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縣沄水國小五年級節慶主題混齡英語課程

pdf
840.88 KB
11 頁
Administrato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義縣沄水國小114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
全校學生人數未滿五十人需實施混齡,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____年級和____年級) 否■
年級
五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節慶 Holiday
課程
設計者
林貞伶
總節數
/學期
(/)
20/
符合
彈性課
程類型
學校
願景
與學校願景
呼應之說明
1.
透過生活英的活動課程學習日常英語培養多元觀點的新生活。
2.
透過角色扮演的學習方式,讓學童在情境中培養出好品格
3.
藉由身體律動的歌唱教學,促進身健康的發展。
總綱
核心素
E-A 1 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健
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命潛
能。
E-A 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透過
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 1 具備「聽、說、讀、寫、作」的基本語
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
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能以同理心
在生活與人際溝通。
E-C 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
素養,並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課程
目標
1.
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 全發培養注的態度
用基本的學習策略,強化個人的英文能力。
2.
透過基本邏輯思考策略,理解簡易文訊息的能力,結合所學內容
,提升學習效能。
3.
具備聽、說、讀、寫的英文入門能力,應用所學的字詞及句型進行簡易
的日常溝通。
4.
認識國內外節慶習俗及風土民情的不同,並且理解並尊重各種文化的
差異性。
議題融入
融入議題
實質內涵
教學
進度
單元名稱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教學活動
(學習活動)
教學
資源
(1)
(5)
復活節
Easter
英語文1--9
聽懂簡易句型的
句子。
英語文2--7
作簡易的回答
描述
英語文8--2
了解課堂中所介
紹的國內主要節
慶習俗。
英語文1- -6
聽懂課堂中所學
的字詞。
復活節的
由來影片
復活節的
由來影片
復活節的活
動簡報
復活節字卡
1.
聽懂復活節
由來的句子。
2.
簡短回答
描述
來的問題。
3.
了解課堂中
介紹的復活節
習俗。
4.
聽懂課堂中
關的字彙。
1.
聽懂簡
單句子。
2.
能簡短回
答和描述
題。
3.
能了解課
堂中介紹
節慶習俗。
4.
能聽懂課
堂中所學
單字。
活動一: Easter Word Hunt 復活節尋寶
1. 教師教學常見復活節詞彙(搭配圖片或
Flashcard):
o egg(蛋)
o bunny(兔子)
o chick(小雞)
o basket(籃子)
o candy(糖果)
o spring(春天)
o flower(花)
2. 用彩蛋圖樣包裹,將單字卡藏在教室或戶外空間
3. 小組進行限時尋寶任務,找到單字卡後唸出單字,
並用“I found a ___!”造句
4. 最後比賽哪組找到最多正確單字,給予小獎勵
活動二:復活節故事接龍
1. 教師起頭講一段「復活節早晨,一顆神秘的彩蛋滾
到小明家門前……」。
2. 每組接續故事一小段,輪流接龍(可用句型引導:
忽然、沒想到、結果)。
3. 記錄後由一名學生上台唸出本組創作故事。
4. 教師回饋並鼓勵學生創意思考與語言組織。
簡報
影片學
習單
5
~
英語文2- -1
唸出英語的
音。
英語文 8--3
了解課堂中所介
紹的國外主
節慶習俗。
綜合 2b--1 參與
各項活動,適
表現自己在團
中的角色,協
合作達成共
目標
復活節海報
復活節
學習單
5.
唸出課堂中
關英語語音。
6.
了解課堂
節習俗。
7.
參與
學習單。
5.
能唸出課
堂中所學
的語
音。
6.
能了解課
堂中介紹
國外節慶習
俗。
7.能參與
論及上台分
享相關內
容。
活動三: 「復活節象徵圖騰地圖」製作
1. 教師介紹復活節的由來與象徵物(復活蛋、兔子、
十字架、百合花等)及其意義(重生、希望、春
天)。
2. 學生小組繪製一張「復活節圖騰地圖」:中央畫上
春天背景,四周繪製或貼上代表物,每一樣寫上代
表意義(可用中文為主)。
3. 小組派代表分享地圖設計的內容與想法,說說最喜
歡哪個象徵與理由。
活動四:DIY 我的復活節彩蛋
教師介紹復活蛋裝飾傳統及其象徵「新生命與希望」
1. 學生運用水彩、蠟筆、貼紙等素材裝飾紙彩蛋,或
用塑膠蛋創作。
2. 每人寫一句祝福語貼在蛋上(中英皆可,如:
Happy Easter! Hope you stay healthy!
