉臘筆)。
四、學生上台發表賀卡內容。
學生學習歷程與評量
藉由此活動,老師清楚的看到,經過將近一個學期的校園生活,孩子對校園中較常接觸的師
長印象十分深刻,同時,他們也能說出這些師長在學校中扮演的角色。例如:校長像爸爸一樣,
要處理校內的大小事;營養師阿姨會幫我們設計營養的菜單…等。
賀卡部份,從學生的成品中可以看到,他們會依據課堂中討論的要點,用合宜、完整的文字
敘述表達對師長的感謝與祝福;圖畫部份也能以過年吉祥物品為主題,一方面除了有美化卡片的
效果,另一方面透過這些圖畫也傳達另一種形式的祝福。
又樵: 今天老師有說我們要用沙紙畫畫,我畫了金銀財寶和財神爺,還有鞭炮,我覺得這些都是
新年的東西。
教學觀察與省思
此活動聯結過去許多學生的學習舊經驗,包含認識校園師長及製作卡片。先前我們曾於耶誕
節時製作卡片送給同學,同樣的卡片,隨著節日及致贈對象的不同,設計及表達祝福的方式自然
也不同。
過去,我常常會在某些節日收到孩子送的卡片,但從卡片內容可看出,多數學生並不知如何
透過文字完整的表情達意,很多只是寫著:「謝謝老師」,甚至未具名。藉由此活動,希望學生
能學習到如何完整的呈現賀卡內容,日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108
兒童生活課程能力發展之教學促進方案
活動七:開心拜早年(1節)
教學資源:已完成的賀卡
教學評量:有禮貌的向師長拜年
教學流程
一、討論及演練向師長拜年應有的禮儀。
由卡片製作者先送卡片給師長,並向師長拜年,其他同學再齊聲向師長拜年。
二、校園拜年去
學生學習歷程與評量
學生在向師長拜年時,能以適切的語氣表達祝福
.跟校長爸爸拜年   .護士阿姨新年好
教學觀察與省思
在拜年的過程中,讓我感到訝異的不只是學生合宜的舉止,而是他們很珍視親手製作的卡
片。在送卡片的同時,一方面除了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另一方面,他們也一直不斷的跟師長
們強調,「要好好的保管卡片喔!絕對不可以回收。」聽到他們天真的童語,竊笑之餘,我深深
被這群孩子感動,好可愛的一群孩子,老師給你們拍拍手。
109
吃喝玩樂過新年
活動八:好友齊玩樂(4節)
教學資源:遊戲器材:罐子(踢罐子用)、撲克牌、氣球
教學評量:討論發表、遊戲參與
教學流程
一、過年玩什麼?
1. 學生發表過年曾經玩過或想玩的遊戲,老師條列在黑板上。
2. 投票表決最想和同學一起玩的遊戲。
先討論刪除較危險或不適合在校園玩的,再舉手表決。
二、快樂玩遊戲
討論決定遊戲規則,一起玩樂。
三、發表遊戲過程中的感覺。
學生學習歷程與評量
孩子們剛開始提出許多五花八門的遊戲
點子,在刪除表決的過程中,他們會提出合
理的理由來否決某些遊戲項目,例如:放天
燈有可能造成火災…等。此外,在實際玩樂
的過程當中,因為已先制定好遊戲規則,所
以過程中較無紛爭。
昇翰: 很少人被踩破氣球,很好玩,因為大
家一起玩是很難得的。
又樵: 怡甄說我可以和禹潔團結踩別人的氣
球,結果剛好我們一起踩范范的氣球
就破了,團結果然比較厲害。
教學觀察與省思
原先計畫討論完遊戲項目後過一、二天即開始進行遊戲,但因期末學校有許多行事安排,時
間上較為匆促;另一方面,天候不穩,導致室外遊戲無法進行。到了下學期,教材中有一個單元
是「玩具總動員」,我把未完成的遊戲拉到下學期,孩子們一樣玩得盡興,同時也了解到,過年
不一定只能玩沖天炮或仙女棒,也不一定要花很多錢買玩具,大家一起遊戲更有趣。
110
兒童生活課程能力發展之教學促進方案
伍、語文融入生活課程教學
依據九年一貫課程大綱,國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
力,並能使用語文,充分表情達意…。」生活課程融入語文教學其實是再自然不過的
事:每一次的體驗活動中,師生們會進行對話討論,當中包含了聆聽及說話能力;活
動後學生們會運用各種媒材,以多元形式呈現學習成果,也包含了語文;低年級的孩
子識字量有限,需輔以注音符號做完整語句的呈現。生活課程以兒童為學習主體,課
程的設計也以聯結學生生活經驗為要,如果學生能將在國語文領域中習得的基本能
力,落實應用於「生活」中,語文的學習會更具意義。
以「吃喝玩樂過新年」為例,活動中所結合的的國語文相關能力指標及說明如下:
活動名稱 融入語文教學說明
新年活動大會串
好友齊玩樂
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除了以清晰的口語表達之外,同時也要學習專注聆聽同學
意見。(見活動一、活動八)
