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學生課程調整手冊(建議篇)

pdf
20.75 MB
127 頁
Emma Chiang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身心障礙學生領域課程調整應用手冊(調整建議)
中華民國 108 1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身心障礙學生領域課程調整應用手冊(示例篇)
中華民國 108 11
目錄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身心障礙學生領域課程調整應用手冊(調整建議篇)
壹、使用說 ............................................................................................................................................................. 1
貳、領域/科目課程學習重點與調整建議 ............................................................................................................... 9
語文領域國語文 ........................................................................................................................................................................ 9
語文領域英語文 ...................................................................................................................................................................... 51
數學領域 ............................................................................................................................................................................... 101
生活課程 .................................................................................................................................................................................. 194
健康與體育領域 ...................................................................................................................................................................... 194
綜合活動領域 .......................................................................................................................................................................... 264
自然科學領域 .......................................................................................................................................................................... 352
科技領域 .................................................................................................................................................................................. 457
藝術領域 .................................................................................................................................................................................. 474
社會領域 .................................................................................................................................................................................. 527
目錄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身心障礙學生領域課程調整應用手冊(示例篇)
參、個別化教育計畫與課程結合之應用示例 .................................................................................................... 630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國小 ........................................................................................................................................................ 630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國小 ........................................................................................................................................................ 638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國中 ........................................................................................................................................................ 647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國中 ........................................................................................................................................................ 660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普高 ........................................................................................................................................................ 669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技高 ........................................................................................................................................................ 675
