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七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93.82 KB
頁數
2
作者
ShuHui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5-14,离现在 5 16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一年級歷史科試卷 一年___ 座號:__ 姓名:_______
※單一選擇題:120題每題3分,2140題每題2
1. 此人為日治時期帶領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人員之一
,更因此有「臺灣議會之父」之稱,請問此為何人?(A)
陳誠 (B)林獻堂 (C)雷震 (D)陳儀
2. 日治初期,總督府積極建立現代衛生觀念其內容或建設
不包括下列哪一項?(A)設置人權紀念區 (B)修築下水道
工程 (C)實施防疫工作 (D)宣導解放纏足
3. 1921年,臺灣知識份子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主要是受到下列哪個思潮的影響?(A)民主自決 (B)寫實
主義 (C)共產主義 (D)民族自決
4. 日治初期為了讓在臺的日人子弟所學的內容和日本本國
的小學生銜接所以將日本學齡兒童安排於何種初等教育
的學校就讀?(A)公學校 (B)小學校 (C)蕃童教育所
(D)國民學校
5. 在總督府建設下日治時期的臺灣已經出現五大現代化都
市,與現今的直轄市大致相同請問下列哪一個現今的直
轄市並非過去的五大都市之一?(A)臺中 (B)高雄 (C)
(D)臺南
6. 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之後陸續對原住民實施一些政策
請問以下何者並非當時對原住民實施的政策?(A)要求原
住民都去蕃童教育所就讀 (B)要求原住民講國語及改漢
(C)欲將其語言及生活習慣等變得與平地漢人相同
(D)將原住民保留地開放給企業開發
7. 郁綾整理人物筆記時,將「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報
」、「臺灣民眾黨」放在一起,請你從上述內容判斷,這
些應與何人相關?(A)蔣中正 (B)蔣渭水 (C)李登輝
(D)蔣經國
8. 目前臺灣除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之外亦有許多小型
政黨,而臺灣早在日治時期就已出現了第一個政黨這個
政黨為下列何者?(A)民主進步黨 (B)臺灣進步黨 (C)
灣民眾黨 (D)中國民主黨
9. 民國348月,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交出臺灣統治權
,中華民國政府特別成立什麼機構負責處理接收臺灣的
事情?(A)臺灣銀行 (B)臺灣省政府 (C)臺灣省行政長官
公署 (D)臺灣總督府
10.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衝突範圍由臺北擴大成為全島的反抗
政府暴動後請問當年政府在衝突發生之後先以何種方式
處理?(A)陳儀道歉並積極安撫臺灣人民 (B)成立促進轉
型正義委員會 (C)以行政長官公署取代臺灣省政府 (D)
中央加派軍隊並武力鎮壓
11. 關於臺灣原住民的社會文化變遷下列敘述何者較接近史
實?(A)日治時期以前臺灣原住民多以「族」做區分 (B)
日治時期始以「社」做區分 (C)賽德克族曾因文化相似
性高而曾被歸類為泰雅族 (D)日治時期鼓勵原住民維持
出草、紋面等習俗
12.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之後,蔣中正連續擔任了五任總統
可擴大總統職權,擁有緊急處分權請問這是依據哪一項
法令而有的特權?(A)六三法 (B)戒嚴令 (C)中華民國憲
(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3. 1930年代,孟豪與一群朋友選擇至日本就讀大學而當時
有許多像他們離鄉背井,遠至日本求學的人請問是因為
什麼原因導致當時有此種留學風氣?(A)臺人在臺灣升學
不易 (B)總督規定有錢臺灣人要去日本留學 (C)臺灣沒
