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教案
自然科學領域生物課程設計:一年級探究與應用
pdf
861.2 KB
70 頁
Hp86838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一、設計者:自然科學領域教學團隊
二、實施對象:一年級
三、課程類型:
■領域學習課程自然科學領域
-
生物
□彈性學習課程
名稱:
□統整性探究課程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其他
四、學習節數:每週
3
節
本學期共
60
節
五、課程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學習領域核心素養
主要學習內容
預期學習表現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
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
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
應變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
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
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
素養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
意識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
合作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
理解
自
-J-A1:
能應用科
學知識、方法與態
度於日常生活當
中。
自
-J-A2:
能將所習
得的科學知識,連
結到自己觀察到的
自然現象及實驗數
據,學習自我或團
體探索證據、回應
多元觀點,並能對
問題
、
方法
、
資訊或
數據的可信性抱持
合理的懷疑態度或
進行檢核,提出問
題可能的解決方
案。
自
-J-A3:
具備從日
常生活經驗中找出
問題,並能根據問
題特性、資源等因
素,善用生活週遭
的物品
、
器材儀器
、
科技設備及資源,
規劃自然科學探究
活動。
自
-J-B1:
能分析歸
納
、
製作圖表
、
使用
資訊及數學運算等
Bc-
Ⅳ
-1:
生物經由酵素
的催化進行新陳代謝
,
並
以實驗活動探討影響酵
素作用速率的因素。
Bc-
Ⅳ
-2:
細胞利用養分
進行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供生物生存所需。
Bc-
Ⅳ
-3:
植物利用葉綠
體進行光合作用
,
將二氧
化碳和水轉變成醣類養
分
,
並釋出氧氣
;
養分可
供植物本身及動物生長
所需。
Bc-
Ⅳ
-4:
日光
、
二氧化碳
和水分等因素會影響光
合作用的進行
,
這些因素
的影響可經由探究實驗
來證實。
Da-
Ⅳ
-1:
使
用
適
當
的
儀
器可觀察到細胞的形態
及細胞膜
、
細胞質
、
細胞
核、細胞壁等基本構造。
Da-
Ⅳ
-2:
細胞是組成生
物體的基本單位。
Da-
Ⅳ
-3:
多細胞個體具
有細胞
、組織
、器官
、
器
官系統等組成層次。
ah-
Ⅳ
-1:
對
於有關科
學發現的報導,甚至
權威的解釋(例如:
報章雜誌的報導或書
本上的解釋)
,
能抱持
懷疑的態度,評估其
推論的證據是否充分
且可信賴。
ah-
Ⅳ
-2:
應
用所學到
的科學知識與科學探
究方法,幫助自己做
出最佳的決定。
ai-
Ⅳ
-1:
動
手實作解
決問題或驗證自己想
法,而獲得成就感。
ai-
Ⅳ
-2:
透
過與同儕
的討論,分享科學發
現的樂趣。
ai-
Ⅳ
-3:
透
過所學到
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探
索的各種方法,解釋
自然現象發生的原
因,建立科學學習的
自信心。
an-
Ⅳ
-1:
察
覺到科學
的觀察、測量和方法
是否具有正當性,是
受到社會共同建構的
標準所規範。
方法,整理自然科
學資訊或數據,並
利用口語
、
影像
、
文
字與圖案、繪圖或
實物
、
科學名詞
、
數
學公式
、
模型等
,
表
達探究之過程、發
現與成果、價值和
限制等。
自
-J-B2:
能操作適
合學習階段的科技
設備與資源,並從
學習活動、日常經
驗及科技運用、自
然環境、書刊及網
路媒體中,培養相
關倫理與分辨資訊
之可信程度及進行
各種有計畫的觀
察,以獲得有助於
探究和問題解決的
資訊。
自
-J-B3:
透過欣賞
山川大地、風雲雨
露
、
河海大洋
、
日月
星辰,體驗自然與
生命之美。
自
-J-C1:
從日常學
習中,主動關心自
然環境相關公共議
題,尊重生命。
自
-J-C2:
透過合作
學習,發展與同儕
溝通
、
共同參與
、
共
同執行及共同發掘
科學相關知識與問
題解決的能力。
Da-
Ⅳ
-4:
細胞會進行細
胞分裂
,
染色體在分裂過
程中會發生變化。
Db-
Ⅳ
-1:
動物體
(以人體
為例)經由攝食、消化、
吸收獲得所需的養分。
Db-
Ⅳ
-2:
動物體
(以人體
為例)
的循環系統能將體
內的物質運輸至各細胞
處
,
並進行物質交換
。
並
經由心跳
、
心音及脈搏的
探測
,
以了解循環系統的
運作情形。
Db-
Ⅳ
-3:
動物體
(以人體
為例)
藉由呼吸系統與外
界交換氣體。
Db-
Ⅳ
-6:
植物體根、莖、
葉
、
花
、
果實內的維管束
具有運輸功能。
Dc-
Ⅳ
-1:
人體的神經系
統能察覺環境的變動並
產生反應。
Dc-
Ⅳ
-2:
人體的內分泌
系統能調節代謝作用
,
維
持體內物質的恆定。
Dc-
Ⅳ
-3:
皮膚是人體的
第一道防禦系統
,
能阻止
外來物
,
例如
:
細菌的侵
入
;
而淋巴系統則可進一
步產生免疫作用。
Dc-
Ⅳ
-4:
人體會藉由各
系統的協調
,
使體內所含
的物質以及各種狀態能
維持在一定範圍內。
