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藝術家」——新竹竹蓮國小五年級跨領域藝術統整課程設計

格式
pdf
大小
739.89 KB
頁數
19
作者
HK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2-23,离现在 4 24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全國藝術教育教學

-

 

我是小小藝術家 

 

組別:國小組 

黃玫蒨 

組員名單 

賈詠筌 

韓昌志 

background image

《我是

小小藝術家》 

新竹市竹蓮國小五年級統整課程活動設計 

一、 基本資料 

1. 學校課程位階:領域統整(藝術與人文、語文、自然) 
2. 主題名稱:我是小小藝術家 
3. 教學對象:五年級 
4. 課程設計黃玫蒨、賈詠筌、韓昌志:   
5. 教學者:黃玫蒨、賈詠筌、韓昌志 
6. 協同討論者:楊士賢教授 

二、 設計理念與背景說明: 

1.設計動機與理念: 

本課程是以 Sydney Walker 所發表之『以重要概念出發的探索式統整美術設

計』一文中所主張的統整模式為課程設計的出發點,此模式係由全美『透過藝術
改造教育』(Transforming Education Through the Arts Challenge)的五年實驗計畫中
研究的心得而來。我們將透過此課程發展模式來引導學生整合不同學習領域,使
學生可以經由一個重要概念去貫穿不同的議題,從多元化的視點有組織的去探索
一系列相關的議題。(Walker,2004) 
    設計之初,我們以新竹市當地的藝術家為目標,於是決定以李澤藩先生一系
列的東門城畫作為出發點,讓學生透過對藝術家及其作品的了解與認識,進而對
屬於自己的地方產生想法與認同,藉由一連串的引導,在課程最後,以一幅學生
創作的「未來的東門城」畫下課程句點。 

此次課程架構以《我是小小藝術家》為主題,並以三階段的次概念發展課程

內容:欣賞

體驗創新,延續次概念而來的是六大單元課程,希望藉由每一階

段的完成,將學生由藝術層次提升至人文層次,並期許透過此統整課程,讓學生
體會時代的變遷對環境的影響。在課程目標中,我們也將以 B.S.Bloom 所從事的
教育目標分類研究,將單元目標以認知、情意、技能三大類標註於後,作為檢視
學生學習後行為改變的依據。 

本統整課程之另一項特色為:藝術與人文領域與自然與生活科技之統整,以

往藝術與人文領域較易與社會領域做課程上的結合,然而此次課程設計過程中,
我們期望以不一樣的統整方式,使課程有不一樣的教學效果,並期許透過藝術與
人文領域與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統整,達到科技與人文並重,讓我們的學生能
成為新時代的尖兵。 

2.教材來源: 

(1) 藝術與人文:自編 

(2) 自然與生活科技:南一出版 

(3) 語文:康軒出版社 

background image

 

3.學生經驗: 

(1)  學生在第三冊「一起來認識藝術」學過藝術分類。 

(2)  學生在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二冊第三單元學過毛細現象。 

(3)  已學過毛細現象(南一版/第二冊/水和我們的生活環境) 

(4)  已學過光的折射與色散(南一版/第四冊/美麗的彩虹) 

學生在先前的課文中,已經學習如何閱讀新詩,所以將透過現代詩與現代畫的方
式,增強孩子欣賞與理解的能力。 

background image

三、教材聯絡圖 

我是小小藝術家 

 

(主題)     (領域)        (教材)             (單元)  (教材) 

 

自編教材 

參考:南一版第六冊 

單元五.藝術萬花筒  

(一)誰可以成為藝術家 

(二)談視覺藝術的表現 

之衍伸教材 

 

 

 

 

 

 

 

 

自編教材 

參考:南一版    第二冊  

單元三: 

水和我們的生活環境 

第四冊  單元二: 
美麗的彩虹 

自編教材 

參考:康軒版         
第十冊第二單元 
統整活動之我會閱讀 
第十冊第四單元第十課

米羅的畫  習作 

 

 

 

