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科學教育園:永續校園融入教學課程設計

pdf
1.34 MB
40 頁
elitetsai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教案及社區互動配合計畫
(教案請依照教育部之前所發文的格式製)
3-1 永續校園融入教學課程設計
3-1-1 教學模組:
壹、教學主題:生態科學教育園-
綠樹成蔭、百花爭妍,伴隨著朗朗書聲、學子快樂的童顏,還有那一片可以
與藍天為伍綠草為伴的學習園地。不管是水槍、水舞再生藝術的創作及其他
相關體驗活動,讓小朋友從環境中學習,這種溫馨的童趣的設計,讓小小心靈
有了停靠的港灣學校是孩子每天駐足的生活空間,校園環境的營造對孩子的
影響是最深刻校園規劃並非天馬行空而是需要有強烈的動機團隊的參與,
才能有主題有計畫的逐步向前邁進也因這份真心的努力耕耘孩子們擁有的
是燦爛的笑靨明亮的眼神,那是一種對生活的喜悅對學習的熱忱和對未來的
冀盼。
在本次的學校永續工程改造時我們將生態有機、校園永續為重要題
安排跨學制課程與資源共享教學透過此次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建構一
個永續發展的生態科學教育園以推動校園永續發展發展生態化棲地化
鄉土化之校園。
主要內容
模組原型圖
模組架構圖
模組之設計理念與構想
模組之活動設計說明
實作活動及閱讀資料
活動一:氣根生長觀察
活動二:猜猜我是誰
活動三:不怕水的勇士
活動四:校園「水」事記
活動五:水車轉啊轉
活動六:地表材質透水性觀察
活動七:鎖住水分滋養大地
2
設計者:後庄國 永續校園工作團隊
.模組原型圖 生態能源教育園模組原型圖
隨園大探索
水土保持
觀察區
親水走廊
教學區
榕園教學
表演區
3
叁、模組架構
◎樹有什麼功用?
◎水生植物有哪四大家族?其代表成員?
◎水生植物有哪些特異功能?
◎不同水域之生態植物比較?
◎學校用水從哪裡來?用過的水流到哪裡去?
◎三座生態池供水來源的差異?
◎水龍頭平均每秒流出多少水?怎麼計算?
◎水車的功用是?
◎校內不同材質地表,透水性的差異?
◎土石流形成的原因?
◎土壤保水的大功臣?
實地戶外教學,解說導覽工作。
分組勘察實作,並完成報告。
延伸問題:
校園裏什麼樣的環境,最適合動植物生
存、繁衍?
生態池裏,可以分成哪些群落?
如果水量變化,水生植物和水生昆蟲要怎
麼辦呢?
環水道優氧化,如何控制、解決?
引起動機
發現問題
綜合活動:
活動探究
歸納整理
檢討反省
成果報告與檢
延伸活動
發展活動:
提出可能解方法
評估解決
擬訂計畫
行動、實作
水土保持觀察
榕園教學表演區
確定問題
(分類問題)
親水走廊教學區
完成
達成
還可以再研究
模組名稱:隨園大探索
教學時數: 14 )節
適用年級:國小中、高年級
4
肆、設計理念與構想
透過「隨園大探索模」組教學來引導與啟發學生,有關生態環保的議題
學生藉由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培養節約能源與資源再利用簡樸生活
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
配合學校實施的環境教育教學,結合學生生活經驗,以設計相關的教學活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處理生活
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學校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
將教學行動化,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經驗中,能確實的融會貫通並學以致
用!「用環境來塑造生態教學的情境孩子愛校愛環境的觀念及行動更強化了
也希望這些活動對孩子而言,就像播下一顆「隨時隨地做環保」的種子在心田,
未來能逐漸發芽、成長,我們的大環境,也可以有機會越來越好!
