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78.48 KB
頁數
2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9-27,离现在 6 3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溪湖國民中 108 學年第一學期歷史科一年級第一次段考試卷 一年 座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1-20 題每題 3分,21-40 題每題 2
1. 鄭成功北伐失敗後決定出兵占據臺灣他的目的
是什麼? (A)地形崎嶇,試圖誘敵入臺 (B)開採
石油以籌措購買槍炮經費 (C)不想再管政治,打
算退休養老 (D)儲備人力與糧食以繼續抗敵。
2. 日本與荷蘭在四百年前的臺灣曾因為「徵稅問題」
產生衝突事件兩國因貿易產生的狀況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A)日本人在臺灣不必向荷蘭人交稅
(B)荷蘭人在日本須交重稅 (C)荷蘭人在臺灣向日
本人課徵貨物稅 (D)雙方貿易均無徵稅,但荷蘭
人對日輸入商品較多。
3. 鄭氏家族在十七世紀縱橫於中國東南沿海有關鄭
氏四代領導人事蹟敘述,何者正確? (A)鄭芝龍
承襲顏思齊地位,在臺南利用軍屯發展勢力 (B)
陳永華協助鄭成功提倡文教使漢人典章制度移入
臺灣 (C)鄭經利用祖、父兩代建立海上優勢,發
展走私貿易獲利 (D)鄭克塽繼位後,鄭氏政權迅
速衰落,臺灣再度成為荷蘭人地盤。
4. 「□□部隊開始進攻普羅民遮城這是非常聰明的
行動臺灣長官揆一預期□□一定先攻打熱蘭遮城
堡,但□□卻繞過防衛布置要是普羅民遮城被拿
下,熱蘭遮城必定遭到包圍而難逃投降的命運。」
請判斷文中這場戰役中的□□應是以下何者?
(A)鄭芝龍 (B)顏思齊 (C)沈有容 (D)鄭成功。
5. 荷蘭人為尋找對中國與日本的貿易據點曾兩度占
領澎湖但最後卻無法以澎湖作為貿易據點主要
原因為何? (A)澎湖為明朝的版圖 (B)澎湖有
海盜勢力盤據 (C)澎湖是西班牙勢力範圍
(D)澎湖已成為日本的貿易基地。
6. )關於「海商」的敘述,何者正確? (A)為明代在
海上非法走私的荷蘭商人 (B)組成分子完全是日
本人 (C)明政府派兵進駐臺灣,海商遂轉移到澎
(D)李旦、顏思齊及鄭芝龍是其中代表人物。
7. 山本清為十六世紀末的日本商人曾向親友談論到
高砂國經商種種經過他所說的「高砂國」指現
在的哪一個地方? (A)臺灣 (B)澎湖 (C)菲律
(D)印尼。
8. 查理是十七世紀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船長他的
船由大員出發目的地是巴達維亞下列描述何者
不符合史實? (A)船上刻有 VOC 的圖徽 (B)
船裝有蔗糖、瓷器等貨物 (C)與西班牙人合作在
臺灣的經貿事務 (D)要將《熱蘭遮城日記》送到
巴達維亞。
9. 澎湖馬公天后宮現存一石碑碑文為「沈有容諭退
紅毛番韋麻郎等」此碑的發現證明了哪一歷史
意義? (A)荷蘭人曾想要占領澎湖 (B)荷蘭聯
合東印度公司曾在澎湖設亞洲總部 (C)明朝為了
阻止日本軍隊入侵,曾派兵進駐澎湖 (D)明朝政
府曾設官管理定居澎湖的漢人。
10. 明朝時顏繼祖寫道「海盜□□,生長於泉,聚徒
數萬劫富施貧民不畏官而畏盜。指顏思齊死
此人結合海盜首領領導福建沿海實力最強大
的武力及商業團隊走私與劫掠於臺灣海峽對明
朝政府造成威脅。請問:顏繼祖所指為何人?
(A)鄭成功 (B)沈有容 (C)鄭芝龍 (D)郭懷一。
11. )從史料來看,早期東南沿海的海商聚居在澎湖群
在十六世紀後開始轉移到臺灣地區這樣的
狀況,應該如何解釋? (A)屬於海商自願行為,
臺灣較靠近中國 (B)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剛結束
臺灣統治,形成統治真空的狀態 (C)明朝要加強
澎湖防務控制,海商被迫逃至臺灣 (D)這批海商
是由鄭成功所號召聚集。
12. 漢人李旦在明朝後期具有一定影響力甚至可以
涉及國際事務從他建議荷蘭人到臺灣干預明朝
與荷蘭的戰爭就可證明關於李旦的敘述何者正
確? (A)應該是一名守法、富有並懂得外語的生
意人 (B)應該是一名擁有強大武裝勢力的商人
(C)應該是一名明朝退休官員,擁有科舉功名在身
(D)應該是皇室成員,所以可以調停國際紛爭。
13. 十七世紀時荷蘭在聯合東印度公司經營下建立橫
跨東西方的貿易網首都阿姆斯特丹成為歐洲最繁
榮地方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請判斷下列何
者正確? (A)荷蘭努力經營海上貿易,是為了突
破法國經濟封鎖 (B)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亞洲
總部設在巴達維亞 (C)為求與中國通商,荷蘭聯
合東印度公司成功占據澳門 (D)荷蘭人最終聽從
顏思齊建議,轉往臺灣發展。
14. 清帝國時期,臺灣原住民被統治者分為「生番」
「熟番」,這種分類方法是根據下列何者?