肆、課程調整教學示例 ......................................................................................................................................... 681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國小階段 .................................................................................................................................................. 681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國小階段 .................................................................................................................................................. 789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國中階段 .................................................................................................................................................. 825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國中階段 .................................................................................................................................................. 975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高中職階段 .............................................................................................................................................. 990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高職階段 ................................................................................................................................................ 1067
1
壹、使用說明
壹、使用說明
一、基本理念
隨著融合教育的發展,身心障礙學生從追求安置上的融合,進而能和融合安置中的老師以及同學們有所互動,並期待能夠達到功能上
的融合,也就是 O'Hanlon1993)所提出的三層次的融合。O'Hanlon1 認為,融合應該達到物理的融合、社會的融合以及功能的融合,也就
是說身心障礙者不但應該與其他同年齡學生在一起學習,彼此也要有所互動,而且能發揮身為班級一份子的責任與功能。從這個觀點來
看,身心障礙學生在融合安置的教育環境中,也需要能有效參與普通教育課程學習。
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規定,學校課程分為部定課程和校訂課程,其中部定課程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為培養學生基
本知能與均衡發展的「領域學習課程」;而在高級中等學校為部定必修課程,包含達成各領域基礎學習的「一般科目」,以及讓學生獲得職
業性向發展的「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
面對特殊教育學生的獨特學習需求,總綱也特別規範,「應提供支持性輔助、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及實施課程調整。」而且,特殊教育學
生的課程必須依據特殊教育法所規範的個別化教育計畫或個別輔導計畫適性設計,必要時得調整部定必修課程,並實施教學。這給予特殊
教育學生課程調整的彈性。
這裡的課程調整包括「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實施辦法」(民 99.12.31)第 4 條所規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實施特殊教育
課程,應依學生之個別需求,彈性調整課程及學習時數,經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審議通過後為之。」也就是領域/科目的學習節數的彈
性調整以及學習內容、學習歷程、學習環境及評量方式的調整。
要讓身心障礙學生有效參與普通教育課程,普通教育課程要彈性調整。因此,在特殊類型教育(特殊教育、藝術才能班)課程實施規
範中特別把「領域/科目課程調整應用手冊」(以下簡稱本手冊)列為配套措施,提供特殊教育教師在調整領域科目課程時的參考。
因此,本手冊的發展目的是在提供特殊教育教師調整課程過程的參考,尤其是各領域科目之學習重點調整的參考。由於是提供在進行
領域科目課程調整的參考,所以重點放在各領域科目的學習重點調整建議以及個別化教育計畫示例以及教學示例。
二、適用對象
本應用手冊的適用對象是身心障礙學生在特定領域科目有學習功能缺損者。100 年特殊教育課程大綱使用「認知功能或學習功能輕微
缺損學生」或「認知功能或學習功能嚴重缺損學生」,是將學生依認知功能或學習功能缺損程度加以分類,再說明其課程的調整做法。十二
2
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強調以學生在各領域/科目的學習功能缺損程度,再決定其所需的調整。因此,課程調整不是根據障礙類別及安置場所
進行特殊教育學生的整體課程規劃,而是要依據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之能力現況與需求評估發掘學生在每一項領域/科目之能力或
表現情形,調整每一位身心障礙學生的課程。
身心障礙學生依其就讀階段可以分為國小教育階段、國中教育階段和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依 12 年國教總綱課程架構的規範,國中小架
構相同,高中職則分不同類型高中。為使特教老師在應用時可以,方便跨教育階段別了解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重點調整建議,本手冊將國
小、國中、普通高中和技術型高中編輯在一起,依普通教育領域課程綱要學習重點的編排方式,先呈現原領域科目的學習表現和學習內
容,也就是適用學習功能無缺損者,再呈現學習功能缺損輕微缺損和學習功能嚴重缺損的調整建議。不過,由於普通高中所招收身心障礙
學生在各科目之學習功能缺損以輕微缺損為主,因此只呈現學習功能缺損輕微缺損的調整建議。
三、課程調整原則與作法
課程調整包括學習內容、歷程、環境與評量,而且需要考量每一個領域/科目的學習功能。所以,在進行課程調整時,可以從下圖 1
流程來思考。從圖中可知,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能力和需求,考量其在每一個領域/科目上的適配性,包括學生是否能使用該領域/科目的學習
重點、參與課程學習的方式、學習教材的格式、學習評量的方式等。如果學生可以使用該領域/科目的學習重點,則該領域/科目需依據總綱
與該領域課程綱要之規劃與安排。但是,學生若伴隨感官、動作、溝通、注意力、或情緒行為等方面的困難和需求,則需要再提供適切的
教育輔助器材(學習環境調整)、座位安排(學習環境調整)、教學的策略(學習歷程調整)、作答反應方式(學習評量調整)、學生助理人
員(學習環境調整)等課程調整。此外也可能需要行為功能介入方案與其他支持策略或相關服務(如:復健服務)
假若學生的學習功能無法適用該領域之學習重點,則代表該領域/科目為學習功能有缺損領域/科目,依學生在該缺損領域/科目的後落
程度,分成學習功能輕微缺損領域和學習功能嚴重缺損領域。在這些學習功能有缺損的領域/科目,除了仍需考量前述的學習環境、學習歷
程和學習評量調整外,還得考量在該領域的學習重點和學習節數的調整(學習內容調整)。同時依學生的學習功能缺損程度進行原班課程調
整或外加式課程、或得至普通班級或在社區/職場中以調整該領域/科目課程之方式進行融合教育(學習功能輕微缺損領域);或進行普通班
抽離式教學或在原安置之集中式特殊教育班進行教學(學習功能嚴重缺損領域)
3
1 課程調整的流程圖
課程調整包括學習內容、學習歷程、學習環境、學習評量等四個向度。以下分別說明其內涵和作法。
(一) 學習內容的調整
學習內容的調整包含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各領域/科目之節數/學分數與學習重點(含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的調整。