.活動設計
模組
名稱
隨園大探索
實施年級
國小中、高年級
總教學時間
14
相關
領域
語文、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議題、生活、社會領域
1-2-1-1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1-2-2-1 運用感官或現成工具去度量,做量化的比較
1-2-3-3 能在試驗時控制變因,做定性的觀察
1-2-4-1 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1-2-5-1 能運用表格、圖表(如解讀資料及登錄資料)
1-2-5-2 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2-3-2-1 察覺植物根花、子各具功能。光溼度、
土壤影響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各不相同。發
現植物繁殖的方法有許多種
5-2-1-1 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5-2-1-2 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6-2-2-1 能常自問「怎麼做?」,遇事先自行思考解決的辦法。
5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1-2-1 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2-1-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2-2-1 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2-2-2 能持續觀察與紀錄社區的環境問題並探究其原因。
2-2-3 能比較國內不同區域性環境議題的特徵。
3-1-2 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
3-2-1 瞭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
趣、嗜好與責任
3-2-2 能主動親近並關懷學校暨社區所處的環境進而瞭解環境權的重要
3-2-3 瞭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對環境的態度及行為。
3-3-1 瞭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4-1-1 能以清楚的言語文字,適切的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
4-2-1 能歸納思考不同區域性環境問題的原因與研判可能的解決方式。
4-2-3 能分析評估國內區域性環境問題發生原因,並思考解決之道
4-2-4 簡單的科及蒐集、資訊來探瞭解環境
題。
4-3-3 能藉各種媒體主動積極蒐集國內外環保議題與策略。
教學
材料
準備
教師單槍電腦數位相機教學簡報教學影片電視DVD 放影機、
植物圖鑑相關照片、水桶數個、土石流資料、風災報導影片、水生
植物圖片。
學生:筆、尺、學習單、牛奶盒一個、竹筷子一根、美工刀、白膠。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教學
時間
活動說明
活動一:
氣根生長
觀察
【引起動機】
1.教師問:樹有什麼功用呢?
2.教師歸納水源木材
製造氧、水土保持等。
3.教師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
功用分別是樹木的那些部
位所提供呢。
20
6
4.教師初步介紹根莖葉。
5.教師強調榕樹氣根作用
【發展活動】
1. 教師帶領學生觀察榕樹,
2. 請學生依據觀察重點完成學
習單。
3. 請學生將榕樹氣根繪製下
來,或利用數位相機拍攝下
來。
【綜合活動】
1. 學生分組討論和分享學習單
內容。
2. 學生各組上台報告討論結
果。
3. 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討
