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八年級 110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91.69 KB
頁數
2
作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9-30,离现在 4 2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二年級歷史科試卷 二年 姓名:
※【請使用 2B 鉛筆畫卡作答,汙損答案卡致使電腦無法判讀扣 15 分】 ※範圍:翰林版 第三冊 12
一、選擇題(120 每題 3分;2140 每題 2)
1.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兼併激烈,出現幾個實力較為強大的
國家。各國都力求變法圖強,避免國勢衰微被他國兼併,其
中以何人的變法最為成功,使其國家成功統一天下?
(A)韓非 (B)嬴政 (C)商鞅 (D)齊桓公
2.貴投在一本介紹魏晉南北朝歷
史的書中,看到一幅插圖如右
圖。這幅圖最可能是在說明下
列哪一段史實? (A)秦王統一
天下 (B)匈奴人南下 (C)
晉的南遷 (D)北魏的漢化
3.「他在位時,國力強盛,在國家規制上有許多建樹,如推崇
儒家思想,設太學培育官員等。然而,由於長期與北方游牧
民族對抗,致使國力消耗甚鉅,因此推行相關措施來擴充財
源。」這段話應是描述下列哪位君王?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孝文帝 (D)唐太宗
4.九品任官作法中國史上是用來選拔人才的方式之一,而此方
式在日後產生許多弊病,除了影響社會階級的流動,也出現
下列哪個問題?
(A)農之子,恆為農 (B)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C)貴族沒落,平民崛起 (D)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5.小扎到博物館參觀展覽,導覽手冊上有雲岡石窟、龍門石窟
的照片及玄奘西行取經的歷程簡述等。下列何者最可能是這
項展覽的名稱?
(A)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傳播 (B)文成公主西行和親
(C)秦漢與草原民族的互動 (D)漢代儒學的承先啟後
6.「原本受封爵位的世襲貴族遵守禮樂規範,並擔任官職,平
民沒有受教育的機會。但後來貴族階層沒落,國與國之間因
為競爭激烈,更競相爭取人才,能力傑出者甚至可位居卿相
之位⋯⋯」上述的變化應該出現在下列何時期?
(A)東周時期 (B)秦漢時期 (C)魏晉時期 (D)隋唐時代
7.附圖分別代表三個時期的施政理念。請依序判斷秦帝國、漢
朝初年、漢武帝分別是採用何種學說流派治國?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8.「此制度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考察及選取人才,並將符合倫
理道德規範者,如『孝子』、『廉吏』,推荐給上級長官或
者中央,通過考核者便可任命官職。」上述的選才制度應該
是在下列何時期?
(A)秦代 (B)漢代 (C)魏晉南北朝 (D)隋代
9.中國長城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在中國歷史上,與北方游
牧民族互動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下列敘述何者符合「長
城」在戰國到秦漢間的史實?
(A)長城被稱為「萬里長城」是為其總長達一萬公里
(B)現今所見萬里長城全是由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所修築
(C)長城完全發揮抵禦游牧民族入侵的功能
(D)長城在此時為草原民族與農業民族的界線
10.有關佛教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佛教起源於印度,
經絲路傳入 (B)最早在西漢末年傳入 (C)魏晉南北朝因
戰亂加上玄奘至印度取經所以達到鼎盛 (D)唐朝僧侶致力
於翻譯佛經,並將佛教外傳
11.商周建立統治政權以來,統治者為了管理新取得的疆土,
便賜予宗室、姻親、功臣土地及治理地方的權力,藉此穩
固統治,上述所推行的制度應該是下列何者?
(A)封建制度 (B)舉孝廉制度 (C)郡縣制度 (D)科舉制度
12.關於郡縣制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郡縣的長官由郡縣自行推舉 (B)郡縣官職是採世襲制
(C)郡縣制度是中央集權的基礎 (D)郡縣制度促成各地諸
侯國的權力強大
13.蚵鳴汗穿越時空回到某國首都咸陽,此時他見到有一人自
稱始皇帝,請問下列何者是蚵鳴汗可能會遇到的事?