3. 完成後設置「彩蛋祝福牆」,可交換作品給朋友
(6)
(10)
地球日
Earth
Day
1--9
聽懂簡易句型
句子。
2--7
作簡易的回答
描述
8--3
了解課堂中所
紹的國外主要
慶習俗
地球日影片
地球日影片
地球日活動
地球日活動
字卡
地球日活動
歌曲
1. 聽懂與地球
簡易句子。
2. 簡短的回答
描述
活動問題。
3. 了解地球日
活動的含意。
4. 聽懂與地球
字彙。
1.
能聽懂簡
單句子。
2.
能簡短回
答和描述。
3.
能了解地
球日活動
含意,並
道要如何
護地球。
4.
能聽懂課
堂中所學
字詞。
活動一:地球的煩惱 看圖說話與小組討論
1. 教師出示幾張環境問題圖(如:河流污染、亂丟垃
圾、砍樹、動物棲息地被破壞)。
2. 小組討論圖片中地球遇到的困擾,思考「這會造成
什麼後果?」、「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地球?」
3. 每組填寫「地球煩惱小卡」:
o 問題是什麼?
o 對人類/動物有什麼影響?
o 我們可以怎麼做?
4. 小組派代表上台簡短分享討論結果。
活動二:Earth Day 英語詞彙大冒險
1. 教師介紹與地球日相關的英文單字(搭配圖片或簡
報):
o Earth, recycle, reduce, reuse, trash, water, clean,
tree, plastic, nature
2. 教師示範搭配動作的記憶方法(如「Recycle」就做
出分類丟垃圾的動作)。
3. 分組競賽:教師說單字,學生搶答英文意思,或做
出對應動作。
4. 延伸小挑戰:「用 3個單字組一句環保小口號!」
(例如:Recycle plastic! Save Earth!
簡報
影片字
卡歌曲
學習單
5
~
1--6
聽懂課堂中所
的字詞。
藝術 1--1 透過
聽唱、聽奏及讀
譜,進行
演奏,以表達情
感。
5. 透過聽唱及
球日活動歌唱
演奏
5.
能透過聽
唱及讀譜,
進行歌唱及
演奏。
活動三:為地球唱一首歌 Earth Song 合唱分享會
熱身導入
問學生:「你喜歡地球上的什麼?動物?樹木?天
空?」
教師播放歌曲並讓學生欣賞,鼓勵邊聽邊跟唱副歌
(簡單、重複的部分)
② 歌詞學習與討論
教師逐段帶學生朗讀並理解歌詞(可結合圖片)
問問題引導思考:
o 歌詞中提到哪些我們該保護的事物?
o 如果你寫一首歌給地球,你會想說什麼?
③ 師生合唱互動
分組練唱:如「你唱一句,我唱一句」、「男女對
唱」、「一排一排接力」
加上簡單動作或拍手節奏,提升參與感與記憶度
全班一起大合唱一次,教師也參與其中
④ 總結分享
問學生:「唱完這首歌,你覺得地球要我們做什
麼?」
鼓勵幾位學生說出一句對地球的承諾(如「我會少
用塑膠袋」、「我會愛護動物」)
英語文 4--4
依圖畫、圖示
簡單字詞。
地球日活動
學習單
6.依照學習單
的圖畫、圖示
填寫字詞。
6.