論。
4. 教師做完整結論與歸納。
30
30
◎發下學習單,學生帶紙筆、
相機等
◎告知學生所參訪的重點及注
意事項,並依學習單詳實紀
錄,在觀察後要製作觀察報
◎參訪過程中適度引導學生觀
察氣根分佈及生長情形。
◎研究報告應包含有關主題的
蒐集、篩選、整理、圖片
說明、提出結論或心得。
7
活動二:
猜猜我是
.引起動機:
1. 請學生事先自行蒐集準備有關
水生植物的各項資料。
2. 小組發表討論資料內容並分享
相關經驗。
.發展活動:
1. 教師設計水生植物分類方式
表格,請學生由資料中查詢
對照,並加以填寫。
2. 小組發表並討論完成的表
格。
3. 教師引導學生就各種水生植
物分類,互相作討論比較。
4. 將表格內容做最後的填寫整
理與確認。
5. 教師帶領學生實地至生態池
做水生植物的觀察認識,並
於不同水域之生態植物互相
作比較。
.綜合活動:
協助學生整理詢資料了解各
種分類之中還包含了哪些生態
池裡所沒有的水生植物。
10
50
20
◎由活動中讓學生清楚了解
水生植物有四種分類。(沉
水性植物挺水性植物
葉性植物、漂浮性植物)
◎學生透過資料查詢和實地
作觀察比較了解各種水生
植物有不同的特性及生長
環境。
◎讓學生勇於發表經驗並培
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個人與
環境的相互關係
◎能於不同水域作環境的比
較。
8
活動三:
不怕水的
勇士
活動一
水生植物動動腦
A.水生植物知多
B.能了解水生植物的生長方式可
分為哪幾類
活動二
水生植物分ㄧ分
A水生植物分類
B.水生植物的認
活動三
校園大尋寶
活動四
水生植物身分證
A水生植物之謎
B.認識家中附近的水生植物
活動五
我是水生植物大高手
A水生植物大闖關
B.水生植物大塗
10
20
10
20
20
◎瞭解有些植物需要生長在
水裡。
◎討論生活中可見的「水生植
物」有哪些
◎水生的植物依照植物葉面
和水面的位置可以分成四
大家族?學生可以學習知
挺水性水性浮葉
性和漂浮性四大類。
◎運用五官認識水生植物的
主要特徵。
◎觀察比較水生植物的外型
及特徵。
◎觀察並比較水生植物的四
大類型挺水性沉水性、
浮葉性和漂浮性
◎透過對水生植物的外型
徵進行簡單的分類。
◎能從照片及網路相關網站
知道各水生植物
◎學生實際拜訪隨園及大觀
尋找水生植物的蹤影,
活動中並替水生植物拍拍
照。
◎學生能知道校園中各水生
植物的名稱。
◎能從植物圖鑑中查出校園
的水生植物名稱和特徵。
◎學生能準備居家環境附近
的水生植物和同學分享。
◎各組能透過闖關活動圖畫
創作統整出對於「水生植
物」的認識
◎能寫出水生植物的名稱及
功用、特徵。
◎能完成水生植物的學習
9
活動四:
校園「水」
事記
問題探索
1. 利用洗手機會提出水龍頭為什
麼會有水?水從哪裡來?
(1) 學校用水從哪裡來?
(2) 用過的水流到哪裡去?
(3) 學校水塔會在哪裡?
(4) 用過的水都流到同一個
地方嗎?
2. 藉由圖片及實地走訪觀察學校
用水流程瞭解大自然水循環
原理並實際操作體會水的蒸
作用。
3. 透過學校三座生態池的水質觀
察比較瞭解天然的水質淨化
用及水質淨化對水池生態的重
要的重性。
(1) 三座生態池的供水來源
有什麼不同?
(2) 多出來的水流到哪裡?
(3) 水是否有被循環使用?
(4) 水中生物及水質觀察是
否有差異?
實驗觀察
1. 藉由實際的走訪與實驗觀察體
會水在大自然界中的循環引導
討論:
(1) 水塔水管蓄水池在哪
裡?
(2) 要如何觀察水管位置?
在牆壁內的水管看的到
嗎?怎麼辦?
(3) 水塔如果在屋頂?可以
上去嗎?要注意什麼安
全事項?
對話分享
展示幾位同學的學習單並請他上
臺發表說明:
15
15
10
◎能運用視覺觀察。
◎能發表觀察結果。
◎能發表自己的想法。
◎能用適當的觀察並記錄水
的流向。
◎能完成學習單能發表觀察
結果。
10
活動四:
校園「水」
事記
(1)學校用水的路線
(2)發現的生態池的用水來源
(3)沿途其他發現。
問題探索
1. 教師展示限水新引導學生發
表、分享缺水的經驗。
2. 引導學生討論限水、缺水的原
因。
3. 由日常生活中使用水龍頭的經
驗,討論水龍頭的形式。
4. 在校園中尋找不同的水龍頭
討論為什麼要用不同的水龍頭
實驗觀察
1. 討論設計實計量固定時間
內一般水龍頭和省水龍頭的水
流量。
(1)水龍頭開多大(管徑)?旋
90 度或其他角度比較好控
制?
