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二年級歷史科試卷 二年___班___號 姓名:__________
一 、選擇題:1~20題每題3分,21~40每題2分
1. 民國以來,由於新石器文化遺址的不斷發現,從這些遺
址分布的情況判斷,顯示中國文明的貣源呈現的特色
是什麼?(A)以長江流域為中心向外擴散(B)呈現多元
並立的情形(C)呈現南北二元發展的情形(D)局限於黃
河流域。
2. 某軟體遊戲公司發行「黃帝傳說」的線上遊戲,玩家可
在背景資料中發現哪一段文字敘述?(A)為三皇領袖之
一(B)名列五帝之首(C)象徵中國君位世襲制度之始(D)
是三代著名的賢君之一。
3. 今日臺灣的總統是由人民選出。回顧中國的古代歷史雖
然人民無法直接選舉領袖,但已有推選共主,展現「
公天下」的的禪讓方式。請問:下列哪一組君位的傳
承,傳說是以這種方式進行?(A)堯→舜(B)夏桀→商
湯(C)周幽王→周平王(D)項羽→劉邦。
4. 多數學者在探索夏文化的過程中,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二
里頭遺址上,請問:二里頭遺址有何特色?(A)發現大
批甲骨文(B)發現地點在長江流域(C)從發現的器物證
明當時進入鐵器時代(D)宮殿基址說明已初具國家的統
治力量。
5. 亮衫利用星期五早上晨讀時間閱讀歷史課外讀物,翻閱
了目錄看到這些標題:「漢字的貣源、祭祖的貣源、
愛飲酒的民族、干支紀日的曆法」。請依照內容判斷
,班級閱讀的書籍書名可能為下列何者?(A)《家天下
的開始─夏朝》(B)《燦爛的文明─商朝》(C)《嚴明
的社會─西周》(D)《變動的時代─春秋戰國》。
6. 《神魔之塔》是一個風靡國中生的手機卡牌遊戲,其中
有一個關卡「封神仙境」取材自中國古典小說《封神
榜》,請問:《封神榜》故事中,周武王帶領眾仙所
討伐的商朝末代君主是誰?(A)紂王(B)幽王(C)莊王
(D)平王。
7. 妮妮常因上課「夢周公」而被任課老師關切,請問:史
上記載的周公是個怎樣的人物?(A)實施禪讓政治,是
後世的典範(B)其輔佐成王並平定犬戎之亂(C)其東征
後營建東都鎬京(D)其制禮作樂,維持封建社會秩序。
8. 關於西周封建制度下的社會階級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貴族擁有土地,平民負責耕種(B)貴族地位由庶
長子繼承(C)社會階級可隨時加以更動(D)士屬於平民
階級。
9. 一段歷史記載如下:「他大會諸侯於葵丘,宣布嚴禁篡
位弒君,制裁兼併。後又大敗狄兵,擊敗戎族。因此
,周天子之所以還能維持他的虛位數百年之久,中原
地方也不曾淪為夷狄之手,都是他的功勞。」請問:
以上敘述應是下列何組君臣合作達成的結果?(A)管仲
輔佐齊桓公(B)周公輔佐周成王(C)商鞅輔佐秦孝公(D)
范雎輔佐秦昭襄王。
10. 商鞅是一個意志力堅強的人,排除國內所有的守舊勢力
一心推動改革,讓這個國家變得既富且強。下列何者
是商鞅的改革內容?(A)主張仁政與兼愛(B)尊崇周天
子的地位(C)以道德治理人民(D)獎勵耕織和戰鬥。
11. 從蘇秦、張儀、呂不韋能得到國君的賞識重用的例子,
說明了春秋戰國時期哪一個現象?(A)國君用人唯才,
不限出身(B)封建貴族才可任官(C)法家思想盛行(D)商
人階級取得政權。
12. 統一貨幣、度量衡,有利國家經濟交流發展;實施鹽、
鐵、酒專賣,可擴充國家財源,此兩項經濟措施,分
別在哪二個帝王時最早開始實施? (A)秦孝公、漢武帝
(B)周武王、秦始皇(C)秦始皇、漢武帝(D)商湯、秦始
皇。
13. 在美國物理學家麥可·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
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一個太監,居然也位列第七
,請問:蔡倫之所以榜上有名是因為什麼貢獻?(A)利
