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八年級 110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94.3 KB
頁數
2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16,离现在 3 2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溪湖國中 110 學年第二學期二年級第一次段考歷史科試卷 二年 座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 1-20 每題 3分,共 60 分)
1.( )傳說月餅是朱元璋為通知百姓起義所創,紙條寫著
八月十五殺韃子。孫中山同盟會宗旨也提到「驅除
韃虜,恢復中華」。請問兩則歷史事件中提到的「
韃子」、「韃虜」各指何者? ()朱元璋:蒙古
人、孫中山:滿人 ()朱元璋:滿人、孫中山:
蒙古人 ()朱元璋:滿人、孫中山:滿人 ()
朱元璋:蒙古人、孫中山:蒙古人。
2.( )新文化運動時引進西方流行學說,包括當時歐洲流
行的□□,後來推崇該學說的知識分子於民國
10
在上海成立政黨,為中國近代史帶來許多變數。請
問缺空處應填入下列何者? ()資本主義 ()
產主義 ()民主共和學說 ()自由學說。
3.( )同學們剖析辛亥革命前後中國政治形勢的變化。請
問何者說法符合史實? ()辛亥革命利用八國聯
軍趁勢起義 ()黃花岡之役已徹底擊潰滿清勢力
()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大部分省分宣布獨立
()孫中山獲得美國軍事支援以攻打滿清。
4.( )孫中山自美國致同盟會同志:「近日祖國風雲日急
,四川已動若能得手,則兩廣雲貴閩浙不得不急起
為之援應,到時…。」請問孫中山在告知同志何事
()利用甲午戰爭後的局勢鼓吹革命運動
()中華民國成立後民主共和未能落實 ()結合
其他革命勢力成立興中會 ()保路風潮對革命造
成有利情勢。
5.( )袁世凱因編練新軍的機會,掌握軍權後崛起,擔任
民國的臨時大總統、正式大總統。請問袁世凱成為
臨時大總統與其掌握軍權有何關係? ()袁世凱
利用武力逼孫中山擔任正式大總統 ()袁世凱利
用武力護衛革命活動 ()袁世凱利用武力逼迫清
帝溥儀退位 ()袁世凱利用武力推翻中華帝國。
6.(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先後有哪兩人擔任過臨
時大總統? ()孫中山、康有為 ()孫中山、袁
世凱 ()袁世凱、梁啟超 ()孫中山、梁啟超。
7.( )同學針對民國初年的軍閥亂政時期做討論,何者說
法正確? ()從袁世凱掌權起,軍閥亂政就已存
()袁世凱死後,軍閥勢力因群龍無首被壓抑
()直到孫中山逝世,軍閥又各自為政割據一方
()各地軍閥經常依附列強,多以武力解決衝突。
8.( )民國
2
年國民黨贏得國會大選,時任國民黨理事長
的宋教仁具有黨魁身分。如果沒有發生遭到刺殺的
事件,依法將會是首任中華民國總理。請問題幹所
說是依據下列何種法律? ()《中華民國刑法》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中華民國憲
法》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9.( )民國
2
年,國民黨討伐袁世凱失敗後,國會在軍警
壓力下選出袁世凱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民國
3
,袁世凱更下令解散國會。請問國民黨討袁失敗是
指哪一歷史事件? ()二次革命 ()廣州黃花
岡之役 ()辛亥革命 ()武昌起事。
10.(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初期採取中立立場,僅
派遣華工赴歐洲協助戰事。直至戰爭後期,中國才
決定參戰。請問中國在戰爭結束後結果為何?
()戰勝國;但無法收回山東利權 ()戰敗國;
續簽不平等條約 ()戰勝國;廢除所有不平等條
()戰敗國;再度割讓土地。
11.( )某場運動原為學生發起的愛國運動,卻得到廣大群
眾、市民、工商人士等的參與,促成社會普遍覺醒
,加深對國家和民族認同。這是指下列哪一運動?