(2)水龍頭平均每秒鐘流出多
少水?怎樣記算
3. 計量二種水龍頭洗一次手的時
間,並計算用水量。
對話分享
1. 分組發表
(1)整個實驗的測量結果數據
(2)實驗後的發現----哪種水
龍頭較省水。
(3)以後要使用什麼水龍頭來
洗手。
(4)是否有其他的想法。
10
15
15
◎能發表缺水經驗。
◎能討論、發表限水原因。
◎能思考利用不同水龍頭的
原因。
◎能計算出二種水龍頭每秒
鐘的出水量。
◎能比較出二種水龍頭洗一
次手的用水量。
◎能完成學習單
◎能發表體驗結果並身體力
行。
11
活動五:
水車轉啊
活動一:
請小朋友發揮想像力說出教學主
題「水車」的形狀像什麼。
活動二:
從功能轉動的速水車下方的
樣子各方面來認識水車。
活動三:
請學生自己製作水車來試驗水車
旋轉的速度和水流間的關係。
20
10
50
◎眼觀四面
1. 教室前的小溪上頭最
明顯的、會動的
西是什麼?
2.水車的形狀像
◎「水」來運轉
1. 水車的功用的是
麼?
2. 仔細看看水車下方的
小溪和其他段的小溪
有什麼不一樣?
3. 老師計時一分鐘請小
朋友數數看水車一分
鐘轉幾下說說看
是怎麼數的?
4. 想想看水車旋轉的速
度永遠都一樣嗎?是
什麼因素會改變水車
旋轉的速度?
5. 老師拿水管在水車的
葉片上沖水請小朋友
數數看水車旋轉的速
度有沒有改變?
◎手腦並用身體
1. 利用牛奶盒自製水車
2. 作法:
(1)切下牛奶盒下方
三分之一處,由
邊中央線壓向盒中心
點。
2)將竹筷子穿入盒底
中心處後將各邊黏合
固定。
3)將餘下的三分之二
紙盒選對稱的兩邊
切下二分之一的
另兩邊各切出小三
角形的凹朝以放置竹
筷子。
3. 將水車放在水龍
觀察不同的水流量
水車的轉動有什麼變
化。
12
活動六:
地表材質
透水性
觀察
1. 先調查學校內所有的地表材
質。
2. 請小朋友收集土石流的相關資
料。
3. 到校園內實際進行各地表材質
的透水性實驗及土石流的實
驗。
4. 請同學上台報告收集的相關資
料。
5. 分享實驗的心得
20
20
20
20
◎對校園內所有的地表材質
的初步認識且與同學互相
討論。
◎透過上網或查圖書尋找資
料,整理資料。
◎進行降「水」的實驗觀察
各材 質的透水性差異
便進行水衝 擊地表對土
石的影響。
◎由每位同學進行報告資料
分享。
◎每位同學將這次所實驗及
觀察的心得分享最後統合
對環境保護的觀念。
13
活動七:
鎖住水分
滋養大
一、準備活動:
1. 閱讀所蒐集之風災簡報資料
並發表感想級看法。
2. 觀看風災報導影片。
二、發展活動:
1. 各組針對影片內容進行討論
並作成紀錄。
2. 針對風災影片提出相關之問
題並思考可行之策略。
活動一:實地觀
1. 在校園中實地進行植物生長
對土壤之影響及保水作用觀
察。
2. 從「水土保持區」的觀察箱
觀察土壤與水互存的關係。
活動二:發表與紀錄
1. 將所觀察的結果做成紀錄並
且與組员分享討論。
2. 將所學到的知識實際運用在
未來生活中。
15
25
15
25
課前由學生進行剪報及資
料的蒐集。
◎討論影片中對大自然的破
壞行為。
◎各組討論水土保育之重要
性與可行之方法
◎提出植物水與土壤的相關
問題。
◎研究發現為何「植物」是土
壤的外衣?
◎研究發現土壤保水的大功
臣是什麼?
◎完成相關之學習單。
◎與同學討論如何運用的方
法。
14
.隨園大探索教學模組設計學習單
氣根生長觀察—老榕樹鬍鬚的秘密
座號: 姓名:
【研究一:榕樹氣根的長度和粗細
材料:尺.標籤..筆記本..梯子。
方法: 1. 先選 5根氣根。
2. 把標籤貼上去。
3. 在今天長的地方作上記號。
4. 每天去觀察、測量、紀錄。(單位:公分)
我們的發現:
A
B
C
D
E
/
/
/
/
/
平均
增加
15
【研究二:榕樹氣根的作用】
方法:查閱書籍、上網查尋。
【研究三榕樹氣根的照片或圖像
方法:手繪、照相。
1.氣根是什麼環境下的特徵?
