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八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94.02 KB
頁數
2
作者
陳靜怡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5-13,离现在 5 16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二年級歷史科試卷 二年______ 姓名:__________
、選擇題:1~20題每題3分,21~40題每題2
1. 清末,在北方各地有教堂被焚毀、傳教士被殺,毀壞鐵
路及電線桿等洋物的現象,甚至有人包圍北京使館區
,殺害外國官員,使北京城籠罩在恐怖的殺戮氣氛中
。請問:上述情況的出現與下列何者關係最為密切?
(A)義和團之亂(B)太平天國之亂(C)保路運動(D)革命起
義。
2. 美國軍隊曾駐在臺灣以防禦中共侵臺,如同美國在全
球各地大使館也皆有駐軍。回顧歷史,中國清朝卻有
一個時期,各國派軍隊長駐首都北京,請問:這是哪
一個條約造成的結果?(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
關條約(D)辛丑和約。
3. 夏相,出生之年正值爆發中法戰爭,世代為書香世家,
志向高遠,懷抱救國理想。但是造化弄人,少年讀書
有成,正要參加科舉考試,一展抱負時,朝廷竟將科
舉制度廢除。請問:夏相是遇到清末哪一場改革運動
(A)自強運動(B)戊戌變法(C)庚子後新政(D)立憲運
動。
4. 清朝於甲午戰爭前,已經有人倡議英國式的議會制度,
百日維新時,康有為更有訂憲法、開始訂定國會的構
想,但都沒成功。最後迫使滿清推行「立憲運動」,
是因為下列哪一個歷史事件的觸發?(A)日本在日俄戰
爭的勝利(B)自強運動失敗的反省(C)武昌起義的刺激
(D)八國聯軍的屈辱。
5. 清末,正值北京城一片戰火,各國軍隊都在北京城燒殺
擄掠之際,南方各省卻能免於戰禍,可能是受到何事
的影響?(A)東南各省與聯軍合攻皇宮(B)東南各省與
外國簽訂互保辦法(C)各地紛紛響應革命宣布獨立(D)
列強已經完全掌控東南各省。
6. 宣統年間,在立憲派知識分子的要求下,各省諮議局成
立,各界對清朝期望很深,期望能夠走出晚清積弱不
振的國勢。然在下列哪件事情發生後,讓立憲派人士
涼透了心,轉而支持革命?(A)廢除科舉制度,影響到
許多士紳的利益(B)清朝對外戰爭慘敗,使民眾失去信
(C)皇族內閣的出現,顯示清廷缺乏改革誠意(D)
禧太后根本不想立憲,大力阻擋。
7. 阿寬在報告中寫道︰「在此戰役後,康、梁開始力勸皇
帝,準備在朝廷上推動重大的改革方案;同時,民間
在孫中山先生的號召下,也正進行著一股革命的狂潮
。」請問:報告中所寫的「此戰役」所指為何?(A)
法聯軍(B)甲午戰爭(C)日俄戰爭(D)八國聯軍。
8. 在教育的書籍中常以孫中山革命第十一次才取得成功的
例子,用來勉勵學子不要放棄成功的希望。事實上,
孫中山最後革命成功並非僥倖,而是因為下列何事的
推波助瀾,才讓武昌起事一舉成功?(A)袁世凱發動政
(B)四川爆發保路運動(C)湘軍忙於圍堵太平天國(D)
八國聯軍圍剿滿清政府。
9. 中國歷代皇帝的靈魂齊聚於天堂,聚會的主持人秦始皇
正在介紹每個皇帝的功績。他介紹到:「這位是中國
的末代皇帝,他結束了兩千多年的中國帝制,讓中國
進入民主共和的新局面,我們請他起立向大家致意。
」請問:哪位皇帝會起身致意?(A)光緒皇帝(B)宣統