 

 

自然與生

活科技

 

  
  文

 

認識      自編 

在地的    教材 

藝術家 

 

藝術作    自編 

品知多    教材 

少 

光與色    自編 

的對話    教材 

 

我是      自編 

調色      教材 
小高手 

詩情      自編 

畫意      教材 

說故事 

  

彩繪      自編 
我的      教材 
故鄉 

background image

 

 

 

 

 

 

 

 

藝 

術 

 

 

知 

 

 

 

 

 

 

 

 

 

 

 

 

調

 

 

 

 

 

 

 

 

 

 

 

 

 

 

 

 

 

 

 

 

 

 

 

 

 

 

 

 

 

 

 

 

 

 

四、課程統整架構圖 

 

我是小小

藝術家   

欣 

 

賞 

 

體   驗 

創 

 

background image

五、教學流程圖 

 

 
 
 

background image

六、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能力指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藝術與人文 

1-3-1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

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

想像力。 

1-3-3 嘗試以藝術創作的

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

想法和情感。 

2-3-6 使用適當的視覺、聽

覺、動覺藝術用語,說名

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和價值。 

2-3-7 認識環境與生活的

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

現的影響。 

2-3-9 透過討論、分析、判

斷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藝

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

解。 

3-3-12 運用科技及各種方

式蒐集、分類不同之藝文

資訊,並養成習慣。 
國語文: 

E-2-7 能配合語言情境閱

讀,並了解不同語言情境

中字詞的正確使用。 

E-2-8 能共同討論閱讀的

內容,並分享心得。 

自然與生活科技: 

1-3-5-3 清楚的傳述科學

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5-3-1-3 相信現象的變化

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

果,需營造什麼變因。 

單元一:認識在地藝術家 

1.  舉例說明藝術的分類

與差異。(認知-2) 

 

 

2.  描述李澤藩的生平與

畫風。(技能-1) 

 
單元二:藝術作品知多少 

3.  配對出正確的畫作與

名稱。(認知-1) 

 

 

4.  培養正確使用網路的

態度。(情意-2) 

 
單元三:光和色的對話 

5.  建立顏色的聚合與分

散觀念。(技能-3) 

 
單元四:我是調色小高手 

6.  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藝

術作品。(認知-5) 

 
單元五:詩情畫意說故事 

7.  能於閱讀過詩”海和

天”及課文”米羅的畫”
後,說出文中的含意。

(認知-1) 

8.  小組在閱讀此首詩

後,能做討論與分享。

(情意-2) 

 

1-1 能舉例說出視覺、聲音、表

演藝術之差異。(1-3-1) 

1-2 能說明自己認為藝術家該

有的特質。(2-3-9) 

2-1 能說出環境主題的繪畫特

色。(2-3-7) 

2-2 表達自己對創作的想法。

(2-3-9) 

3-1 能快速的找到正確的圖

畫,並進行配對。(3-3-12) 

3-2 能說出李澤藩早晚期畫風

的不同。(2-3-6) 

4-1 能使用電腦網路搜尋到相

關資料。(4-3-3) 

4-2 遵守電腦網路之使用規

定。(5-4-2) 

5-1 能說出色光聚合後的現

象。(1-3-5-3) 

5-2 瞭解顏色透過毛細現象後

聚合與色散的原理。(5-3-1-3) 

6-1 能創造各種不同色彩。

(1-3-1) 

6-2 能說出自己創作音樂色彩

的原因。(2-3-9) 

7-1 學生能在閱讀後,發表文章

中所要表達的意義。(E-2-7) 

 

 

8-1 小組能透過團體討論後,將

詩中情境以四格漫畫呈現出

來。(1-3-3) 

8-2 學生能透過團體討論,發表

畫作的欣賞及想法。(E-2-8) 

background image

能力指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重大議題:資訊教育 

4-3-3 能利用資訊科技媒

體等搜尋出需要的資料。 

5-4-2 適時應用資訊科

技,透過網路培養合作學

習、主動學習的能力。 

 