□乾燥環境
□潮濕環境
2.榕樹氣根碰到地下,就會非常快的變
粗變壯,成為?
□支柱根
□腫狀根
3.「澎湖的通樑古榕」得知,
根還有一個優點,是可以讓榕樹?
□貯藏大量養分
□橫向發展
16
水生植物觀察紀錄
座號: 姓名:
一、你知道水生植物有哪些分類嗎?這些植物有什麼特點呢?
1.____________)植物:
2.____________)植物:
3.____________)植物:
4.____________)植物:
17
二、你在池裡發現了哪些水生植物?請將它畫下來
三、連連看,以下水生植物各屬於哪一類?
1. 台灣萍蓬
2. 水蘊草
3. 水芙蓉
4. 槐葉蘋
5. 野慈菇
6. 睡蓮
7. 水稻
8. 金魚藻
沉水性植物
挺水性植物
浮葉性植物
漂浮性植物
18
各位小小偵探:
在水龍頭一打開水就流出來你知道這些水從哪裡來嗎?讓我們來一趟校園尋水記好瞭解
學校的給水系統。活動進行中,請配合: 1.遵守學校各項規定,不可以自行爬上頂樓!所以
,要上頂樓要有「我」老師的陪伴與帶領2.看不到的部分請用合理猜測,然後去尋找證
據來支持你的看法例如從各個角度來觀察頂樓水塔的水管路線推測水的進行路線3.請發揮
團隊精神,隨時討論遇到的困難。最後祝各位順利完成任務!
_____ 名:_____________
一、自然界的水循環你知道自然界中的水從何而來?又到哪裡去了嗎?請你用下列水的
不同名稱畫出自然界中的水循環。(雲、雨、雪、溪水、湖水、海水、地下水、自來水等)
、校園中的水循環校園郁園、大觀園、隨園中各有三個生態池,請問你能比較它們
者水的來源及流向有什麼差異嗎?
生態園名稱
水的來源
水流到哪裡?
是否有循環利用
如何維持水質乾淨?
我的看法:
19
地表材質透水性觀察學習單
座號: 姓名:
1.請你列出本次在學校內所觀察的地表材質有哪些:
2.你知道學校有哪些地面是屬於透水性材質的地方?屬於半透水性材質的地
方?屬於非透水性材質的地方?請你觀察一下,然後填入下面空白處。
透水性材質的地方:
半透水性材質的地方:
非透水性材質的地方:
3.請你就所觀察到的地表透水性能力從透水性能力好的到透水性能力不好的排
列一下。
柏油路、磁磚面、草皮
水泥地、紅土地、綠色塑膠墊
南方松、連鎖磚、沙地
4.經過觀察之後你認為透水性材質的地方對『水』的資源利用有什麼好處?
或者你有其他的看法?
5.經過觀察之後你認為非透水性材質的地方對於『水』資源利用有什麼壞處?
或者你有其他的看法?
20
6.你知道「土石流」形成的原因嗎?試著回答看看。
7.你到校園走走觀察一下,看看哪些是很類似可能形成「小土石流」地方,
後填入下面欄內
8.經由這次的觀察,你的最大收穫是什麼?心得是什麼?
