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32.3 KB
頁數
2
作者
ShuHui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1-19,离现在 4 34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09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段考二年級歷史科試卷 二年___ 座號:__ 姓名:_______
※單一選擇題:120題每題3分,2140題每題2
1. 宋代和其他中國傳統朝代比起來國力較弱,外患不斷,最
後甚至皆被異族所滅請問北宋和南宋分別亡於哪一異族
(A)匈奴、女真 (B)蒙古、女真 (C)女真、蒙古 (D)
契丹、蒙古
2. 17世紀時,日本的江戶幕府限制西方人在日本的活動,
允許兩個特定國家的商船可至日本進行貿易請問是哪兩
個國家?(A)中國、菲律賓 (B)西班牙、葡萄牙 (C)印尼、
英國 (D)中國、荷蘭
3. 在蒙古人統治的範圍內以相對寬鬆的多元文化政策處理
民族議題,也允許歐洲人可以在朝廷任官和通婚等。而當
時政府將收稅的職務大多交給何種階級的人負責?(A)
古人 (B)色目人 (C)漢人 (D)南人
4. 清代時,除了耕種稻米的水田之外,也有許多山坡地及旱
地用來種植從美洲傳入的耐旱作物舒緩明代中期以來糧
食不足的問題。請問下列何者並非上述的耐旱作物?(A)
芋頭 (B)玉米 (C)番薯 (D)馬鈴薯
5. 明朝中期與清朝初期中國政府都曾經禁止人民海上活動
以及實施海禁政策,請問明、清兩代實施海禁政策分別是
為了防範什麼對象而有的作為?(A)流寇、契丹人 (B)
古、女真人 (C)倭寇、鄭氏政權 (D)流寇、西方傳教士
6. 康熙皇帝與他的子孫積極擴張版圖開創清朝最強盛的一
段時期。請問下列何地並非清朝時納入版圖的地區?(A)
新疆 (B)西藏 (C)臺灣 (D)日本
7. 明末發生大規模的災民與饑兵到處劫掠的事件導致明朝
最後一位皇帝自殺,明朝也因而滅亡。請問此亂事為何?
(A)流寇之亂 (B)倭寇之亂 (C)宦官之亂 (D)靖康之禍
8. 綵瑩發現一本現代重新印刷的古籍內容記有活字版印刷
術、石油、磁偏角等技術及觀念,請問此書最早可能於何
時出版?(A)隋朝 (B)唐朝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
9. 自新航路發現之後,各地經貿聯繫逐漸增強,歐洲商人紛
紛來到亞洲進行貿易,而在十六至十八世紀在東亞大
多以什麼物品當作貿易的交易工具?(A)黃金 (B)紙鈔
(C)銅錢 (D)白銀
10. 禕畢是13世紀時生活於泉州的人他家已在泉州住了好幾
代,請問下列何者不可能是他的遭遇?(A)因為優秀的理財
能力而成為財政大臣 (B)飽受種族歧視之苦 (C)他的祖
先可能曾經被南宋統治 (D)在港口見到歐洲商人
11. 明朝時,曾有位傳教士來到中國,為了傳教,他學習中國
語言、讀儒家經典,為了與知識分子拉近距離而穿儒服
,當時的皇帝允許他可在北京設立教堂傳教。請問這位傳
教士是下列何人?(A)徐光啟 (B)利瑪竇 (C)湯若望
(D)豐臣秀吉
12. 玅寧到菲律賓旅遊時,他發現馬尼拉有一處是有異國風情
的王城區,請問他在王城區所看見的建築物,大多是什麼
國家的風格?(A)西班牙 (B)英國 (C)荷蘭 (D)葡萄牙
13. 明中葉以後,隨著歐洲新航路的開拓,越來越多的傳教士
東來傳教請問當時來華傳教的主要是哪個組織的傳教士
(A)路德教派 (B)清教徒 (C)耶穌會 (D)長老教會
14. 現今東南亞地區有許多華僑請問此事與下列何者最為相
關?(A)蒙古西征 (B)滿洲族建國 (C)利瑪竇來華 (D)
鄭和下西洋
15. 宋真宗在位期間時,北宋的對外關係出現重大變化,請問
是下列何者?(A)結交西域各國對抗北方的游牧民族 (B)
以和親政策換取和平 (C)取得天可汗的尊稱 (D)以金錢
換取國境北方的多年和平