單元六:彩繪我的故鄉 

9.  能依照自己對東門城

的情感及認知,畫出心
中「未來的東門城」

(認知-5)   

10. 學生能從畫作中發現

過去與現在東門城的

不同。 

 

9-1 能運用不同的色彩來表現

不同的情感。(1-3-3) 

9-2 能說出自己畫中想表達的

想法。(2-3-7) 

10-1 能說出家人對東門城的回

憶及情感(2-3-7) 

活動名稱 

教學活動 

教學策略 

認識在地的藝術家 

 

 

 

 

 

 
藝術作品知多少 

活動一:藝術家的特質 

 

 

 
活動二:畫家李澤藩介紹 

 

 
網路使用教學 

1.運用六六討論法增加學童發

言與討論歸納能力,教師應於

討論時注意各組討論情形。 

2.教師簡報時間不宜過長,並可

詢問同學「如果要介紹一個

人,要介紹哪些?」等引發學

生參與。 

3.教師應切換畫面示範,並嚴格

要求示範時學生不可動手操

作,待一段落操作完成後,再

換學生實作,避免不專心遺漏

重點情形發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  相關教具。 
2.  網路及電腦設備。 

學生準備: 
1.  教材複習。 

情境佈置: 
1.  相關相片組 
2.  相關字卡。 

教學實施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1-1 

 

 

 

 

壹、準備活動 

  教師將東門城、城隍廟、青草湖、

潛園、孔廟等新竹著名風景名勝相

片組撥放出來,並讓個小組討論出

介紹的地方。(Ans.新竹) 

猜猜看

 

 

 

 

 

5’ 

 

 

 

 

能從相片推出

介紹的是「新
竹」的結果。 

 

 

background image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1-2 

 

 

 

 

2-1 

3-2 

 

 

 

 

 

 

 

2-2 

 

 

 

 

 

 

貳、發展活動 
活動一:藝術家的特質 

教師請學生舉出心中認為的藝術家。 
  運用六六討論法請小組發表藝術

家應有之特質。 

  教師總結。(創新) 

活動二:畫家李澤藩介紹 

  教師透過簡報說明下列主題,教學

過程中並透過作品進行主題內容

地點、想法的問答。 

  畫家的誕生。 
  早晚期作品。(備註) 
畫法特色: 

畫風樸實,偏愛台灣山水風景寫生,

獨創「水洗」

「重疊色層」風格。 

參、綜合活動 

  教師運用自由聯想技術,分別設定

主題由同學發表。(東門城、城隍
廟、新竹等) 

  教師預告下節課將進行參觀。(不

告知是使用網路) 

----第一節課結束---- 

 

 

 

 

 

 

 

畫家生平

簡報檔 

 

 

 

 

 

 

主題字卡 

 

 

 

 

 

10’ 

 

 

 

 

20’ 

 

 

 

 

 

 

 

 

5’ 

 

 

 

 

 
學生能透過六

六討論法歸納
並發表意見。 

 

 
學生能運用簡

報內容回答問

題 

 

 

 

 

 

 
學生能聯想出

三個以上字名

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  相關教具。 
2.  網路及電腦設備。 
3.  李澤藩老師相關畫作。 

學生準備: 
1.  教材複習。 

情境佈置: 
1.  電 腦 網 路 使 用 告 示 標

語。 

2.  「 尊 重 智 財 權 」 等 標

語。佈置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壹、準備活動 

  教師請同學安靜地從教室出發,前

往電腦教室。 

  加強智財權概念。 

 

 

 

 

 

10’ 

 

 

 

 

 

 

background image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3-1 

 

 

 

4-2 

 

 

 

 

 

 

 

4-1 

師:看,老師手上的是上節課介紹的李

澤藩美術館的授權書,所以小朋友,當

你要利用網路收集資料時,不要忘了要
經過別人授權才可以使用喔。 
  教師利用電腦共同顯示圖片,進行

真假畫作遊戲的比照。 

師:小朋友仔細看,找找假畫中有沒有

那裡多了些什麼?或是少了些什麼呢? 