21
座號: 姓名:
活動一:我所認識的植物
小朋友請寫出本學期打掃過程中你所認識的 3種植物名稱也要寫出他們
的特色:
一、 第一種植物
名稱
特色
二、 第二種植物
名稱
特色
三、 第三種植物
名稱
特色
22
活動二:畫一畫
小朋友!樹葉的形狀各有特色請你在所屬之認養區內蒐集 3種不同形狀的
葉子,用蠟筆描繪形狀,並且黏貼在下方空白處。
請畫在這裡
請貼在這裡
活動三:比比看(觀察)
請找出校園內你認為深綠顏色的葉子一片、淺綠顏色一片、顏色變化最
多的葉子一片。
深綠顏色
淺綠顏色
顏色變化最多
23
活動四:感受自然之美
一、漫步在本班認養區內你可以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聲音。
二、最想在這裡做什麼事?畫下來
活動五:土壤的外衣
一、本區中有哪些可當土壤的外衣
二、土壤有了外衣能產生何種功能
三、如何能保有土壤不讓它流失?
24
.教學補充資料
水生植物介
1. 水生植物的定義
長期或定期生長在水分飽和的溼地及深水,且能成群生長的植物。
2. 水生植物分類
沉水性:植物體完全沉浸在水中,除了有性生殖器官在開花時會伸出水面
或在水面授粉外,其餘營養器官皆生長在水中。
漂浮性:植體無根或根不固著於水底土壤中,因而能漂浮移動於水面。
挺水性:植物的根系著生於水底的泥土中,基部沉浸在水中,上方莖葉露
水面。
浮葉性:植物的根系著生於水底的泥土中,在水底和水面之間具有細長的
條或葉柄,可隨水位漲落而維持浮水葉漂浮在水面的狀態。
A.沉水性植物
水蘊草
水虌科,沉水性植物植物體單一,有時下端分枝;片細長,呈披針葉線形,
一圈圈輪生於圓柱狀的莖上 雌雄異株雄花較常見開花時花柄伸出水面把白
色的小花挺出水面。國內由於環境污染嚴重,野生的水蘊草已經很少看見,目前只
生長在人工種植的水池內。
B.漂浮性植物
大萍
天南星科,又稱為「水芙蓉」,為漂浮性水生植物。葉片基部著生許多鬚根,植
株無明顯的莖;覆滿短毛的葉片一片片交疊,看起來像綠色的蓮花;成熟植株的頂端
葉腋會開綠色小花,佛燄花序。植株冬季呈休眠的狀態。
布袋蓮
雨久花科,葉卵形,葉柄基部膨大像一個氣囊,裡面有許多空隙,使得布袋蓮能
漂浮水面;夏、秋季開花,花淡紫色,花瓣 3片,其中一枚有紫色眼狀斑紋。生長在
水中的根鬚眾多,能吸收水中養分,以及忍受金屬或礦物質濃度高的水;繁殖力強,
河溝、沼澤都有野生的植株。
C.挺水性植物
蓮花
睡蓮科一般人常搞混的「蓮」「荷」其實是一棵植物的不同部位蓮是指「花」
荷是指「葉」,所以荷葉」「蓮花」才是正確的說法。葉由地下莖節生出,搭配著帶
刺的長稈,就像一面盾牌;夏季開花,每一朵花開放三天即凋謝;花謝後,蓮蓬開始
發育,蓮子初時綠色,成熟後逐漸變黃、變黑;地下莖稱為「蓮藕」,可供食用。
水燭
香蒲科,果實為圓柱狀,看起來像一根蠟燭,所以又稱為「水燭」。葉片線形,
25
扁平細長形;夏天至秋天開花,花著生在一根細細長長的梗上,十分突出;果實成熟
後一根根的水燭即潰散崩裂果實隨風飄散水燭的花穗葉片均是插花的高級材料。
輪傘莎草
莎草科,株高約 60-100 公分,莖稈直立,橫切面呈三角形,莖頂的葉片呈放射
狀排列,形狀就像傘的骨架,因此又名為「傘草」。花朵在莖頂處綻放,初為綠色,
開花後呈紅褐色。輪傘莎草對於環境的選擇並不嚴苛很適合栽植做為室內外觀賞植
物,也是不錯的插花花材。
D.浮葉性植物
睡蓮
睡蓮科,葉片自根莖部分叢狀生出,一片片漂浮於水面上。葉片有一缺刻深裂,看起
來像心臟型。花瓣細長形、不結蓮蓬是睡蓮與蓮花最大的不同。目前除了觀賞外,
少有其他經濟價值,所以改良出紅、紫、黃、粉紅、藍等各式各樣的花色供人欣
賞。
參考資料及網站
水生植物烏托邦 劉逸鴻 http:/www.taconet.com.tw/ihungliu/index.htm
學年教育活動及學設計比賽
高雄市楠梓區加昌國民小學編印
校園生態教材園操作手冊 楊平世、李蕙宇(民 87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印行
生態保育專輯(民 81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台北植物園自然教育解說手冊植物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國立中山大學校園植物 中山大學生物系 86 國立中山大學
26
3-1-2 教學心得記錄:
屏東縣後庄國小 93 學年度永續校園改造融入教學心得紀錄表
單元名稱
不怕水的勇士
教學者
劉懿萱
實施年級
三年級
教學節數
六節
相關領域
綜合活動、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活動一 水生植物動動腦
A. 水生植物知多少
B.