過年吉祥物品 過年吉祥物多和「諧音」有關,學生可從中了解中國文字及語音特殊性。
(見活動二)
做發糕 學生在書寫活動日記時,需以完整語句描述出活動重點,同時表達個人想法。
(見活動三)
臺北過年趣 除了書寫活動日記,在校外參訪時,要注意聆聽態度,提問時也能以清楚語句表
達個人想法及疑問。(見活動四)
寫春聯剪春花 除了書寫吉祥字,同時了解吉祥字所代表的意義。(見活動五)
向師長賀年 賀卡中的語句需以完整句子表達,學生同時也習得應用文中基本敬語用法。
(見活動六)
開心拜早年 向師長拜年時,要有禮貌,且清楚的說出祝賀及感謝語。(見活動七)
111
吃喝玩樂過新年
【注音符號運用能力】
1-1-5-1能運用注音符號之輔助,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想法(如:寫日記、便條等)。
【聆聽能力】
2-1-1-3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
2-1-1-4能在聆聽時禮貌的看著說話者。
2-1-1-7能學會使用有禮貌的語言,適當應對。
2-1-2-3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2-1-2-4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
【說話能力】
3-1-1-1能清楚明白的口述一件事情。
3-1-1-5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3-1-1-8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3-1-1-9能清楚複述所聽到的事物。
3-1-2-2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3-1-4-3能依主題表達意見。
【識字與寫字能力】
4-1-4-6能配合識字教學,用正確工整的硬筆字寫作業、寫信、日記等。
【寫作能力】
6-1-3-2能配便
6-1-4-1能利用卡片寫作,傳達對他人的關心。
在此由衷感謝秦葆琦老師,以及臺北團的伙伴們,給我力量,也幫助我成長,有
你們真好!
112
兒童生活課程能力發展之教學促進方案
整體評述
主題教學「吃喝玩樂過新年」是台北市國教輔導團生活課程小組同課異教
的案例之一,意味著小組成員以不同的區域及學生經驗延伸出多面向的「過
年」學習,有助教師關注學生與生活間的關係,有助學生在脈絡裡培養生活能
力,此案例亦有以下特色:教學者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素材,注意到孩子的過年
經驗,符合以學生為學習主題的基本精神;察覺到教科書的規劃是否適合學生
學習,提出具體的轉化策略,營造學生可直接經驗的學習情境,強調實作與參
與,展現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者更透由語文融入生活課程的多元教學策略,
展現學生重要的生活能力-表達能力,呼應教育部的生活課程年度重點,有助
現場教師安心的正常教學,且凸顯生活課程的重要性。
在教學者厚實的實踐經驗下,我們可以再思考:前一個學習活動的成果可
否成為下一個活動的基礎,這樣的學習脈絡可透由學生在探索體驗的氛圍中,
生成的問題意識,延伸出一連串的問題解決歷程,進而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
此案例中,教學者透由說出家人過年時會做的事,勾勒學生共同的生活經驗,
教學主發現學生對過年時的「吃」相當感興趣,而展開過年時吉祥物與意涵的
探討,活動間的關係相當緊密,而接續的教學活動安排,便容易引發讀者的好
奇:為什麼師生在開始做發糕?為什麼進行「台北過年趣」的策展參訪?為什
麼寫起春聯、剪起春花?顯然以學生為學習主題的學習情境中,有著師生間的
故事,影響著教學的動向,而生活課程最美的地方也就是在此,待釐清後學習
的脈絡就顯現出來了。
當學習脈絡顯現出來,學習便有意義,生活能力便獲得累加。在案例中,
教學者細心的營造有助學生展現「合作」及「表現」的生活能力。未來可透
由學生探索家中及社區的過年足跡,覺察貼近學生的過年經驗,這些經驗附帶
的感受,協助師生聚焦深入理解的機會點,而展開深度探訪的動機,而開始協
尋答案,而肯認自己與文化接軌,如此一來,「過年」這個延續千年的民俗活
動,對學生才有意義。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