Dc-
Ⅳ
-5:
生物體能覺察
外界環境變化
、
採取適當
的反應以使體內環境維
持恆定
,
這些現象能以觀
an-
Ⅳ
-3:
體
察到不同
性別、背景、族群科
學家們具有堅毅、嚴
謹和講求邏輯的特
質,也具有好奇心、
求知慾和想像力。
pa-
Ⅳ
-1:
能
分
析
歸
納、製作圖表、使用
資訊及數學等方法,
整理資訊或數據。
pa-
Ⅳ
-1:
能
分
析
歸
納、製作圖表、使用
資訊與數學等方法,
整理資訊或數據。
pa-
Ⅳ
-2:
能
運用科學
原理、思考智能、數
學等方法,從(所得
的)資訊或數據,形
成解釋、發現新知、
獲知因果關係、解決
問題或是發現新的問
題。並能將自己的探
究結果和同學的結果
或其他相關的資訊比
較對照,相互檢核,
確認結果。
pa-
Ⅳ
-2:
能
運用科學
原理、思考智能、數
學等方法,從(所得
的)資訊或數據,形
成解釋、發現新知、
獲知因果關係、解決
問題或是發現新的問
題。並能將自己的探
究結果
和同學的結果
或其它相關的資訊比
較對照,相互檢核,
確認結果。
自
-J-C3:
透過環境
相關議題的學習,
能了解全球自然環
境具有差異性與互
動性,並能發展出
自我文化認同與身
為地球公民的價值
觀。
察或改變自變項的方式
來探討。
Ea-
Ⅳ
-2:
以適當的尺度
量測或推估物理量,例
如
:
奈米到光年
、
毫克到
公噸、毫升到立方公尺
等。
Fc-
Ⅳ
-2:
組成生物體的
基本層次是細胞
,
而細胞
則由醣類
、
蛋白質及脂質
等分子所組成
,
這些分子
則由更小的粒子所組成。
Ga-
Ⅳ
-2:
人類的性別主
要由性染色體決定。
Gc-
Ⅳ
-3:
人的體表和體
內有許多微生物
,
有些微
生物對人體有利
,
有些則
有害。
INc-
Ⅳ
-1:
宇宙間事、物
的規模可以分為微觀尺
度與巨觀尺度。
INc-
Ⅳ
-2:
對
應
不
同
尺
度
,
各有適用的單位
(
以
長度單位為例)
,尺度大
小可以使用科學記號來
表達。
INc-
Ⅳ
-3:
測量時要選擇
適當的尺度。
INc-
Ⅳ
-4:
不同物體間的
尺度關係可以用比例的
方式來呈現。
INc-
Ⅳ
-5:
原子與分子是
組成生命世界與物質世
界的微觀尺度。
Ma-
Ⅳ
-1:
生命科學的進
步,有助於解決社會中
發生的農業、食品、能
pe-
Ⅳ
-1:
能
辨明多個
自變項、應變項並計
劃適當次數的測試、
預測活動的可能結
果。在教師或教科書
的指導或說明下,能
了解探究的計畫,並
進而能根據問題特
性、資源(例如:設
備、時間)等因素,
規劃具有可信度(例
如:多次測量等)的
探究活動。
pe-
Ⅳ
-2:
能
正確安全
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
物品、器材儀器、科
技設備及資源。能進
行客觀的質性觀察或
數值量測並詳實記
錄。
po-
Ⅳ
-1:
能
從學習活
動、日常經驗及科技
運用、自然環境、書
刊及網路媒體中,進
行各種有計畫的觀
察
,
進而能察覺問題
。
po-
Ⅳ
-1:
能
從學習活
動、日常經驗及科技
運用、自然環境、書
刊及網路媒體中,進
行各種有計畫的觀
察
,
進而能察覺問題
。
po-
Ⅳ
-2:
能
辨別適合
科學探究或適合以科
學方式尋求解決的問
題
(或假說)
,
並能依
據觀察、蒐集資料、
閱讀
、
思考
、
討論等
,
源、醫藥,以及環境相
關的問題。
提出適宜探究之問
題。
ti-
Ⅳ
-1:
能
依據已知
的自然科學知識概
念,經由自我或團體
探索與討論的過程,
想像當使用的觀察方
法或實驗方法改變
時,其結果可能產生
的差異;並能嘗試在
指導下以創新思考和
方法得到新的模型、
成品或結果。
tm-
Ⅳ
-1:
能
從實驗過
程、合作討論中理解
較複雜的自然界模
型,並能評估不同模
型的優點和限制,進
能應用在後續的科學
理解或生活。
tr-
Ⅳ
-1:
能
將所習得
的知識正確的連結到
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
及實驗數據,並推論
出其中的關聯,進而
運用習得的知識來解
釋自己論點的正確
性。
六、教學規劃:
週次
教學
期程
主題或單元活動
內容
節
數
教學資
源
評量方式
檢核
結合重要教育工
作
備註
一
8/31
9/4
科學方法、進入
實驗室
1.
了解科學方法
的歷程。
2.
了解如何設計
實驗、分析結
果。
3
1.
教學
動畫。
2.
科學
方法互
動圖
卡。
3.
預約
1.
教師考
評
2.
觀察
3.
口頭詢
問
4.
紙筆測
驗
【科技教育】
科
-J-A2:
運用科
技工具,理
解
與歸納問題,進
而提出
簡易的
解決之道。
【資訊教育】
科技
綜合
活動
3.
知道實驗室的
安全守則及急救
設備的位置。
4.
了解緊急狀況
時(例如火災、
地震),疏散及
逃生的路線。
5.
認識各種常用
的器材。
6.
了解重要實驗
器材的正確使用
方法及操作過
程。
7.
知道如何維護
實驗室整潔及處
理實驗室廢棄
物。
實驗
室。
4.
實驗
教學動
畫。
5.
實驗
室互動
圖卡。
5.
操作
科
-J-B2:
理解資
訊與科技的
基
本原理,具備媒
體識讀
的能
力,並能了解人
與科
技、資
訊、媒體的互動
關
係。
【安全
教育】
安
J8:
演練校園災害預
防的
課題。
【生涯規劃教
育】
涯
J3:
覺
察自己的能力與
興
趣。
二
9/7
9/11
1
‧
1
生物的基
本構造──細胞
1.
知道生物和非
生物的區別,在
於是否有生命現
象。
2.
知道生物生存
所需的環境資
源。
3.
了解細胞是生
物生命的基本單
位。
4.
能分辨數種常
見細胞的形態,
並說出其功能。
5.
能辨認各種胞
器的構造,並說
出其功能。
3
1.
科學
史教學
動畫。
2.
常見
細胞圖
片。
3.
細胞
構造教
學動
畫。
1.
教
師考
評
2.
觀
察
3.
口
頭詢
問
4.
紙
筆測
驗
【環境教育】
環
J3:
經由環境
美學與自然
文
學了解自然環境
的倫理
價值。
【閱讀素養教
育】
閱
J3:
理
解學科知識內的
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
溝
通。
語文
藝術
三
9/14
9/18
1
‧
1
生物的基
本構造──細胞
1.