活動二 水生植物分ㄧ分
A. 水生植物分類
B. 水生植物的認識
活動三 校園大尋寶
活動四 水生植物身分證
A. 水生植物之謎
B. 認識家中附近的水生植物
活動五 我是水生植物大高手
A. 水生植物大闖關
B. 水生植物大塗鴉
1 水生的植物依照植物葉面和水面的相對位置可以再分成四大家族
2 可觀察、比較水生植物的外型及特徵。
3 能從植物圖鑑及網路中查出校園的水生植物名稱和特徵。學生能知道校
園中各水生植物的名稱。
1 學生實際拜訪隨園尋找水生植物的蹤影活動中並替水生植物拍拍照,
反應非常良好,很有趣。
2 學生可以學習知道,挺水性、沉水性、浮葉性和漂浮性四大類的水生植
物,增加許多生活中的經驗。
3 學生能從植物圖鑑中發現校園中的水生植物名稱和特徵,發現並得到印
證時,反應很熱烈。
學生在課程進行中,發現生活週遭的水生植物,並察覺水域生態對於我們
的生活息息相關及體會它們的重要性因而培養學生愛護珍惜水域環境的情操
本單元活動雖僅進行水生植物的認識與構造介紹,但對於學生生活中較陌
生的水生植物確能達到實際觀察、比較、實作及驗證的科學步驟,經過校園中
隨園植物的觀察並有實際植物的觀察和操作的經驗累積後,本單元活動對於學
生的認知和對自然生態的情意體認上,有十足的加成作用。
27
屏東縣後庄國小 93 學年度永續校園改造融入教學心得紀錄表
單元名稱
水力的運用
教學者
林玉梅
實施年級
四年級
教學節數
ㄧ節課
相關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
1. 能說出水車的功能。
2. 懂得利用水車的設計原理創作出簡單的水車。
3. 能察覺生活環境的演變與科技進步的關係。
4. 能利用科學的方法解決環境上的問題
5. 能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1.由於時代變遷,水車實際的用途已經漸漸被遺忘,透過教
再次將時空聯繫起古時候的東西得以傳承下來
希望下一代能將它發揚光大。
2.從學生最喜歡的遊戲,來進行水力的教學,會產生極佳
效果。
1.學生一直以為水車只有觀賞的用途,從來不知它還有灌
的功能。
2.因為得知水車過去在農業上的貢獻,因此在學校看到水
產生了另ㄧ種感恩的心情。
3.水本來就是他們最喜歡玩的東西之一。
1.在現實中,學生很少有機會看到不同造型的水車,實在
很可惜,因為水車的造型千奇百怪,不但有懷舊的美感,
看著它轉動,也是ㄧ件很有趣的事
2.透過教學與遊戲結合,進行水槍比賽,不但增加學生之
情感的交流,又可以獲得知識,真是一舉數得。
3.保護環境對於我們及我們的下ㄧ代已經是責無旁貸的事
了,教育學生如何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也是教育最重要的
課題之一。
28
屏東縣後庄國小 93 學年度永續校園改造融入教學心得紀錄表
單元名稱
鎖住水分滋養大地—水土保持
教學者
謝素慧
實施年級
五年級
教學節數
四節
相關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1. 探索土壤在自然環境中的作用
2. 瞭解不同土壤的特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3. 植物的力量留住土壤,吸取水分。
4. 小草也能立大功防止土壤流失。
1. 小朋友喜愛戶外探索勝於教室內的學習只不過因為過於興奮而
無法專注老師的說明。
2. 探索之餘更能徜徉在其中或坐或乘涼或吹直笛係係體驗與
感受環境的氛圍
1. 既能探索新知也能玩耍,一舉兩得呀!