學習重點(含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的調整,針對學習功能缺損領域,調整方式主要為「簡化」「減量」「分解」「替代」「刪除」。調
整各教育階段之各領域/科目的學習重點(含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再根據調整過後學習重點,以課程與教材鬆綁的方式安排學習節數/學分
數與決定學習內容。因此,該領域/科目的節數或學分數的調整,需依學生在該領域/科目之學習重點的調整結果,再經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
會議決議並由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同意後執行。
1. 簡化
是指降低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的難度。例如在國語文學習表現上,2--1 能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為「能說出語意
完整的話」2--2 能說出所聽聞的內容」,為「能簡單複述所聽聞的內容重點」。在學習內容上,Be--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便
條、對聯等之慣用語彙與書寫格式為主」。為「簡單書信之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Be--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說明書、廣告、標語、告
4
示、公約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為「購物清單、簡單參觀報告與心得的表達方式」
2. 減量
部分學習重點對學生而言過多,需要減少分量,保留對學生關鍵且重要的項目。因此減量是減少領域/科目學習重點的部分內容。例如
在國語文學習表現上,4--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減量為「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200 字,能使用常用國字至少 500
字」1-I-3 能聽懂簡單話語、生活短文、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和肢體語言」 減量為「能聽懂簡單話語,有適切的表情和肢體語
言」。在學習內容上,Ad--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及兒童劇,減量為「故事、短劇」Cc-V-1 文類(各時代文本)、文學
史、思想流派認知」,減量為「Cc-V-1 與文本相關的文類知識」
3. 分解
有些學習重點的內涵較為龐雜,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習得所有的項目內容有所困難。因此,將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為數個小目標或學習
內容,在同一階段或不同學習階段分段學習,以便學生的學習能夠循序漸進。例如在國語文學習表現上,1--3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
並分辨事實或意見」,成「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聆聽時,能分辨事實或意見」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
答,並分享想法」,為「 與他人交談時,用合宜的語句回答問題」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地提問 」和「 與他人交談時,能分享想
法」。在學習內容上,Ad--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為「篇章的大意」「篇章的主旨」和「篇章的簡單結構」Bb-V-1 情志的
抒發與省思」為「Bb-V-1-1 情志的抒發」和「Bb-V-1-2 情志的省思」
4. 替代
有些學生因其障礙的因素,無法以原來的方式達成學習目標,而需以另外一種方式達成原來的領域/科目之學習重點。例如在國語文學
習表現上,6-V-3 能使用流暢、優美的文字寫作,提昇語文在生活與職場的應用能力」,對於有書寫困難的學生,可以用替代的方式來寫
作,而改成「能運用打字或語音輸入系統使用流暢、優美的文字寫作,提昇語文在生活與職場的應用能力」5--9 能透過大量閱讀,體
會閱讀的樂趣」,對於有閱讀困難的學生,可以用替代的方式來閱讀,而改成「能透過報讀軟體進行大量閱讀,體會閱讀的樂趣」
5. 重整
將該學習階段或跨學習階段之學習重點重新詮釋或轉化成生活化或功能化的學習目標與學習內容。例如在國語文學習表現上,1--3
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說出聆聽內容的要點」,為「聽懂適合程度的日常生活短文、故事、短劇」6--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
事物的作品」和「6--5 書寫說明事理、議論的作品」為「能用書寫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日常生活的想法或感想」
以上這五種調整方式,可以視學生的能力和需求, 彈性使用其中一種調整方式或多種調整方式。例如同時使用減量和,4--1 認識
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調整為「認識生活中常用國字至少 300 字,使用 150 字」
若學生因障礙限制較大,在該領域/科目學習功能缺損嚴重而無法學習原學習重點,要先考量採方式或替代調整,若真的無法透過或替
5
代方式來調整,可以將部分較難的內容,但要特別謹慎,因為學生可能在該學習階段未學習這些學習重點,而影響下一學習階段的學習。
因此,本應用手冊並未對特定學習重點直接標示,若目前尚無適當調整建議,則以空白表示。
為提供教師課程調整過程參考,教師可以參考本應用手冊所提供之調整建議,進行調整。教師務必依學生的個別能力與需求,先考量
是否適用原學習重點,再考思如何利用前述的五種調整方式加以調整,若「領域課程調整應用手冊」所提供之調整建議不適合,老師宜根
據學生實際需求自行調整
學生在特定領域/科目學習重點的調整需求依學生之個別差異而有所不同,雖然可以依學生的學習功能缺損程度分為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和學習功能嚴重缺損三種情況,但實際上並非三類而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課程調整的程度可以從下圖 2觀之。也就
是說,要考量特殊教育學生在某一領域/科目的學習功能,再根據優異或缺損的程度,彈性運用調整原則,在這裡是指運用「簡化」「減
量」「分解」「替代」「刪除」為有學習功能缺損的領域/科目調整學習重點。
2 連續性的課程調整
(二) 學習歷程的調整
學習歷程的調整是指依特殊教育學生的個別需要,藉由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學活動安排、和安全積極的學習氣氛,促進學生有效參與
學習,常見的調整作法包括:
6
1. 善用各種能引發其學習潛能之學習策略,並適度提供各種線索及提示。例如針對閱讀理解能力低落的學生,老師可以運用相關閱讀策
略,常見的策略包含畫重點、做摘要、心智圖法、推測上下文、猜測文意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
2. 採用工作分析、多元感官、直接教學、合作學習、合作教學、多層次教學或區分性教學(差異化教學)等教學方法,並配合講述、示
範、發問、運用多媒體、圖解、操作、實驗、角色扮演等不同的策略及活動進行教學。例如對語言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搭配實
物、影音、動作等多感官方式呈現學習內涵。在普通班,老師同時面對一般學生和特殊教育學生,教學活動則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
的方式;或採用多層次教學,讓學生可以依其適切的方式來學習以達到不同的學習目標。
3. 調整教學地點和情境,以激發並維持特殊教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例如在自然課時老師安排到校園裡觀察校園的植物。
4. 穿插一些遊戲活動或將教學活動分段進行,並多安排學生練習表現的機會。例如在語文課程帶入部首的打地鼠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
促進參與的動機以及練習的機會。
5. 提供適度的讚美、足夠的包容,並施以有效的行為改變策略和積極性的回饋方式調整。