(A)有各種典籍可看,思想多元 (B)派官員出使西域各國
(C)因孝順有禮,被人推薦任官 (D)使用統一貨幣買東西
14.有一個介紹日本的節目提到:「日本在八世紀建的奈良平
城京,是仿效當時中國的都城而建造,城中的道路和住宅
井然有序……。」依此推斷,當時日本應該推行何政策?
(A)尊王攘夷 (B)封建體制 (C)漢化政策 (D)大化革新
15.附圖為韵富針對各朝代滅亡原因整
理出的表格,請問▓▓▓▓應填入
何者? (A)天災事變 (B)革命起義
(C)篡位登基 (D)外族入侵
16.漢初期國力不敵匈奴,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曾被匈奴圍困
在平城,漢初因而採取哪一政策來保持和平? (A)聯結
西域諸國 (B)主動攻擊 (C)簽訂和約 (D)和親政策
17.唐朝時,西域的音樂、舞蹈等十分流行,而且從許多當時
的工藝品可以看出「胡人」常作為藝術作品的主題。請問
此現象顯示何種社會文化特色?
(A)夷夏之防嚴峻,胡漢互不往來 (B)胡人被漢人同化,
自身文化消失 (C)強調天朝上國思想,胡人地位卑微
(D)胡漢融合,文化兼容並蓄
18.秦始皇為了能有效率的向人民徵稅,實施許多措施。下列
何者不是其措施? (A)施行封建制度 (B)將人民編入戶
(C)嚴懲私自脫離本籍的人 (D)頒布法律管理
19.解憂公主是漢代與外邦和親的公主之一,她在烏孫國渡過
將近五十年的歲月,在晚年才得以回到長安,為漢代外交
貢獻甚大。請問在解憂公主歸國的路程上,她可能看到下
列何種景象?
(A)長城已全面拆除 (B)商人經絲路往來
(C)草原民族已入主中原 (D)東突厥遭朝廷擊滅
20.「春秋時代的楚王曾親自率兵北上,攻打周天子都城附近
的領地,周天子惶恐不安派使臣慰勞楚王,不料楚王卻向
使臣詢問九鼎之大小及輕重,而九鼎是天子權力的象徵,
由此可見楚王背後奪權的野心,此即『問鼎中原』這句成
語的由來。」由此成語的典故可看出春秋時代的政治局勢
出現何種特色? (A)周天子掌握實質權力號令天下 (C)
春秋時代封建秩序逐漸崩毀 (B)楚王畏懼周天子的權威
(D)楚王最早號召尊王攘夷
21.西元1929
年中國四川三星堆遺址出土,根據放射性元素定
年,三星堆遺址大約和商、周王朝同時期。但三星堆出土
的文物卻迥異於商、周所出土的文物風格。請問三星堆文
物的出土代表著何種意義?
(A)古代文化發展的多元並立 (B)遠古部落的攻伐與合作
(C)封建制度的不穩固 (D)禮樂制度的規範
22.秦朝統一的文物制度,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語言 (B)車軌 (C)貨幣 (D)度量衡
商朝─革命起義
西周─▓▓▓▓
秦朝─人民起義
2
23.中國史上有一位丞相曾上書:「今天皇帝已統一天下,該
統一思想以明辨黑白是非,…,諸生聽到新的法令,就各
自以自己學派的觀點批評,…。這種事情如果不查禁,那
政令及皇帝的權威,就會被這些好事者踩在腳下,…。」
請問此一上書造成下列何事? (A)思想多元 (B)焚書坑
(C)尊崇儒家 (D)推行黃老思想
24.下列為兩份不同時代對中國長江中下游某地景觀的資料:
資料一:「地廣人稀,以稻米為飯,以魚類為菜,採行火
耕等原始的耕種方式。人們沒有積蓄,……既無挨餓受凍
之人,也無千金富戶。」
資料二:「水澤廣闊,良田廣茂,桑樹遍野,田地與溝渠
綿延相望,村舍錯落,田間小路交織,好像美麗的刺
繡。」
上述從資料一到資料二的轉變與下列何者的關係最為密
切? (A)張騫開通絲路 (B)永嘉之禍 (C)外來文化傳入
(D)文成公主和親
25.下列何者最可能為西周社會制度的示意圖?