貳、發展活動 

  教師教導學生使用網路搜尋功

能,並介紹相關網站。(Google,

Yahoo 等) 

請學生搜尋「藝術家」

「美術館」

「李

澤藩」等名詞。 
介紹李澤藩美術館網站。

(www.tzefan.org.tw) 

參、綜合活動 

  教師準備李澤藩先生之畫作與名

稱卡,進行學生網路搜尋比賽。 

  發放學習單(歷史的軌跡—東門

城),並說明內容。 

----第二節課結束---- 

 

 

 

 

 

真畫假畫 

 

 

電腦 

 

 

 

 

 

 

 

畫作 

名稱卡 
學習單 

 

 

 

 

 

 

 

 

25’ 

 

 

 

 

 

 

 

5’ 

 

 

 

 
能找出兩幅畫

的不同處。 

 

 
學生能利用網

路搜尋出所需

資料。 

 

 

 

 

 
學生能於一分

鐘內在「李澤藩

美術館」網站上

找到畫作。 

活動名稱 

教學活動 

教學策略 

我是調色小高手 

 

 

 

 

 

 

 

 

光和色的對話 

活動三:光的重疊 

 

 

 

 

活動四:色彩的混合 

 

 

 

活動五:調色小高手 

 

活動六:音樂的顏色 

1.用問題討論的方式喚起學

生舊經驗;在實驗中,讓

學 生 觀 察 不 同 色 光 的 聚

合,並能用問題引導的方

式讓學生自我探索歸納。 

2.由實驗中複習毛細現象的

原理,讓學生從操作中發

現顏料混色前後的變化。 

3.引導學生分享調色的變化

感覺。 

4.鼓勵學生創作,並讓學生

體會不同色系的感覺。 

background image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實驗器材:三稜鏡、鏡子、
紅 & 綠 & 藍 色 玻 璃 紙 、 燒
杯、白紙、濾紙、衛生紙、
水彩筆、水彩。 

學生準備: 
教材複習、色筆。 
 

情境佈置: 
在教室外陽光可照射處進
行「光的重疊」實驗;在教
室內分組進行「色彩的混
合」創作。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5-1 

壹、準備活動 

  透過與學生討論的過程,複習光的

反射、折射、色散現象。 

  可利用三稜鏡折射出多種色光。並

強調我們眼睛看得到物體是因光

反射到眼睛。 

貳、發展活動 

活動三:光的重疊 

  透過鏡子反射陽光的實驗活動,讓

學生觀察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混合後的顏色變化,了解光的特性

是聚合後會愈混愈亮。 

  準備了三座鏡子、三種顏色的玻璃

紙,前方請一位同學拿著白紙,老

師會分別將不同的玻璃紙包在鏡

子上,並且會調整鏡子的角度,使

色光反射到白紙上。 

  將三座鏡子分別以紅、藍、綠的玻

璃紙包裹,(調整鏡子角度使紅光
反射到白紙上),觀察後說出在白
紙上看到的顏色。(紅色) 

  移開紅光,調整鏡子角度使藍光反

射到白紙上,觀察後說出在白紙上

看到的顏色。(藍色) 

  再調整角度使紅、藍色光重疊,觀

察後說出重疊部分的顏色。(桃紅
) 

  調整鏡子角度使綠光反射到白紙

上,觀察後說出在白紙上看到的顏

色。(綠色) 

 

三稜鏡 

 

 

 

 

 
鏡子 
紅、藍、

綠色玻璃

紙各一張 
白紙一張 

 

5’ 

 

 

 

 

 

10’ 

 

 

 

 

 

 

 
 

 

 

 

 

 

 

 

 

 

 

 

 

 

 

 

 

學生能仔細觀

察並說出如「紅
色加藍色是桃

紅色」的結果 

 

 

background image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5-2 

  再調整角度使紅、綠色光重疊,觀

察後說出重疊部分的顏色。(黃色) 

  觀察藍、綠重疊部分的顏色。(

藍色) 

  觀察三色混合在一起的顏色。(

色) 

  請學生發表心得。(歸納出光是愈

重疊愈亮) 

  師:小朋友,有沒有發現,當兩個

色光重疊在一起的時候,是比單一

顏色的顏色來的亮的,最後三個顏

色在一起時的白色是最亮的。大膽

假設,小心求證。水彩也是一樣的

嗎? 

