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學年度學測國文試題

pdf
738.77 KB
8 頁
ceec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02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國文考科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120 分鐘
題型題數:
․選擇題共 23
․非選擇題共 大題
作答方式:
․選擇題用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更正
應以橡皮擦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帶)
非選擇題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在「答案
卷」上作答更正時可以使用修正液(帶)
未依規定畫記答案卡,致機器掃描無法辨識答
案;或未使用黑色墨水的筆書寫答案卷,致評
閱人員無法辨認機器掃描後之答案者,其後果
由考生自行承擔。
․答案卷每人一張,不得要求增補。
1 102年學測
7 國文考科
- 1 -
部分:選擇題(
54
分)
、單選題(
30
分)
說明:第1題至第15題,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記在
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2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
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奕軒和同學組隊參加「語文達人競賽」決勝題抽到的題目「奴『婢』/麻『痹』
『裨』請先判斷『』內三字的讀音為完全相完全不同或二同一異
選出與上述三字發音關係相同的一組答案」,正確答案的選項是:
(A)「劬」勞/「瞿 /「佝」僂 (B)髮「」/馬「廄」/自「咎」
(C)阿「諛」/舞「雩」/膏「腴」 (D)造「詣」/福「祉」/抽「脂」
2. 下列文句「」內成語的運用,正確的選項是:
(A)這兩個投機份子「沆瀣一氣」,聯手犯下令人髮指的滔天罪行
(B)前輩苦心孤詣獲致的研究成果,足以作為我們的「前車之鑑」
(C)他畢生致力於改善社會風氣,這種「矯俗干名的作為,深受世人肯定
(D)新聞畫面中,落網歹徒個個橫眉豎目、「頭角崢嶸」,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3. 閱讀下文,依序選出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
山谷輕輕推開燠熱的晚雲與水氣適時讓蟬聲鳥聲□□上次第溶化在迷
幻的暮色。山裡的黃昏,竟不是想像中那樣寧靜。(陳芳明〈辭行山谷〉
山夜是靜的螢光一只可謂纖麗然而繁華盛到極處流螢稠密已流不動了
住在山裡靜靜的冷光其實變得有聲那流螢燈火通明照得過了□裡我
開始期待潮平之後的沉幽。(凌拂〈流螢汛起〉)
邊是平緩柔和的海岸山脈右邊則是鯉魚山為襯底一路高聳下去的中央山
車子在平坦的台九線公路緩緩馳突然感覺自己像翺翔飛行的鷹
旁整齊的山脈宛然雙翼一般□□出一片寶石藍的天空。(王文進〈山脈,雙
翼般舒張起來〉
(A)浮升/喧嘩/托舉 (B)飛騰/喧嘩/鼓動
(C)浮升/明亮/鼓動 (D)飛騰/明亮/托舉
4. 古漢語中,往往為強調賓語受詞,而將賓語提到動詞前面。下列
不屬於
這種
語法結構的選項是:
(A)夫晉,何厭之有
(B)父母其疾之憂
(C)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D)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我與爾有是夫
5. 下列是一段評論〈擣衣〉詩的文字,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擣衣〉清而徹,有悲人者。此是
甲、內外相感,愁情結悲 乙、秋士悲於心
丙、然後哀怨生焉 丁、擣衣感於外
苟無感,何嗟何怨也!(蕭繹《金樓子.立言篇》
(A)丙丁 (B)乙丁甲丙 (C)丁甲乙丙 (D)丁丙乙
102年學測 2
國文考科 7
- 2 -
6. 圖是張之洞所撰的蘇軾故居對聯上下聯各缺兩句請依文意與
對聯組成原則,選出甲、乙、丙、丁依序最適合填入的選項:
甲、較量惠州麥飯、儋耳蠻花 、若論東坡八詩、赤壁兩
丙、還是公遊戲文章 、哪得此清幽山水
1
2
3
4
(A)
(B)
(C)
(D)
7. 下列對文人或其著作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顧炎武反對空疏之學,重性靈、貴獨創,開清代樸學之
(B)曹雪芹《紅樓夢》,未渲染史傳故事,是清代最出色的諷刺章回小說
(C)郁永河《裨海遊》透過虛構人物的赴臺採硫,描繪臺灣的地形、氣候、原
住民生活等
(D)方苞以「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在韓歐之間」與友好相期勉文章嚴標義法,
為桐城派初祖
8. 閱讀下列散文詩,選出敘述最恰當的選項:
中午時候,火一樣的太陽,沒法去遮攔,讓他直著長街上。靜悄悄少人