用麻醉藥進行外科手術,醫術高超(B)製作地動儀,能
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C)改良造紙技術,使書寫工具更
進步(D)製作渾天儀觀察天體的運行。
14. 下象棋時,棋盤中間可以看見「楚河漢界」四個字,請
問:楚河漢界的典故源自於哪兩人爭天下的事蹟?(A)
楚莊王、劉邦(B)項羽、劉備(C)王莽、劉秀(D)項羽、
劉邦。
15. 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至西元前207年秦王子
嬰投降止,秦自誕生至滅亡,只有短短15年,探究秦
帝國國祚短暫原因,應與下列何者有關?(A)匈奴入侵
,造成王朝滅亡(B)政權旁落,遭外戚篡奪(C)發生大
地震,傷亡慘重,秦王無力維持政權(D)修築長城、宮
殿和陵墓,過度耗損人力、物力。
16. 子淵是西漢時期的文人,想報效國家盡一己之力而出仕
為官,可經由下列什麼途徑?(A)參加三年一次的科舉
考試(B)接受貴族供養,為他們策畫效命(C)進入太學
,研讀法家經典(D)透過地方官員推舉為孝子、廉吏。
17. 奠定儒家在文化上的正統地位,使儒家成為中國兩千年
學術思想主流的關鍵為何?(A)孔子開創儒家的仁德思
想 (B)孟子、荀子闡揚儒家思想,並發揚光大(C)漢武
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漢光武帝重建太學,提倡儒
教。
18. 某段文獻記載:「漢朝由官方經營鹽、鐵、酒等民生事
業,表面上是與民爭利,實際上是為了解決國家長久
以來面臨的問題。」其中面臨的問題最可能是下列何
者?(A)修建長城及馳道需要大筆的經費(B)匈奴造成
國防威脅需籌措經費討伐(C)為了打壓商人,解決貧富
差距問題(D)獨尊儒術,栽培人才需大量經費。
19. 「傳統史書視他為逆臣賊子,著眼於他篡位自立為帝的
事蹟,因此評價不高;但近代他的歷史定位有所平反
,學者由他推動改革的角度出發,認同他實施土地國
有,力求平等均富的理念,只是脫離現實過度理想,
是個改革失敗的政治家。」請問文中的「他」,指的
是下列何人?(A)王莽(B)張角(C)周公(D)商鞅。
20. 溙龍閱讀漢代歷史書籍時發現,兩漢滅亡的原因有其共
同的歷史現象,可見東漢未能以古鑑今記取教訓。試
問:兩漢衰亡的共同現象為何?(A)匈奴入侵(B)宦官
亂政(C)外戚干政(D)地方民亂。
21.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後世對他平生作
為有褒有貶,譽之者稱其為首創統一局面的「千古一
帝」,毀之者則稱其為專制獨裁的「一代暴君」。以
下關於秦始皇生平事蹟的敘述,何者正確?(A)廢郡縣
,行封建,確立中央集權(B)統一文字、車軌等,促進
各地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C)舉孝廉,設太學,提拔人
才(D)實施土地國有制,解決社會經濟問題。
22.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漢帝國陷入分崩離析,最終走向滅
亡。請問:造成群雄割據的原因為何?(A)黃巾之亂時
,朝廷賦予地方長官軍政大權(B)外族入侵,朝廷因此
給予地方官員權力(C)實行封建制度,造成諸王割地稱
雄(D)宦官與地方官員勾結。
23. 匈奴是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時常侵擾中原地區,造成
生命和財務的損失,很多朝代聞匈奴色變,患有嚴重
的「恐匈病」。請問:下列秦漢時期與匈奴關係的敘
述,何者有誤?(A)秦始皇曾修築長城加以防範(B)漢
武帝曾討伐北匈奴使之西遷(C)西漢初年對匈奴採和親
政策(D)他們與漢代互爭西域控制權。
※背面尚有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