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國寫第一題命題解析:鄰避效應的公平性探討

pdf
369.95 KB
4 頁
tpf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8 年研究用試卷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命題用意與評分參考
【第一題】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
命題用意
「鄰避效應」是建置公共設施時經常發生的議題本題藉由臺灣與國際社會
普遍面臨的現象探討鄰避效應產生的原因及民眾期待以評估學生對社會發展
與公平性問題的思考。
參考答案
問題(一)
鄰避設施提供的機能及利益由社會全體共享但風險與負面作用卻由在地居民承
擔,難免有失公允。
鄰避設施經常被設置在偏鄉或弱勢族群的社區在地居民的權益受到忽略也有
失公允。
(3~4 )
其他參考答案:
1.決策過程不夠公開。
2.鄰避設施造成環境的危害與負面影響等。
(2 )
1
評分原則
問題(一)
作答情形
等第
分數
確切說明原因,文字適當,敘述完整,表達清晰。
A
4-3
說明原因不夠完整,文字冗長或過於簡略,或敘述有瑕疵。
B
2
略有涉及,但回答不準確。
C
1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
0
0
問題(二)
作答情形
等第
級分
分數
觀點明確,論述嚴謹,言之有物,條理清晰,文辭精練。
A
A+
21-19
觀點明確,論述清晰,條理分明,文辭暢達。
A
18-15
觀點明確,論述合理,表達清楚,文辭得宜。
B
B+
14-12
觀點、論述大致合理,文辭平順。
B
11-8
立場不清,敘述空泛,文辭拙劣。
C
C+
7-5
敘述雜亂,文句不通。
C
4-1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
0
0
0
特殊評分原則
1. 未在第一題作答區範圍內作答者,酌扣 1分。
2. 問題(二)內容、文字均佳,但文未終篇者,至多 B(14 )
3. 視標點符號使用之欠當或錯別字之多寡,斟酌扣分。
2
【第二題】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
命題用意
本題引用佛羅斯特與王安石兩篇詩文評量考生體會文意與抒發感想的能力,
希望考生闡述詩文內涵,並對自己人生的道路進行省思。
參考答案
問題(一)
舉例:
甲詩作者領悟的是人生中的道路選擇其中一條就永遠錯過另外一條,
表達的是不可兼得的遺憾。
甲詩作者領悟的是:們在選擇人生道路時多依自我建構的理由日後
回顧時,可以肯定當時選擇的獨一無二。
甲詩作者領悟的是:生道路充滿無法重來選擇,重要的是如何自己
理由?是否接納自己的選擇?
(考生也可以寫其他感受,例如從選擇、受、享受等等多樣的度進
行詮釋,只要解讀合理,評分時都可接受。)
乙文作者覺得:盲從怠而欲出者」離開後,以致不能盡其遊興表達
的是未能堅持初衷的懊悔。
評分原則
問題(一)
作答情形
級分
分數
能具體闡述對兩篇詩文的體會,解讀深刻,文辭優美。
A+
7
能具體闡述對兩篇詩文的體會,解讀適切,文辭順暢。
A
6
能說明對兩篇詩文的體會,解讀穩妥,文辭平順。
B+
5
僅說明其中一則詩文的體會解讀大致合理文辭尚可
B
4
未能說明對兩篇詩文的體會解讀不切情理文辭不佳
C+
3
無法掌握題旨,解讀不當,文辭拙劣。
C
2-1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
0
0
3
問題(二)
作答情形
等第
級分
分數
能深刻描述選擇經驗及感想,敘寫細膩,結構謹嚴,文
辭優美。
A
A+
18-16
能具體描述選擇經驗及感想,敘寫生動,結構穩妥,文
辭順暢。
A
15-13
能適切描述選擇經驗及感想,敘寫具體,結構適當,文
辭平順。
B
B+
12-10
能描述選擇經驗及感想,敘寫平實,文辭大致通順。
B
9-7
經驗及感想敘寫不具體,或偏離焦點,文辭欠通順。
C
C+
6-4
無法掌握題旨,解讀不當,文辭拙劣。
C
3-1
空白卷,或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
0
0
0
特殊評分原則
1. 未在第二題作答區範圍內作答者,酌扣 1分。
2. 問題(二)另立題目,但能扣緊題旨,至多 B(12 )
3. 問題(二)內容、文字均佳,但文未終篇或一段成文者,至多 B(12 )
4. 視問題(一)問題二)標點符號使用之欠當或錯別字之多寡斟酌扣分。
4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