()立憲運動 ()維新運動 ()五四運動
()革命運動。
12.( )青島是一個極具歐洲建築色彩的城市,清末它曾經
被德國占為貿易據點,出現不少歐式建築,但是民
國初年又成為日本的據點。請問上述主權的轉換是
下列哪場會議的決議? ()東京會議 ()華盛
頓會議 ()巴黎和會 ()開羅會議。
13.( )革命團體在清末時期成立,目標為建立民主共和國
。請問由於義和團事件後,革命形勢快速發展,孫
中山與黃興等人在東京共組下列哪一個組織,成為
清末最具聲勢的革命團體? ()興中會 ()
盟會 ()光復會 ()國民黨。
14.( ) 《文學改良芻議》:「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
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
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以上為哪位民
初知識份子的主張? ()胡適 ()陳獨秀 ()
()蔡元培。
15.( )民國初年,有位著名學者徵求結婚對象,他開出下
列條件:「必須不纏足;必須識字:如相處不睦,
可以離婚。」條件提出後,引起時人討論。請問:
這些婚配條件,與哪一思想發展有關呢?
()男女平等觀念風行 ()引入共產主義思想
()兒童文學的產生 ()白話文開始流行。
16.( )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周作人和知識分子主張將
□□視為一個完整個體,尊重其自由意志和自由,
將他們視為一個完整的人,保障應有各種權利。在
這個階段,專門為了□□創辦的刊物、文章也開始
出現。請問上文中缺空處應填入下列何者?
()奴隸 ()師長 ()男性 ()兒童。
17.( )有些學者認為辛亥革命的評價,應該把其歷史定位
提高到全亞洲國際視野之下。二十世紀初的這場革
命不但匯集多方力量,還有下列何種意義?
()終結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 ()終結中國第一
個草原民族建立政權 ()充分鞏固主權在民的立
國理想 ()建立君主立憲制度的國家。
18.( )附圖是
1908
年刊登在神州日報上的漫畫內容,作者
將立憲運動的憲字拆開成空生夢想四字。請問該圖
反映當時多數知識分子對該運動呈現何種心態?
()君主立憲制度可以挽救清朝的頹勢 ()對清
朝的改革抱持高度期待 ()對於君主立憲制度不
信任 ()清朝對預備立憲制度有十足誠意。
19.( )下列為民國
12
年上海的英文報刊刊登的廣告文字節
錄,廣告中內容可反映當時的何種狀況?
密勒氏評論報及中外名人合出巨款一千五百元,獎與最
有切實計畫可解決中國內政問題者,頭名一千元、二名
五百元,中國人或外人之僑居者,皆有投稿之資格。諸
君當注重實際,例如今日中國確實情形採用憲法治理。
()民眾支持改國體為君主立憲 ()各方起兵聲
討袁世凱稱帝 ()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失敗
()軍閥割據使各地動盪不安。
20.( )清朝為救亡圖存,曾推動幾次的改革運動,其發生
的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 ()立憲運動、自強
運動、戊戌變法 ()自強運動、戊戌變法、立憲
運動()戊戌變法、立憲運動、自強運動 ()
強運動、立憲運動、戊戌變法
二、題組 21-40 每題 2分,共 40 分)
●題組一
資料一:我國已對中國政府提出要求,以增進親善及維
護東亞和平。要求多關於山東與滿洲,希望能
解決多年懸而未決的問題。
資料二:親友注意:
1.勿購買□□貨。 2.勿忘
5
9
日的國恥。
3.宣傳民主共和,反對君主專制。
資料三:我國政府已努力將條約傷害降至最低,整場外
交戰役可說是雖敗猶榮。我們必須牢記這天的
恥辱,尋求未來反敗為勝的機會。請問:
21. )資料一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的論述? ()日本
政府 ()美國政府 ()俄國政府 ()
國政府。
22. )資料二中的□□應為何者? ()美國 ()
()英國 ()中國。
23. )三則資料的立場哪些相同? ()三則都相同
()資料一、二相同 ()資料二、三相同
()資料一、三相同。
★題組二
「五四運動」帶動了民族主義思潮和愛國情操,時人高喊
:「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
民可以殺戮,不可以低頭!」請問:
24. )五四運動發生的主因為何? ()《馬關條約》
割讓臺澎給日本 ()袁世凱專制稱帝 ()
中國政府承認日本在東北享有特權 ()巴黎
和會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讓給日本。
25. )五四運動時期,學生有何訴求? ()收回山東
權利 ()打倒軍閥,全國統一 ()驅除韃
虜,恢復中華 ()聯俄容共,聯共抗日。
◆題組三
「傾覆滿清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
國民之公意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
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指孫中山本人)當解臨時大總
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以上為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
統的誓詞。請問:
26. )革命黨人能「傾覆滿清專制政府」,是受到哪一
事件的影響? ()立憲運動 ()八國聯軍
()甲午戰爭 ()武昌起事。
27. )此時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所在地,位於哪一城市?