有高等教育學校 (D)日本有臺灣人專屬大學
14. 日治時期,總督府對臺灣社會推動許多制度,以下何者並
非日本統治時期有的措施?(A)推動現代都市計劃 (B)
進星期制 (C)開放地方官全面直選 (D)鼓勵剪除髮辮
15.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對日後臺灣社會及族群關係造成不良
影響,也使臺灣人民體會到族群和平相處的重要。請問:
下列何者並非二二八事件發生的背景?(A)行政長官掌握
軍政大權 (B)行政長官公署官員大多由臺灣本地人士擔任
(C)物價飛漲及社會秩序不穩 (D)臺灣人與中國大陸過
來的人生活習慣差異過大
16. 喬茵查資料時看到:「臺灣戲劇在西元1936年的演出本有
8000多場,但2年後卻因為由於政治與社會運動受到嚴重
干預,戲劇出演的場次降到僅有1000多場。」請問:以上
記錄應為下列哪一個時期的情形?(A)日本接收臺灣初期
(B)一次世界大戰後 (C)皇民化運動時期 (D)中日戰爭
結束後
17. 子淇是日治時期的臺灣兒童,他在結束初等教育後打算
繼續升學。若以當時的教育推動原則判斷總督府最可能
鼓勵子淇進入哪種類型的學校?(A)重視學科的普通高中
(B)重視培養技能的職業學校 (C)以教日語為主的公學校
(D)重視軍事紀律的軍校
18. 綺慈查資料時看見以下這段話:「隨著臺灣社會走向現代
化,越來越多臺灣女性走出家庭,可在學校接受教育,也
可在許多行業中展現才能,女性已不必纏足能充滿自信
地走上街頭請問此敘述最早可能出現於何時?(A)清朝
時期 (B)日治時期 (C)戒嚴時期 (D)解嚴以後
19. 有關臺灣戰後民主化的過程,何者敘述為非?(A)民國39
年,政府逐步開放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直接民選 (B)民國
76年,政府陸續開放黨禁、報禁等禁令 (C)民國80年代,
政府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D)民國90年代,政府推
動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20. 臺灣民報的一篇報導提及:「此校成立於1928年,是為了
配合殖民政策所建,而成為南洋研究的中心,此學校即為
今日臺灣大學的前身。請問此報導指的是日治時期的哪
一所學校?(A)臺北帝國大學 (B)臺中中學校 (C)溪湖
尋常小學校 (D)彰化第一公學校
21. 某個時期,在情治機關監控下使臺灣多數民眾都避談政
治議題有關此時期的論述何者正確?(A)情治單位多以
「反對霸凌」、「掃除黑幫」等罪名逮捕民眾 (B)後人稱
此時期為「白色恐怖」 (C)遭逮捕的民眾都會經法律程序
審判及定罪 (D)二二八事件是在此時期所發生的事情
22. 承儒是一位日治時期的臺灣人下列何者不可能是他會有
的經驗?(A)參加臺灣文化協會舉辦的活動 (B)去日本留
學深造 (C)經歷過戒嚴時期 (D)經歷過地方議員選舉
2
23. 1920年代時,臺灣日日新報曾舉辦民眾票選,選出「臺灣
八景」分別為基隆旭岡、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里山
、壽山(西子夕照)鵝鑾鼻以及太魯閣峽谷,請問此應
與當時何種現象有關?(A)重視日本傳統文化 (B)原住民
的現代化 (C)民眾始注重休閒娛樂 (D)已可搭乘環島鐵
路遊臺灣
24. 明全去圖書館看到臺灣民報的封面剪影,看見許多主題。
請問:下列何者最可能是這份報紙中會出現的主題?(A)
呼籲民眾配合皇民化運動 (B)讚揚總督府在臺建立完善
的高等教育 (C)鼓勵蔗農將作物賣給總督府指定的會社
(D)宣傳歷史、法律、衛生等各式議題的演講
25. 此刊物於民國40年代時連續批判蔣政府一黨獨大為所欲
為,並極力反對蔣中正尋求總統三連任,表示「民主政
治是今天的普遍要求但沒有健全的政黨政治就不會有健
全的民主,沒有強大的反對黨也不會有健全的政黨政治。
請問此刊物為何?(A)自由中國 (B)自由臺灣 (C)臺灣民
(D)美麗島雜誌
26. 承上下列何人與此事件有關?(A)丁窈窕 (B)雷震 (C)
渭水 (D)陳儀
27. 日治時期曾有臺灣自治歌提及:「臺灣全島快自治,公事
阮掌才應該。」同時也有「臺灣地方自治聯盟」宣導地方
自治的概念,在知識分子努力之下使當時臺灣獲得何項
地方自治的成果?(A)地方代表全數民選 (B)全民直選總