近年來,特殊教育的教學強調實證本位介入(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除前述列舉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之外,老師也可以根據領域/
科目的特性以及學生的學習特質,選擇具有研究支持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導自然領域學習功能嚴重缺損的學生學習自然領域課程
的研究,早期多使用系統性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學-示範-回饋-練習-指出、持續性時間延宕法、區別性增強、零錯誤校正等。但是,近 10
年來已開始運用普通科學教育常見的有效教學法探究本位教學法,並嘗試使用新興科技,如:iPad、擴增實境、調整性電子式科學筆記
簿等。
(三) 學習環境的調整
學習環境的調整以提供特殊教育學生友善校園,以及安全、安心且無障礙的學習環境為首要考量。常見的調整作法包括:
1. 物理環境的調整
依據個別學生之身心狀況與需求,進行教室採光、通風、溫度、教室布置、教學設備資源、教室位置、動線規劃、學習區、座位安排
等物理環境的調整。例如對於注意力有缺陷的學生,可考量將其座位調整在教室中靠近教師講桌內側的位置或小老師或協助同學的座位
旁;對使用電動輪椅的學生,應將其座位安排於方便輪椅進出且不易擋到其他同學上課視線的位置。
2. 心理與社會環境的調整
依據學生的適應情況可以提供教師、同儕等自然支持,例如小天使的制度,提供特殊教育學生生活的提醒;或是學伴制度,提供自然
7
的支持。
3. 人力支援
依據學生的適應情況可以提供所需的志工、教師助理員或特教學生助理人員等人力協助。例如伴隨有嚴重情緒行為困難且會干擾普通
班上課的自閉症學生,除提供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外,學校也可以提供特教學生助理人員協助其上課的學習參與。
4. 行政支援
縣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各處室等視學生需求提供各項行政支援(如:相關專業人力、輔具、突發行為問題協助)。例如:有識字
困難的學習障礙學生,學校應為其申請報讀的軟體,協助學生參與學科領域/科目課程的學習。
(四) 學習評量的調整
特殊教育評量一向主張依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實施多元評量,包括學生起點行為之評估及持續性的形成性評量,並依據學年與學期
教育目標作總結性評量。此外,為了讓學生可以參與學校的學習評量,學校也應根據各領域或科目之特性、教學目標與內容、學生的學習
優勢管道及個別需求依「身心障礙學生考試服務辦法」提供考試服務。以下分別說明之。
1. 多元評量
避免只用傳統的紙筆測驗,可以運用多元評量的方式,包括口語測驗、動態評量、檔案評量、實作評量、生態評量與課程本位評量
等,以了解學生學習的歷程和學習表現,作為改進教學的參考。此外,亦需觀察學生平時上課參與、學習態度以及作業完成等動機和習慣
的因素對學生學習所產生的影響。
2. 評量調整
根據「身心障礙學生考試服務辦法」規定,常見的調整作法包括:
1 試場服務:
試場服務的作法包括:調整考試時間,如:提早入場或延長作答時間;提供提醒服務,如:視覺或聽覺提醒、手語翻譯或板書注意事
項說明;提供特殊試場,如:單人、少數人或設有空調設備等試場,或到資源教室;提供無障礙試場,如:靠近地面樓層、設有昇降設備
或無障礙廁所;
2 試題(卷)調整服務:
試題(卷)調整服務包括:調整試題與考生之適配性、題數或比例計分、提供放大試卷、點字試卷、電子試題、有聲試題、觸摸圖形
試題、提供試卷並報讀等服務。
8
3 作答方式調整服務:
作答方式調整服務包括提供電腦輸入法作答、盲用電腦作答、放大答案卡(卷)、電腦打字代謄、口語(錄音)作答及代謄答案卡等服
務。
此外,也應視學生需求,在考試時提供或允許學生使用輔具,例如擴視機、放大鏡、點字機、盲用算盤、盲用電腦及印表機、檯燈、
特殊桌椅或其他相關輔具等服務。
9
貳、領域/科目課程學習重點與調整建議
語文領域國語文
一、前言
學習重點由「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開展組成。文字篇章、文本表述、文化內涵的各個主題範疇,均透過聆聽、口語表達、閱讀、
寫作四種技能,發展學習歷程,顯現學習成效。
當學生在國語文領域的學習有學習困難時應依據學生學習需要與國語文課程綱要間的差異決定課程調整方式課程調整前應先評估學
生之身心特質與學習需求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和先備能力接著需分析國語文領域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與學生需求及能力之間的適配性進
行調整根據身心障礙學生學習功能缺損程度,學習重點調整分成學習功能無缺損、學習功能輕徵缺損學習功能嚴重缺損,其中學習功能
無缺損即是原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
二、學習重點調整建議
學習重點由「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開展組成。文字篇章、文本表述、文化內涵的各個主題範疇,均透過聆聽、口語表達、閱讀、
寫作四種技能,發展學習歷程,顯現學習成效。
當學生有國語文領域學習功能輕微缺損時應評估學生之學習需要與國語文課程綱要間的差異決定課程調整方式課程調整前應先評估
學生之身心特質與學習需求,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和先備能力;接著需分析國語文領域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與學生需求及能力之間的適配
性,以進行調整。
(一)學習表現編碼說明
國語文之學習表現分為「聆聽」、「口語表達」、「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字」、「閱讀」與「寫作」六項,如下表說明:
第一碼
學習表現類別
第二碼
學習階段
第三碼
流水號
第四碼
調整建議
聆聽
I 第一學習階段:國小 1-2 年級
II 第二學習階段:國小 3-4 年級
流水號
流水號
口語表達
流水號
流水號
10
標音符號與應用
III 第三學習階段:國小 5-6 年級
IV 第四學習階段:國中 7-9 年級
V 第五學習階段:普通型高中、技術型高中 10-12 年級
流水號
流水號
識字與寫字
流水號
流水號
閱讀
流水號
流水號
寫作
流水號
流水號
學習表現調整建議編碼原則採以對應原學習表現編碼,以利讀者可以了解該調整建議是針對哪一個特定學習表現,惟使用的調整方式
增加第四碼,以方便了解後數個學習表現所對應的原學習表現。在調整建議使用「保留」則代表建議可以使用學習功能無缺損的學習表
在調整建議使用「無」是由於普高通常學生沒有學習功能嚴重缺損問題但若有需求仍可自行調整;在調整建議中空白者則目前尚無適
當調整建議。另外,雙圈係指相同學習表現重複出現在不同學習階段國語文的學習常涉及加深加廣螺旋向上的知識精進,故以雙
圈()之方式標示。
(二)學習表現調整建議
1.聆聽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第一學習階段
1--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
方的發言。
保留
1-I-1能聆聽他人的發言。
1--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
聆聽的內容。
1--2-1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
1--2-2 能說出聆聽的內容。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或指
出聆聽的內容。
1--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
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1--3-1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
1--3-2 用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傳達對
訊息的理解。
1-I-3能聽懂簡單話語生活短文故事的
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第二學習階段
1--1 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
見。
保留
1--1 能聆聽對方表達意見。
1--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
力。
保留
1--2 能聆聽不同媒材用不同的方式表
達聆聽內容。