了解複式顯微
3
1.
常見
細胞圖
片。
1.
口
頭詢
問
【環境教育】
環
J3:
經由環境
美學與自然
文
語文
藝術
科技
鏡與解剖顯微鏡
的構造與基本操
作方式。
2.
能正確的操作
複式顯微鏡觀察
標本。
3.
能正確的操作
解剖顯微鏡觀察
標本。
4.
比較動物與植
物的細胞形態。
5.
能觀察到植物
的氣孔。
2.
預約
實驗
室。
3.
複式
顯微
鏡、解
剖顯微
鏡、玻
片標
本。
4.
實驗
相關器
材。
2.
紙
筆測
驗
3.
觀
察
4.
操
作
5.
實
驗報
告
學了解自然環境
的倫理
價值。
【科技教育】
科
-J-A2:
運用科
技工具,理
解
與歸納問題,進
而提出
簡易的
解決之道。
【閱讀素養教
育】
閱
J3:
理
解學科知識內的
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
溝
通。
四
9/21
9/25
1
‧
2
細胞所需
的物質、
1
‧
3
從細胞到個體
1.
了解生物細胞
由水、醣類、蛋
白質、脂質等分
子組成;上述分
子則由碳、氫、
氧、氮等原子構
成。
2.
知道細胞所需
的物質進出細胞
的方式。
3.
了解擴散作用
的定義,並能指
出生活實例。
4.
了解滲透作用
的定義,並能指
出生活實例。
5.
知道單細胞生
物和多細胞生物
的差異。
3
1.
預約
實驗
室。
2.
複式
顯微
鏡、玻
片標
本。
3.
實驗
相關器
材。
4.
單細
胞生物
和多細
胞生物
的圖
片。
1.
口
頭詢
問
2.
紙
筆測
驗
3.
觀
察
4.
操
作
5.
實
驗報
告
【環境教育】
環
J3:
經由環境
美學與自然
文
學了解自然環境
的倫理
價值。
【科技教育】
科
-J-A2:
運用科
技工具,理
解
與歸納問題,進
而提出
簡易的
解決之道。
【閱讀素養教
育】
閱
J3:
理
解學科知識內的
重
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
何運用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
溝
通。
語文
藝術
科技
6.
能舉出數種單
細胞生物和多細
胞生物。
7.
知道多細胞生
物的組成層次。
8.
能說出數種動
物與植物的組織
和器官。
9.
能說出動物消
化系統、呼吸系
統等器官系統的
組成器官。
10.
能用複式顯
微鏡觀察水中的
小生物。
五
9/28
10/2
第
1
節巨觀尺度
與微觀尺度、第
2
節尺的表示與
比較
1.
了解相同事物
從不同尺度能觀
察到不同的現象
或特徵。
2.
知道宇宙間事
物的規模可以分
為微觀尺度和巨
觀尺度。
3.
知道許多現象
需要透過微觀尺
度的觀察才能得
到解釋。
4.
了解對應不同
尺度,各有適用
的單位,尺度大
小可以使用科學
記號來表示。
5.
知道測量時要
選擇適當的尺度
3
1.
不同
尺度大
小的對
照圖
片。
2.
複式
顯微
鏡。
3.
羽毛
球。
4.
放大
鏡。
5.
直
尺。
6.
計算
機。
1.
口頭詢
問
2.
紙筆測
驗
3.
觀察
4.
操作
【科技教育】
科
-J-A3:
利用科
技資源,擬
定
與執行科技專題
活動。
數學
科技
健康
與體
育
單位。
6.
了解不同事物
間的尺度關係可
經由比例換算,
來理解事物間相
對大小關係。
7.
知道原子與分
子是組成生命世
界與物質世界的
微觀尺度。
8.
能運用比例尺
概念,計算出物
體實際大小。
六
10/5
10/9
2
‧
1
食物中的
養分、
2
‧
2
酵
素
1.
了解養分可以
分成醣類、蛋白
質、脂質、礦物
質、維生素和水
等六大類,且知
道其重要性。
2.
了解生物需要
養分才能維持生
命現象。
3.
學習澱粉與葡
萄糖的測定方
法。
4.
知道生物體內
酵素的功用及其
特性。
1.
含有
各營養
素含量
之食物
標籤。
2.
探索
活動所
需器
材。
3.
花
生、香
蕉、馬
鈴薯等
養分檢
測材
料。
4.
預約
實驗
室。
5.
實驗
相關器
材。
1.
口頭詢
問
2.
紙筆測
驗
3.
觀察
4.
操作
5.
實驗報
告
【環境教育】
環
J14:
了解能
量流動及物
質
循環與生態系統
運作的
關係。
【科技教育】
科
-J-A3:
利用科
技資源,擬
定
與執行科技專題
活動。
科技
健康
與體
育
七
10/12
10/16
2
‧
2
酵素、
2
‧
3
植物如何獲得
養分
1.
預約
實驗
室。
1.
口頭詢
問
2.
紙筆測
【環境教育】
環
J14:
了解能
量流動及物
質
科技
【第一次評量
週】
1.
知道影響酵素
作用的因素。
2.
知道酵素的主
要成分是蛋白
質,且了解影響
酵素活性的因
素。
3.
了解葉子的構
造。
4.
了解光合作用
進行的場所、原
料和產物。
5.
了解光合作用
對於生命世界的
重要性。
2.
實驗
相關器
材。
3.
植物
盆栽。
4.
葉的
構造圖
片。
驗
3.
觀察
4.
操作
5.
實驗報
告
循環與生態系統
運作的
關係。
【科技教育】
科
-J-A3:
利用科
技資源,擬
定
與執行科技專題
活動。
八
10/19
10/23
2
‧
4
動物如何
獲得養分
1.
比較不同動物
攝食構造的差
異。
2.
知道動物攝食
後,養分須經消
化才能被吸收。
3.
了解人體的消
化系統和消化作
用。
1.
各種
動物的
攝食過
程影
音。
2.
一根
軟質的
透明塑
膠水管
或長條
型的汽
球。
3.
人體
的消化
系統圖
片。
1.
口
頭詢
問
2.
紙
筆測
驗
3.
