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育學程筆試答案與解析

pdf
247.13 KB
6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國立東華大學112學年度國小教育學程筆試
1 /6
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112學年度國小教育學程考試
教育常識測驗選擇題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B A D C B C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C A B A A D C
壹、 選擇題:40
說明:請以 2B 鉛筆於「選擇題答案卡」劃記,單選題,每題 2分,答錯不
倒扣
1. 皮亞傑(J. Piaget)與維高斯基(L. Vygotsky)的理論觀點在認知發展上的比較下列何者正
確?
(A) Piaget 認為發展先於學習;Vygotsky 認為學習先於發展
(B) Piaget 認為認知發展源於互動的社會因素;Vygotsky 認為認知發展是源於成熟的生物
因素
(C) Piaget 認為認知發展機制是同化與調適;Vygotsky 認為認知發展是認知衝突引發質的
改變
(D) Piaget 強調與能力較高者互動而建構知識;Vygotsky 強調個體主動與環境互動而建構
知識
2. 今天小美的國小老師利用導師時間,請學生發表自己對於學習的想法。成績優秀的小美
說:「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考到好學校,將來才能有好的職業和好的生活。從小爸爸就要我用
功讀書、將來當醫生,繼承他的衣缽,所以我要像哥哥ㄧ樣爭取好成績、考進醫學院,讓大
家都稱讚。」小美的發言顯示她較可能具有下列何種認同狀態與目標導向?
(A)早閉型認同、精熟目標導向 (B)早閉型認同、表現目標導向
(C)定向型認同、表現目標導向 (D)定向型認同、精熟目標導向
國立東華大學112學年度國小教育學程筆試
2 /6
3. 下列哪一個敘述較符合 Dweck 內隱智力理論的能力增長觀(incremental view of ability)的概
念?(A)小玲在接受體操訓練時總是滿頭大汗,覺得自己的實力越來越強。
(B)小平看到發回來的考卷,說:「我怎麼那麼笨,分數就是最佳證明。」
(C)小威:「我的記憶力遺傳到我爸,要考好英文對我而言是困難的。」
(D)小安未獲選籃球校隊,認為再練也有弱點因此放棄明年校隊甄選。
題組(45)
自然科的黃老師在教授電路單元時,透過說明水壓與水流的關係,藉以引導學生了解電壓與
電流的概念。黃老師發現,小亮在小考時,實作部分知道如何操作組裝,完成串聯與並聯電
路,但是紙筆測驗的題目是電路基本概念,如電阻、電壓、電流的定義,卻答錯一大堆。
4.黃老師透過說明學生已知的例子(水壓與水流的關係),藉以引導學生了解新的概念(電壓與
電流的關係),是比較希望學生達成何種學習效果?
(A)組織(organization) (B)遷移(transfer) (C)定程式法(algorithm) (D)雙重編碼(dual
coding)
5.前述小考情境中實作部分是如何操作組裝以完成串聯與並聯電路紙筆測驗是電路基本
概念,如電阻、電壓、電流的定義。實作與紙筆測驗是分別測量學生何種知識?
(A)程序性(procedural)、陳述性(declarative) (B)條件性(conditional)、策略性(strategic)
(C)程序性(procedural)、策略性(strategic) (D)條件性(conditional)、陳述性(declarative)
6. 上數學課時,教師通常先對全班說明例題的解題步驟,再要求同學針對類題進行相同解
法的練習。長久下來,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順從與適應的習性,此現象屬於下列哪一種課
程?
(A)知覺課程 (B)懸缺課程 (C)理想課程 (D)潛在課程
7. 依據布魯姆(B. Bloom)認知目標層次分類,以下四個學習目標由高至低排序應為下列何
者?
甲、能判斷他人的情緒,表現出合宜的行為;乙、能解釋不同情緒的特徵與表現方式;
丙、能說出情緒的定義與內涵;丁、能舉例說明情緒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A)丙甲丁乙 (B)丙丁甲乙 (C)甲丁乙丙 (D)丁丙甲乙
8. 下列何者較合乎素養導向教學的精神?
(A)在環境保育主題單元中,檢驗學生完成教師指定環保任務的比率
(B)在氣候變遷的主題單元中,引導學生進行資料蒐集、分析與分享
(C)自然領域教學時,請學生完成教材的實驗步驟,再對照科學原理
(D)數學領域教線對稱概念時,先說明線對稱定義,再核對生活實例
題組(910 )
國立東華大學112學年度國小教育學程筆試
3 /6
針對新聞常報導「PM2.5,錢老師想設計一份「我們的環境」課程,帶領學生透過發現環境
污染問題、選擇與界定問題、建立假設、蒐集及分析資料並提出解決策略等歷程,引導學生
學習。
9.錢老師的教學設計較屬於下列何者?
(A)解釋教學 (B)創造思考教學 (C)探究教學 (D)文化回應教學
10.下列何者不適合做為錢老師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
(A) PM2.5 如何對人體造成傷害? (B)請問要如何為 PM2.5 下定義?
(C)如何改善 PM2.5 的空氣污染? (D)空氣中的 PM2.5 是如何產生?
11.陽明國小是一所偏鄉小校,為進行跨領域課程設計,校內教師透過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討
論可行作法。有關跨領域課程作法的主張,下列何者較適切?
跨領域課程設計可安排在校訂課程中實施「社團活動」不宜開設跨領域相關學習
活動;丙、不同學科教師共同授課,才是跨領域課程設計;丁、可尋求與鄰近學校合作進
行跨領域課程設計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2. 林老師發現某次考試各班的「作文」平均得分落差很大認為可能是各班老師評分標準不
一所致,建議學校重新檢討作文的評量規準。林老師重視何種信度?