(A)主要居住地區的分布 (B)是否有納稅、服勞役
(C)移民來臺時間的早晚 (D)經濟活動的差異。
15. 「歐洲人自大航海時代在各地建立殖民地意外發
太平洋島嶼的不同族群如紐西蘭復活島、
馬達加斯加島彼此語言不通但是稱呼鯊魚
蝦子等海洋生物的語言卻是一樣請問
據上文推測可能的原因為何?
(A)被殖民下語言同化 (B)同樣會講歐洲語言
(C)彼此同為南島語族 (D)被統治下語言消失
16. )憶涵參觀史前文化博物館,發現館裡常設展覽中,
展出石板棺出土的陪葬品包括六千多件的玉器,
及石刀石鐮石杵等石器陶器則有陶罐陶蓋
等。請問:此項展覽最可能以哪一文化為主題?
(A)圓山文化 (B)卑南文化 (C)十三行文化
(D)大坌坑文化。
17. 分析十三行文化遺址出土文物的特色可由哪些部
分了解,此文化與其他地區有密切的交流?
(A)出土的石器不多 (B)懂得使用鐵器等金屬
(C)發現瑪瑙珠飾、玻璃手環及青銅刀柄等器物
(D)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
18. 貝塚為該遺址最大特色它保存食用後的貝殼和獸
魚骨等依貝塚保存下來食物殘渣推測當時
人類已知飼養家畜可以種植稻米等植物這可能
是下列哪個史前文化? (A)圓山文化 (B)卑南
文化 (C)十三行文化 (D)大坌坑文化。
19. )考古學家在某處遺址中,看到陶器及石器的遺跡,
斷言此遺址屬於「大坌坑文化」請問這位學者
有可能是因為哪條線索,才作此推斷? (A)皆為
打製的石器 (B)陶器有金屬底座 (C)陶器上有粗
繩紋的痕跡 (D)遺址最早在臺灣東部出土。
20. 臺灣約在五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蹤跡推斷臺灣史
前時代文化演進過程時考古學家是以哪項出土資
料作為分期標準? (A)人類使用的工具 (B)
類的遺骨多寡 (C)遺址發現的地點 (D)考古遺
址的地質。
21. 人類的發展可以分成史前時代和歷史時代史前
時代最大的特徵是什麼? (A)沒有文字 (B)
發展出國家觀念 (C)不使用石器 (D)無用火的
經驗。
2
22. 長濱文化、蔦松文化、卑南文化等史前文化是以
何種方式命名? (A)發現遺址的地點 (B)出土
器物的特色 (C)發現者的姓名 (D)發現地點的
地形景觀。
23. 曉欣需要畫一幅長濱文化的生活環境想像圖請問
下列何者不會出現在此想像圖中? (A)當時的人
住在天然洞穴中 (B)死者被放入石板棺中,身旁
還有陪葬品的玉器 (C)有人利用石器切割獵物
(D)有人使用火在烤魚。
24. )荷蘭在亞洲設立的商館中,臺灣獲利僅次於日本,
而日本商館的利潤又多來自臺灣輸入的商品。請
問:下列何者是當時臺灣外銷獲利的主要物產?
(A)絲帛、瓷器 (B)稻米、橡膠 (C)鹿皮、蔗糖
(D)茶葉、樟腦。
25. 「西元 1626 □□的船艦抵達臺灣東北角海域,
準備進占北臺灣經過三貂角時為方便記載於航
海日誌用拉丁文將此地命名為 San Diego (聖地牙
)後來漢人以閩南語發音將此地稱為『三貂』
又因位於臺灣最東邊的岬角,故稱『三貂角』。」
請問:資料中的□□應為何者? (A)荷蘭 (B)西
班牙 (C)葡萄牙 (D)日本。
26. )雅麗所屬的臺灣史讀書小組在課堂上進行分組報
學員們提到「左營」「前鎮」等地問:
她們的報告主題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荷蘭統
治下的原漢關係 (B)軍屯與臺灣土地開發的關係
(C)新作物對臺灣農業發展的影響 (D)民間抗荷
事件與臺灣地名的淵源。
27. 荷蘭人在臺時期由於荷蘭人對原住民及漢人的管
制非常嚴格因此經常發生原住民和漢人的反抗事
件。當時以何人發起的抗荷事件規模最大?