觀
察
【環境教育】
環
J14:
了解能
量流動及物
質
循環與生態系統
運作的
關係。
【科技教育】
科
-J-A3:
利用科
技資源,擬
定
與執行科技專題
活動。
【生涯
規劃教育】
涯
J10:
職業倫理對
工作環
境發展
的重要性。
綜合
活動
科技
健康
與體
育
九
10/26
10/30
2
‧
4
動物如何
獲得養分、
3
‧
1
植物的運
輸構造
1.
投影
機、投
影片、
年輪標
1.
口
頭詢
問
2.
紙
【科技教育】
科
-J-A2:
運用科
技工具,理
解
與歸納問題,進
科技
1.
能比較消化道
和消化腺功能的
不同。
2.
了解維管束是
由木質部和韌皮
部構成。
3.
知道韌皮部和
木質部的功能。
4.
知道植物葉內
韌皮部和木質部
的位置,並能分
辨不同植物葉內
維管束排列。
5.
知道植物莖內
韌皮部和木質部
的位置,並能分
辨不同植物莖內
維管束排列。
6.
了解木本莖的
內部構造及年輪
的形成原因。
本、葉
脈標本
等。
2.
整株
典型雙
子葉植
物、木
本植物
枝條。
筆測
驗
3.
觀
察
而提出
簡易的
解決之道。
十
11/2
11/6
3
‧
2
植物體內
物質的運輸
1.
知道養分是由
韌皮部所運送
的。
2.
了解植物體內
水分的運輸過程
以及運輸水分的
構造。
3.
知道根毛的形
成與作用。
4.
了解蒸散作
用,並知道蒸散
作用是水分在植
物體內上升的主
要動力。
5.
知道氣孔的開
1.
探索
活動器
材。
1.
口
頭詢
問
2.
紙
筆測
驗
3.
操
作
【科技教育】
科
-J-A2:
運用科
技工具,理
解
與歸納問題,進
而提出
簡易的
解決之道。
綜合
活動
科技
關由保衛細胞調
節及氣孔開閉對
植物蒸散作用的
影響。
十一
11/9
11/13
3
‧
3
動物體內
物質的運輸
1.
比較開放式循
環和閉鎖式循環
的異同。
2.
了解人體循環
分為血液循環系
統和淋巴循環系
統。
3.
了解心臟的位
置、構造及心臟
的搏動是血液流
動的原動力。
4.
了解心臟搏動
的情形。
5.
了解心跳與脈
搏的速率是一致
的。
6.
知道心搏速率
會隨著身體活動
變化。
1.
動物
循環系
統構造
圖片。
2.
豬心
(可先
行自市
場購
買)。
3.
水管
(搭配
豬心使
用)。
4.
探索
活動器
材。
1.
口
頭詢
問
2.
紙
筆測
驗
3.
觀
察
4.
操
作
【科技教育】
科
-J-A2:
運用科
技工具,理
解
與歸納問題,進
而提出
簡易的
解決之道。
科技
健康
與體
育
十二
11/16
11/20
3
‧
3
動物體內
物質的運輸
1.
知道血管可以
分為動脈、靜脈
和微血管三類,
並比較其構造、
功能上的不同。
2.
知道人體內血
液流動的方向為
心臟→動脈→微
血管→靜脈→心
臟。
3.
了解血液由血
1.
預約
實驗
室。
2.
投影
機、投
影片。
3.
實驗
相關器
材。
1.
口
頭詢
問
2.
操
作
3.
觀
察
4.
實
驗報
告
【科技教育】
科
-J-A2:
運用科
技工具,理
解
與歸納問題,進
而提出
簡易的
解決之道。
科技
健康
與體
育
漿和血球組成,
及其功能。
4.
知道人體的血
液循環可分為肺
循環和體循環,
並分析比較兩者
的途徑和作用。
5.
了解小魚尾鰭
血管中血液流動
的情形。
6.
能透由血液流
動方向,區分出
不同的血管。
7.
了解淋巴循環
系統組成,並比
較淋巴、組織液
和血液的不同。
8.
了解淋巴系統
的功能,包括人
體的防禦作用。
十三
11/23
11/27
3
‧
4
人體的防
禦作用
1.
了解人體的防
禦作用可抵抗外
來病原體的侵
害,包括非專一
性防禦和專一性
防禦。
2.
了解非專一性
防禦包括皮膜屏
障、吞噬作用和
發炎反應,並理
解皮膜屏障是身
體第一道防線。
3.
知道專一性防
禦中白血球的作
用。
4.
能解釋疫苗的
1.
人體
的防禦
作用影
片。
2.
兒童
健康手
冊。
1.
口
頭詢
問
2.
紙
筆測
驗
【科技教育】
科
-J-A2:
運用科
技工具,理
解
與歸納問題,進
而提出
簡易的
解決之道。
【生涯規劃教
育】
涯
J10:
職
業倫理對工作環
境發展的重要
性。
綜合
活動
科技
健康
與體
育
預防原理,並理
解預防注射的重
要性。
十四
11/30
12/4
4
‧
1
神經系統
【第二次評量
週】
1.
知道什麼是受
器。
2.
知道什麼是動
器。
3.
知道神經元是
神經系統基本單
位。
4.
了解人體神經
系統組成、位置
和基本功能。
5.
知道腦分為大
腦、小腦與腦
幹。
1.
神經
細胞模
式圖。
2.
神經
系統模
式圖。
1.
口
頭詢
問
2.
觀
察
【安全教育】
安
J4:
探討日常
生活發生事
故
的影響因素。
綜合
活動
健康
與體
育
十五
12/7
12/11
4
‧
1
神經系統
1.
分辨感覺神經
元和運動神經元
的不同。
2.
知道刺激與反
應的神經傳導途
徑,並且了解反
應時間的意義。
3.
了解膝跳反
射。
4.
了解反應時間
的意義,並熟悉
測定反應時間的
方式。
5.
了解接尺反應
的神經傳導途
徑。
6.
了解人體對溫
度及物像的感覺
1.
傳導
途徑文
字卡。
2.
中型
球一
顆。
3.
預約
實驗
室。
4.
實驗
相關器
材。
1.
口
頭詢
問
2.
觀
察
3.
操
作
4.
實
驗報
告
【性別平等教
育】
性
J2:
釐
清身體意象的性
別
迷思。
【人
權教育】
人
J6:
正視社會中
的各種歧
視,
並採取行動來關
懷與
保護弱
勢。
社會
綜合
活動
健康
與體
育
作用。
十六
12/14
12/18
4
‧
2
內分泌系
統
1.
