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 108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二年級歷史科試卷 二年 班 號 姓名:
※【請使用 2B 鉛筆畫卡作答,汙損答案卡致使電腦無法判讀扣 15 分】 ※範圍:翰林版 第四冊 第5、6單元
一、選擇題(1〜20 每題 3分;21〜40 每題 2分)
1.中共政權成立之初,外交採取的是什麼路線?
(A)一面倒的親蘇聯 (B)一面倒的親美國
(C)分別與美、蘇結盟 (D)不與美、蘇結盟
2.「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
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這是中國何人所提出的務實
路線? (A)毛澤東 (B)鄧小帄 (C)江澤民 (D)習近帄
3.下列西安事變的起因何者最正確?
(A)蔣中正反對聯俄容共 (B)張學良不滿聯共抗日
(C)日本引發山東濟南慘案 (D)中共提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4.康奶芯上網查詢1960年前後的中國史料,發現有很多的口
號,都是在宣傳農產品大豐收的狀況。例如:「肥豬賽大象
,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口,足夠吃半年」、「大煉鋼,
大煉鋼,浮誇瞞報假文章」,請問這些口號應該出現在何
時? (A)國共內戰 (B)大躍進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開放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建國,為了鞏固政權實施了許多
的政策,請問下列何者不是中國建國初期所實施的政策?
(A)沒收私有財產,建立龐大的國營事業 (B)實施土地改革
將土地收歸國有 (C)推動四個現代化 (D)控制人民言論思
想,使共產黨一黨專政
6.貴妃到九寨溝旅遊,看到一個石碑上面記載二萬五千里長
征的事件。請問此石碑所記載的事件,其歷史背景為何?
(A)清黨 (B)寧漢分裂 (C)西安事變 (D)國民政府剿共
7.民國 13 年孫中山曾發文通告國民黨員:「本總理受之在
前,黨人即不應議之在後」、「來者不拒,所以昭吾黨之
量能容物」、「團體之內無新舊分子之別,在黨言黨,唯
有視能否為本黨之主義負責、奮鬥而定其優劣」以上三段
文字是指孫中山對於哪一政策的意見?
(A)聯俄容共 (B)北伐 (C)清黨 (D)攘外必先安內
8.清末中國受列強侵略,喪失許多主權。後來中國最早收回
某項主權使政府財政收入增加。請問這項主權在下列哪個
時期被收回? (A)北伐期間 (B)十年建設期間 (C)八年抗
戰期間 (D)國共內戰期間
9.中華民國建國後,直到何時才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實
施憲政? (A)聯俄容共期間 (B)黃金十年期間 (C)八年抗
戰期間 (D)國共內戰期間
10.下列何者是八年抗戰期間美國政府官員的說法? (A)為了
結束戰爭,我們不得不在當地投下原子彈 (B)我們利用對
外戰爭壯大了勢力,最終取得中國的政權 (C)這次戰爭使
我們控制東亞的夢想破滅,傷亡慘重 (D)這戰爭使我們與
各國另訂帄等新約,解脫百年來不帄等條約的束縛
11.北伐完成後,日本眼看中國復興有望,遂加速侵略腳步,
於民國20年發動哪一事件占領東北?
(A)清黨 (B)濟南慘案 (C)一二八事變 (D)九一八事變
12.九官鳥是廣東省人,1949 年奉命來臺,直至 1987 年兩岸
開放探親,時隔將近四十年他終於重回故土,透過當地村
長找到弟妹,但幾乎已認不出彼此。請問九官鳥當年奉命
來臺,是受下列哪一事件的影響? (A)以滿洲國大使身分
駐臺灣 (B)抗日戰爭勝利後接收臺灣 (C)因二二八事件爆
發來臺清鄉 (D)國共內戰失利隨政府遷臺
13.民國 14〜26 年,國民政府遷移的順序,下列何者正確?
(A)北京→武漢→南京→廣州 (B)廣州→南京→北京→重
慶 (C)武漢→南京→重慶→上海 (D)廣州→武漢→南京→
重慶
14.中日戰爭時期,蔣中正授予共產黨員朱德的軍隊司令之職
務。請問是何原因促使蔣中正與共產黨合作抗日?
(A)國民黨採取聯俄容共策略 (B)張學良決定歸順蔣中正率
領的北伐勢力 (C)美國特使要求兩黨和談 (D)蔣中正遭到
下屬挾持,要求停止剿共並一致抗日
15.十年建設期間,國民政府實行了許多改革與建設,但不包
含下列何者? (A)實施廢兩改元 (B)廣設中、小學 (C)發
展航空運輸 (D)成立黃埔軍校
16.請問關於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的原因,何者分析最正確?
(A)美國給予中共經濟及軍事上的支援 (B)中日戰爭戰敗,
重創國民政府的威望 (C)國民政府頒布動員戡亂臨時條款
(D)國民政府無法處理貪汙、法幣貶值的問題
17.在二次大戰期間有兩個重要的國際會議,有關此兩個國際
會議的比較,何者有誤?
18.鸚鵡回憶:「當時日本軍隊一來,中央政府和軍隊就撤走
了, 留下我們無辜的百姓獨自面對。有一天日軍闖進我家
,抓到我父親,向他要花姑娘,我父親說沒有,日軍舉槍
就把我父親殺了。我父親死後眼睛睜得好大,沒有閉上。
後來我看到街上被日軍殺死的中國人的屍體躺了一地,走
路都無法插足。」請問上文與下列何者最為相關?
(A)淞滬會戰 (B)九一八事變 (C)七七事變 (D)南京大屠殺
19.有關國民政府北伐的史實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北伐完成的原因是奉系將領宣布接受國民政府領導
(B)進攻策略為聯絡張作霖、打倒吳佩孚、不理孫傳芳
(C)在打敗張作霖之後,發生寧漢分裂,國共合作破滅
(D)北伐的主力部隊為袁世凱的北洋軍
20.八年抗戰期間,日本對中國速戰速決,並揚言「三月亡華
」,卻因哪一個事件的發生,使日本的野心無法達成?
(A)濟南事件 (B)淞滬會戰 (C)七七事變 (D)九一八事變
21.在以華制華政策影響之下,中國曾經出現兩個傀儡政權,
請問下列關於這兩個政權的比較,何者正確?
22.西元1950年代,中國政府為了提高農村勞動力,使得「人
人有飯吃,人人有工作」,進而推行農業政策,卻使得農
夫無論是勤勞或懶惰,都得到一樣的食物,最後有許多人
不願努力工作,導致全國性的大饑荒。請問當時實施的農
業政策是?
(A)土法煉鋼 (B)人民公社 (C)公地放領 (D)耕者有其田
23.北伐期間曾發生下列事件:(甲)東北軍歸順(乙)寧漢分裂
(丙)清黨(丁)濟南慘案。依照發生順序排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24.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總統曾派人來華調停國共糾
紛。美國總統告訴此人:「竭力說服中國政府召開各政黨
的國民會議,停止敵對行動。」請問此人為下列何者?
(A)馬歇爾 (B)邱吉爾 (C)羅斯福 (D)史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