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一年級歷史科試題 一 年 班 號 姓名:
一、選擇(1~20 每題 3分,21~40 每題 2分)
1. 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之後,設置臺灣府以為管理。請問:
當時臺灣府是隸屬於哪一行政單位管轄? (A)臺灣省
(B)廣東省 (C)福建省 (D)直隸省。
2. 「彰化縣」在雍正元年(1723)建置,至今將近三百年,歷
史悠久。請問彰化設縣的原因是? (A)林爽文事件亂起
中部,治安太差 (B)中北部移民漸多,以及朱一貴事件
影響 (C)海盜經常騷擾中部沿海 (D)中部大肚王國經常
反抗清朝
3. 清朝統治台灣初期,曾有官員到中部巡察,發現中部平埔
族「門繪紅毛人像」,請問有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
中部平埔族接受荷蘭統治 (B)中部平埔族把荷蘭人神
化,當成門神崇拜 (C)西班牙人統治範圍已到中部 (D)
平埔族接受天主教,把傳教士當神明。
4. 今日在臺灣的臺南市安平區、高雄市旗津區等地,均有炮
臺遺址供後人憑弔。當初修建這些炮臺的用意,主要是為
了防範哪一外患的入侵? (A)英國 (B)俄國 (C)日本
(D)美國。
5. 清朝統治台灣初期的治台政策是? (A)為防止台灣成為
反清基地的消極政策 (B)積極建設台灣 (C)將台灣當作
侵日的基地 (D)將台灣當作前進東南亞的跳板。
6. 清朝統治台灣初期,台灣主要與中國往來,直到何事發生
後,台灣又開始對世界開放? (A)18 世紀後期廢除渡台
禁令 (B) 19 世紀前期東部設縣,全島開發完成 (C) 19
世紀後半開港通商 (D)19 世紀後半台灣設省後。
7. 將台灣納入版圖的清朝皇帝為何人? (A)順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8. 下列為兩國官員的對話內容:
甲:「二島(琉球與臺灣)俱我屬
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次固
在於我,我恤琉人,自有措
置,何預貴國事,而煩為過
問?」
乙:「貴國既然已知撫卹琉球民,
為何不懲辦臺番?」
甲:「殺人者為置之化外的生番。」
乙:「生番害人,貴國置之不理,
我國有必要問罪島人,因與
貴國盟好,特先來奉告。」
甲:「生番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
否,聽憑貴國辦理。」
請依上文判斷他們的討論結果會造成什麼影響? (A)琉
球因日本協助而獨立 (B)劉銘傳奉命來臺處理相關事務
(C)清廷因此在臺實施劃界封山政策 (D)日本以懲治番民
為藉口,出兵臺灣。
9. 康熙 56 年《諸羅縣志》記載:「男多於女,有村莊數百
人而無一眷口者。蓋內地各津渡婦女之禁既嚴,娶一婦,
動費百金。」請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渡臺禁
令 (B)海禁政策 (C)劃界封山 (D)開港通商。
10. 荷蘭在臺時期,曾把與原住民交易的權利拿來拍賣出售,
得到交易權的承包商在未來一年之內能夠獨占跟原住民
的買賣,其他商人則不得到原住民的村落內交易。請問:
在拍賣當中得到交易權的商人大多是屬於哪一個族群?
(A)荷蘭人 (B)西班牙人 (C)原住民 (D)漢人。
11. 十七世紀時,「馬賽人」居住在臺灣北部地區,在當時西
方人的影響下,他們最可能改變原有信仰,改信下列哪個
宗教? (A)基督教 (B)天主教 (C)伊斯蘭教 (D)佛
教。
12. 歷史老師上課時,在黑板上畫出臺灣地圖並標上土牛紅
線,說明這條線於清代稱為「土牛線」、「土牛溝」,而
土牛溝也俗稱臺灣的「萬里長城」。請問:今天歷史老師
上課的主題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寓兵於農政策
(B)水利灌溉建設 (C)漢原隔離政策 (D)軍事海防政策。
13. 甲到寶是鄭氏統治時期,中部地區的平埔族,請問他可能
有那些遭遇?(甲)接受大肚王統轄 (乙)感受到生活領地
被漢人侵占 (丙)感謝政府減免賦稅及勞役 (丁)進學校
學習漢文化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
丁。
14. 下列哪一個主題不適合放在「臺灣古蹟巡禮──清帝國時
期篇」此一專題報導中? (A)臺灣鐵道傳奇 (B)探訪八
通關古道 (C)十三行博物館巡禮 (D)話說臺北府最後遺
跡──北門。
15. 宥鈞十九世紀後期帶著一家人渡海來台開墾,請問他可以
攜帶家眷來台的原因是? (A)為了防止平埔族與漢人通
婚後被同化 (B)有鑑於羅漢腳問題嚴重,清朝放寬禁令
(C)外力入侵後,清朝廢除渡台禁令 (D)為了減輕中國人
口壓力。
16. 十九世紀後期,清帝國遭逢多次外來挑戰,開港通商之
後,臺灣在兩場清帝國的對外事件中受到衝擊,下列表格
即是針對這兩場與臺灣相關的事件做一整理,哪一選項正
確?
17. 岑白想研究清帝國時期臺灣所實施的建設措施,於是找到
了一張臺灣建設示意圖,如附圖所示,由圖中的內容加以
判斷,當時實施此種建設的目的為何? (A)達到開山撫
番的效果 (B)促進西部交通的順暢 (C)防止東部成為反
清基地 (D)增加在臺的財政收入。
18. 承上題,請問此圖與哪一個事件有關?(A)開港通商 (B)
大肚王事件 (C)郭懷一事件 (D)牡丹社事件。
19. 17 世紀歐洲人在臺灣的傳教工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荷蘭透過學校、教堂來傳教 (乙) 西班牙在南臺灣積
極傳教 (丙)荷蘭用羅馬拼音方式來傳達教義 (丁)西班牙
傳播的是基督教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
丁。
20. 台灣設省後,首任巡撫是:(A)沈葆楨 (B)丁日昌 (C)
劉銘傳 (D)邵友濂
21. 清帝國時期臺灣行政區劃的轉變,舉凡廳、縣的增加,多
與下列何項因素有關? (A)外國勢力干涉 (B)國防與社
會治安問題 (C)原住民土地買賣的問題 (D)械鬥與反清
事件的日漸減少。
22. 新北市淡水環境藝術節策畫了一場戶外劇場,演出的劇名
是「西仔反傳奇」,呈現出淡水人在 1884 年的某場戰
爭中,捍衛鄉土抗拒敵軍入侵的史詩。請問這場戰爭
是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牡丹社事件 (D)清
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