了解內分泌系
統對動物成長的
重要性。
2.
能說明內分泌
系統的特徵及作
用方式。
3.
了解人體內分
泌系統的功能。
4.
了解協調作用
藉神經系統和內
分泌系統完成。
5.
能比較神經系
統與內分泌系統
的差異。
1.
教學
動畫。
2.
投影
機、投
影片。
1.
口
頭詢
問
2.
紙
筆測
驗
3.
觀
察
【性別平等教
育】
性
J2:
釐
清身體意象的性
別
迷思。
【人
權教育】
人
J6:
正視社會中
的各種歧
視,
並採取行動來關
懷與
保護弱
勢。
社會
綜合
活動
健康
與體
育
十七
12/21
12/25
4
‧
3
生物的感
應
1.
了解動物行為
受神經系統與內
分泌系統協調。
2.
認識常見的動
物行為。
3.
了解學習能力
與神經系統的關
係。
4.
了解向性的現
象與作用方式。
5.
了解觸發運
動、捕蟲運動及
睡眠運動的現
象。
6.
能說明影響植
物各種生理現象
的因素。
7.
探究光源方向
對苜蓿幼苗莖生
1.
動物
行為影
片。
2.
數株
植物
(含羞
草、捕
蠅草或
酢醬
草)。
3.
預約
實驗
室。
4.
實驗
相關器
材。
1.
口
頭詢
問
2.
課
堂發
表
3.
觀
察
4.
操
作
5.
實
驗報
告
【生涯規劃教
育】
涯
J10:
職
業倫理對工作環
境發展的重要
性。
【環境教
育】
環
J2:
了
解人與周遭動物
的
互動關係,
認識動物需
求,並關切動物
福利。
社會
綜合
活動
長的影響。
十八
12/28
1/1
5
‧
1
恆定性及
其重要性、
5
‧
2
體溫的恆定
1.
了解生物體必
須維持體內的恆
定,才能生存。
2.
藉由探測人體
在運動前後的脈
搏次數和呼吸頻
率的變化,了解
恆定性的意義。
3.
了解人體維持
恆定性的相關器
官系統。
4.
知道動物依維
持體溫的方式,
可分成內溫動物
和外溫動物。
5.
能比較內溫動
物和外溫動物體
溫調節方式的相
異點。
1.
投影
機、投
影片。
2.
預約
實驗
室。
3.
實驗
相關器
材。
1.
口
頭評
量
2.
實
作評
量
3.
紙
筆評
量
4.
操
作
5.
實
驗報
告
【環境教育】
環
J2:
了解人與
周遭動物的
互
動關係,認識動
物需
求,並關
切動物福利。
【閱讀素養教
育】
閱
J1:
發
展多元文本的閱
讀
策略。
【戶
外教育】
戶
J5:
在團隊活動
中,養成
相互
合作與互動的良
好態
度與技
能。
語文
綜合
活動
十九
1/4
1/8
5
‧
3
呼吸與氣
體的恆定
1.
知道呼吸作用
的功能與重要
性。
2.
比較動物呼吸
器官間的異同。
3.
知道植物如何
進行氣體交換。
4.
了解人體的呼
吸系統。
5.
了解呼吸運動
的過程。
6.
了解呼吸運動
與呼吸作用的差
1.
生物
各種呼
吸構造
圖片。
2.
示範
實驗器
材。
3.
預約
實驗
室。
4.
實驗
相關器
材。
5.
課本
圖片
1.
口
頭評
量
2.
實
作評
量
3.
紙
筆評
量
4.
觀
察
5.
操
作
6.
實
驗報
【閱讀素養教
育】
閱
J1:
發
展多元文本的閱
讀
策略。
語文
異。
7.
了解氯化亞鈷
試紙和澄清石灰
水的功能。
8.
學習水和二氧
化碳的檢測方
法。
9.
了解人呼出的
氣體含有水和二
氧化碳。
10.
了解植物行
呼吸作用會釋出
二氧化碳。
11.
知道動物和
植物呼吸作用的
產物相同。
(昆
蟲、蜥
蜴、
蛇、烏
龜)。
6.
教學
動畫。
告
二十
1/11
1/15
5
‧
4
血糖的恆
定
5
‧
5
排泄作
用與水分的恆定
【第三次評量
週】
1.
了解人體血糖
的來源。
2.
了解血糖恆定
對人體的重要
性。
3.
知道內分泌系
統維持血糖恆定
的作用模式。
4.
知道排泄作用
的意義。
5.
了解人體的泌
尿系統的器官及
其功能。
6.
了解人體維持
水分恆定的方
式。
7.
比較不同生物
1.
教學
動畫。
2.
互動
圖卡。
1.
口
頭評
量
2.
實
作評
量
3.
紙
筆評
量
【環境教育】
環
J2:
了解人與
周遭動物的
互
動關係,認識動
物需
求,並關
切動物福利。
【家庭教育】
家
J6:
覺察與實
踐青少年在
家
庭中的角色責
任。
【閱讀素
養教育】
閱
J1:
發展多元文
本的閱讀
策
略。
語文
綜合
活動
健康
與體
育
維持水分恆定的
方式。
二一
1/18
1/22
複習全冊
複習第一冊課程
內容。
1.
康軒
版課
本。
2.
相關
媒體資
源。
1.
口
頭評
量
2.
實
作評
量
3.
紙
筆評
量
第一冊所對應的
議題。
第一
冊所
對應
的統
整相
關領
域。
一
2/15
2/19
1
‧
1
細胞的分
裂
1.
染色體為細胞
的遺傳物質,可
以控制生物體遺
傳特徵的表現。
2.
細胞內的染色
體通常兩兩成
對,大小、形狀
相似,一條來自
父親,一條來自
母親,稱為同源
染色體。
1.
投影
片、投
影機。
1.
口頭評
量
2.
紙筆評
量
【性別平等教
育】
性
J1:
接
納自我與尊重他
人的性傾向、性
別特質與性別認
同。
【閱讀素
養教育】
閱
J4:
除紙本閱讀
之外,依學習需
求選擇
適當的
閱讀媒材,並了
解如何利用適當
的管道獲得文本
資源。
健康
與
體
育
二
2/22
3/26
1
‧
1
細胞的分
裂
1.