活動四:色彩的混合 

  透過水彩顏料在濾紙上擴散的實

驗活動,讓學生觀察顏料三原色混

合後的顏色變化,了解顏料的特性

是混合後會愈混愈暗。並由小組共

同創造出不同的混色作品,展示給

全班欣賞。 

  每組來領取一個燒杯、兩張濾紙、

衛生紙。將燒杯裝水半滿,衛生紙

捲細。 

  將水彩的紅、黃、藍三色點在濾紙

上(只能畫上一小點)。每組可以自
由發揮創意,想想要如何點才會使

待會兒擴散後不同的顏色混合在

一起?色點中間挖個小洞,將捲細

的衛生紙放入中間,將濾紙與衛生

紙一起放入裝有燒杯的水中。 

  最後都發現紅、黃混合變成橙色;

紅、藍混合變成紫色;黃、藍混合

變成綠色;紅、黃、藍三色混合變

成黑色(但不是純正的黑色)。 

 

 

 

 

 

 

 

 

 

 

 

 

 

 

燒杯 
濾紙 

衛生紙 

色筆 

 

 

 

 

 

 

照片六 
照片七 
照片八 
照片九 
照片十 

 

 

 

 

 

 

 

20’ 

 

 

 

 

 

 

 

 

 

 

 

 

 

 

 

 

學生能仔細觀

察並說出「紅色

加綠色是黃色」
的結果;以及

「三色混合為

白色」 

 

 
學生能說出重

疊色光愈混疊

愈亮 

 

 

 

 
小組能共同合

作,完成顏料混

色的作品。

 

 

 

 

 

 

 
小組能共同合

作,完成 一張至

少有三種顏色

混合的作品。

 

 

 
學生能說出顏

色混合前後的

變化,例如紅色

黃色顏料混合

變成橙色的變

化 

background image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參、綜合活動 

  教師總結:色彩與生活緊密結合。 
  預告下節課要讓大家利用水彩創

作岀屬於自己的顏色。 

  ----第三節課結束---- 

 

5’ 

 

 

教學準備

 

圖畫紙、水彩用具、CD、

CD player 

各種水彩用具。 

在舒適的環境下以及音樂
的薰陶下,創造出屬於自己
的色彩。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6-1 

 

 

 

 

 

 

 

 

6-2 

壹、準備活動 

  由深入淺易、由淺到深難(讓學生

用單一的水彩顏色試著畫出漸層

的感覺。) 

貳、發展活動 

活動五:調色小高手 

  讓學生分組運用五種水彩顏色

(紅、黃、藍、黑、白),自由調配

出各種顏色。 

  進行小組時間,看誰創造出的顏色

種類最多。 

  各小組成員互相欣賞,看看誰調出

的顏色種類最多,並說說調出哪些

顏色,以及活動過程中的感覺。 

活動六:音樂的顏色 

  教師播放幾首音樂片段讓學生聆

聽,並利用水彩把對於音樂的感受

用不同的顏色呈現出來。 

教師說明選擇相對應音樂的顏色之理

由。現在發給每人一張圖畫紙,待會

兒會連續放好幾首不同的音樂,要用
水彩來紀錄感覺。 

老師準備的曲子以著名的古典音樂為

主,不同的音樂最好有明顯的差異性

或強烈的變化。 

 

圖畫紙 

水彩用具 

 

 

圖畫紙 

水彩用具 

 

 

 

 

照片十一 

 

 

圖畫紙 

水彩用具 

CD 

CD player 

(播放機) 