作完成學
單。
活動四:地球行動任務卡
1. 教師提供數張「地球守護行動卡」,內容如:
o 今天撿起 3樣地上的垃圾
o 回家跟家人一起分類回收
o 少用一次性塑膠袋
o 澆花 / 照顧盆栽
o 關掉不用的電燈
2. 小組選擇 3個任務當天或隔日完成(可照拍照或寫
心得記錄)。
3. 隔天回班分享行動紀錄或感想(也可繪製簡圖或寫
句子)。
活動五:地球日創意標語與海報設計
1. 教師引導討論:「什麼樣的話語可以提醒大家保護
地球?」
2. 學生設計自己的「地球日標語」(可使用中文,也
可中英混合)。
例如:
地球只有一個,請你愛護她!
Reduce waste, reuse more, save our Earth!
3. 搭配圖畫(地球、樹木、海洋、小動物等)創作一
A4 海報。
4. 全班張貼展示,輪流分享海報設計意義。
~
(11)
(15)
母親節
Mother
s Day
8--2
了解課堂中所
紹的國內主要
慶習俗。
藝術 1--1
聽唱、聽奏及
讀譜,進行歌唱
及演奏,以表達
感。
母親節的由
來影片
母親節歌曲
1. 了解課堂中
俗。
2. 透過聽唱,
進行母親節歌
曲的歌唱
1.
能了解課
堂中所介
的國內節
習俗。
2.
能透過聽
唱,進行
曲的歌唱。
活動一:媽媽的一天・小小生活體驗計畫
討論:「媽媽一天都做些什麼?」(早上煮飯、上
班、接送、照顧家人等)。
1. 小組設計一張「媽媽的一天時程表」。
2. 全班挑選 12項家庭任務(如:洗碗、收衣服
準備晚餐)回家試做。
3. 隔天分享體驗:「原來做這件事有什麼挑戰?你有
什麼感覺?」
活動二:感恩之歌 唱給媽媽聽
1. 教師播放與母親節相關的歌曲,如:
o 《聽媽媽的話》(周杰倫)
o 《世上只有媽媽好》
o You Are My Sunshine》(中英簡易對照
版)
2. 帶學生學習歌詞、練唱副歌,配合手勢或情感表
演。
3. 分小組合唱,每組可設計自己的感恩動作。
4. 分享時間:你最想對媽媽或家人唱哪一句?為什
麼?
簡報
影片
歌曲
卡片
字卡
5
英語文1- -6
聽懂課堂中所學
的字詞。
E12了解尊重
家庭型態的多樣
性。
綜合 2b--1 參與
各項活動,適
表現自己在團
中的角色,協
合作達成共
目標
母親節
字卡
母親節學習
3.
聽懂與母親
節有關 的字
彙。
4.
了解母親在
家庭扮演的角
色,尊重各個
家庭的相處方
式。
5.
參與討論,
並且完成學習
單。
3.
能聽懂課
堂中所學
字詞。
4.
能參與討
容。
活動三:誰是我們的照顧者?
1. 教師朗讀繪本或短文,如:《媽媽不只會煮飯》、
《小強的兩個爸爸》、《誰在照顧我?》等(內容
強調:照顧者不只限於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其
他家庭成員也可能是主要照顧者)。
2. 小組討論:
o 家裡是誰主要照顧你?
o 你最想感謝的人是誰?為什麼?
o 男生女生都可以照顧家庭嗎?
3. 學生寫一段「我想感謝的人」短文,可不限性別或
角色(如爸爸、姑姑、外婆、保母等)。
活動四: 媽媽的一天・小小生活體驗計畫
1. 討論:「媽媽一天都做些什麼?」(早上煮飯、上
班、接送、照顧家人等)。
2. 小組設計一張「媽媽的一天時程表」。
3. 全班挑選 12項家庭任務(如:洗碗、收衣服
準備晚餐)回家試做。
4. 隔天分享體驗:「原來做這件事有什麼挑戰?你有
什麼感覺?」。
(16)
(20)
端午節
The
Dragon
Boat
Festiva l
英語文1--9
聽懂簡易句型的
句子。
英語文8--2
了解課堂中所介
紹的國內主要節
慶習俗。
英語文1- -6
課堂中所學的
字詞。
端午節由來
影片
端午節簡報
端午節字卡
1. 聽懂與端午
由來 的句
子。
2. 了解與端午
俗。
3. 聽懂與端午節
有關
彙。
1.