認識細胞分
裂、減數分裂,
染色體在分裂過
程中會發生變
化。
2.
減數分裂後,
子細胞內的染色
體數目為原細胞
的一半,稱為單
套(
n
)染色
體,當配子結合
1.
投影
片、投
影機。
1.
口頭評
量
2.
紙筆評
量
【性別平等教
育】
性
J1:
接
納自我與尊重他
人的性傾向、性
別特質與性別認
同。
【閱讀素
養教育】
閱
J4:
除紙本閱讀
之外,依學習需
求選擇
適當的
閱讀媒材,並了
解如何利用適當
的管道獲得文本
健康
與
體
育
後,便恢復為雙
套(
2n
)染色
體。
3.
生物生殖的方
式可分為有性生
殖和無性生殖。
無性生殖不需經
過配子結合,而
有性生殖則需經
過配子形成和受
精作用的過程。
資源。
三
3/1
3/5
1
‧
2
無性生殖
1.
無性生殖的方
式包括出芽生
殖、分裂生殖、
斷裂生殖、孢子
繁殖、營養器官
繁殖和組織培
養。
2.
了解有性生殖
和無性生殖的差
異,以及兩者在
物種延續上的意
義。
3.
藉由實驗
1
‧
2
探討植物的營
養器官繁殖,觀
察並不同的植物
是如何利用營養
器官繁殖,並探
討是否植物任何
營養器官都可進
行繁殖。
1.
投影
片、投
影機。
2.
行營
養器官
繁殖的
植物
(教師
請於上
課前的
一個月
栽
種)。
3.
空心
菜、落
地生根
葉片。
4.
預約
實驗室
1.
口頭評
量
2.
紙筆評
量
【品德教育】
品
EJU1:
尊重生
命。
【閱讀素
養教育】
閱
J8:
在學習上遇
到問題時,願意
尋找課
外資
料,解決困難。
健康
與
體
育
四
3/8
3/12
1
‧
3
有性生殖
1.
生物進行有性
生殖時,需經過
配子形成和受精
作用的過程,以
1.
電
腦、投
影片、
投影
機。
1.
口頭評
量
2.
紙筆評
量
【品德教育】
品
EJU1:
尊重生
命。
【閱讀素
養教育】
閱
J8:
在學習上遇
健康
與
體
育
維持子代染色體
數目與親代相
同。
2.
雄配子和雌配
子結合過程,稱
為受精作用。動
物受精方式包括
體外受精和體內
受精。
3.
有些行有性生
殖的動物,會表
現求偶、交配、
護卵和育幼等行
為。
4.
生物行無性生
殖時,其後代的
特徵幾乎和親代
一樣。
5.
在有性生殖的
過程中,經過配
子的形成及受精
作用,使染色體
重新配對、組
合,造成子代個
體間的差異,提
高子代在多變環
境中的生存機
會。
2.
雞
蛋,其
他動物
卵的實
體(例
如青蛙
卵)或
照片。
到問題時,願意
尋找課
外資
料,解決困難。
五
3/15
3/19
1
‧
3
有性生殖
1.
被子植物的生
殖器官包括花、
果實和種子。認
識典型的花的構
造。
2.
花的構造中,
雄蕊的花藥可產
生花粉粒,花粉
粒內有精細胞;
1.
投影
片、投
影機。
2.
盛開
的花朵
(例如
劍蘭、
百合
等)。
3.
複式
1.
口頭評
量
2.
紙筆評
量
【性別平等教
育】
性
J1:
接
納自我與尊重他
人的性傾向、性
別特質與性別認
同。
【品德教
育】
品
EJU1:
尊重生命。
【閱讀素養教
育】
閱
J8:
在
健康
與
體
育
雌蕊的子房內有
胚珠,胚珠內有
卵細胞。
3.
認識被子植物
行有性生殖的過
程。
4.
被子植物藉由
空氣、昆蟲或鳥
類等方式授粉,
授粉後胚珠可形
成種子,子房可
形成果實。
5.
觀察不同植物
的雌雄蕊差異,
探討花的構造和
授粉間的關聯,
如:蟲媒花和風
媒花的差異。
6.
藉由實驗
1
‧
3
花的觀察,觀
察並了解開花植
物的生殖器官,
及不同植物的花
粉具有不同的形
態。
顯微
鏡、解
剖顯微
鏡(或
放大
鏡)。
4.
預約
實驗
室。
學習上遇到問題
時,願意尋找課
外資料,解決困
難。
六
3/22
3/26
2
‧
1
解開遺傳
的奧祕
1.
生物的性狀是
指生物體的構造
或生理特性,並
可遺傳給子代。
每一性狀有不同
的特徵。
2.
由親代經生殖
作用將性狀的特
徵傳給子代的過
程,稱為遺傳。
3.
由孟德爾進行
1.
投影
片、投
影機。
1.
口頭評
量
2.
紙筆評
量
【人權教育】
人
J5:
了解社會
上有不同的群體
和文化,
尊重
並欣賞其差異。
人
J6:
正視社會
中的各種歧視,
並採取行
動來
關懷與保護弱
勢。
統整
相關
領域
豌豆高莖、矮莖
試驗的實驗設計
和結果,了解控
制生物遺傳性狀
的遺傳因子有顯
性和隱性之分,
知道遺傳因子的
組合和性狀表現
的相互關係。
4.
基因是控制性
狀表現的基本單
位。
5.
對具有雙套染
色體的生物而
言,控制某一性
狀表現的基因通
常包含兩個遺傳
因子,此兩遺傳
因子位於同源染
色體的相對位置
上,稱為等位基
因。
6.
同源染色體上
相對位置的等位
基因組合型式稱
為基因型;個體
性狀所表現的特
徵則稱為表現
型。
7.
減數分裂產生
配子時,成對的
同源染色體與其
上的等位基因會
分離至配子中。
當配子結合後,
等位基因又恢復
成對的狀態。
8.
簡單說明遺傳
概念和棋盤方格
法。
七
3/29
4/2
2
‧
2
人類的遺
傳、
2
‧
3
突變
【第一次評量
週】
1.
控制
ABO
血型
的基因有
I
A
、
I
B
、
i
三種等位
基因,其中
I
A
、
I
B
為顯性,
i
為
隱性,等位基因
兩兩配對的結
果,會有不同的
血型。
2.
