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 頁 102年學測
共 7 頁 國文考科
- 5 -
18. 下列有關古代文化知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孔門四科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B)古人以二十歲為成年,一般貴族男女,於該年行冠禮
(C)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崩」,在古代為帝
王過世的用語
(D)張岱〈西湖七月半〉:「杭人遊湖,巳出酉歸。」「巳出酉歸」,是指:天
未亮即出門,傍晚才回家
(E)吳敬梓〈范進中舉〉:「范進進學回家,母親、妻子俱各歡喜。」「進學」,
是指:范進經「童試」及格,考取秀才
19. 徐志摩〈再別康橋〉:「夏蟲也為我沉默」,句中的「夏蟲」原本只是「無聲」,卻
被詩人說成「為我沉默」,是因為詩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於夏蟲。下列歌詞,也
運用這種手法的選項是:
(A)時間是凍結在玄關的雨/模糊你離去的腳印/至少那/漣漪/證明我們曾走
在一起
(B)淒冷的月暗暝/茫霧罩海邊/海面燈塔白光線/暗淡無元氣/只有是一直發
出水螺聲哀悲
(C)想我一生的運命/親像風吹打斷線/隨風浮沉沒依偎/這山飄浪過彼山/一
旦落土低頭看/只存枝骨身已爛
(D)風冷心灰/吻別的季節/每棵樹都在流淚/滿街金黃的落葉/不怪誰/不承
認離別/當你搬出我心扉/寂寞翻箱倒櫃
(E)今天晚上的/ 星 星很少/不知道它們/跑哪去了/赤裸裸的天空/星星多寂
寥/我以為傷心可以很少/我以為我能/過得很好/誰知道一想你/思念苦
無藥/無處可逃
20. 敘事文本中,作者有時會運用對話來交代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下列引述的對話,
具有這種作用的選項是:
(A)我怔怔地望著她,想起她美麗的橫愛司髻,我說:「讓我來替你梳個新的式
樣吧!」她愀然一笑說:「我還要那樣時髦幹什麼,那是你們年輕人的事了。」
(B)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麼會來?......他打折了腿了。」掌櫃說:「哦!」
「他總仍舊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昏,竟偷到丁舉人家裡去了。他家的東
西,偷得的麼?」「後來怎麼樣?」「怎麼樣?先寫服辯,後來是打,打了
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C)「花菜賣多少錢?」巡警問。「大人要的,不用問價,肯要我的東西,就算
運氣好。」參說。他就擇幾莖好的,用稻草貫著,恭敬地獻給他。「不,稱
稱看!」巡警幾番推辭著說。誠實的參,亦就掛上「稱仔」稱一稱說:「 大
人,真客氣啦!才一斤十四兩。」
(D)旁坐有兩人,其一人低聲問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罷?」其一人道:「不
是 ! 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
不曉得差多遠呢!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
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
(E)停了幾秒鐘,聽到阿旺嫂的聲音:「妳是在說我?」「對!既然說了,也就
不怕妳生氣,那段戲最重要,妳怎麼可以離開?」「吉仔撞到木箱子,頭上
撞一個大包,哭不停,我哄他,騙他,無效,只好帶他去吃冰!」「難道妳
不知道馬上就有妳的戲?」「知道,我怎麼不知道!」「知道還偏偏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