能聽懂簡
單的句子。
2.
能了解課
堂中介紹
節慶習俗。
3. 能聽懂課
堂中所學的
字詞。
活動一:端午故事探祕從屈原到粽子的歷史
1. 教師講解端午節的由來(屈原、愛國詩人、汨羅
江)及各地習俗(賽龍舟、包粽子、掛香包、戴艾
草)。
2. 小組討論:
o 我們家有哪些端午習俗?
o 除了屈原,你還知道哪些和端午有關的故事
或傳說?
3. 教師設計「知識問答快手搶答」遊戲(例:粽子為
什麼要包?為什麼要划龍舟?)。
4. 學生完成一份端午小知識學習單。
活動二:Dragon Boat Vocabulary Game端午節大挑戰
1. 教師介紹端午節常見英文單字:
o Dragon boat(龍舟)
o Rice dumpling / Zongzi(粽子)
o River(河流)
o Festival(節日)
o Leaf(葉子)
o Egg(雞蛋)
o Family(家庭)
2. 遊戲活動:
o 單字 Bingo
o 單字拼圖配對
o 分組說單字+比手畫腳
3. 延伸:學生用簡單句型造句(例:I like rice
dumplings.” / “My family watches dragon boat
races.”)
簡報
影片字
卡學習
5
~
藝術 3--4
能與他人合作
劃藝術創作或
,並扼要說
其中的美感
社會 3c--1
他人意見,表達
自我觀點,並
與他人討論
端午節學習
故事劇本
4.透過分享與
討論聆聽他人
意見並且表達
自己的觀點
5.與同學合作
屈原投江的
故事。
4. 聆聽他
人意見並且
表達自己的
觀點。
5. 能與同學
合作展演。
活動三:創意香包吊飾設計
教師介紹傳統香包的作用(避邪、祈福、辟瘟)與常
見圖樣(五毒、老虎、粽子、香草)。
1. 學生以「祝福與保護」為主題,設計自己的紙上香
包吊飾(可使用色紙、蠟筆、亮片、毛線等)。
2. 教師可提供香味棉片或香包草香料(如艾草粉或薰
衣草),放入作品中,增加感官體驗。
3. 完成後輪流介紹作品:「我的香包代表」、「我
想送給」。
活動四:「我的端午節」迷你展演
學生完成一篇小短文:《我的端午節記憶》或《我想
像中的端午節》。
o 可寫吃什麼、做什麼、最喜歡的習俗
2. 教師引導學生改寫成簡單的短對話或訪談劇本
3. 小組合作排練端午節情境小劇(如:包粽子、龍舟
比賽、屈原對話)。
4. 上台表演或錄製小影片,全班欣賞並回饋鼓勵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否
融入資訊科
技教學內容
■無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共(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教需求學
生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1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自行填入類型/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 人)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一、 學習環境調整:重視學生的優點,適時針對學生的進步給予鼓勵,營造正向支持的環境。
二、 學習內容調整:減少學習內容或問題的數量,如按照學生能力現況,某些較難的學習目標可以減少。
三、 學習歷程調整:給予成功的經驗或正增強,以引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學習。透過合作學習,利用口語提醒、同儕示範、肢體協助
等,引導學生共同學習完成任務。提供學生能力可及的作業單。給學生額外的時間完成作業,例如午休或下課時間。
四、 學習評量調整:不以書寫能力、字的美醜評定成績。實作評量時,依學生能力降低評量標準。
特教老師姓名:吳純玉
普教老師姓名:林貞伶
填表說明:
1. 第一類課程需跨領域,以主題/專題/議題的類型,進行統整性探究設計;且不得僅為部定課程單一領域或同一領域下科目之間的重複學習
2. 第四類其他類課程,在同一份設計中可以依照不同的週次需要,複選多種內容。例如:1-4 週為班級輔導,5-7 週為自治活動,8-10 週為班際交流,11-
14 週為戶外教育,15-20 週為班級輔導
3. 議題融入:性別平等教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戶外教育,以上三項議題至少需選擇一項,其他議題則是自由選擇。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