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QA:理念、實施與國中小變革

pdf
245.36 KB
4 頁
600g1sff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108 課綱及配套措施QA
108.8.26
項次
問題
說明
1
為何要實施 108 課綱?
一、這是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最重要的關鍵,也是第一次將十二年國教的課綱放在一起研發審議。
二、 我們之所以要有 108 課綱,是因為我們要讓臺灣孩子有能力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而不只是在教育
中獲得考試的技巧與能力。
三、 108 課綱重視更彈性、更多元的機會,給孩子學習空間,並且將生活經驗和知識、技能有所連結,
探索自我、認識世界,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成就每個不一樣的孩子。
2
108 課綱從哪一年、幾年級
開始實施?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 108 學年度起實施,主要對象是 108 學年度國小、國中及高中一年級入
學新生。
3
108 綱在國小國中的改
變為何?
一、 理念:「自發」、「互動」及「共好」
二、 願景:「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三、 各教育階段的改變:
(一)國小:
1.國語、數學學習節數增加,以增強基本學力。
2.新住民語文課程納入部定必選課程,學生可從本土語言及新住民語文擇一修習。
(二)國中:
1.每週 3~6 節彈性學習課程。
2.新增科技領域課程(資訊科技、生活科技)
4
有關 108 課綱的特色,可以
從哪些網站資料得到資訊?
一、
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13,c639-1.php?Lang=zh-tw
二、 有關 108 課綱相關資源, 至國家教育研究院 行認識課綱 網址為
https://www.naer.edu.tw/files/11-1000-1580.php?Lang=zh-tw針對 108 課綱的特色有提供說
明的小手冊、簡報與學校實施案例供參考。
三、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計畫帄臺 http://course.tchcvs.tw/ ,可查詢學校課程計畫書。
2
項次
問題
說明
5
核心素養是什麼?
一、什麼是素養?
()素養係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其中關鍵重要
的素養,即為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讓
孩子能在生活中實踐力行。
()素養就是給孩子在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外,還有以後面對世界變化需要的知識、能力還有態度。
()不是將知識就只是冷冰冰的背誦和記憶,重點是跟生活情境有連結,不是用抽象的知識理論,而
是從學生在日常生活裡面的體驗累積知識,自然而然地學習。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
)就像教導學生煮菜,閱讀食譜知道如何煮,這是「知識」實際操作做出一道菜,這是「能力」
把菜與他人分享並從中學到如何更精進,這是「態度」。綜合以上,就是「素養」
二、108 課綱的核心素養包括三大面向與九大項目:
()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 ()九大項目「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符號運用
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
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6
素養需要補習嗎?
素養可以分為各領域的基本概念與生活實踐(應用)兩部分:
()基本概念部分:只要學生在學校認真學習,應該足以學會各領域的基本概念。當無法理解各領域
的基本概念或學習有困難時,可尋求任課教師協助,或是參加學校的學習扶助。
()生活實踐部分:難以透過補習來培養,建議由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連結所學
概念」的習慣,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學生在各領域的素養,並適應教育會考中生活實踐
題目。
二、教育部為了推動 108 課綱,近年已做了很多準備,透過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共同備課讓素養在教學中
實現,例如:過去學校在教數學、自然領域時,往往是老師先講述定義,講完後舉例,接著就是練
習、練習、再練習,讓學生在不斷的重複練習中面對考試。素養的學習是講究探究與實作,重複練
習往往在考試結束後就「歸零」面對未來的挑戰,學生要成為終身的學習者,學校要教的不只是標
準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建立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且能在生活中實踐與運用。
「素養」來自生活,也強調用於生活中的實踐,引導孩子好好生活,讓孩子習慣自己解決生活上的大
小問題,就是最好的素養「生活實踐類(情境題)」的訓練,不必把孩子送去「素養補習班」
3
項次
問題
說明
7
家長們應該要怎麼做?要特
別幫孩子準備什麼嗎?
108 課綱很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這部分也很需要家長多多傾聽和陪伴孩子,
陪著孩子摸索興趣,支持他找到自己的方向。 適度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例如他的人
際網絡、他想參加的社團或者活動比賽,陪著孩子認
識世界、理解自己、找到自己喜歡的路。
做父母的要給孩子適度地傾聽理解,給予鼓勵支持但放手給孩子空間也是很重要的。
8
108 課綱國小科技課程如何
實施?