(C)臺灣成年男女都有選舉權 (D)地方議員半數民選
28. 近期溪湖博物館將要舉辦臺灣特展而身為館員的博貿
將展品介紹依序放入不同展區,請你依事件發生的時間,
幫博貿排出先後順序。()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
戒嚴解除、()民主進步黨成立、()總統直選、()臺灣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開始。(A)甲乙丙丁戊 (B)乙丁甲戊
(C)丙甲乙戊丁 (D)戊甲丙乙丁
29. 圖一是日治時期的臺灣人口普查圖臺灣人口由1905年的
300萬人,1940年增加為587萬人人口增長了將近一倍
主要是受到哪項因素的影響?(A)衛生條件改善使死亡率
降低 (B)日本人大量移入臺灣 (C)中日戰爭時日本調集大
量軍隊至臺灣 (D)總督府從中國引入大量勞工
▲圖一
▲圖二
30. 圖二為日治時期臺灣學齡兒童就學率的情形從表中可知
,在19401945年間,臺灣兒童就學率迅速提升。請問這
段時期就學率提升的原因為何?(A)廢除臨時條款 (B)
動多元入學 (C)實施義務教育 (D)實施12年基本國教
31.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臺灣,物價飆漲速度驚人造成此種現
象的原因為何?(A)總督府將物資運往日本以穩定日本經
(B)日本資本家為了賺錢而哄抬物價 (C)政府將物資送
往中國大陸以支援國共內戰 (D)臺灣物資被運往東南亞以
落實南進政策
32. 某法律規定:「基隆、高雄兩港市,每日上午一時起至五
時止,為宵禁時間;非經特許,一律斷絕交通。嚴禁聚眾
集會、罷工、罷課及遊行請願等行動。嚴禁以文字標語,
或其他方法散布謠言。居民無論家居外出皆須隨身攜帶
身分證,以備檢查,否則一律拘捕。請問此法律制定的
主要目的為何?(A)阻止國內親日分子的反政府活動 (B)
防止共產思想傳播與共產黨滲透 (C)因應人民反日與安定
秩序的需求 (D)避免群眾活動造成疾病傳布
※題組一(3334題):
曾有位醫生在西元 1921 年為「臺灣」的病人開了一份病歷
診斷書,部分內容如下:
診斷:世界文化的低能兒。
原因:智識的營養不良。
預診:因素質優良,若能施以適當的療法,尚可迅速治療。
反之若療法錯誤,遷延時日有病入膏肓死亡之虞。
處方:正規學校教育最大量、補習教育最大量、幼稚園最大
量、圖書館最大量、讀報社最大量。
33. 由此張診斷書的內容可知此人認為臺灣最大的問題應為
何者?(A)教育文化低落 (B)族群衝突嚴重 (C)政治參與
不足 (D)社會階級不公
34. 請問下列什麼方法最不可能是此人對臺灣提出的治療方
法?(A)舉辦讀報社 (B)推廣國語家庭 (C)舉辦夏季學校
(D)舉辦演講會
※題組二(3537題):
民國68年時,曾發生一起群眾事件,報導內容如下「該雜
誌社以慶祝國際人權日為由,集結群眾,舉辦遊行及演講,
在黃信介、姚嘉文等人發表談話時,參與者喊出『打倒特務
統治』、『反對專政』、『爭取人權』等口號,群情激憤。
」請問:
35. 這事情被稱為什麼事件?(A)二二八事件 (B)余清芳事件
(C)雷震事件 (D)美麗島事件
36. 此次的群眾抗議事件發生在哪個城市?(A)高雄 (B)臺南
(C)臺中 (D)臺北
37. 此事件,主要違反了當時政府的哪項法令?(A)民法 (B)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C)戒嚴令 (D)刑事訴訟法
※題組三(3840題):
在民國60年代時,曾有人表示:「我們辦雜誌的目的是要求
政府改善人民生活狀況及民主政治等問題其中包括應解除
黨禁、報禁、戒嚴令以及萬年國會等。請以上述文句回答
下列問題:
38. 當時此雜誌的創辦是為了反對哪個政黨的威權統治?(A)
臺灣民眾黨 (B)中國國民黨 (C)民主進步黨 (D)中國
共產黨
39. 開放黨禁、報禁並廢除戒嚴令等訴求最後在哪位總統的
改革下終於完成?(A)蔣經國 (B)蔣中正 (C)李登輝
(D)陳水扁
40. 「萬年國會」意指第一屆中央代表的任期被無限期延長,
之所以有此現象,是因為何事,而導致很長一段時間無法
落實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A)二次大戰 (B)戒嚴 (C)
動員戡亂時期 (D)二二八事件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