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賞月月光曲:跨領域藝術課程設計

pdf
878.37 KB
9 頁
Yungshan Hung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中秋賞月月光曲(作者:鄭可偉、彭美霞)
一、設計理
「中秋賞月月光曲」的課程設計理念,以「月亮」為主軸,配合中秋節慶民俗活動,融入歷史
典故、民間藝術、平面美術設計、創新藝術、音樂欣賞創作、音樂家的故事與介紹、環保議題等相
關題材,從藝術領域之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三個面向出發,統整社會學習領域與六大議題中
的環境教育及資訊教育,進行教學活動設計。課程設計內容包括:(一)視覺藝術:賞月(月形、
月相)之美、月餅標籤紙平面設計的欣賞、演進與創作、月餅禮盒過度的美化包裝與環境保護的
思、中秋節壁報設計製作等;(二)音樂:以月亮為題材的音樂欣賞與創作,如貝多芬的「月光」
奏鳴曲等音樂的欣賞、「音樂的巨人:樂聖貝多芬」的介紹等;(三)表演藝術:以歷史故事「嫦
娥奔月」及「月餅由來的典故」為題材進行戲劇表演創作,表達與詮釋「中秋節」傳說中的民間故
事。
本課程設計以「月亮」為中心,引發孩子們對「月亮」相關題材的高度興趣與重視,透過欣賞、
表現、創作、發表、討論、蒐集、角色扮演、小組合作學習等學習活動,提供學生多向度思考與想
像的空間,增進學生藝術與人文的感知,培養欣賞與表演創作的興趣,進而陶冶生活情趣,提升其
感受力、想像力、創造力等素養,以達藝術跨域教學之目標。同時,從藝術教學活動中融入環保
觀念,導學生反思月餅禮盒過度的美化包裝對生態以及自然環境的影響,建立人我之間與環境諧
和發展之探索表現,進而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科學態度,並尋求環境議題解決之道
二、單元架
三、活動設
領域/科目
藝術/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
設計者
鄭可偉、彭美霞
實施年級
國小五、六年級
總節數
10 節,400 分鐘
單元名稱
中秋賞月月光曲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1--3 能學習多元媒材
與技法,表現創作主
題。
1--7 能構思表演的創
作主題與內容。
1--8 能嘗試不同創作
形式,從事展演活動。
2--4 能探索樂曲創作
背景與生活的關聯,並
表達自我觀點,以體認
音樂的藝術價值。
3--3 能應用各種媒體
蒐集藝文資訊與展演內
容。
核心
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E-B3
善用多元感官,覺察感知藝術與
生活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E--2多元的媒材技
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E--2 主題動作編
創、故事表演。
A--1 器樂曲與聲
樂曲,如:各國民謠、
本土與傳統音樂、古典
與流行音樂等,以及樂
曲之作曲家、演奏者、
傳統藝師與創作背景。
P--1 在地及全球藝
文展演、藝術檔案。
議題
融入
環境教育。
E6:覺知人類過度的物質需求會對未來世代造成衝擊。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自然、社會。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學習目標
1. 能運用不同的媒材與形式從事藝術創作,以豐富生活與心靈。
2. 能以歷史故事為題材進行戲劇表演,以角色扮演增進文化與理解之能力。
3. 能藉由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賞析活動,認識音樂家並了解其創作背景。
4. 能透過藝術學習了解文化脈絡及其風格,擴展藝術視野,增進人與環境的尊重與瞭解。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引導內容及實施方式(含時間分配)
學習評量
備註
第一單元:賞月之美(80 分鐘)
一、引起動機
藉由民俗節慶「中秋節」的到來,透過「中秋賞
月」活動,以「月亮」為主軸,指導學生觀賞月形、月
相之美,引發孩子們對「月亮」相關題材的高度興趣與
重視。
1. 透過閱讀中秋節相關歷史故事(例如嫦娥奔月、月餅
故事的由來等)引導學生分享自己歡度中秋節的
動。
2. 引導學生於小組分享中秋賞月的經驗。
二、發展活動
1. 教師播放月形、月相、月景圖片,引導學生用不同
的角度觀察,並能發表自己的想法。
(1) 欣賞月亮隨著陰晴圓缺,每月每日造形不同變
化之美。
(2) 欣賞月亮表面陰影、光線明亮程度不同之美。
(3) 欣賞月亮搭配不同景觀之美。
2. 透過以題的多樣化作品,引發學生討
論其呈現方式。
3. 月亮早行速寫:教師導學生選擇鉛筆、原子筆、
簽字筆等中的任一種筆,根據平常所觀察到「月亮
的經驗」以及剛才所展示、播放月形、月相、月景
圖片、幻燈片或數位照片,對「月亮」造形做速
寫,每人至少要畫出三種以上「月亮」不同的造
型。
三、綜合活動
1. 張貼學生作品於黑板並引導學生分享創作方式。
2. 教師統整學生的創作技法,並介紹不同材質的筆所
呈現的「月亮」速寫效果也會有所不同。
3. 課後任月餅關之物品與
資訊,例如月餅的圖片、包裝盒、月餅標籤紙等。
~第一、二節 結束~
問答與討論:能針對老
師提問參與討論並發表
看法。
問答與討論:能針對老
師提問參與討論並發表
看法。
學生能透過不同的媒
材,表現不同造型的月
亮。
學生能分享自己的創作
想法。
第二單元:月餅標籤紙平面設計(40 分鐘)
※課前準備
蒐集近四十餘年間,臺灣地區「月餅紙」的照片,
自編成簡報,期盼透過
不同年代月餅標籤紙的欣賞,協助學生瞭解月餅標籤紙
隨著台灣社會、經濟的變遷,呈現不同的設計風貌,進
而能啟發學生嘗試創新設計。
1. 引起動機
藉由民俗節慶「中秋節」的到來,透過「月餅」生
活化的議題,引發孩子們對「月餅」相關議題高度的興
趣。
1. 教師引導學生分享中秋節吃「月餅」的經驗。
2. 小組分享中秋「月餅」有哪一些種類、口味、特
色?
