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正因為他們反對壞人;一旦壞人消失,英雄就會失去發揮的舞台。
當然,英雄並不只是靠著反對壞人而變成英雄,他會變成英雄,是因為他象徵著某樣東西,
可能是正義、他的家庭、朋友、社區或國家。不變的是,壞人一切只為自己,英雄所代表的,
往往超越他自己。 (改寫自 Howard Suber《電影的魔力‧英雄》)
乙
歷史上最偉大的女英雄是誰?很多人都會說是「聖女貞德」。但被問到貞德做過什麼英雄
事蹟時,多數人會說她被綁在火刑柱上活活燒死。一般人對她的認識,僅止於此。當被問到
西方畫壇中,被描繪次數最多的女性是誰,任何對於藝術稍有涉獵的人都會說:「聖母瑪麗亞」。
她在畫中是什麼模樣?答案不是她抱著耶穌死亡的聖體「聖殤」,就是她正在為襁褓中的耶穌
授乳。
女性負有養育責任,這對社會是件好事,但在戲劇中卻未必。當一位女性在電影中被描
述為英雄時,她就應該與所有其他男女英雄做同樣的事—承受苦難。
(改寫自 Howard Suber《電影的魔力‧女英雄》)
3. 下列影劇作品中的角色說明,最不符合甲文對「英雄」詮釋的是:
(A)《超人》裡,昂首闊步,充滿使命感,出生入死,忙著到處救人的超人
(B)《瑯琊榜》裡,被奸人謀害未死,重返京城,鏟奸鋤惡,也為自己平反的梅長蘇
(C)《屍速列車》裡,屍變後,為了不牽連女兒,選擇走到火車尾端跳車自盡的徐碩宇
(D)《日正當中》裡,因惡人出獄意圖不軌,只好重新出面拯救城鎮的即將卸任的警長肯恩
4. 依據甲、乙文,下列敘述最適當的是:
(A)母性,是電影中描述女英雄的必要條件
(B)拯救人類,是所有英雄人物的共同初衷
(C)無奈感,是影劇中凸顯英雄不凡的手法
(D)犧牲,是英雄用來成全自己夢想的途徑
參、 多選題型
5. 賞析下詩,敘述正確的是﹕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遠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深樹語流鶯。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寇準〈春日登樓懷歸〉)
(A)首聯敘述登樓引領遠眺,見暗夜中平野遼闊與流水潺潺
(B)頷聯寫俯察廣野無人跡,孤舟飄蕩於水面上顯現出空寂
(C)頸聯寫望見荒村中炊煙裊裊,又聞樹林深處有飛鶯鳴叫
(D)尾聯寄託思鄉,深陷懷想時,「忽自驚」引發深沉的感慨
(E)是借景抒情之作,頷聯、頸聯、尾聯對仗,偶數句末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