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 )宜僅想編關於北宋時期劇本,若要符合歷史背景
,劇中可出現下列哪一種現象? (A)住家隔壁就
是商店街,有許多酒樓、飯館 (B)驛站裡人聲鼎
沸,旅人絡繹不絕 (C)因為外患侵逼,士人多投
筆從戎,準備北伐蒙古 (D)為了求取功名,士人
要背誦《四書集注》以參加科舉考試。
二、 題組:21-40 每題兩分
題組一:臺北故宮規畫「四方來朝-職貢圖特展」。精選
數十件作品,帶領觀展者探索以「天朝上國」自居的中國
與邦交國、藩屬國及周邊部族的納貢文化。請問:
21. ( )「職貢」是中國對外交往的體制,指「朝貢國
」向「宗主國即中國」修職納貢,並接受冊封
與賞賜,以示臣服。下列何者在明清時期藉此
與中國建立關係? (A)阿拉伯(大食)、印
度(天竺) (B)朝鮮、琉球 (C)日本、美
國 (D)葡萄牙、西班牙。
22. ( )據說明代朝貢國的數目是中國歷史上最高,就
連南海諸國也陸續向明帝國朝貢。請問此現象
與下列何項史事最為相關? (A)張騫通西域
(B)玄奘到印度取經 (C)永嘉之禍 (D)鄭和
出使西洋。
題組二:元帝國實施差別待遇的種族政策,後來激起人民
的反抗,結束了元帝國對中國本土的短暫統治。請問:
23. ( )在差別待遇的種族政策下,元代中央到地方的
重要官職主要由何人擔任? (A)蒙古人 (B)
色目人 (C)漢人 (D)南人。
24. ( )哪一階級的人擅長理財,多任財政要職?
(A)蒙古人 (B)色目人 (C)漢人 (D)南人
25. ( )契丹人、女真人和原本受金國統治的漢人屬於
哪一階級? (A)蒙古人 (B)色目人 (C)漢
人 (D)南人。
26. ( )陳鴻是南宋臨安人士,南宋滅亡後。在元帝國
的統治下,陳鴻應屬哪一階級? (A)蒙古人
(B)色目人 (C)漢人 (D)南人。
題組三:清朝以草原民族入主中國,盛清時期,文治武功
媲美漢朝與唐朝。請問:
27. ( )盛清時期,不包括下列哪位帝王在位時?
(A)康熙 (B)道光 (C)雍正 (D)乾隆。
28. ( )清初的統治政策中,迫使漢人男子遵從滿人習
俗,目的在打擊自尊心與民族意識的是哪一項
? (A)舉行科舉 (B)屢興文字獄 (C)逼
迫漢人薙髮留辮 (D)禮遇明遺臣
29. ( )出版自由是基本人權,但清初屢興文字獄,其
目的何在? (A)脅迫士人出仕 (B)統制思想
,消滅反清意識 (C)消滅漢人文化 (D)脅迫
士人參與編纂《明史》。
題組四:小江回到中國的宋元時期,他的足跡遍及中國、
中亞、東南亞等地,他看到好多信奉某種宗教的人聚集於
清真寺來作禮拜。請問:
30.( )小江所看到的這些人應該是有下列何種信仰?
(A)法家 (B)佛教 (C)宗法血緣 (D)伊斯
蘭教。
31.( )在元代時的中亞,會有那麼多人信仰上述宗教,
其原因可能是和蒙古帝國所採取的何項政策有關
? (A)宗教歧視 (B)宗教寬容 (C)種族歧視
(D)種族平等。
32.( )文中說的「某種宗教」,最有可能是透過下列何
者傳入中國,甚至傳到中亞、東南亞等地? (A)
高麗商人 (B)越南僧侶 (C)天竺僧侶 (D)
阿拉伯商人。
33.( )承上一題,除了將宗教傳入中國外,他們也將許
多文物或文化傳入中國,其中不包含下列何者
? (A)天文學 (B)曆法 (C)醫學 (D)火藥
題組五: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積極到東亞尋求傳教的機
會,其中以天主教耶穌會最為積極。請問:
34.( )這些傳教士之所以來到東亞各國(包括中國)來
傳教,是受到下列哪一件史事的影響? (A)玄
奘到印度取經 (B)大航海時代 (C)漢化政策
(D)焚書坑儒。
35.( )若要了解以上這段史事,可參考下列何人的傳記
? (A)馬雅各、馬偕 (B)徐光啟、吳三桂 (C)
湯若望、利瑪竇 (D)鄭和、張騫。
36.( )這些傳教士最大的貢獻,為下列何者? (A)促
使東西方要道「絲路」的形成 (B)促使胡漢民
族之間的融合 (C)促使文化之間的交流 (D)
促使造紙術的西傳。
37.( )這些傳教士將西學輸入中國,其中項目不包括下
列何者? (A)庭園藝術 (B)軍事科技 (C)
地理學 (D)數學。
38.( )藉由這些傳教士,中國的文物也傳到西方,一度
還引發一股「中國熱」的熱潮。然為何在
18
世紀
初,這樣的情形卻中斷了,原因和哪兩位皇帝有
關? (A)明太祖、明成祖 (B)宋太祖、宋真
宗 (C)元太祖、元世祖 (D)清聖祖(康熙)
、清世宗(雍正)。
題組六:瓊宇閱讀「中國歷代皇帝列傳」,讀到其中一段
:「此皇帝出身民間,是中國第二位平民皇帝。他擊敗群
雄,並將蒙古勢力趕出長城以北,與蒙古形成長期對峙的
局面。」請問:
39.( )瓊宇所讀到的是哪一位皇帝的傳記? (A)秦始
皇 (B)宋太祖 (C)宋真宗 (D)明太祖。
40.( )承上題此位皇帝出生貧寒,文化素養甚低,深怕
他人藉機諷刺,時生猜疑,常以文字罪人,因此
實施了哪一惡政? (A)屠殺人民 (B)薙髮留
辮 (C)興文字獄 (D)種族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