行路,只有悠悠風來,吹動路旁楊樹
誰家破大門裡,半院子綠茸茸細草,都浮著閃閃的金光。旁邊有一段低
土牆,擋住了個彈三弦的人,卻不能隔斷那三弦鼓盪的聲浪。
門外坐著一個穿破衣裳的老年人,雙手抱著頭,他不聲不響。(沈尹默
弦〉)
(A)畫面描寫遠而近,逐層推移,旨在表現城鎮之美
(B)第二節以綠茸茸細草 閃閃的金光」,暗喻三弦樂音的鼓盪
(C)第三節聚焦於老人的書寫,可看出作者對人間疾苦的觀察
(D)本詩寫人採畫龍點睛法,點出第三節老人即第二節彈弄三弦的人
9.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起身時,手肘不意擊中了那一疊搖搖欲墜的地圖集,它們乒乒乓乓摔落地
面的粉紅色地磚十幾巨冊散落三十公分見方磁磚拼貼出的平面上攤開的
的、折的頁在電風扇的吹拂下搧動每一頁地圖裡頭的人類都被倒了出
他們的比例太比重太低,像灰塵一樣散布在我的房間中。(林燿德〈地圖思
〉)
(A)藉由擊落地圖集及產生幻象等情境,可見作者的煩躁不
(B)散亂一地、姿態各異的地圖集,暗示現實世界的繽紛多彩
(C)人類都被倒出來的景象,暗喻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已經泯除
(D)關於人類比例的描述,可見作者認為地圖是真實世界縮影
3
4
1
2
3 102年學測
7 國文考科
- 3 -
10. 閱讀下文,選出最切合這段文字核心觀點的選項:
我一向認為,生命存在的真假無從辨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之間
允許自我「留白」;讓每個人在相互瞪視之外,也可以孤獨地躲進一個任何他
所無法侵入的世界那也是我們可以安全地生活一輩子的理由假如每個人都是
「窺夢人」,企圖窺探他人夢境、窺伺他人內心私密,讓「八卦」入主生活,
不知道誰能放心地過完這一生。(寫自顏崑陽〈窺夢人〉)
(A)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B)生命存在的真假,無從辨明也無須辨明
(C)尊重彼此隱私,讓個體能有「留白」空間
(D)充分防護自我隱私,不讓「八卦」入主生活
11. 閱讀下文,選出最接近本文主旨的選項:
昔有僕嫌其妻之陋者主翁聞之召僕至以銀杯椀各一酌酒飲之
問曰「酒佳乎?」對曰「佳「銀杯者佳乎?瓦椀者佳乎?對曰「皆佳
主翁曰:「杯有精粗,酒無分別。汝既知此,則無嫌於汝妻之陋矣。」僕悟,遂
安其室(羅大經《鶴林玉露》) 椀,通
(A)承恩不在貌 (B)命無莫強求
(C)曾經滄海難為水 (D)糟糠之妻不下堂
12-13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12-13
從前,在巴格達,有個商人派他僕人去市場採購貨物。然而過了片刻,僕
人便回來,一臉發白,全身顫抖說:「主人,剛剛在市場,人群中,我被一個女
人推了一把。我轉身一看,推我的竟是死神!她直盯著我,並且擺出一個威脅
的手勢!現在,把你的馬借我,我要離開這城市,躲過我的命運。我要去撒馬
拉。在那裡,死神就不會找到我。」
商人便將馬借他。僕人騎上,立即用馬刺夾緊馬腹,以最快的速度縱馬奔
馳而去後來這商人也去市場看見死神站在人群裡他便走過去說:
「今早你看到我僕人時為什麼要對他作出威脅的手勢?」「那不是威脅的手
勢!」死神答道︰「那只是個吃驚的表示。我只不過看他那時人還在巴格達,
大為吃驚。因為,我預定今晚要在撒馬拉和他碰面。」
(毛姆〈撒馬拉之約(Appointment in Samarra),顏靄珠譯)
12. 依據上文,作者描述僕人對死神手勢的理解,其用意是:
(A)表現人類的生死無常禍福相倚 (B)反諷僕人的逃避命運弄巧成拙
(C)強調死神的如影隨形無所不在 (D)證明主僕的和諧相處共度難關
13. 依據文意,最適合說明僕人心理狀態的選項是:
(A)心猿意馬 (B)心蕩神馳 (C)杯弓蛇影 (D)捕風捉影
102年學測 4
國文考科 7
- 4 -
14-15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14-15
余居西湖寓樓樓多鼠每夕跳踉几案若行康莊燭有餘無不見跋。
始甚惡之,□□念鼠亦飢耳,至於余衣服書籍一無所損,又何惡焉。適有饋餅
餌者,夜則置一枚於案頭以飼之,鼠得餅,不復嚼蠟矣。一夕,余自食餅,覺
不佳復吐出遂並以飼鼠次日視之餅盡而余所吐棄者故在乃笑曰:
「鼠子亦狷介乃爾。」是夕,置二餅以謝之。次日,止食其一余嘆曰:「□□
狷介,乃亦有禮。」(俞樾《春在堂隨筆》)
跋:火炬或蠟燭燃燒後的殘餘部分。
14. 據文意,依序選出□□內最適合填入的選項:
(A)已而/不亦 (B)俄而/不失 (C)從而/不無 (D)繼而/不惟
15. 據文意,選出敘述
錯誤
的選項:
(A)「跳踉几案,若行康莊」意謂老鼠橫行無忌,毫不畏懼人
(B)「燭有餘燼,無不見跋」意謂老鼠飢不擇食,連蠟燭都
(C)「余所吐棄者故在意謂:老鼠 不苟,有所為有所不為
(D)「置二餅以謝之」,意謂老鼠無損衣物,故得到主人的酬
、多選題(
24
分)
說明:第16題至第23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選項,請將正確選項
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3
分;答錯1個選項者,得1.8分;答錯2個選項者,得0.6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所有