()南京 ()北京 ()廣州 ()上海。
◆題組四
《狂人日記》於
1918
年發表於《新青年》雜誌,是周樹
人以「魯迅」為名的第一部作品。呈現封建社會中禮教
的束縛、傳統社會的陋習。請問:
28. )上文提及《狂人日記》刊載於《新青年》雜誌。
請問《新青年》是下列何人所創辦? ()胡適
()陳獨秀 ()蔡元培 ()孫中山。
29. )《狂人日記》被視為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此
種文體的出現,與下列哪個事件最有關聯?
()自強運動 ()立憲運動 ()五四運動
()新文化運動。
30. )知識分子對於當時流行的「賽先生」有何看法?
()提倡中國固有自然科學知識 ()反對迷
信盲從 ()以科學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
()順從儒家的權威主張
()甲乙 ()甲丁 ()丙丁 ()乙丙。
●題組五
清末民初,中國開始引進外國兒童讀物,但當時處在傳統
向現代的過渡階段,翻譯家大多還是沿用文言文,並根據
成年人的立場,隨意增刪改寫。而且在
he
she
上,一
開始大家都翻成「他」字,不分男女,到了新文化運動時
,才開始出現「她」,也才慢慢約定成俗在稱呼女性時,
改用「她」。請問:
31. )畫底線部分所表達的意義為何? ()字體的改
變的過程 ()外國學說比較高深莫測,必須
向外國學習 ()女性平權的概念慢慢成形
()翻譯人才不專業,誤用文字。
32. )當時的新女性,除了上學堂以外,還可能有何種
表現? ()纏足裹小腳 ()上街遊行示威
()只在家相夫教子 ()遵守三從四德。
★題組六
《國父們》一書中提到,「新中國」的成功創立,宋教
仁、黃興等人也功不可沒。這群國父們在討論革命應該
從中國何地開始,當時有三種方案:第一,直搗黃龍從
北京開始;第二,從長江流域開始,拿下中國的經濟命
脈;第三從兩廣邊陲開始,方便革命志士運送軍火及人
員。請問:
33. )題幹中所提到的「新中國」,在制度上和以往有
何最大的區別? ()為嶄新的民主共和體制
()推動君主專制 ()為君主立憲國家
()強調由軍閥獨裁統治。
34. )最後歷史的走向為引文中哪一方案? ()第一
()第二種 ()第三種 ()非文中的
三種方案。
◆題組七
資料一:1915
8
月楊渡等人組「籌安會」,聲言「共
和不適用中國」。要求變更國體。認為中國人文化程度
低,共和難以實施,應恢復前朝舊制,採憲法立國。
資料二:梁啟超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見解,他主
張只要政體屬於「立憲」,則國體為「君主」或「共和
」皆可。
資料三:我孫文雖暫時旅居海外,但依然對中國情勢感到
憂慮,如果袁氏繼續執迷不悟下去,則中華民國將不保
,而我主張討伐以阻止此事發生。請問:
35. )資料一主張中國的國體制度應該變更,並改採行
下列何者? ()君主獨裁制 ()共和專制
()君主立憲制 ()共和民主制。
36. )三則資料的立場有何異同? ()資料一、二相
()資料一、三相同 ()三者皆同 ()
三者皆不同。
37. )資料一主張最後獲得怎樣的結果? ()獲得廣
大中國人的支持 ()主事者黯然病逝,匆匆
收場 ()繼承者維持相同主張 ()獲得外
國政府的支持得以持續。
★題組八
由於清末政府的腐敗,孫中山認為已無可救藥,乃創立革
命組織,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請問:
38. )孫中山受到清末哪一次戰役失敗的刺激,因而創
立第一個革命組織? ()鴉片戰爭 ()甲午
戰爭 ()英法聯軍 ()清法戰爭。
39. )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行動中最為壯烈,也是武昌起
事一舉成功的前奏是哪一場戰役? ()鎮南關
之役 ()惠州之役 ()廣州黃花岡之役
()潮州之役。
40. )辛亥年「武昌起事」的導火線是下列何者?
()慈禧太后的過世 ()民間反對清廷「鐵路
國有」政策 ()設置國會請願運動 ()康有
為、梁啟超建立保皇會。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