 

 

照片十二 

 

5’ 

 

 

 

15’ 

 

 

 

 

 

 

 

 

15’ 

 
學生能使用水

彩調岀漸層的

變化 

 
學生能使用水

彩顏料調配出

至少十種不同

顏色 

 

 

 

 

 
學生能用心欣

賞音樂,並創作

出一幅作品 

background image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參考音樂: 

1.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2. 莫札特:小夜曲或舞曲。 

3. 韋瓦第:四季協奏曲。 

4. 柴可夫斯基:

「天鵝湖」

「胡桃

鉗」組曲。 

5. 布拉姆斯:降 B 大調第二號鋼

琴協奏曲。 

6. 蕭邦:圓舞曲或波蘭舞曲。 

參、綜合活動 

  教師總結: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  音樂也可以用色彩來表現情感,也

可以用不同的媒材來呈現,用色彩

來紀錄自己多采多姿的生活…。 

  只要有用心去感受,每位小朋友都

是小小藝術家,盡情發揮想像力,

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  ----第四節課結束---- 

 

 

 

活動名稱 

教學活動 

教學策略 

詩情畫意說故事 
 
 
 
 
 
 
 
 
 
 
 
 
 
彩繪我的故鄉 

活動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活動八:看圖說故事 

1.利用詩畫讓學生透過感官

體驗感受,體會「詩中有

畫,畫中有詩」的意境。教

師可配合音樂背景讓學生

沉靜在詩與畫的世界。 

2.藉由漫畫,讓學生發覺可

以透過不同的表達形式來

描述事情。 

3.教師在學生分組討論時,

要注意各組討論情形,並提

供適時的引導與幫助。 
4.在學生創作「未來的東門
城」畫時,老師必須以一顆
開放的心,接納學生任何的
思想表達,讓學生能盡情的
表現出心裡的感受。 

background image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電腦 
教學用檔案 

1.詩中有畫畫中有詩.ppt 

2.海和天.ppt 

四格漫畫(用功) 
八開畫紙六張 

學生準備: 
彩色筆一盒 

情境佈置: 
將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檔案

中的各張名畫,張貼於教室

四周,使學生先利用下課時

間瀏覽一番。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7-1 

8-1 

 

 

 

 

 

 

 

 

 

 

 

 

壹、準備活動 

老師提供一幅四格漫畫,讓同學閱讀: 

佈題:小朋友,古時候有一位文學家叫

做「蘇軾」

,他曾經用一句話來形容王

維的作品,那就是「詩中有畫,畫中

有詩」

,現在讓我們先來體會一下,什

麼叫做「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佈題:在我們欣 賞完 古時候的詩畫

後,讓我們來看 一則 現代版的代表

作,大家注意看囉! 

貳、發展活動 

活動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佈題:在看完古時候跟現代的作品之

後,小朋友,老師現在要來看看你們事

不是也能從詩中感受出裡面的畫來,讓

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首現代詩吧。 
  進行小組討論及創作 
佈題:請每一小組討論好後,把畫好的

四格漫畫貼在黑板上。 
現在請每一組的小朋友派一位代表上

來解說你的四格漫畫,小朋友也要看看

他們的作品是不是也有達到「詩中有

畫,畫中有詩」的效果喔! 

活動八:看圖說故事 

教師利用語文課本第十課進行學生的討論。 

 

電腦、詩

中有畫畫
中有詩之

教學檔 

 

 

 

四格漫畫

【用功】 

 

 
電腦、 

 

海和天

(ppt檔) 

 

 

八開畫紙

每組一張

 

 

 

 

習作:米羅

的畫

 

5’ 

 

 

 

 

 

 

 

 

 

 

 

15’   

 

 

 

 

 

 

 

 

 

 

15’ 

 

 

 

 

 

 

 

 

 

 
學 生 能 在 透 過

3 分 鐘 的 小 組

討論,畫出代表

詩 中 意 境 的 四

格漫畫 

 
學生能經過討

論後推派代表

上台解說小組

所創作的四格

漫畫。 

 

 

 

 

 

background image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7-1 

 

 

 

 

 

8-1 

佈題:現在老師要介紹一位畫家跟你們

認識,請大家看到你的課本第十課—米

羅的畫,大家請先快速的閱讀這篇文

章,老師待會會問大家,你認識到的米

羅是什麼樣子? 