11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1--3 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
並說出聆聽內容的要點。
1--3-1 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並說出聆
聽內容的要點。
1--3-2 聽懂適合程度的戲劇並說出聆
聽內容的要點。
1--3 聽懂適合程度的日常生活短文
事、短劇。
1--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
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情感並與對
方互動。
1---1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
題。
1--4-2 根據話語情境理解主要內容和
情感。
1--4-3 根據話語情境與他人進行內容
和情感的互動。
1--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
理解主要內容和情感並與對方互動
1--4-1 聆聽時能以適當的表情與肢體
語言,與對方互動。
1--4-2 根據話語的情境理解聆聽主要
內容和情感,與對方互動。
1--4-3 根據話語的情境分辨聆聽內容
是否切合主題,與對方互動。
第三學習階段
1--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
記錄。
保留
1--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複
述。
1--2 根據演講新聞話語情境及其
情感聽出不同語氣理解對方所傳
達的情意,表現適切的回應。
1--2-1 根據演講新聞話語情境及其情
聽出不同語氣理解對方所傳達的情
意。
1--2-2 根據演講新聞話語情境及其情
感,表現適切的回應。
1--2 根據生活話語情境及其情感
出不同語氣,並做適切的回應。
1--3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並分
辨事實或意見。
1--3-1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
1--3-2 聆聽時,能分辨事實或意見。
1--3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
1--4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聆聽的
效能。
保留
1--4 結合日常生活常用的科技與資
訊,提升聆聽的效能。
12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第四學習階段
1--1 以同理心聆聽各項發言
加以記錄、歸納。
1--1-1 以同理心,聆聽各項發言。
1--1-2 聆聽時,能加以記錄、歸納。
1--1 能將聆聽的內容簡單記錄。
1--2 依據不同情境分辨聲情意涵
及表達技巧,適切回應。
保留
1--2 依據不同情境,理解話語的訊
息,並做適當的回應。
1--3 分辨聆聽內容的邏輯性找出
解決問題的方法。
保留
1--3 分辨聆聽內容的合理性或適切
性,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1--4 靈活應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
聽能力,加強互動學習效果。
1--4 應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力
加強互動學習效果。
1--4 應用簡易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
能力,加強互動學習效果。
第五學習階段
(普高)
1--1 面對不同的聆聽情境及文化
差異正確分析話語的訊息並給予
適切的回應。
1--1 辨別不同的聆聽情境並給予適切
的回應。
1--1 會依不同的聆聽情境做出適切
的回應。
1--2 聽懂各類文本聲情表達時所
營構的時空氛圍與情感渲染。
保留
1--2 能從聆聽中瞭解並思考解決問
題的方法。
1--3 能辨別聆聽內容的核心論點
議論立場及目的,並加以包容與尊
重。
1-V-3 在他人引導下,能辨別聆聽內容的
核心論點、議論立場及目的。
1--3 能辨別聆聽內容的重點增進溝
通能力。
1--4 聆聽傳播應用文本並妥善運
以加強人際溝通提升生活品質
保留
保留
第五學習階段
(技高)
1--1 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擷取
完整資訊。
1-V-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擷取大意
1--1 會依不同的聆聽情境做出適切
的回應。
1--2 能從聆聽中,釐清自我認知
啟發解決問題的思辨能力。
1-V-2-1 聆聽時,能確認自己是否聽懂。
1-V-2-2 能從聆聽中,啟發解決問題的思
辨能力。
1--2 能從聆聽中瞭解並思考解決問
題的方法。
13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1--3 能適切掌握講者的核心內容
增進溝通能力。
保留
1--3 能辨別聆聽內容的重點增進溝
通能力。
1--4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聆聽
學習的效果。
保留
1--4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聆聽學
習的效果。
2.口語表達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第一學習階段
2--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
完整的話。
2--1 以正確發音說出語意完整的
話。
2-I-1 能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保留
2-I-2 複誦所聽聞的簡要內容。
2--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
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
2--3-1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
問。
2--3-2 與他人交談時,能合宜的回
答。
2--3-3 與他人交談時能分享想法
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
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
2-I-3-1 與他人交談時,用合宜的語句回
答問題。
2-I-3-2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地提問。
2-I-3-3 與他人交談時,能分享想法。
第二學習階段
2--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
說話。
2--1-1 用清晰語音說話。
2--1-2 用適當語速說話。
2--1-3 用適當音量說話。
2--1 用適當語音、語速和音量說話。
2--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
想法。
2--2-1 運用適當詞語表達想法。
2--2-2 運用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2--2 運用適當詞語、語法表達想法。
2--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
時能做適當的回應。
保留
2--3 與人對話時能把握說話內容的重
點,並做適當的回應。
14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2--4 樂於參加討論提供個人的觀
點和意見。
保留
2--4 能參加討論,提供個人的觀點和
意見。
2--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
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2--5-1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
2--5-2 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2--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
第三學習階段
2--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
人感受和思維能力積累說話材料
保留