(A)
(B)
(C)
(D)
26.春秋時代,實力強大的諸侯起而爭霸。請問何人以管仲為
相,改革內政,獎勵工商,並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成
為中原的霸主?
(A)周天子 (B)商鞅 (C)嬴政 (D)齊桓公
27.九品任官的創立起源,與當時何種背景有關? (A)貴族沒
落,平民崛起 (B)百家爭鳴,學風興盛 (C)天下大亂,
地方難以推舉孝廉 (D)世族沒落,國家用人唯才
28.王國維的詠史詩中有:「西域縱橫盡百城,張陳遠略遜甘
英。千秋壯觀君知否?黑海東頭望大秦。」描寫漢朝對西
域的經營。請問詩中的「大秦」是指下列何地?
(A)羅馬 (B)吐蕃 (C)新羅 (D)阿拉伯
29.中國的皇帝制度,延續了兩千多年之久,直到辛亥革命成
功,民國建立,才結束帝制。請問中國的皇帝制度始建立
於何時? (A)商代 (B)周代 (C)秦代 (D)漢代
題組一:笑哈哈劇團演出一齣橫跨多朝代歷史劇,下列為各演
員的臺詞。
甲:因為貴族大量招攬人才,身為平民的我才有機會當官。
乙:我侍奉雙親至孝,地方官員推薦我至朝廷任官。
丙:評選的官員都是世族,我始終為下品,無法出人頭地。
丁:我終於憑自身努力通過考試,可以光宗耀祖了。
30.依據演員的臺詞,請排出正確的朝代順序?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甲丙丁乙 (D)丙乙丁甲
31.有關丁的台詞敘述何者錯誤? (A)此為科舉制度 (B)
人才選拔方式由曹魏創立 (C)此制度是為了壓制世家大族
的勢力而產生 (D)此制度提升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32.「由直接中央掌握人才選拔與任用,並以家世背景為選才
依據。」描述的是哪位演員所處時代的選才制度?
(A) (B) (C) (D)
題組二:中國文化向外傳播,形成東亞文化圈,對周邊地區影
響深遠。附圖是隋唐文化傳播分布圖。
33.貞觀 15 年,某民族向唐帝國求娶文成公主,而文成公主也
傳播中國曆法、音樂、耕種技術到此地,深受此民族喜
愛。請問文成公主是與圖中何民族進行和親?
(A) (B) (C) (D)
34.君子國對大唐文化的學習尤其徹底,曾全力模仿中國的文
字、曆法、儒學等。若我們想尋訪君子國與大唐文化的傳
承關係,應到何處? (A) (B) (C) (D)
35.八世紀中期,唐帝國與甲發生怛羅斯之役,對中外產生什
麼影響?
(A)造紙術傳入西方 (B)與甲國文化交流因而中斷
(C)皇帝被尊為天可汗 (D)甲國開始派學生到中國留學
題組三:附圖呈現某一時期中外貿易交流概況。當時原本是要
聯絡盟國夾擊北方外族,可惜最後沒有達成結盟的目
的,但卻帶來其他意外成效。
36.當時開通這條至羅馬帝國的貿易路線,主要和下列哪一位
歷史人物有關? (A)張騫 (B)玄奘 (C)嬴政 (D)齊桓公
37.文本中提及原先要聯絡盟國夾擊外族,請問此處指的外族
為何? (A)東突厥 (B)鮮卑 (C)吐蕃 (D)匈奴
38.請問上文所述的意外成效主要是指下列何者? (A)漢朝征
服西域,將新疆納入漢朝版圖 (B)唐朝與西域諸國維持兩
百多年的和平 (C)促使歐洲的羅馬帝國派遣使節來中國
(D)增進漢朝與西域之間文化、經貿交流
試題結束,請再次檢查!加油!
貴族
平民
奴隸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