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6.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流浪多年,離鄉遊子迫不急待地想要歸返家園
(B)凡事須依理而為,委曲求全未必能維持團體和諧
(C)工作應憑實力獲得敬重,絕不可肆無忌憚仗勢妄
(D)比賽即將結束,衛冕者積分遙遙領先,顯然勝卷在握
(E)颱風季節將到,防災單位莫不未雨籌謀,預作防範措施
17. 框線內為某一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
目次,依目次選出對該書敘述正確的
項:
(A)按照朝代先後次序進行介紹
(B)詳於詩歌而略於駢文、散文
(C)對曹氏父子的詩風有所著墨
(D)強調陶淵明對南朝詩壇的影響
(E)指出庾信對北朝文風的影響
第一章 建安風骨
第二章 兩晉詩壇
第三章 陶淵明別樹一幟的詩風
第四章 謝靈運與詩風的轉變
第五章 齊梁詩壇
第六章 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
第七章 南北朝駢文及散文
5 102年學測
7 國文考科
- 5 -
18. 下列有關古代文化知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孔門四科為德行、言語、政事、文
(B)古人以二十歲為成年,一般貴族男女,於該年行冠禮
(C)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崩」,在古代為帝
王過世的用語
(D)張岱〈西湖七月半〉:「杭人遊湖,巳出酉歸。」「巳出酉歸」是指:天
未亮即出門,傍晚才回家
(E)吳敬梓〈范進中舉「范進進學回母親、妻子俱各歡喜「進學」
是指:范進經「童試」及格,考取秀
19. 徐志摩〈再別康橋〉「夏蟲也為我沉默」,句中的夏蟲原本只是「無聲」
被詩人說成「為我沉默」,是因為詩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於夏蟲。下列歌詞,
運用這種手法的選項是:
(A)時間是凍結在玄關的雨模糊你離去的腳印至少那漣漪/證明我們曾走
在一起
(B)淒冷的月暗暝/茫霧罩海邊/海面燈塔白光線/暗淡無元氣/只有是一直發
水螺聲哀悲
(C)想我一生的運命/親像風吹打斷線/隨風浮沉沒依偎/這山飄浪過彼山/一
旦落土低頭看/只存枝骨身已爛
(D)風冷心灰/吻別的季節/每棵樹都在流淚/滿街金黃的落葉/不怪誰/不承
認離別/當你搬出我心扉/寂寞翻箱倒櫃
(E)今天晚上的 星很少/不知道它們跑哪去了/赤裸裸的天空/星星多寂
寥/我以為傷心可以很少/我以為我能/過得很好/誰知道一想你/思念苦
無藥/無處可逃
20. 敘事文本中作者有時會運用對話來交代已經發生過的事下列引述的對話,
具有這種作用的選項是:
(A)我怔怔地望著她,想起她美麗的橫愛司髻,我說:「讓我來替你梳個新的式
樣吧!」愀然一笑「我還要那樣時髦幹什麼是你們年輕人的事了
(B)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麼會來?......他打折了腿了掌櫃說「哦!」
「他總仍舊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昏,竟偷到丁舉人家裡去了。他家的東
西,偷得的麼?」「後來怎麼樣?」「怎麼樣?先寫服辯,後來是打,打了
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C)「花菜賣多少錢?巡警問。大人要的,不用問價,肯要我的東西,就算
運氣好。參說。他就擇幾莖好的,用稻草貫著,恭敬地獻給他。「不,稱
稱看!巡警幾番推辭著說。誠實的參,亦就掛上稱仔稱一稱說:
人,真客氣啦!才一斤十四兩。
(D)旁坐有兩人其一人低聲問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罷?」其一人道「不
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
不曉得差多遠呢!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他的好處
人學得到;白妞的好人學不到。
(E)停了幾秒鐘,聽到阿旺嫂的聲音:「妳是在說我?」「對!既然說了,也就
不怕妳生氣,那段戲最重要,妳怎麼可以離開?」「吉仔撞到木箱子,頭上
撞一個大包,哭不停,我哄他,騙他,無效,只好帶他去吃冰!」「難道妳
不知道馬上就有妳的戲?」「知道我怎麼不知道!」知道還偏偏要去?」
102年學測 6
國文考科 7
- 6 -
21. 下列各組「」 文字,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況乎視之以至之勢,以疲敝之餘,
吏之戕摩剝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
(B)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海
外獨身遊,風雲「際」會秋。我傳靈德去,仗劍鬼神愁
(C)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
/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