16. 明朝長期面臨許多外患的侵擾請問明初東南沿海的外患
以及明中期後的北方外患分為下列何者?(A)倭寇穆斯林
(B)穆斯林、蒙古人 (C)倭寇、女真族 (D)女真族、幕府
17. 蒙古西征後,打通東西方的貿易交流道路,蒙古為了有效
統治各地,於是設立了□□,提供往來的商旅或官員可稍
作歇息,亦有助於訊息的傳遞。請問上文所述的□□所指
為何?(A)驛站 (B)長城 (C)清真寺 (D)巿舶司
18. 綺慈看見一首宋詞,詞的內容如下……康恥,猶未
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
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請問這首詞的作者應為
何人?(A)朱熹 (B)岳飛 (C)鐵木真 (D)趙匡胤
19. 過去蒙古族曾建立蒙古帝國,版圖十分遼闊。下列有關蒙
古族以及蒙古帝國的敘述何者正確?(A)鐵木真滅亡南宋
後建蒙古國 (B)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建立元朝 (C)忽必
烈和繼位者陸續發動三次西征建立四大汗國 (D)北宋末
期,鐵木真統一各部族,建立蒙古帝國
20. 宋元時期,中國三大發明傳入西方,請問下列何者並非當
時西傳的技術及影響?(A)火藥西傳改變了戰爭的型態
(B)指南針促進航行技術改革 (C)印刷術促進知識的傳播
與交流 (D)造紙術西傳促進知識的傳播與交流
21. 十三世紀的歐亞大陸出現一游牧民族將亞洲及歐洲中部
整合入同一帝國內,請問此帝國具有下列哪項特色?(A)
君王推行全面漢化政策 (B)君王成為各族君長尊崇的「天
可汗」 (C)君主推行種族差別政策且將人民分成四個等級
(D)以游牧民族方式治理農業民族
22. 「他將游牧民族驅逐至長城以北後,建立新政權,並將首
都定於長江流域,雖然此游牧民族已退居北方,卻仍為政
權的一大外患,為了防範此游牧民族,其後代決定將首都
遷往甲地。」請問,有關上文標註底線的部分,應該填入
何者比較恰當?(A)他指的是趙匡胤 (B)游牧民族指的是
女真族 (C)新政權指的是明朝 (D)甲地指的是南京
23. 明清時期歐洲傳教士的到來對中西方文化交流貢獻很大
,但後來政府卻改採嚴厲禁教方式,使得中西文化交流趨
於沉寂請問當時政府禁教原因為何?(A)傳教士介入宮廷
政爭 (B)傳教士與流寇合作 (C)傳教士引發民變 (D)
傳教士發生械鬥
24. 北宋徽宗時,有大臣表示:「我國應『聯金滅遼』,將原
本給遼的歲幣轉贈給金並讓我國也可趁機取回失去已久
的燕雲十六州請問此政策有什麼後果?(A)宋真宗率軍
親征死於戰場上 (B)北宋最後被金所滅殘餘宋室南遷
(C)宋在遼滅亡後,被迫簽訂「澶淵之盟」 (D)遼亡於金
,宋成功拿回燕雲十六州
2
25. 有關永嘉之禍與靖康之禍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均使皇室被外族所擄導致國家滅亡 (B)兩者皆為
人民所發動的叛亂 (C)兩者均使首都往南遷移且都定都
於今日杭州 (D)兩者均與倭寇有關
26. 宋代知識分子提倡理學,主張「存天理,去人慾」,請問
下列關於理學的敘述何者為非?(A)朱熹是理學的代表學
(B)四書集注為理學代表著作 (C)為儒家融合佛教和
伊斯蘭教思想而有的新學問 (D)又被稱作新儒學
27. 宋元時期因應貿易的需求而設立「市舶司」,下列有關巿
舶司的敘述何者正確?(A)性質類似今日海關 (B)是發行
寶鈔的機構 (C)宋代時才開始設立巿舶司 (D)第一間巿
舶司設在大都
28. 「燕雲十六州」位於今日北京以北的長城一帶,契丹族取
得此處,實力大幅提升,而農業民族在失去此地後,則是
積極想奪回此地請問燕雲十六州對漢人政權的重要性為
何?(A)燕雲十六州設有巿舶司以收取稅金 (B)漢人失去
燕雲十六州使漢人更容易被游牧民族侵擾 (C)燕雲十六
州為絲路重要貿易據點 (D)燕雲十六州為長江流域最重
要的糧食生產處
29. 承儒在書中看見下圖一請問此圖與下列何事較有關聯?