2--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
感受能力,累積說話材料。
2--2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
並做合理的應對。
2--2-1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
2--2-2 針對聽聞內容提問。
2--2-3 對聽聞內容做合理的應對。
2--2 從聽聞內容進行提問,並做適當
應對。
2--3 靈活運用詞句和說話技巧
富表達內容。
2--3-1運用適切的詞句豐富表達內
容。
2--3-2運用說話技巧,豐富表達內
容。
2--3 能用適當語句表達說話內容。
2--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等變化
輔助口語表達。
2--4-1 運用語調變化輔助口語表達
2--4-2 運用表情變化輔助口語表達
2--4-3 運用肢體變化輔助口語表達
2--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動作輔助
基本口語表達。
2--5 把握說話內容的主題重要細
節與結構邏輯。
2--5-1 把握說話內容的主題。
2--5-2 把握說話內容的重要細節。
2--5-3 把握說話內容的結構邏輯。
2--5 把握說話內容的主題重要細節
2--6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表達的
效能。
保留
2--6 結合簡易科技與資訊,提升表達
能力。
2--7 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
見。
保留
保留
15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第四學習階段
2--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
意,分享自身經驗。
保留
2--1 根據所處生活情境分享自身經
驗。
2--2 有效把握聽聞內容的邏輯
出提問或回饋。
保留
2--2 把握聽聞內容的重點,做出提問
或回饋。
2--3 依理解的內容,明確表達意
進行有條理的論辯並注重言談
禮貌。
2--3-1 依理解的內容表達意見
注重言談禮貌。
2--3-2 依理解的內容進行論辯
注重言談禮貌。
2--3 依理解的內容做適當的表達,並
注重言談禮貌。
2--4 靈活運用科技與資訊豐富表
達內容。
2--4 運用科技與資訊,豐富表達內
容。
2--4 應用簡易科技與資訊,豐富表達
的內容。
2--5 視不同情境進行報告評論
演說及論辯。
保留
2--5 能視不同情境,與同儕進行簡單
討論。
第五學習階段
(普高)
2--1 以邏輯性語言精確說出各類
文本的文體特質表現形式與題材內
容。
2-V-1 能概略說出各類文本的文體特
質、表現形式與題材內容。
2--2 討論過程中能適切陳述自身
立場歸納他人論點並給予回應
成友善且平等的溝通。
2-V-2 討論過程中,能適切陳述自身
立場並適時給予他人回應達成友善
且平等的溝通。
2--3 鑑別文本中立場相異的評述
說出個人見解表達其中觀點相異之
美。
2-V-3 能陳述文本中立場相異的評述。
2--4 樂於參加討論分享自身生命
經驗及對文本藝術美感價值的共鳴
保留
16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2--5 運用各類表演藝術的形式
行文本的再詮釋。
保留
2--6 關懷生活環境的變化同理他
人處境尊重不同社群文化做出得
體的應對。
2-V-6 能陳述生活環境的變化,做出
得體的應對。
第五學習階段
(技高)
2--1 能清楚瞭解說話的目的、對
象、場合,恰如其分的表達。
保留
2--1 能清楚瞭解說話的目的、對象、
場合,並適當的表達。
2--2 能運用合宜的表情和語氣
現內心情感使表達內容具有感染力
和說服力。
2-V-2 能運用合宜的表情和語氣呈現
內心情感,使表達內容具有說服力。
2--2 能運用合宜的表情和語氣,做適
當的表達。
2--3 能選擇適當的語辭,透過表
肢體語言的組織技巧條理清晰
的表達個人觀點。
2-V-3 能選擇適當的語辭配合表情和
肢體語言,表達個人觀點。
2--3 能使用適當的語辭、表情與肢體
語言表達個人觀點。
2--4 能利用電子科技統整訊息的
內容作詳細的口頭報告發表評論
或演說。
2-V-4 能利用電子科技依提示統整訊
息的內容,作簡要的口頭報告或發表
評論。
2--4 能利用簡易電子科技作簡要的口
頭報告。
3.標音符號與運用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第一學習階段
3--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
號。
3--1-1 正確認念注音符號。
3--1-2 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3--1-3 正確書寫注音符號。
17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3--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
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保留
3--3 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
訊息。
保留
3--4 利用注音讀物學習閱讀
受閱讀樂趣。
保留
第二學習階段
3--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
詞,提升閱讀效能。
保留
3--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
收新知。
保留
4.識字與寫字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第一學習階段
4--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
使用 700 字。
4--1認識常用國字700~1,000以書寫
或運用各種數位化工具的方式使用
400~700字。
4-I-1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的物
品。
4-I-1-1 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
物品的實物。
4-I-1-2 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
物品的圖片。
4-I-1-3 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
物品的文字。
18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4--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
理,輔助識字。
4--2-1 利用部件、部首,輔助識字。
4--2-2 利用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3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
保留
4--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
整潔的書寫習慣。
保留
4-I-4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
4--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
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保留
4-I-5能描寫日常生活常用的生字語詞
4--6 能因應需求感受寫字的溝通
功能與樂趣。
保留
4-I-6能使用適當的溝通符號做表達。
4-I-6-1 使用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
的實物做表達。
4-I-6-2 使用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
的圖片做表達。
4-I-6-3 使用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
的文字做表達。
第二學習階段
4--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
使用 1,200 字。
4--1認識常用國字1,200~1,800字,以
書寫或運用各種數位化工具的方式使用
700~1,200字。
4--1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
鄉鎮區常用的物品。