二、發展活動
1. 教師播放自製「臺灣月餅標籤紙的演進與欣賞」
問答與討論:能針對老
師提問參與討論並發表
看法。
態度:能專心聆賞並積
報,引導學生欣賞月餅標籤之美。
1 欣賞月餅標籤紙圖案、造形設計之美。
2 欣賞月餅標籤紙色彩搭配之美。
3 解說、比較、對照月餅標籤紙隨著台灣社
會、經濟變遷,不同年代月餅標籤呈現不
同的設計風貌與特色。指導學生發表觀賞
「月餅標籤紙」圖片、數位照片後的
2. 透過小組對話,分享自己觀賞後的想法,選出
具特色、自己最喜歡的「月餅標籤紙」。
3. 「月餅標籤紙」平面設計創作:教師指導學生進行
「月餅標籤紙」圖案造型創新設計。
三、綜合活動
1. 張貼學生創作之「月餅標籤紙」圖案造型,引導學
生分享與回饋。
2. 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蒐集有關視覺藝術之資訊,
並養成習慣。
~第三節 結束~
極參與學習活動。
學生能完成平面設計創
作。
學生能相互欣賞作品並
回饋想法。
第三單元:美感 vs 環保(40 分鐘)
※課前準備
1. 引導學生從家裡蒐集用過或廢棄的「月餅包裝紙、
包裝禮盒、包裝袋」或月餅實物,以及報章雜誌上
所刊登月餅禮盒的廣告圖片。
2. 師生共同佈置中秋節學習角,供學生於自主學習。
一、引起動機
1. 透過中秋節學習角的布置,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分享
自己的看見。
2. 透過提問,引發學生關注月餅禮盒的與過度包
裝等議題。
二、發展活動
1. 「月餅禮盒」的神奇彩衣:
(1) 分組討論「月餅禮盒」的設計形式與特色。
(2) 價值澄清、分析與討論的方式學生反思
「月餅禮盒」對於視覺感官、銷售業績及環保
議題的影響。(搭配學習單 1)
2. 小組任務:設計兼顧美感與環保的月餅禮盒包裝。
三、綜合活動
1. 小組作品分享與回饋。
2. 預告下周海報設計活動,請學生蒐集以「中秋節」
海報設計的相關資料。。
~第四節 結束~
問答與討論:能針對老
師提問參與討論並發表
看法。
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並
將想法記錄在學習單
上。
能透過小組討論完成學
習任務。
學生能相互欣賞作品並
回饋想法。
第四單元:中秋節海報設計製作(80 分鐘)
※課前準備
請各組選定一縣市(或區域),蒐集其中秋節相關活動
資訊。
一、引起動機
藉由民俗節慶「中秋節」的到來,引學生關注生
活中相關的活動,並透過主題海報設計,分享訊息、鼓
勵同儕參與。
1. 教師引導學生分享自己蒐集到的中秋節相關活動資
訊。
2. 透過小組對話,確定中秋節海報設計主題。
二、發展活動
1. 教師提供不同主題的海報平面設計,透過提問引導
學生分享設計亮點與方式。
2. 「中秋節主題海報」發想與設計。
(1) 共同構思海報的表現內容與呈現方式。
(2) 小組分工進行海報設計。
三、綜合活動
1. 張貼各組「中秋節主題海報」於教室內,並附上設
計理念供同儕觀摩與學習。
2. 安排分享與回饋時間,進行設計理念交流。
~第五、六節 結束~
問答與討論:能針對老
師提問參與討論並發表
看法。
態度:能專心聆賞並積
極參與學習活動。
能透過小組討論完成學
習任務。
學生能相互欣賞作品並
回饋想法。
第五單元:中秋戲劇表演(80分鐘)
一、引起動機
1. 透過影片賞析認識不同的戲劇形式,例如:偶劇、
廣播劇、行動劇等。
2. 透過小組討論分析不同戲劇形式的異同。
二、發展活動
藉由朗讀「嫦娥奔月」及「月餅由來」等歷史故
事,作為戲劇表演的契子。
1. 透過故事線技巧,引導學生分析嫦娥奔月
「月餅由來」的故事情節,並確定故事中的角色。
2. 戲劇表演預備:
(1) 以小組為單位,選擇適合的戲劇演形式(
如:偶劇、廣播劇、行動劇等)
(2) 小組內進行角色扮演分工。
(3) 各組戲劇練習,教師輪流與各組對話,提供支
持鷹架。
蒐集、創作劇中需要的服飾與道具等。
三、綜合活動
1. 中秋節。邀請各組輪流演出教師指導同
學正確的欣賞觀念與態度。演出後引導學生進行反
思與回饋。
~第七、八節 結束~
態度:能專心欣賞並積
極參與學習活動。
能透過小組討論完成學
習任務。
能參與表演
與回饋。
第六單元:貝多芬與「月光」(80 分鐘)
一、引起動機
1. 播放貝多芬《月光》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引導學