(A)複本信度 (B)重測信度 (C)內部一致性信度 (D)評分者間信度
13. 下列哪一項學習目標的敘寫方式,最符合學習結果(learning outcomes)導向的觀點?
(A)學生練習電腦軟體的操作步驟 (B)學生能解釋文章中的因果關係
(C)學生進行科學實驗並討論結果 (D)學生學習如何正確使用量角器
14. 江老師在規劃教學時,先確定學生要達到的預期終點目標,再決定用什麼證據瞭解學生
的學習成效,最後計劃學生的學習經驗並擬定教學活動。江老師的教學規劃程序屬於哪
一種教學設計模式?
(A)動機模式(ARCS) (B)線性模式(ASSURE)
(C)逆向設計模式(UbD) (D)問題導向模式(PBL)
15. 有關教育目的之敘述,下列何者較接近杜威(J. Dewey)的教育觀?
(A)教育目的在讓學生學習如何參與民主生活 (B)教育的目的是為培養孩童永恆不變的
觀念 (C)教育目的在訓練學生精熟各個學科的知識 (D)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為未來生
活作準備
16. 「學校應用正向管教辦法輔導有霸凌行為的同學」,這種作法是運用何種懲罰原理?
(A)報復說(Retributive Theory) (B)感化說(Reformative Theory)
(C)懲戒說(Deterrent Theory) (D)人道說(Hum anist Theory)
國立東華大學112學年度國小教育學程筆試
4 /6
17. 下表為高低分組各 40 位學生在一題選擇題四個選項的人數分布其中 D為正確答案
下列有關此試題的敘述,何者適切?
選項
組別
B
C
D
高分組
9
11
10
低分組
11 8 12 9
(A)此題測量的概念可能尚未教過學生在猜題 (B)此題正確選項的敘述可能具有暗示
(C)此題的難度適中很適合用於常模參照測驗 (D)選項誘答力低能診斷學生不清楚地
18. 一年級的小偉跟林老師很熟稔,有一天他笑著跟老師說「老師你很狗屎。」想看看老師
會有甚麼反應。林老師針對小偉的行為,最適合的輔導作法為下列何者?
(A)告訴小偉他的話會讓人不舒服 (B)向小偉的父母說明小偉說難聽詞彙這件事
(C)可以和全班一起討論這件事情 (D)嚴厲的指正小偉不應該說這個難聽的詞彙
19. 教師認為學生在學校學習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家庭無法塑造刺激學習的適當環境
種說法較屬於下列何種觀點?
(A)文化差異 (B)文化宰制 (C)文化衝突 (D)文化貧乏
20. 下列有關教學的敘述,何者錯誤?
(A)趙老師經常用時下年輕人的流行用語與例子來解釋課本內容是將非主流文化融入教學
(B)錢老師要求學生熟讀並背誦《論語》等經典著作,錢老師教育哲學是立基於永恆主義
(C)孫老師運用學生學過的加法經驗講解乘法,幫助學生了解乘法概念,是運用熟練原則
(D)李老師上異分母分數加減時,示範舉例幫助學生理解,是「搭鷹架」(scaffolding)做法
國立東華大學112學年度國小教育學程筆試
5 /6
貳、 申論題:10
說明:請以藍/黑原子筆在「申論題答案紙」作答,由左至右橫式書寫,不
必抄題
試論述教育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係?
參、 國小數學素養題:10
說明:請以藍/黑原子筆在「數學素養題答案紙」作答,由左至右橫式書
寫,需依據題號作答,不必抄
一、欣欣國小六年級舉辦數學期中評量,其中有一個問題如下:
1.正確答案的選項為何?( 2)
2.這題要考的數學概念為何?(1.5 )
3.學生必須掌握題目中的哪些關鍵條件及如何思考,才能正確找出答案?請說明。(1.5 )
二、下題是某縣市學力檢測六年級的數學問題:
弟弟和哥哥到文具店選購相同的鉛筆若干枝,弟弟付了
48
元,哥哥
付了 84 元,請問下列何者
不可能
是一枝鉛筆的售價?
4
6
8
12
將鹽滷加入豆漿後可製作出美味的豆花,而且以「豆漿:鹽滷
100 : 1
的比例做出來的豆花軟硬度最剛好。
爸爸想按照這個比例製作豆花,第一次製作時,在 600m l 的豆漿中加入了
3m l 的鹽滷,結果製作出來的豆花太稀,如果多加一些鹽滷,會讓製作出來
的豆花變硬。
爸爸希望能夠成功製作出軟硬度剛好的豆花,下列哪個建議是正確的?
第一次加的鹽滷太多了,應該加入 1m l 的鹽滷就好
第一次用的豆漿太多了,應該用 100m l 的豆漿就好
600m l 的豆漿製作豆花應加入 1m l 的鹽滷就好
300 m l 的豆漿製作豆花應加入 3m l 的鹽滷
國立東華大學112學年度國小教育學程筆試
6 /6
1.本題正確答案的選項為何?在下面表格每個選項右邊欄位的 中打勾(1 )
2.請評估並在下面表格中寫出每個選項為正確或錯誤的理由。(4 )
選項內容
勾選答案,並寫出每個選項為正確或錯誤選項的理由
第一次加的鹽
滷太多了,應該
加入 1m l 的鹽
滷就好
正確的選項
錯誤的選項
理由:
一次用的
豆漿太多了,應
該用 100m l
豆漿就好
正確的選項
錯誤的選項
理由:
600m l
豆漿製作豆花應
加入 1m l 的鹽滷
就好
正確的選項
錯誤的選項
理由:
300 m l
豆漿製作豆花應
加入 3m l 的鹽
正確的選項
錯誤的選項
理由:
試題至此為止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