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一年級歷史科試卷 一年 班 號 姓名:
※【請使用 2B 鉛筆畫卡作答,汙損答案卡致使電腦無法判讀扣 15 分】 ※範圍:翰林版 第一冊 第1、2章
一、選擇題(1〜20 每題 3分;21〜40 每題 2分)
1.附圖為某文化的想像圖。這個村落的房子都以木頭架高而成。
生活器皿多以陶製作而成。帄時除了耕作外,也會飼養一些
狗、豬等動物。有時會帶著鐵製鏢槍去打獵。傍晚空閒時,
大家會一起聊天,談論前些日子從其他地方換來的錢幣、琉
璃等物品。請問附圖應為下列哪一個文化?
(A)長濱 (B)大坌坑 (C)十三行 (D)卑南
2.西元1626年,西班牙進佔臺灣,到西元1632年時,西班牙人
已控制整個臺北盆地。他們將臺北地區設為一個傳教區,當
時傳教的對象,除了漢人,還包括原住民。請問他們傳教的
原住民族群可能為下列何者?
(A)西拉雅族、貓霧捒族 (B)阿美族、泰雅族
(C)卑南族、排灣族 (D)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
3.歐洲人來到東方,使臺灣加入國際貿易體系之中。其中佛朗
機國佔領澳門作為與中國貿易的據點。請問佛朗機國為下列
何者?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蘭 (D)日本
4.某書敘述:「延帄王繼位時才12歲,根本沒有足夠能力治理
國家,最後敗於與清廷間的一場海戰,遂向清帝國投降。」
請問上述的延帄王為何人?
(A)鄭經 (B)鄭芝龍 (C)鄭成功 (D)鄭克塽
5.曾經占領臺灣的西班牙人,後來因為減少在臺的駐軍,不敵
荷蘭而離臺。請問當時西班牙人大量減少駐臺守軍的原因為
何? (A)西班牙本國遭外患入侵 (B)對日貿易受阻 (C)
軍紀敗壞 (D)遭漢人反抗
6.臺灣是十七世紀漢人、日本人、荷蘭人、西班牙人等在東亞
地區進行貿易的重要據點,當時臺灣會扮演這種角色的原因
,主要是具備了下列哪一項優越的地理條件?ˉ
(A)地形ˉ(B)氣候ˉ(C)位置ˉ(D)人口
7.雲林縣水林鄉利用當地文化、歷史結合觀光,並打出「開臺
第一村」的封號,請問開臺第一村與下列哪一組人物有關?
(A)鄭成功與陳永華 (B)鄭成功與鄭經 (C)荷蘭人與西班
牙人 (D)顏思齊與鄭芝龍
8.新石器時代初期,人類的社會產生許多變革,人口逐漸增加
,稱之為「新石器革命」,最主要原因為何?
(A)開始用火取暖與熟食,使生命得以延長ˉ(B)進入農業定
居時代,人們開始有餘暇從事文化創造ˉ(C)發展嚴密的國
家組織,保障群體的安全ˉ(D)開始使用文字,人類經驗得
以有系統傳承
9.十七世紀的臺灣不同於以往的帄靜,由於外來勢力進入,臺
灣內部開始產生變化。下列哪個改變不屬於這個時期所出現
的特色? (A)臺灣首度出現農業 (B)臺灣首度有歐洲文化
的傳入 (C)因為出現文字,臺灣進入歷史時期 (D)首度有
漢人治理臺灣
10.熊美是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貨船船長,他的船由大
員出發,目的地是巴達維亞。下列對該船的描述,何者不
符合史實? (A)與西班牙人合作在臺灣的經貿事務 (B)
該船裝有蔗糖、瓷器等貨物 (C)船上刻有VOC的圖徽 (D)
要將《熱蘭遮城日記》送到巴達維亞
11.十七世紀的臺灣國際貿易發達,當時臺灣進出口商品主要
有 (甲)蔗糖 (乙)軍火 (丙)稻米 (丁)茶葉 (戊)鹿皮。
請問荷蘭人輸出臺灣的商品有哪些?
(A)甲乙戊 (B)甲丙戊 (C)乙丙戊 (D)乙丙丁
12.饅頭人在家中找到一本破舊的書籍,封面已經不見,不知
書名,但目次還在,如附圖所示。請問「過去沒有文字記
載,只能依靠當時人類遺留下來的物品,來了解當時的文
化…」敘述的是附圖哪個章節的內容?
(A)第一章 (B)第二章 (C)第三章 (D)第四章
13.利用神話傳說可以了解原住民的歷史。請問下列何者的說
法較為合理? (A)有原住民稱自己因逐鹿而到日月潭定
居,不符合科學推理,不值採信 (B)有原住民提及祖先
遭遇洪水而漂流到臺灣,顯示他們可能來自中國黃河流域
(C)許多原住民族皆有洪水漂流傳說,證明他們的祖先相
同且來自同地區 (D)我們可以藉此了解原住民的起源、
環境的變動及調適生活的過程
14.電視節目正在播放十七世紀一場氣勢磅礡的戰爭,這場戰
爭中漢人成功打敗治理臺灣的外國人。熊大想更了解這場
戰事,到圖書館查看外國史料《梅氏日記》,對這場海戰
有大致的了解。關於此段史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此場海戰應發生於西元 1661 年 (B)統治臺灣的外國
人被打敗前已占領臺灣 38 年 (C)《梅氏日記》的撰寫者
應為荷蘭人 (D)漢人領軍者應為鄭芝龍
15.明、清帝國皆曾經限制人民出海的自由。請問明、清兩代
限制人民出海的原因分別為何?
16.勘吉是來自中國商人,積極想與臺灣的鄭經從事貿易,他
應該透過哪種方式,最有機會將貨物賣到臺灣? (A)透
過大陸商團與臺灣進行貿易 (B)委託將要去臺灣貿易的
親戚 (C)秘密賣給走私的商團 (D)透過傳教士運到臺灣
17.「一生致力於恢復明朝的鄭成功來到臺灣後,沒有立即起
兵攻打中國,反而是把大量軍隊派往各處開墾,來解決軍
民糧食不足的問題。」下列何者最能說明上述內容?
(A)鎖國政策 (B)海禁政策 (C)渡臺禁令 (D)寓兵於農
18.荷蘭將臺灣視為對外貿易的轉運站,荷蘭人轉運許多商品
到大明國與日本,請問下列何者不是荷蘭人當時轉運的商
品? (A)軍火 (B)香料 (C)絲織品 (D)白銀
19.在鄭氏時期,臺灣的商業活動繁盛。與日本、南洋以及「
歐洲人」的貿易頻繁,請問「歐洲人」指的是哪一國的商
人? (A)荷蘭 (B)葡萄牙 (C)英國 (D)西班牙
20.詹姆士透過參觀臺南市古蹟,如:延帄郡王祠、赤崁樓、
安帄古堡等,了解臺南地區的開發除了原住民外,還有(甲
)葡萄牙人(乙)荷蘭人(丙)西班牙人(丁)鄭成功(戊)鄭經。
請問明末清初在臺南開發的有哪些人?
(A)甲乙丙 (B)甲乙戊 (C)乙丁戊 (D)乙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