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
英文考科非選擇題閱卷評分原則說明
閱卷召集人:賴惠玲(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教授)
104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英文考科的非選擇題型共有「中譯英」和「英文作
文」兩大題。第一大題是「中譯英」,題型與過去幾年相同,考生需將兩個中文
句子譯成正確、通順、達意的英文,兩題合計為 8分。第二大題是「英文作文」,
以至少 120 個單詞,從兩本書當中選擇其中一本設想該書可能的內容,再說明
為什麼選擇該本書的理由。閱卷之籌備工作,依循閱卷標準程序,於 2月4日先
召開評分標準訂定會議,由正、副召集人及協同主持人共 14 人,參閱了約 3,000
份來自不同地區的答案卷,經過一整天的討論之後,完成評分標準訂定,選出合
適的評分參考樣卷及試閱樣卷,並編製成《閱卷參考手冊》,以供閱卷委員共同
參閱。
本年度共計聘請 171 位大學教授擔任閱卷委員。2月6日上午 9:00 至11:
00 為試閱會議,首先由召集人提示評分標準並舉例說明;接著分組進行試閱,
參與評分之教授須根據《閱卷參考手冊》的試閱樣卷分別評分,並討論評分準則,
務求評分標準一致,以確保閱卷品質。為求慎重,試閱會議後,正、副召集人及
協同主持人將進行評分標準再確定會議,確認評分原則後才開始正式閱卷。
評分標準與歷年相同,在「中譯英」部分,每小題總分 4 分,原則上是每
個錯誤扣 0.5 分,相同的錯誤只扣一次。「英文作文」的評分標準是依據內容、
組織、文法句構、詞彙拼字、體例五個項目給分,字數明顯不足的作文則扣總分
1分。閱卷時,每份試卷皆會經過兩位委員分別評分,最後成績以二位閱卷委員
給分之平均成績為準。如果第一閱與第二閱分數差距超過差分標準,則由第三位
委員(正、副召集人或協同主持人)評閱。
今年的「中譯英」呼應最近社會發生的食安問題,提醒企業不應該以獲利為
最主要目標,應該負起社會責任以增進大眾福祉,希望學生能以英文表達對社會
現象的關心。評量的重點在於考生能否運用常用的詞彙與基本句型將兩句中文翻
譯成正確、達意的英文句子,所測驗之句型為高中生熟悉的範圍,詞彙亦控制在
大考中心詞彙表四級內之詞彙,中等程度以上的考生,如果能使用正確句型並注
意用字、拼字,應能得理想的分數。例如:「不應該把獲利當作最主要的目標」
若譯成 should not regard making profit as its primary goal 即可得分;「以增進大眾
福祉」則可翻譯為 to enhance public/the public’s well-being/welfare 或者 to
enhance the well-being/welfare of the public。在選取樣卷時,我們發現有不少考生
對於英文詞彙的語意及使用,以及英文拼字仍有加強的空間,如第一句的「獲利」
指的是企業的利潤應該是 profit(s)而不是 benefits;「福祉」應翻成 well-being/welfare
,也不是 benefits;「最主要的目標」有考生翻譯為 the most main goal 重複了最高
級的概念,多譯了 most;「成功的企業」中的「成功的」應為形容詞,有不少考生
詞性用錯;「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ies 拼字錯誤的考生也不少,相當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