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4 課程教案:教案設計的簡案與詳案比較。「介紹四步驟(學習目標撰寫
與動詞選用、理念與情境的選擇、教材教具資源與學習策略&形成評量之
活動編排、總結評量的多元兼顧與回應目標)」,每位成員報告時都穿
插113年教檢與本課程有關的考古題的提問、互動與解說。
G5 教案實作A(可用ChatGPT輔助):1.目標模式教案中,三種「學習目標」
的提倡者、各層次內容&適合之動詞用語、素養層次的用語、融入議題如
何整合描寫、認知&技能&情意的同時學習原則。2.課程設計理念模式(人
本設計、認知發展、文化回應)的選定、學習情境之「生活經驗」的選
定。每位成員報告時都穿插與本課程有關的考古題的提問、互動與解
說。
G6 教案實作B(可用ChatGPT輔助):3.發展活動的呈現順序、「學習策略」
類型說明與選用、「形成性評量」方式的選定。每位成員報告時都穿插
與本週相關之教檢或教甄考古題的提問、互動與解說。4.目標模式教案
中,「總結評量的多元評量」類型選定、評量能否回應學習目標的設
定、教學實踐後的反思如何呈現。每位成員報告時都穿插與本週相關之
教檢或教甄考古題的提問、互動與解說。
G7 教案實作C(可用ChatGPT輔助):評量概念舉例&介紹~標準或常模參照評
量、出考卷的雙向細目表、評分規準(rubrics)設計、學習的評量
(assessment of learning) 、促進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for
learning)、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每位成員報告時都
穿插與本週相關之教檢或教甄考古題的提問、互動與解說。
學科取向(忠實觀與調適觀):每人選一領域(語文或數學)並搭配一項融入
議題(19項任選,如環境、能源),設計40分鐘教案(可用ChatGPT輔助)。每
位學生撰寫並上傳繳交教案簡案一份,用四項檢核指標(目標.情境.策略.
評量),向同學介紹自己寫的教案1-2分鐘。班上同學就四項指標留言回
饋。
期中考試,考古題(G1~G7,含114、113課程類考古題)、彈性學習時間、補
救教學。
G8 課程評鑑:課程評鑑VS教學評量差異(全校性課程評鑑與課程單元評量
的比較)。各種課程評鑑模式介紹,包括:目標獲得模式、外貌模式&回
應式評鑑、差距模式、評鑑中心模式、認可模式、CIPP模式、對辯模
式。每位成員報告時都穿插與本週相關之教檢和112年教檢課程類考古題
的提問、互動與解說。
G9 Taba和Bobbitt 和Charters和Tyler的目標模式、Wheeler圓環模式等衍
伸學者(科學技術導向)內容解說&優劣評價,目標-選擇-組織-評鑑-->
「統整知行意-情境定錨-策略運用-實踐評量」-->比較素養導向前後的
教案差別。每位成員報告時都穿插與本週相關之教檢和111年教檢課程類
考古題的提問、互動與解說。
G10Stenhouse、Hirst和Bruner等人的歷程(過程)模式內容解說&優劣評
價,艾斯納的表意目標,以種籽親子實驗小學為例說明該校的歷程(過
程)模式課程。Lawton和Skilbeck的情境模式(在地文化分析、折衷模
式)內容解說&優劣評價,以某一所學校某班的校訂課程為例,說明其
情境模式課程 (含全校特色課程架構規劃表)。每位成員報告時都穿插與
本週相關之教檢和 110年教檢課程類考古題的提問、互動與解說。
G11Hunkins的決定模式(目標導向、慎選內容&經驗、滾動修正)內容解說
&優劣評價,以某一所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為例,說明課發會對該校課程
發展之決定權與審核任務。Schwab和Walker的慎思模式(質性導向、忠
於原貌、自然/寫實模式)解說&優劣評價,以某一所學校的教師專業發
展社群為例,說明該校教師社群如何下而上共同建構,並實踐全校性螺
旋式的特色課程。 Banks的多元文化模式(四種文化回應教學取向:貢
獻、添加、轉型、社會行動)內容解說&優劣評價,以某一所原住民族學
校的民族教育課程為例,說明該校的多元文化模式校訂課程。每位成員
報告時都穿插與本週相關之教檢和 109年教檢課程類考古題的提問、互
動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