(D)「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介而馳,初不甚疾,「比」行百里,
始奮迅,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
(E)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家人習奢
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
日乎
22. 下列引文,陳述外在環境對人產生影響的選項是:
(A)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B)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則日生邪情
(C)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
(D)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
(E)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3. 閱讀下文,選出符合文意的選項:
東蒙山中人喧傳虎來。艾子采茗,從壁上觀。
聞蛇告虎曰︰「君出而人民辟易禽獸奔勢烜赫哉!余出而免人踐踏,
已為厚幸欲憑藉寵光輝山岳何道而可?」虎曰「憑余軀以行可耳
蛇於是憑虎行。
未數里蛇性不馴虎被緊纏負隅聳蛇分二段蛇怒曰「憑得片時,
害卻一生,冤哉!」虎曰:「不如是,幾被纏殺!」
艾子曰「倚勢作威榮施一時終獲後戒之!」屠本《艾子外語
蛇虎告語》
(A)艾子世居東蒙山,平日以觀蛇虎相鬥為樂
(B)憑虎而行的蛇,本性難移,因而對虎不利
(C)虎置蛇於死地,是因虎性陰狠,事先布局
(D)本文可用「為虎作倀」形容蛇與虎的關
(E)本文旨在告誡世人:藉勢逞威,禍害必
部分:非選擇題(大題,
54
分)
明:本部分共有三題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標明題號一、
二、三。作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鉛筆。
7 102年學測
7 國文考科
- 7 -
一、文章評論
9
閱讀框線內文章之後請以個人想法評論作者的觀點文長約 100-150 字(
5-7 行)
世間沒有麼一個人必讀之書因為我們智能上的趣味像一棵樹那樣地生長
著,或像河水那樣地流著。只要有適當的樹液,樹便會生長起來只要泉中有新
鮮的泉水湧出來,水便會流著。當水流碰到一個石巖時,它便由巖石的旁邊
繞過去;當水流湧到一片低窪的溪谷時,它便在那邊曲曲折折地流著一會兒;當
水流湧到一個深山的池塘時,它便恬然停駐在那邊;當水流沖下急流時,它便
快向前湧去。這麼一來,雖則它沒費甚麼氣力,也沒有一定目標,可是它終究有
一天會到達大海。節錄自林語堂〈讀書的藝術〉
二、文章分析(占
18
分)
閱讀框線內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幾段文字後,回答問題:
(一)綜合材料(甲)與材料(乙),說明蘇轍提及的 方法」有哪些
(二)就材料(乙)蘇轍的自述,說明材料(甲)與〈上樞密韓太尉書〉的寫作
的有何關
答案必須標明一)(二)分列書寫(一(二)合計文長限 200-2509-12
材料()
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
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
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
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
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材料()
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轍之來也,於山見終南、嵩、華之
高,於水見黃河之大且深,於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故願得觀賢
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後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矣。
轍年少未能通習吏事
嚮之來非有取於斗升之祿偶然其所
然幸得賜歸待選,使得優游數年之間,將歸益治其文,且學為政太尉苟以為可
敎而辱敎之,又幸矣
三、引導寫作(占
27
分)
曾永義《愉快人間》說:「為了『人間愉快』,就要『人間處處開心眼』,就要
具備擔荷、化解、包容、觀賞等四種能力,達成『蓮花步步生』的境界。」這是一
段充滿生命智慧的哲思。「人間愉快」,可以是敞開心胸、放寬眼界的自得;可以是
承擔責任、化解問題的喜悅;可以是對周遭事物的諒解和包容;可以是觀照生活
趣的藝術;也可以是……。根據親身感受或所聞,
人間愉快
」為,寫
一篇完整的文章,記敘、抒情、議論皆可,文長不限。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