知道血型的遺
傳模式,推算親
代和子代的血型
關係。
3.
人類細胞內有
23
對染色體,
其中一對能決定
個體的性別,稱
為性染色體。
4.
女性的性染色
體以
XX
表示;
男性的性染色體
以
XY
表示。減
數分裂後,精子
的性染色體有兩
種型式,一種為
X
,另一種為
Y
;而卵只有一
種型式
X
。人類
子代的性別由父
方決定。
5.
遺傳物質發生
變異的情形,稱
1.
投影
片、投
影機。
1.
口頭評
量
2.
紙筆評
量
【性別平等教
育】
性
J2:
釐
清身體意象的性
別迷思。
性
J4:
認識身體自
主權相關議題,
維護自
己與尊
重他人的身體自
主權。
性
J12:
省思與他人的性
別權力關係,促
進
平等與良好
的互動。
【人
權教育】
人
J5:
了解社會上
有不同的群體和
文化,
尊重並
欣賞其差異。
人
J6:
正視社會
中的各種歧視,
並採取行
動來
關懷與保護弱
勢。
綜合
活
動
為突變。
6.
突變可能導致
性狀的改變
,
例
如白化症。
7.
基因在自然界
會自行發生突
變,但機率非常
低。基因接觸某
些物理因子或化
學物質,會使突
變發生的機率大
增。
8.
發生在生殖細
胞的突變,才有
可能將突變的性
狀遺傳給子代。
9.
突變通常對生
物體有害,但人
類可篩選有利的
突變於育種上。
10.
人類來自遺
傳的疾病,稱為
遺傳性疾病;其
原因可能是基因
突變或染色體數
目異常。
11.
家族中若有
遺傳性疾病史,
其成員應至醫院
接受遺傳諮詢。
八
4/5
4/9
2
‧
2
人類的遺
傳、
2
‧
3
突變
【第一次評量
週】
1.
控制
ABO
血型
的基因有
I
A
、
I
B
、
i
三種等位
基因,其中
I
A
、
1.
請同
學於課
前先蒐
集有關
遺傳工
程、生
物技術
應用的
1.
口頭評
量
2.
紙筆評
量
【科技教育】
科
E1:
了解平日
常見科技產品的
用途與運
作方
式。
【閱讀素
養教育】
閱
J7:
小心求證資
訊來源,判讀文
統整
相關
領域
I
B
為顯性,
i
為
隱性,等位基因
兩兩配對的結
果,會有不同的
血型。
2.
知道血型的遺
傳模式,推算親
代和子代的血型
關係。
3.
人類細胞內有
23
對染色體,
其中一對能決定
個體的性別,稱
為性染色體。
4.
女性的性染色
體以
XX
表示;
男性的性染色體
以
XY
表示。減
數分裂後,精子
的性染色體有兩
種型式,一種為
X
,另一種為
Y
;而卵只有一
種型式
X
。人類
子代的性別由父
方決定。
5.
遺傳物質發生
變異的情形,稱
為突變。
6.
突變可能導致
性狀的改變
,
例
如白化症。
7.
基因在自然界
會自行發生突
變,但機率非常
低。基因接觸某
些物理因子或化
學物質,會使突
例子與
可能衍
生問題
的資
料。
本知識
的正確
性。
閱
J10:
主
動尋求多元的詮
釋,並試著表達
自己的想法。
變發生的機率大
增。
8.
發生在生殖細
胞的突變,才有
可能將突變的性
狀遺傳給子代。
9.
突變通常對生
物體有害,但人
類可篩選有利的
突變於育種上。
10.
人類來自遺
傳的疾病,稱為
遺傳性疾病;其
原因可能是基因
突變或染色體數
目異常。
11.
家族中若有
遺傳性疾病史,
其成員應至醫院
接受遺傳諮詢。
九
4/12
4/16
3
‧
1
持續改變
的生命
1.
古代生物遺體
被掩埋在岩層
中,經漫長時間
的複雜作用後形
成化石。
2.
化石是說明生
物演化的最直接
證據。藉由化
石,我們可以知
道過去曾生存在
地球上的生物形
態、構造、演化
過程和環境變遷
等訊息。
3.
認識地球歷史
上的代表性化
1.
投影
片、投
影機。
2.
世界
地圖或
地球
儀。
3.
準備
化石標
本、照
片或相
關書
籍。
1.
口頭評
量
2.
實作評
量
3.
紙筆評
量
【資訊教育】
資
E2:
使用資訊
科技解決生活中
簡單的問
題。
【閱讀素養教
育】
閱
J3:
理
解學科知識內的
重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何
運用該詞彙與他
人進行
溝通。
閱
J4:
除紙本閱
讀之外,依學習
需求選擇
適當
的閱讀媒材,並
了解如何利用適
當
的管道獲得
文本資源。
統整
相關
領域
石:三葉蟲、裸
子植物化石、恐
龍、菊石、哺乳
類化石。
十
4/19
4/23
3
‧
2
生物的命
名與分類
1.
二名法的原
則:學名
(
屬名
+
種小名
)
。
2.
分類階層
(
界
門綱目科屬種
)
與種的定義。
3.
生物分為五大
界:原核生物
界、原生生物
界、真菌界、植
物界、動物界。
4.
病毒的特性與
病毒對人類的影
響。
5.
二分檢索表的
製作與使用。
1.
電
腦、錄
放影
機、電
視機、
投影
機。
2.
生物
的圖
片。
3.
預約
實驗
室。
1.
口頭評
量
2.
實作評
量
3.
紙筆評
量
【資訊教育】
資
E2:
使用資訊
科技解決生活中
簡單的問題。
【閱讀素養教
育】
閱
J3:
理
解學科知識內的
重要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如何
運用該詞彙與他
人進行
溝通。
閱
J4:
除紙本閱
讀之外,依學習
需求選擇
適當
的閱讀媒材,並
了解如何利用適
當
的管道獲得
文本資源。
統整
相關
領域
十一
4/26
4/30
3
‧
3
原核生物
與原生生物、
3
‧
4
真菌界
1.
原核生物構造
與特徵以及對人
類的影響。
2.
原生生物界依
照營養方式可分
為原生動物、藻
類、原生菌類。
3.