4--1-1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
鄉鎮區常用物品的實物。
4--1-2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
鄉鎮區常用物品的圖片。
4--1-3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
鄉鎮區常用物品的文字。
4--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保留
19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4--3 會利用書面或數位方式查字
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詞義
保留
4--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
確使用。
4--4能分辨常見的形近音近字詞並正
確使用。
4--5 利用字義推論詞義。
保留
4--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
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保留
4--6 能抄寫日常生活常用的生字
詞、句子。
4--7 習寫以硬筆字為主,毛筆為
輔,掌握楷書筆畫的書寫方法。
保留
4--8 知道古今書法名家的故事。
保留
第三學習階段
4--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2,700 字,
使用 2,200 字。
4--1 認識常用國字 1,800~2,700 字,以
書寫或運用各種數位化工具的方式使用
1,200~2,200 字。
4--1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常用的物品。
4--1-1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常用物品的實物。
4--1-2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常用物品的圖片。
4--1-3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常用物品的文字。
4--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
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保留
4--2 利用日常生活常用字的部首
件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3 運用字辭典成語辭典等
充詞彙,分辨詞義。
保留
4--3 運用注音符號擴充日常生活的
語彙。
4--4 精熟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
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保留
4--4 能聽寫日常生活常用的生字
詞、句子。
20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4--5 習寫以硬筆字為主,毛筆為
掌握楷書形體結構的書寫方法
保留
第四學習階段
4--1 認識國字至少 4,500 使用
3,500 字。
4--1 認識國字 2,700~4,500 字,以書寫
或運用各種數位化工具的方式使用
2,200~3,500 字。
4--1 能認識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
鎮區常用的物品。
4--1-1 認識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
區常用物品的實物。
4--1-2 認識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
區常用物品的圖片。
4--1-3 認識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
區常用物品的文字。
4--2 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
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保留
4--3 能運用字典或辭典了解一字
多音及一字多義的現象。
4--3-1能運用字典或辭典了解一字多音
的現象。
4--3-2能運用字典或辭典了解一字多義
的現象。
4--3 能運用注音或其他輸入法上網
搜尋日常生活的資訊。
4--4 認識各種書體,欣賞名家碑
帖。
保留
4--4 能寫出日常生活常用的語詞
子。
4--5 欣賞書法的行款和布局行氣
及風格。
保留
4--6 能夠寫出正確美觀的硬筆字
保留
第五學習階段
(普高)
4--1 認識六書的原則了解字形、
字音、字義的關係。
4-V-1 能依據字形字義的關係了
解常用國字。
21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4--2 深入鑑賞各體書法作品與名
家碑帖。
4-V-2 能概略認識各體書法作品。
第五學習階段
(技高)
4--1 能因應日常或文化接觸透過
自主學習儲備識字量。
保留
4-V-1 能認識學校職業場所居住鄉
鎮區、跨鄉鎮區與跨縣市常用的物品。
4-V-1-1 認識學校職業場所居住鄉鎮
跨鄉鎮區與跨縣市常用物品的實物
4-V-1-2 認識學校職業場所居住鄉鎮
跨鄉鎮區與跨縣市常用物品的圖片
4-V-1-3 認識學校職業場所居住鄉鎮
跨鄉鎮區與跨縣市常用物品的文字
4--2 能具備文字結構書體字型的
認知,應用於書寫需求。
保留
4-V-2 能寫出學校職業場所居住鄉
鎮區、跨鄉鎮區與跨縣市常用的語句。
5.閱讀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第一學習階段
5--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朗讀文
本。
保留
5--1 能用適切的速率朗讀功能性文
本。
5--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保留
5--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保留
5-I-3 閱讀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相
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5--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
點。
5--4 依提示找出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
觀點。
22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5--5 認識簡易的記敘抒情及應用
文本的特徵。
保留
5--6 利用圖像、故事結構等策略
協助文本的理解與內容重述。
保留
5-I-6理解功能性文本的結構找出文本中
的人、地、事物。
5--7 運用簡單的預測、推論等策
略,找出句子和段落明示的因果關
係,理解文本內容。
保留
5--8 認識圖書館(室)的功能。
保留
保留
5--9 喜愛閱讀並樂於與他人分享
閱讀心得。
保留
5-I-9閱讀功能性文本並與他人分享閱讀
內容。
第二學習階段
5--1 以適切的速率朗讀文本表現
抑揚頓挫與情感。
保留
5--1 朗讀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
5--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保留
5--2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中逗號句號
的用法。
5--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保留
5--3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5--4 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
要概念。
保留
5--4 理解功能性文本中句子和段落
的主要概念。
5--5 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
文本的特徵。
保留
5--6 運用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
略,擷取大意。
保留
5--6 理解功能性文本的結構找出文
本中的人、地、事物、時間。