皇帝(C)咸豐皇帝(D)同治皇帝。
10. 電影《知音》內容描寫主角在名妓小鳳仙的掩護下,衝
破袁世凱的監控,回雲南討袁的經過。整部電影表現
了主角的愛國精神和「反對帝制、維護共和、知音天
下」的主題。請問:電影中的主角應該屬於哪一股反
袁勢力?(A)段祺瑞所領導的討逆軍(B)孫中山領導的
中華革命黨(C)蔣中正所領導的北伐軍(D)唐繼堯所領
導的護國軍。
11. 若曦收集了一些民國初年的老照片,發現有一個城市在
當時已有相當現代的文明與風氣,例如:已有電車、
電燈、自來水等設施,甚至新型商業銀行、咖啡館、
百貨公司等也逐漸出現。請問:該城市最可能為下列
何者?(A)對外通商口岸上海(B)軍事重鎮大同(C)清朝
的首都北京(D)歷史文化古都西安。
12. 民初,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
獲勝,他憂心自己的大位無法坐久,乃派人暗殺國民
黨領袖,主要原因是當時臨時政府採行何種體制?且
何人被袁世凱派人暗殺?(A)總統制;孫中山(B)內閣
制;宋教仁(C)總統制;黎元洪(D)內閣制;黃興。
13. 新文化運動引介和推行的觀念,影響民初社會甚鉅。請
問:揭開新文化運動序幕的是以下哪一件事?(A)陳獨
秀宣揚馬克思主義(B)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C)
雷震創辦「自由中國」雜誌(D)陳獨秀創辦「新青年」
雜誌。
14. 軍閥統治期間,以北洋軍閥實力較強,他們以奪取中央
政權為目標,彼此爭戰不休。從民國 5年至 17 年,北
京政府先後掌握在三個北洋軍閥派系手上,但下列何
者不屬於其中?(A)皖系(B)奉系(C)直系(D)桂系。
15. 老師要同學回去統整「近代中國與某國關係」的筆記,內
容必須包含八國聯軍、五四運動、立憲運動與五九國
恥等部分。請問:上文所述的某國是指哪一個國家?
(A)美國(B)日本(C)法國(D)英國。
16. 民國初年的新文化運動是由新知識分子所推動的。請
問:以下何人是當時的新知識分子?(A)從日本留學回
來的嚴先生(B)有得到舉人頭銜的蔡先生(C)在私塾教
《論語》的傅先生(D)曾經在清朝為官的曾先生。
17. 袁世凱擴張權力,稱帝後遭受各方的反對,眾叛親離,
稱帝不及百日便草草結束,最後病故。而袁世凱過世
後的的中國政治局面產生怎麼樣的變化?(A)民主政治
穩定發展(B)列強終止對中國的侵略(C)革命派與立憲
派爭權(D)軍閥割據混戰。
18.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在外交上的失敗,最終
引發 1919 年學生遊行示威,社會各界紛紛響應的五四
愛國運動。」請問︰文中「中國在外交上的失敗」,
指的是何事?(A)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戰敗國
(B)巴黎和會決議將山東權利劃歸給日本(C)德國在巴
黎和會上取得瓜分山東之權利(D)政府同意日本所提出
的「二十一條要求」。
19. 五四運動帶動了民族主義思潮和愛國情操。請問:五四
運動時期,學生有何訴求?(A)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B)扶清滅洋、打鬼燒書(C)推翻滿清,建立民國(D)
下一家,共享太平。
20. 宣統皇帝在回憶錄中提到:「我一生中有幾次當皇帝的
經驗,第一次在我三歲的時候,第二次是莫名其妙的
受到軍閥的支持而登基,不過卻只登基十多天便被迫