一、依總綱實施要點,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科技、資訊等議題,必要時由學校於校訂課程中進行規劃。
二、為落實課綱「核心素養」之課程發展主軸,裨益各教育階段間之連貫及領域間之統整,其中核心素
養的溝通互動面向中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之核心素養,已羅列國民小學教育階段之具體內涵
透過各領域課程教學實施培養之。
三、學校或教師在規劃國小階段科技統整課程時,可參考《議題融入說明手冊》中「資訊教育」與「科
技教育」之內容,適切融入到各領域課程與教學中;必要時,亦可透過學校規劃學校本位及特色課
程,依照學校資源條件與學生特性,規劃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以培養科技素養與知能。
9
108 課綱新增科技領域課程
都準備好了嗎?
一、課程與教學輔導面,教育部在 105 學年度開始補助設置「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提供基本空間跟設
施,讓老師進行科技領域課程研發與研習增能,也舉辦像是科技體驗冬夏令營、科技產業體驗探
活動或是科技教育競賽活動讓學生參加;偏遠地區及非山非市學校,除了透過外部科技專長師資
同教學,提升老師教學能力外,教育部也鼓勵學校利用暑假期間透過活動方式提供學生學習 Coding
的機會,以降低城鄉差距造成的學習落差。最後,也補助科技前導學校試行科技領域課程,產出
程實施手冊、教學案例及課程計畫,提供實施經驗供其他學校參考。
二、師資整備,教育部則開設增能學分班及第二專長學分班,幫助老師提升科技領域教學專業知能,
108 課綱科技領域課程的內涵;各縣市也透過開缺、提高教師員額編制、外加專長教師、合聘、
跨校教學等機制,補足科技領域專長師資。
三、在設備方面,透過建置或更新生活科技教室及資訊科技教室,確保 108 課綱實施後,具備充足與完
善的教學環境與空間。
四、教育部從 105 學年度開始,從課程與教學輔導、師資準備及設備整備等面向,為 108 課綱科技領域
課程實施做足準備,期待藉由科技領域課程的實施,培養學生動手實作跟運算思維等科技素養,
及跨學科的知識整合運用能力。
10
12 國教課綱強調素養導向,
教育會考試題是不是會變難
呢?
一、111 年教育會考試題的帄均難度仍維持難易適中。
二、教育會考各科試題皆以標準化程序研發,試題進入題庫前會預先收集學生反應,能確保試題之品質
穩定整體試題難易度與鑑別度,就目前各科研發結果顯示,偏生活應用的素養導向試題不一定是難
題,家長及考生可以安心。
4
項次
問題
說明
11
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跨領域
學習,教育會考會不會在一
個考科評量多個領域的知識
或概念呢?
一、教育會考各考科試題皆依據對應領域課綱中之學習重點命題,因此不會在某個考科評量其他考科的
知識或概念。 二、教育會考規劃透過下列方式
展現跨領域的理念:
()試題的素材來自其他領域,或是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所列議題。例如國文科以科普文章作為選文、
英語科的選文涉及社會議題。
()評量跨領域的共同核心能力。例如圖表的解讀是各領域都需要的能力,可視為一種跨領域的共同核
心能力。
12
素養導向試題的閱讀量較
大,學生會不會來不及作
答?
結合生活情境的試題,為了完整清楚的說明情境脈絡,有時候文字敘述會比較多。但不是所有試題
都需要情境,也不是所有情境都需要大量的文字敘述。 在試題研發時會盡量以精簡的文字將
情境說明清楚,各科在編排試題本時,也會控制總字數。相較
現行試題本,111 年各考科的題數都會略為減少,學生不必擔心來不及作答。 無論是應試哪
一考科,閱讀理解都是很重要的能力。應鼓勵學生培養廣泛閱讀各領域篇章文字的習
慣,不要只閱讀圖像式的資訊。
13
111 年教育會考有哪些不同
現行制度的變革呢?
一、為避免造成教學現場的恐慌,以最小變動為原則規劃 111 年教育會考。
二、各科精熟、基礎、待加強之「等級描述」會依據十二年國教課綱微調。
三、強化生活實踐類試題的設計。
四、各科試題本的題數微幅調降。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