(A)顏思齊 (B)鄭芝龍 (C)郭懷一 (D)沈有容。
28. 荷蘭人曾與西班牙人在臺灣北部競逐勢力在探知
西班牙人裁減臺灣北部的駐兵後,於西元 1642
出兵將西班牙人逐出臺灣獨占全臺當時西班
牙人大量減少駐臺守軍的原因為何? (A)西班牙
本國遭外患入侵 (B)日本實行鎖國政策 (C)沈有
容在北部勢力龐大 (D)原住民強悍難以治理。
29. 鄭成功攻克臺灣後清帝國斷絕沿海居民與鄭氏往
強迫沿海居民內遷使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
貿易一度斷絕。清帝國對臺灣實施的上述政策為
何? (A)海禁政策 (B)鎖國政策 (C)貿易政策
(D)屯墾政策。
30. 在不同時間點來到臺灣的統治政權對於原住民族
有不一樣的分類下列關於不同時期的分類敘述,
何者為非 (A)「生番」是由清帝國統治時期開
始使用的名詞 (B)「生」「熟」是以是否納稅、
服勞役來判斷 (C)「熟番」代表飲食習慣使用熟
(D)我國現今正式的稱呼方式為「原住民族」
31. 大航海時代歐洲國家在亞洲建立的商貿據點整理
如下列筆記。請問:表中何者有誤? (A) (B)
(C) (D)丁。
項目
國家
殖民據點
荷蘭
巴達維亞
英國
香港
葡萄牙
澳門
西班牙
馬尼拉
32. 十四世紀時明朝政府因為東南沿海多禍患為維
持治安拒絕外國商人禁止人民出海活動更將
澎湖漢人遷回福建明朝政府的舉動所要防範的為
下列何者? (A)荷蘭人 (B)西班牙人 (C)日本
(D)海盜。
33. ()鄭成功圍攻荷蘭人 ()李旦成為稱霸東亞的海
()荷蘭人占領臺灣南部 ()鄭芝龍降清。根
據臺灣歷史的發展,上列史事的排列順序應該為
何? (A)甲丁丙乙 (B)乙丙丁甲 (C)乙丁丙甲
(D)丙乙甲丁。
34. 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赤崁樓今日文昌閣下方的
城基為荷蘭人在臺時原物有更多的舊城體仍埋藏
於地底中請問赤崁樓的前身原為荷蘭人興建的
哪座城堡? (A)熱蘭遮城 (B)聖薩爾瓦多城
(C)聖多明哥城 (D)普羅民遮城。
35. )班上四位同學在討論荷蘭在臺時期與鄭氏在臺時
臺灣對外貿易的狀況請問下列哪位同學的
說法是錯誤的? (A)可可:「荷蘭時期與鄭氏時
期,對外貿易對象差別在英國」 (B)武正:「荷
蘭時期與鄭氏時期,出口商品都有蔗糖和鹿皮」
(C)曉萱:「為了政權穩定,荷蘭時期臺灣向日本
進口軍需品」 (D)文彥:「荷蘭時期,臺灣成為
國際貿易轉運站;而鄭氏時期臺灣對各國貿易收
入,是對抗滿清的重要財源」。
36. )凱達格蘭族是早期位於臺灣北部的平埔族原住民,
根據該族群分布的位置判斷在十七世紀時可能與
下列哪兩個國家有過政治或經貿的接觸?
()葡萄牙 ()西班牙 ()荷蘭 ()英國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37. )西元 1602 年,此一機構成立,它不僅擁有巨大資
本和各種特權還獨占海上貿易並且可用國家名
義設置軍隊對外宣戰此外尚可任命官吏統治其
殖民地其亞洲總部設於今日印尼的雅加達擁有
如此權力的機關,為下列何國所設立? (A)英國
(B)荷蘭 (C)西班牙 (D)葡萄牙。
38. 宜真在作業中參考附圖完成某一主題的研究
問:她所研究的主題最有可能為何? (A)中國沿
海地形研究 (B)臺灣原住民族的起源 (C)太平洋
的暗礁 (D)史前人類分布。
39. 附圖為鄭氏時期臺灣對外貿易示意圖圖中甲
丁為當時與臺灣貿易的四個重要地區根據圖
中的敘述判斷,「丙」地,應為下列何者?
(A)中國 (B)朝鮮 (C)英國 (D)南洋。
40. )鄭成功英年早逝,他在西元 1662 年去世之前,曾
吩咐五弟鄭襲日後輔佐世子鄭經不料鄭襲卻與鄭
經廝殺,鄭經幸賴之助,於次年才順利即位。
對於將漢人典章制度移植臺灣頗有貢獻。請
問:文中所述的「」最可能是下列何人?
(A)李旦 (B)陳永華 (C)鄭克塽 (D)顏思齊。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