生安靜聆聽。
2. 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聆聽後的感受。
二、發展活動
1. 播放《古典魔力客-貝多芬》影片,引導學生認識樂
聖貝多芬,並將重點紀錄在學習單上(搭配學習單
2)
2. 認識《月光》鋼琴奏鳴曲
(1) 教師分享貝多芬創作《月光》鋼琴奏鳴曲的動
機與故事。
(2) 學生運用ipad聆聽《月光》鋼琴奏鳴曲的第二、
第三樂章,並記錄自己的想法。
(3) 引導學生於小組內分享與交流想法。
三、綜合活動
1. 教師邀請各組分享聆聽《月光》鋼琴奏鳴曲後的想
法,並協助統整想法。
2. 透過心智圖引導學生回顧「中秋賞月月光曲」的課
程中,以「月亮」為主軸,透過藝術為媒介,發現
生活中許多不同的創意。
~第九、十節 結束~
態度:能專心聆賞並積
極參與學習活動。
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並
將想法記錄在學習單
上。
態度:能專心聆賞並積
極參與學習活動。
問答與討論:能針對老
師提問參與討論並發表
看法。
教學設備/資源:
第一單元:
月形、月相、月景等照片。
中秋節相關之歷史故事。
第二單元:
「臺灣月餅標籤紙演進與欣賞」ppt
月餅的圖片、包裝盒、月餅標籤紙等材料。
鉛筆、彩色筆、16K 圖畫紙。
第三單元:
用過或廢棄的月餅包裝紙、包裝禮盒、包裝袋或月餅實物、報章雜誌上刊登月餅禮盒的
廣告圖片。
學習單 1
第四單元:
鉛筆、彩色筆、全開書面紙、鉛筆、彩色筆、膠水、剪刀、金邊花邊色帶或其他相關材料
第五單元:
「嫦娥奔月」、「月餅由來」等歷史故事。
舊衣物、布料、舊報紙、垃圾袋等。
第六單元:
貝多芬《月光》鋼琴奏鳴曲音樂檔。
學習單 2
四、附錄
學習單 1:《美感 VS 環保》
說明:在觀察及記錄(W)中,請筆記你的學習重點。在總結(S)中,請根據你觀看的影片內容,進行總結。在
提問(Q)中,請回想你的學習過程,你有問嗎?或是有哪些不了解的地方?如果有請列出你的疑問,不需要
寫上答案。如果沒有,請利用你找到的學習重點,設計題目,並把答案寫出來。
班級:_______________ 座號: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及記
(W)
【生活藝術小偵探】
1.在中秋節這段時間,請將你在市上所看到各式各樣包裝精美的月餅禮盒,任選一
種紀錄「它」的包裝方式。
2.從不同視角觀察月餅禮盒並進行優劣分析。
總結(S)
想想看!我們可以用哪一些有美感又環保的方法,進行月餅禮盒的包裝設計?
提問(Q)
在這堂課中,我們觀察了很多不同的月餅禮盒包裝,除了過度包裝的問題外,你還發
現什麼問題?請至少寫出一個。
學習單 2:《貝多芬與月光》
月餅
禮盒
視覺
感官
銷售
業績
環保
議題
說明:在觀察及記錄(W)中,請筆記你的學習重點。在總結(S)中,請根據你觀看的影片內容,進行總結。在
提問(Q)中,請回想你的學習過程,你有問嗎?或是有哪些不了解的地方?如果有請列出你的疑問,不需要
寫上答案。如果沒有,請利用你找到的學習重點,設計題目,並把答案寫出來。
班級:_______________ 座號: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及記
(W)
一、從老師介紹的作曲家-貝多芬的故事中,請寫出三個最感興趣的故事。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德國作曲家
※圖片來源:https://web.ntnu.edu.tw/~498432269/musictist-classic-badofan.html
二、貝多芬的作品《月光》鋼琴奏鳴曲,共有三個樂章,請分別記錄三個樂章聽起來
的感覺。
總結(S)
欣賞了《月光》鋼琴奏鳴曲的音樂後,音樂家筆下「月亮」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提問(Q)
在這堂課中,我們故事和音樂聆賞等活動認識《月光》鋼琴奏鳴還有想
解貝多芬的創作嗎?請至少寫出一個。
【第一樂章】
聽起來的感覺:
【第二樂章】
聽起來的感覺:
【第三樂章】
聽起來的感覺:
《月光》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