(A)金滅遼的路線圖 (B)靖康之禍的金軍路線圖 (C)
古西征的路線圖 (D)佛教僧侶取經的路線圖
30. 上圖二為16~18世紀時的海上貿易航線圖,從中可見中國
已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當時歐洲人從中國買商品回去
,再將這些中國商品轉賣到世界各地,以此賺取高額利潤
請問下列何者並非當時歐洲人在中國主要購買的商品?
(A)軍火 (B)瓷器 (C)絲綢 (D)茶葉
※題組一(31題~32題)
宋朝時期的泉州港是世界是最繁榮的商港之一此時許多外國
商人紛紛經海路而來其中來自□國的商人掌握了印度洋、
中國東南沿海的海上貿易來到中國後大多住在泉州番坊中
政府也在泉州特別設置機構處理外國人出入境以及對外貿易
等事宜。
31. 文中提及的□國,最有可能是下列何國?(A)印度 (B)
(C)阿拉伯 (D)越南
32. □國商人所住的泉州番坊可能有他們信奉的哪個宗教建
築物?(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題組二(3335題)
請以下列兩張疆域演變圖回答問題:
33. 宋代疆域由圖三變成圖四是因哪一事件所致?(A)靖康之
(B)永嘉之禍 (C)宋金和議 (D)蒙古西征
34. 兩張地圖中的甲丙分別為何?(A)蒙古 (B)
遼、蒙古、金 (C)遼、金、蒙古 (D)金、蒙古、遼
35. 關於宋朝與周邊民族的互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宋曾
戰勝乙奪回燕雲十六州 (B)宋曾每年支付歲幣給甲以維
持和平 (C)宋臣服於丙以維持國力 (D)宋曾與乙結盟共
同攻打丙
※題組三(3638題)
鄭和下西洋是指中國在明朝時由鄭和於1405年至1433年間
率領船隊的七場的大規模遠洋航海被認爲是當時世界上規
模最大的遠洋航海行程,船隊規模極為盛大,當時共有240
多艘海船、27千多位船員的龐大船隊一同遠航更拜訪了
三十多國家和地區。
36. 上述文句所指的「西洋」應該是指下列何處?(A)臺灣以
東的太平洋 (B)日本海及黃海一帶 (C)東南亞及印度洋
一帶 (D)大西洋一帶
37. 此次行動創下了中國船隊遠航行的紀錄請問鄭和下西洋
最遠曾到達何處?(A)非洲西部 (B)非洲東部 (C)美洲
西部 (D)歐洲東部
38. 有關此航海行動的相關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使許
多國紛紛以朝貢的方式前來中國貿易 (B)使許多漢人移
民到大洋洲地區發展 (C)鄭和代表明朝一一接受這些國
家的冊封 (D)此船隊主要是為了消滅倭寇勢力而出航
※題組四(3940題)
蒙古族在
13
世紀時逐漸強大最後建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請根據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他統一蒙古部,揮軍西征滅掉花剌子模,入侵
高加索、俄羅斯等地。
資料二元順帝即位時因為王位繼承紛爭不斷又因天災
不斷,導致民變四起。
資料三:他在
13
世紀時來到中國受到忽必烈的喜愛,最後
他回到歐洲,將他的經歷寫成遊記,成為歐洲人對
中國初步理解的文本。
39. 請問資料一、二、三的發生順序為何? (A)資料一
資料二資料三 (B)資料三資料二資料一 (C)資料
資料三資料一 (D)資料一資料三資料二
40. 請問資料一的人物作為帶來什麼影響?(A)揮軍南下,滅
掉南宋 (B)促進歐亞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C)將朝鮮納入
國土範圍 (D)使大量人口從中國外移到東南亞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