2. 較能體會環境打掃的用意,維護環境的想法已在心中發芽了。
3. 希望能經常在校園中、大樹下吹涼風學習。
1. 雖然主題是關於「水土保持」的知識卻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不
少躲在土裡生存的昆蟲,如蚯蚓、犀角金龜…等,增加不少驚喜
與趣味。
2. 只要主題夠好玩並切合生活經驗其實小朋友的研究精神與想像
力是無與倫比的
29
屏東縣後庄國小 93 學年度永續校園改造融入教學心得紀錄表
單元名稱
猜猜我是誰—認識水生植物
教學者
吳奉靜
實施年級
五年級
教學節數
三節
相關領域
綜合活動、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1. 培養學生獨立觀察的態度,並藉由觀察學習進而關懷環境。
2. 觀察校園水生池中水生植物的型態。
3. 了解生態池的特性,並於不同水域做觀察比較
4. 指導學生上網查詢水生植物分類的相關資料。
1. 校園水生池中水生植物有些不好辨識。
2. 學生秩序在戶外難以控制。
3. 上網查詢資料對部份學生來說較為困難。
4. 生態工法的自然水域營造良好之棲地環境,水中生物種類甚多,
並能發現生物退變的過程,相當讓人興奮。
1. 少數學生學習力弱,較少參與發表
2. 學生因興奮無法靜下心來好好觀察,會有草率完成作業之情形。
3. 戶外教學較能引起學生興趣,同時也能發現新的問題
1. 教師於課前需先預習各種水生植物的資料並實地作調查,充實植
物方面的專業知識。
2. 除了單純的觀察、記錄外,可配合藝術與人文作描繪觀察可讓活
動較活潑提升學生的興趣。
3. 上課前應準備相關操作工具如生物採集的網子水桶察箱,
教學時盡量能使用擴音器才能使同學都能聽清楚。
30
屏東縣後庄國小 93 學年度永續校園改造融入教學心得紀錄表
單元名稱
教學農園
教學者
田曜綜
實施年級
四年級
教學節數
4
相關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
1.栽種蔬菜的收集與介紹,栽種須注意事項。
2.學生實際進行整地鬆土、填入落葉堆肥、栽種、澆水。
3.學生進行栽種蔬菜的生長情形記錄。
4.蔬菜長大後的歡喜收割
5.訓練學生觀察、操作、合作精神,以及生態的認知。
1.學生對於能親手操作蔬菜的栽種很有興趣。
2.由於收集的蔬菜種類約四、五種,可以比較差異性。
3.學生體會原來種植是怎樣的情形,會彼此分享。
4.學生栽種後管理情形不理想,尤其在受蟲害後更嚴重。
5.一些低成就的學生,也有他發揮的空間
1.學生了解原來栽種蔬菜也有辛苦及快樂的地方。
2.一、二位學生對於把蔬菜上的毛毛蟲拿掉有恐懼感。
3. 因為不進行噴藥學生發現不同種類蔬菜受蟲害的程度
不同。
4.能有自己栽種蔬菜收割,感到很有成就感。
1.學生在教育的制式化下,可以有不ㄧ樣的生活體驗。
2.可以發現孩子對於大自然的孕育感到不可思議。
3.看到孩子的歡笑成長,又可以學習生態知識。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