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兒童生活課程能力發展之教學促進方案
整體評述
主題教學「吃喝玩樂過新年」是台北市國教輔導團生活課程小組同課異教
的案例之一,意味著小組成員以不同的區域及學生經驗延伸出多面向的「過
年」學習,有助教師關注學生與生活間的關係,有助學生在脈絡裡培養生活能
力,此案例亦有以下特色:教學者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素材,注意到孩子的過年
經驗,符合以學生為學習主題的基本精神;察覺到教科書的規劃是否適合學生
學習,提出具體的轉化策略,營造學生可直接經驗的學習情境,強調實作與參
與,展現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者更透由語文融入生活課程的多元教學策略,
展現學生重要的生活能力-表達能力,呼應教育部的生活課程年度重點,有助
現場教師安心的正常教學,且凸顯生活課程的重要性。
在教學者厚實的實踐經驗下,我們可以再思考:前一個學習活動的成果可
否成為下一個活動的基礎,這樣的學習脈絡可透由學生在探索體驗的氛圍中,
生成的問題意識,延伸出一連串的問題解決歷程,進而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
此案例中,教學者透由說出家人過年時會做的事,勾勒學生共同的生活經驗,
教學主發現學生對過年時的「吃」相當感興趣,而展開過年時吉祥物與意涵的
探討,活動間的關係相當緊密,而接續的教學活動安排,便容易引發讀者的好
奇:為什麼師生在開始做發糕?為什麼進行「台北過年趣」的策展參訪?為什
麼寫起春聯、剪起春花?顯然以學生為學習主題的學習情境中,有著師生間的
故事,影響著教學的動向,而生活課程最美的地方也就是在此,待釐清後學習
的脈絡就顯現出來了。
當學習脈絡顯現出來,學習便有意義,生活能力便獲得累加。在案例中,
教學者細心的營造有助學生展現「合作」及「表現」的生活能力。未來可透
由學生探索家中及社區的過年足跡,覺察貼近學生的過年經驗,這些經驗附帶
的感受,協助師生聚焦深入理解的機會點,而展開深度探訪的動機,而開始協
尋答案,而肯認自己與文化接軌,如此一來,「過年」這個延續千年的民俗活
動,對學生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