下臺了……。」請問:他的第二次即位是在什麼時機
點倉促達成?(A)洪憲帝制的推動(B)黎元洪與段祺瑞
的政爭(C)革命黨與北洋軍閥的對峙(D)學生發起五四
運動。
21. 謝導編寫了歷史劇「民初風雲錄」的劇本,其中有一部
分的對白如下, 主角甲:「我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樣我就可以向國外借款,擴充我的軍力。」
主角乙:「我率領國會議員南下另組政府,主角甲破
壞約法,我要維護約法。」請問:針對當時歷史發展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主角甲是袁世凱(B)主角乙是
唐繼堯(C)主角乙最後推翻主角甲的政權(D)此時正為
中國南北分裂時期。
《試題尚未結束,請繼續作答》
22. 小譚期末要交一份專題報告,〈湘軍新志〉、〈東南互
保章程〉、〈武昌起義〉、〈北洋軍閥史話〉是他報
告的參考資料。請問:以下哪個選項最有可能是小譚
的報告題目?(A)地方勢力的崛起(B)維新圖強的救國
運動(C)中國政治民主化的歷程(D)社會各階層的覺醒
23. 中華民族許多節日的產生與歷史事件息息相關,熟悉歷
史便能知悉節日的意義。請問國慶日與青年節的由來
,分別與什麼事件有關?(A)辛亥革命、黃花岡之役
(B)武昌起義、雲南起義(C)護法運動、廣州三二九之
(D)辛亥革命、二次革命。
24. 婕妮是生活在清末民初的一位新女性,在她的日常生活
中有哪一項是不可能見到的?(A)婦女可以到女子學堂
接受新式教育(B)下班後男生穿著西服在電影院看電影
(C)知識分子成為社會領導階層(D)中國工商業已超越
西方,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25. 「橫空出世非一般,繼往開來濟世觀。奮舞德賽自由劍
,撥雲現日整乾坤。」這首詩是在稱頌北京大學。由
詩的內容判斷,作者稱頌北京大學的原因為何?(A)
是清末革命的發源地(B)它是清末負責對外交涉的主要
機構(C)它是推動新文化運動的重鎮(D)它是中國共產
黨成立的地點。
26. 一份歷史資料記載:「太后一向懂得為自己留下後路,
但在其內心深處仇洋的那股憤慨,使其失去了理智,
做出了不智的決定,在這件事情中她這個政治家,也
只剩下個女人家了。」請問:這應該是指慈禧太后處
理什麼事情?(A)支持太平天國以打擊洋人勢力(B)
一雪前恥主動推行庚子後新政(C)發動戊戌政變推翻新
(D)在拳亂中主動向八國宣戰。
27. 新文化運動發行的刊物不但開風氣之先,也提出許多重
要的主張及想法。下列哪篇文章在這些刊物中應該看
不到?(A)牛頓科學妙論(B)德先生在中國(C) )儒家文
化思想精義(D)馬克思的共產革命。
28. 《狂人日記》某段描述:「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
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
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以下關於此本書
的各項分析,何者正確?(A)此書發行於文化大革命期
(B)此書的作者為徐志摩(C) 『吃人』指西方文明的
入侵與壓迫(D)此為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
29.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在中國現代史上哪一個時期?