現在,要讓大家欣賞一張米羅的畫,請

你們仔細的看看,你認為這幅畫在說些

什麼?裡面的這些圖像代表什麼?如

果是你,你會為這幅畫命上什麼名字

呢? 
  進行小組討論。(六分鐘) 

每人發表一分鐘,由一位同學做紀
錄,將討論結果紀錄下來。 

  小組報告 
  請每一小組派一位同學上來報

告,小組討論的結果。 

參、綜合活動 

小朋友,透過今天的課程,你們是不

是發現了,原來我們可以透過詩的欣

賞來了解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也可以

透過畫家的畫,了解畫家想表達的涵

義。 

----第五節課結束---- 

 

 

 

 

 

 

 

 

 

 

 

 

 

 

 

 

 

5’ 

 

 

 

 

 

 

 

 

 

 

 

學生能透過六六

討論法,讓其他

小組成員了解自

己的看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電腦 
教學檔案(李澤藩教授的東
門城一系列畫) 

學生準備: 
水彩工具 
畫紙一張 

情境佈置: 
裝乾淨水的水桶 2 個 

background image

目標

代號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配 

教學評量 

10-1 

 

 

 

 

 

 

 

 

9-1 

 

 

 

 

 

 

 

1-2 

壹、準備活動 

老師將李哲藩教授四幅東門城畫像拿

給學生們看: 
佈題:小朋友,在之前的課程中,老

師有請你們回家訪問過你的家人,讓

你們試著去了解他們對東門城有什麼

回憶與感情,你們都還記得嗎? 
有沒有小朋友要上來跟我們大家分享

的?(選取 3 位小朋友上台發表) 

貳、發展活動 

佈題: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努力的想

想看,你覺得東門城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子?會變成空氣污染很嚴重,像在煙霧

中的一座城門?還是會像台北 101 一
樣,改建成十分現代化的風格?小朋友

請發揮你的想 

像力將你想像出來的東門城畫在你的

畫紙上。 

參、綜合活動 

佈題:小朋友,現在大家都已經完成

你的未來的東門城想像畫了,請小朋

友自己找一位同學,互相告訴對方,

為什麼你認為未來的東門城是這樣子

的呢? 
現在,老師要邀請三位同學上來,說

說你畫的跟同學畫的有什麼不一樣? 
小朋友,大家聽完了同學的分享以

後,你是不是發現,原來每個人對同

一件事的想法跟感情都是很不一樣的

呢?既然大家的想法有可能不會相

同,我們是不是也要好好學習去尊重

對方聽聽別人的想法並且友善的表達
自己的想法呢? 

----第六節課結束---- 

 

 

電腦、李

澤藩東門

城畫作之

教學檔案 

 

 

 

 

水彩用具 

 

 

 

 

5 分 

 

 

 

 

 

 

 

 

25 分 

 

 

 

 

 

 

 

3 分 

 

 

 

7 分 

 

 

 

 

 

 

 

 

 

 
學 生 能 在 時 間

內完成一幅”未
來的東門城”想
像畫 

 

 

 

 
學 生 能 找 到 一

位 以 上 的 同 學

解 說 自 己 畫 作

的涵義。 
學 生 能 透 過 講

述 方 式 對 大 家

表 達 自 己 與 同

學作品的不同 

 

background image

【註】實驗照片&學生作品: 

照片一.                           照片二. 

    

 

照片三.                           照片四. 

    

 

照片五.                           照片六. 

    

 

照片七.                         照片八. 

    

 

background image

照片九.                            照片十. 

      

 

照片十一.                           照片十二.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