真菌界生物通
稱為真菌,有細
胞壁但不具葉綠
1.
電
腦、錄
放影
機、電
視機、
投影
機。
2.
生物
的圖片
1.
口頭評
量
2.
實作評
量
3.
紙筆評
量
【資訊教育】
資
E2:
使用資訊
科技解決生活中
簡單的問
題。
【閱讀素養教
育】
閱
J5:
活
用文本,認識並
運用滿足基本生
活需求所使用之
文本。
閱
J8:
在學習上遇到問
題時,願意尋找
課
外資料,解
統整
相關
領域
體,從活生物或
生物遺體吸收養
分維生。
4.
真菌在人類生
活上的應用有食
品藥物等等。
決困難。
十二
5/3
5/7
3
‧
5
植物界
1.
植物具細胞
壁,大多含葉綠
體可行光合作
用。
2.
以擴散作用運
送物質,沒有維
管束的植物稱為
無維管束植物。
演化出維管束的
植物稱為維管束
植物。
3.
蘚苔植物沒有
維管束和根、
莖、葉的分化,
生活在潮溼環
境。
4.
蕨類植物具有
維管束和根、
莖、葉的分化。
成熟葉的背面有
孢子囊堆。
5.
種子植物具種
子和花粉管,可
在陸地乾燥環境
中繁衍下一代,
為陸地上分布最
廣的植物。
6.
毬果是裸子植
物的生殖器官。
7.
花是被子植物
的生殖器官。被
1.
準備
不同的
蕨類植
物。
2.
複式
顯微鏡
數臺。
3.
實驗
所需器
材。
4.
各種
植物的
圖片。
5.
投影
片、電
腦、投
影機。
6.
預約
實驗室
1.
口頭評
量
2.
實作評
量
3.
紙筆評
量
【資訊教育】
資
E2:
使用資訊
科技解決生活中
簡單的問
題。
【品德教育】
品
EJU1:
尊重生
命。
統整
相關
領域
子植物種子外有
果實保護,生存
較優勢。
8.
雙子葉植物與
單子葉植物在子
葉數目、根的形
式、維管束排
列、形成層、葉
脈形狀、花瓣數
目的差異。
9.
藉由實際觀
察,了解蕨類植
物的外形、構造
及孢子的形狀。
十三
5/10
5/14
3
‧
6
動物界
【第二次評量
週】
1.
無脊椎動物的
分類與特徵:軟
體動物門、節肢
動物門介紹基本
特徵與代表物
種,刺絲胞動物
門、扁形動物
門、環節動物
門、棘皮動物門
僅介紹代表物
種。
1.
投影
片、電
腦、投
影機。
2.
各種
動物的
圖片。
1.
口頭評
量
2.
實作評
量
3.
紙筆評
量
【海洋教育】
海
J16:
認識海
洋生物資源之種
類、用途、
復
育與保育方法。
【生涯規劃教
育】
涯
J5:
探
索性別與生涯規
劃的關係。
涯
J8:
工作
/
教育環
境的類型與現
況。
【環境教
育】
環
J2:
了
解人與周遭動物
的互動關係,認
識動物需求,並
關切動物福利。
統整
相關
領域
十四
5/17
5/21
3
‧
6
動物界、
4
‧
1
生物生存
的環境
1.
脊椎動物的分
類與特徵:魚
類、兩生類、爬
蟲類、鳥類、哺
1.
口頭評
量
2.
實作評
量
3.
紙筆評
量
【環境教育】
環
J2:
了解人與
周遭動物的互動
關係,認
識動
物需求,並關切
動物福利。
統整
相關
領域
乳類介紹基本特
徵與代表物種。
2.
了解生物圈的
定義與範圍。
3.
生態系包含環
境與生物。
4.
組成生態系的
層次由大到小依
序為:個體、族
群、群集
(
群
落
)
、生態系。
5.
生態系中的非
生物因子會影響
生物的分布與生
存,環境調查時
常需檢測非生物
因子的變化。
6.
生物依獲得養
分和能量的方式
可分為:生產
者、消費者、分
解者。
7.
將生物間攝食
者與被攝食的關
係連起來就成了
食物鏈。生態系
中食物鏈彼此交
錯,形成食物
網。食物網越複
雜的生態系,越
能應付環境變
化。
8.
食物網中的生
物如何互相影
響。
9.
在生態系中,
族群大小的變化
稱為演替或消
長。
10.
影響族群大
小的因素有出
生、死亡、遷入
和遷出。
11.
隨著生物
間、生物與環境
間的交互作用,
生態系中的結構
會隨時間改變,
形成演替現象。
11.
進行實驗
4
‧
1
族群個體
數目的估算,學
習利用捉放法或
樣區採樣法,可
估算族群的大
小。
十五
5/24
5/28
4
‧
2
能量的流
動與物質的循
環、
4
‧
3
生物
的交互關係
1.
生態系中的能
量來源是太陽,
能量會經由食物
鏈在不同生物間
流轉。
2.
食物鏈中有物
質轉換與能量流
動的現象。
3.
生態系中,生
產者、消費者和
分解者共同促成
能量的流轉和物
質的循環。
4.
了解分解者參
與物質的循環及
能量的流轉。
1.
口頭評
量
2.
實作評
量
3.
紙筆評
量
【環境教育】
環
J2:
了解人與
周遭動物的互動
關係,認
識動
物需求,並關切
動物福利。
環
J7:
透過「碳循
環」
,了解化石
燃料與溫
室氣
體、全球暖化、
及氣候變遷的關
係。
【能源教
育】
能
J7:
實
際參與並鼓勵他
人一同實踐節能
減碳的行動。
統整
相關
領域
搜尋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教育專題研究彙整
國民中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綱修訂說明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生活化課程設計教案
國民小學教師加註各領域專長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
十二年國教數學領域課程綱要(107年6月)
書裡探世界 創意玩科學 動手做創客 綠生活小達人
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摘要
新明國小三年級自然科學課程計畫
科際整合課程的省思:知識管理、歷史脈絡與課程革新探討
高階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共同學科對照表目錄
探索負數奧祕:從溫度到樓層的數學實踐
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自發、互動、共好
連江縣立仁愛國小112學年度課程總體計畫
2022全國科學探究競賽教師組教案:自然科教學設計
放大
縮小
重置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