(A)袁世凱專權時期(B)五四運動之前(C)軍閥割據時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30. 民國初建,人民與高官仍未具有法治觀念,故而《臨時
約法》曾兩度遭毀棄,引發一連串衝突,請問:各是
在何人主政時期?(A)張作霖、吳佩孚(B)張勳、曹錕
(C)袁世凱、段祺瑞(D)張勳,黎元洪。
31. 下列關於五四運動的敍述,何者正確?(A)這個運動是
國民黨主導策劃的(B)發生於軍閥混戰時期(C)目的是
為了讓袁世凱下臺(D)雖然有全國的響應,可是最後中
國代表仍在和約上簽字。
32. 有幾位同學下課時間在聊天,話題圍繞在中國的某一
個地區,但是有同學沒有弄清楚主題,造成了雞同鴨
講的狀況。請問是誰呢? (A)阿德:日俄戰爭就是為
了爭奪此地而發動的(B)小樺:北洋軍閥中張作霖的地
(C)小萼:第一次大戰期間日本曾出兵此地(D)瓔瓔
:俄國曾和清朝簽約得到此處的大片土地。
33. 從清末到民初,中國面對西方勢力入侵,發起多次改革
運動,其內容層面呈現一種越趨深廣的現象。請問:
下列有關歷次改革之內容涉及層面的搭配,何者有誤
(A)自強運動:器物層次改革(B)戊戌變法-制度層
次改革(C)立憲運動:思想層次改革(D)新文化運動:
思想層次改革。
34. ()是中國某一時期本
土工商業發展曲線圖。請
問:甲階段中國本土工商
業有顯著提升,其主要原
因為何?(A)瓜分風潮後,
列強資金大量投資(B)庚子
後新政實施,政府鼓勵工
商業的發展(C)辛亥革命後
,建立民主共和體制(D)
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
無暇對華進行經濟侵略。
▲圖()
35. () 是近代中國幾個大
城市的位置分布圖,圖中「
丁地」是清朝原本唯一對外
貿易港口,請問:它在清末
民初的中國,有何重要性?
(A)五四運動的起源地(B)
和團的發源地(C)黃花岡烈
士埋骨地(D)武昌起義爆發
地點。
()
二、題組題:請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題組一】蔣夢麟在他的著作《西潮》中回顧清朝末年的史
事:「中國人對西方文明的看法總不出這兩個極端,印象因
人而異,也因時而異。李鴻章看到西方文明醜陋猙獰的一面
,故欲以魔鬼之矛攻魔鬼之盾。光緒皇帝看到西方文明光明
和善的一面,因而想建立新的學校制度。慈禧太后和義和團
看到可憎的一面,想用中國陳舊武器驅逐魔鬼。」請問:
36. 慈禧太后和義和團想用中國陳舊的武器驅除魔鬼,結果
對中國帶來甚麼嚴重的後果?(A)財政大損,門戶洞開
,無國防安全可言(B)引發列強畫分勢力範圍,使國土
陷入瓜分危機(C)中國因此喪失大量東北土地,使日後
俄國南下侵華(D)戰事遍及中國全境,幾乎亡國。
【題組二】林爺爺是一位忠貞的國民黨員,他想為這個百年
老店重編黨史,因此整理出四個階段黨的資料:(甲)興中
會(乙)同盟會(丙)國民黨(丁)中華革命黨。但因年事
已高記憶有些模糊,請同學幫忙找出正確答案。
37. 當初從()組織改組為()組織的主要原因為何?(A)
整合其他的革命組織(B)五四運動成功的刺激(C)討伐
亂政的袁世凱(D)配合政黨政治的推動。
38. 林爺爺仔細回想當初,他們是在某革命組織的創始地宣
讀入會誓辭:「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
均地權」熱血沸騰、慷慨激揚。請問:林爺爺應是在
何處宣讀此誓辭?(A)日本東京(B)南京(C)廣州(D)
國檀香山。
【題組三】由於人的主體意識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對歷史人
物、事件等一切歷史現象所做評價有可能出現差異。
下列是對某位歷史人物所做的評價:
() 他是真正的改革家,他對近代中國的政治、法律、軍
事等方面有重大貢獻,而且他以和平手段促成了中國的
改朝換代。
() 他是一個以利益優先的投機分子,在戊戌變法時他選
擇了后黨,但在武昌起義後卻選擇了革命軍陣營。
39. 請問:文中所提的歷史人物應該為下列何人?(A)孫中
()宋教仁(C)李鴻章(D)袁世凱。
40. 承上題,我們整理了此位政治人物的相關事蹟,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A)逼迫光緒皇帝退位,結束帝制時代
(B)發起二次革命,討伐孫中山(C)建立中華帝國,訂
年號為「洪憲」(D)派軍驅逐張勳,結束復辟事件。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