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彰化縣溪湖國中 109 年第二學期歷史科八年級第二次段考試卷 二 年 ___班 座 號:___ 姓 名:__________
一、選擇題:1~20 每題三分,21~40 每題兩分。
1. ( )白銀曾經是中國史上主要的交易媒介,通常以「兩」
為計算單位。何時政府始下令廢「兩」改「元」,
全面發行法幣以取代白銀? (A)自強運動後 (B)
民國成立之初 (C)十年建設期間 (D)北伐期間。
2. ( )孫中山在《建國大綱》提出,建國分成三階段由軍
政、訓政進而到憲政階段。請問由軍政進入到訓政
階段與何事有關? (A)誓師北伐 (B)聯俄容共
的展開 (C)清黨的開始 (D)北伐完成統一。
3. ( )民國 20 年,日軍為了製造衝突,炸毀瀋陽郊外一
段鐵路,隨即攻占瀋陽,國民政府無力應付,決定
撤軍,史稱何者? (A)西安事變 (B)五四運動
(C)九一八事變 (D)五三慘案。
4. ( )由於張學良希望國民政府停止剿共,立即抗日,遂
於民國 25 年12 月挾持蔣中正,造成震驚中外的什
麼事情? (A)九一八事變 (B)滿洲國成立 (C)
西安事變 (D)二萬五千里長征。
5. ( )電影《末代皇帝》講述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
溥儀的一生,溥儀一生當過三次皇帝,最後一次是
在日本人支持下登基。請問他最後登基為帝的政權
為下列何者? (A)中華帝國 (B)大清帝國 (C)
滿洲國 (D)中華民國。
6. ( )民國 26 年,日軍於北平盧溝橋附近演習,藉口士
兵失蹤,與當地守軍發生衝突,進而導致全面對日
抗戰爆發,請問此事為什麼事變? (A)七七事變
(B)九一八事變 (C)西安事變 (D)五三慘案。
7.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以臺灣為南進基地,向南
洋入侵。有關日本對於南洋入侵敘述何者正確?
(A)美國以「煤炭禁運」阻止日本 (B)英美為保護
南洋而阻止日本 (C)日本以「大東亞共榮圈」合
理化行動 (D)南洋國家因日本解放而真正獨立
8. ( )面對日軍的進逼,在裝備與士氣上處於劣勢的中華
民國,提出「以空間換取時間」的作戰策略,拖延
日軍「三月亡華」戰略,而決定遷都至大後方。請
問這個大後方是指哪一個城市? (A)武漢 (B)成
都 (C)北京 (D)重慶。
9. ( )中共展開長征期間,經過西南各省,最後到達陝西
北 部。中共之所以要進行「長征」的主要原因何在?
(A)國民黨進行清黨 (B)滿洲國的成立 (C)西安
事變爆發 (D)國民黨多次圍剿共黨勢力。
10. ( )「中華民國憲法」因為立國以來動盪不安,直到民
國36 年才頒布實施,隨即因戰爭爆發而未能落
實。請問這是指哪一戰爭? (A)北伐 (B)中日戰
爭 (C)國共內戰 (D)一次大戰。
11. ( )國共兩黨領袖蔣中正、毛澤東於重慶進行談判,美
國雖派使者調停國共衝突,仍舊無力阻止兩黨的戰
爭。美國當初派遣何人調停國共兩黨之間的衝突?
(A)張勳 (B)鮑羅庭 (C)馬歇爾 (D)李宗仁。
12. ( )中共建國後不久,流行口號為:「村村流血,戶戶
鬥爭。」中共幹部則認為:「打死地主一百、死不
了一個雇貧農,就不要緊。」此時期政府所推行的
政策為下列何者?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
(c)土法煉鋼 (D)民間企業收歸國有。
13. ( )抗戰結束後,國共衝突日益嚴重,國民政府原本擁
有軍事優勢,而中共卻能由劣勢轉為優勢,原因為
何? (A)政府官員貪汙,加上嚴重通貨膨脹 (B)
國民政府實施憲政所致 (C)戰後中共獲得美國支
援 (D)中共以土地改革爭取地主支持。
14. (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超英趕美」。上
述兩種口號可能出現在中共發展的哪個時期?
(A)對日抗戰時期 (B)大躍進時期 (C)長征時期
(D)聯俄容共時期。
15. ( )一九六〇年代世界許多地方,受到共產黨革命影
響,展開反政府運動。有些國家領導人,直接到北
京向中共取經。上述的國家領導人,可能出自哪些
區域? (A)北美洲、東北亞 (B)西亞、東南亞
(C)中南美洲、非洲 (D)北歐、西歐。
16. ( )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的破壞,不僅是歷史文物及倫
理道德的摧殘,也影響人民生活及社會秩序,交
通、生產活動等。紅衛兵主要是哪一種身分的人所
組成的? (A)國家軍隊 (B)商業團體 (C)青年
學生 (D)政府官員。
17. ( )中國某個時期流行的政治口號,如「革命無罪、造
反有理」、「破四舊、立四新」、「無產階級專政」
等。這應該是何時的流行口號? (A)五四運動 (B)
大躍進運動 (C)黃金十年建設 (D)文化大革命。
18. ( )中日戰爭結束後,國共雙方衝突不斷。請問國共衝
突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共軍炸毀瀋陽一段鐵
路,隨即攻打瀋陽,占領華北地區 (B)共軍挾持
在西安視察的蔣中正 (C)展開二萬五千里長征
(D)為爭奪日軍受降地區。
19. ( )在內憂外患刺激下,知識分子用報章雜誌對訓政實
施提出批評,主張「訓政與民主違背」。也呼籲結
束訓政,開始憲政。知識分子的聲明與何者敘述關
聯較大? (A)知識分子多為共產黨人 (B)對孫
中山政治理念質疑 (C)人民在戰火下希望有穩定
政府 (D)對國民黨一黨獨大的質疑。
20. (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對於「西安事變」歷史評
價仍有不同看法,關於「西安事變」敘述,何者正
確? (A)策畫者為張學良,目的是奪取政治權力
(B)是軍閥不滿蔣中正領導而策動的事件 (C)事變
落幕後,國民政府立場從剿共轉為抗日 (D)不論
國民黨或共產黨,都抨擊「西安事變」策畫者。
21. ( )歷史老師講解民國初年歷史時,製作一張附圖。解
說圖中甲事件時,老師讓學生看了日軍屠殺瀋陽軍
民照片。甲事件造成的影響,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國民政府遷都於重慶 (B)中日戰爭全面展開
(C)國民黨立即停止剿共 (D)滿洲國在東北成立。
22. ( )下列關於中共「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敘述,何者正
確? (A) 「長征」後由原本的根據地四川遷移到
陝西北部 (B)中共「長征」正值國民政府的軍政
時期 (C)中共受到國民政府圍剿與日本襲擊,形
成兩面夾攻情勢 (D)國民政府剿共直到「西安事
變」後才停止,進而轉向對日作戰。
23. ( )下列哪個組合符合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順序?
(A)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滿洲國成立 (B)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