23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5--7 就文本的觀點找出支持的理
由。
保留
5--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
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保留
5--9 覺察自己的閱讀理解情況
時調整策略。
保留
5--10 透過大量閱讀,體會閱讀的
樂趣。
保留
5--11 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保留
5--12 主動參與班級、學校或社區
的閱讀社群活動。
保留
第三學習階段
5--1 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抑
揚頓挫的變化。
保留
5--1 能用適切的速率朗讀功能性文
本。
5--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與
表達效果。
保留
5--2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中逗號、句
號、問號、驚嘆號的用法。
5--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保留
5--3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5--4 區分文本中的客觀事實與主
觀判斷之間的差別。
保留
5--5 認識議論文本的特徵。
保留
5--6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
略,擷取大意。
保留
5--6 理解功能性文本的結構找出文
本中的人、地、事物、時間、如何。
24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5--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
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內容。
5--7-1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
己的觀點。
5--7-2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評述文
本的內容。
5--8 運用自我提問、推論等策略
推論文本隱含的因果訊息或觀點。
保留
5--9 因應不同的目的運用不同的
閱讀策略。
5--9 因應不同的目的依提示運用不同
的閱讀策略。
5--10 結合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主
動尋找閱讀材料。
保留
5--10 結合特長與興趣,尋找閱讀材
料。
5--11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辨識文
本中議題的訊息或觀點。
保留
5--12 運用圖書館(室)科技與網
進行資料蒐集解讀與判斷
升多元文本的閱讀和應用能力。
保留
5--12 運用簡易科技與網路進行資料
蒐集,提升閱讀和語文應用能力。
第四學習階段
5--1 比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
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情感
的起伏變化。
5--1-1 比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
5--1-2 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情感
的起伏變化。
5--1 理解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
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中逗號句號問號
驚嘆號、頓號的用法。
5--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
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保留
5--2 理解功能性文本的句子段落與
主要概念。
5--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
作特色。
保留
5--3 理解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
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25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5--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
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
能力。
保留
5--4 理解功能性文本的結構找出文
本中的人事物時間如何為何
5--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
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
聯性。
保留
5--6 運用圖書館(室)科技工具
蒐集資訊組織材料擴充閱讀視野
保留
5--6 運用圖書館()、科技工具,
集與理解日常生活相關的訊息。
第五學習階段
(普高)
5--1 辨析文本的寫作主旨風格、
結構及寫作手法。
5-V-1 能瞭解文本的寫作主旨結構及寫
作手法 8 公分。
5--2 歸納文本中不同論點形成個
人的觀點發展系統性思考以建立論
述體系。
5-V-2 能依據提示歸納文本中不同論點,
表達個人的觀點。
5--3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探討文本
如何反應文化與社會現象中的議題
以拓展閱讀視野與生命意境。
5-V-3 閱讀多元文本探討文本中的文化
與重大議題。
5--4 廣泛運用工具書及資訊網絡
蒐集分析資料提高綜合學習和應
用能力。
保留
5--5 主動思考與探索文本的意涵
建立終身學習能力。
5-V-5 藉由他人引導思考與探索文本的
意涵。
5--6 在閱讀過程中認識多元價值
尊重多元文化思考生活品質人類
發展及環境永續經營的意義與關係
5-V-6 在閱讀過程中認識多元價值尊重
多元文化,瞭解人與環境的關係。
26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第五學習階段
(技高)
5--1 能養成閱讀的興趣建立良好
的學習態度,擴展閱讀視野。
保留
5--1 培養閱讀的興趣與習慣。
5--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
主旨取材結構及作者的生命態度
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5-V-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
取材結構及作者的生命態度增進思辨
能力。
5--2 理解功能性文本的主旨。
5--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
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資訊
握當代課題。
5-V-3 能依提示運用閱讀的能力,解讀各
種文學作品和文字資訊。
5--3 理解學校職業場所居住鄉鎮
跨鄉鎮區與跨縣市相關的功能性文本
內容。
5--4 能結合電腦科技提高語文表
達與資訊互動的應用與解決能力。
保留
5--4 運用基本的電腦科技提高語文
表達與資訊互動的應用。
6.寫作
學習階段
學習功能無缺損
學習功能輕微缺損
調整建議
學習功能嚴重缺損
調整建議
第一學習階段
6--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標點
符號。
保留
6--2 透過閱讀及觀察積累寫作材
料。
保留
6--3 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主題明
確的段落。
6--3-1 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6--3-1 完成主題明確的段落。
6-I-3運用語詞圖卡或物品表達個家庭
學校與村里社區相關資料。
6--4 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寫作
保留
6--5 修改文句的錯誤。
保留
6--6 培養寫作的興趣。
保留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