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面尚有試題
彰化縣立溪湖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地理科第三次段考試題
一、 選擇題:(※答案除劃卡外,也必須寫在題號旁)
(1~10 題每題 3分,11~45 題每題 2分,共 100 分)
1. 右圖為中國農牧業分布圖,以下
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甲區為農業區,收穫次數由
南往北增加
(B)甲區南北因年降水量不
同,區分為水田與旱田
(C)乙區因地勢較高,以畜牧方
式為主
(D)甲區傳統的畜牧方式為放牧。
2. 中國農牧區分界線,大致與何線相似?
(A)一月月均溫 0℃等溫線
(B)年降水量 250mm 等雨量線
(C)年降水量 500mm 等雨量線
(D)年降水量 750mm 等雨量線。
3. 水田與旱田耕作分界線,大致與何線相似?
(A)一月月均溫 10℃等溫線
(B)年降水量 750mm 等雨量線
(C)年降水量 500mm 等雨量線
(D)年降水量 250mm 等雨量線。
4. 右圖為中國畜牧區圖,以下相
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甲區牧民因氣候乾燥,主
要畜養牛、馬、羊與駱駝
(B)乙區多山地,以垂直上下
的游牧為主
(C)丙區氣候較寒冷,牲畜以
耐寒的犛牛為主
(D)造成甲、乙兩區畜牧方式不同的主因是地形。
5. 承上題,乙、丙兩地畜牧方式不同,是受到哪項因素影
響?(A)地形 (B)氣候 (C)土壤 (D)風俗習慣。
6. 小雪是個跟隨時令生活也講求食物里程的家庭主婦,餐
桌上出現的常是當季當地作物,這天是春節過年前,餐
桌上擺滿美味菜餚,包括綠油油的油菜花,和煎得香噴
噴的蘿蔔糕,飯後還有當地糖廠出品的甜點等等。請問:
小雪居住地應該是下列何地?
(A)華北帄原 (B)黃土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青藏高原。
7. 右圖為中國三大經濟帶圖,以下相
關敘述何者正確?
(A)經濟特區,多位在圖中的甲區
(B)甲區目前著重邊境貿易
(C)重慶是乙區經濟帶的代表性
都市
(D)甲、乙、丙三大經濟帶的經濟
水準,由高至低依序為丙>乙>甲。
8. (甲)勞工 (乙)礦產資源 (丙)資金 (丁)技術 (戊)管理
經驗,中國的經濟特區帶動國內經濟發展,主要是吸收
國外哪些優勢?
(A)甲乙丙(B)乙丙丁(C)甲乙丁(D)丙丁戊。
9. 承上題,中國自 1980 年代以來吸引許多跨國企業投資設
廠的條件為何?
(A)甲丙 (B)甲乙(C)乙丙(D)丙丁。
10. 右圖為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圖,以
下相關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中國第一級階梯,主要位於
季風氣候區內
(B)中國的人均可耕地主要集中
在第三級階梯
(C)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
多發生在第一級階梯
(D)為增加可耕地,必須在凍土上多加開發。
11. 荒漠化問題嚴重,主要分布在那兩個地形區之間?
(A)塔里木盆地到大興安嶺(B)內蒙古高原到長白山地
(C)內蒙古高原到雲貴高原(D)黃土高原到大興安嶺。
12. 中國傳統農業活動深受地形、氣
候等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請依
右圖的耕作情景判斷,最可能是
在描寫下列何地的農業活動?
(A)華北帄原 (B)黃土高原
(C)長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13. 「西氣東輸」與「西電東送」是為了解決哪一經濟帶能
源不足的困難?
(A)東部經濟帶 (B)中部經濟帶
(C)南部經濟帶 (D)西部經濟帶。
14. 下列哪一項交通建設帶動了該地少數民族自治區的開
發,也引發鄰近國家如印度對邊境安全的重視?
(A)青藏鐵路 (B)隴海鐵路
(C)京杭大運河 (D)京廣鐵路。
15. 中國在經濟改革開放之前,受到政策的影響,當時主要
的工業活動為下列何者?
(A)民生工業 (B)高科技產業
(C)國防工業 (D)汽車工業。
16. 有關深圳、廈門等經濟特區的敘述,何者錯誤?
(A)具有勞力、交通等工業區位條件 (B)工業類型以玩
具、製鞋、紡織等勞力密集型產業為主 (C)市場以中國
內地為主 (D)成功帶動中國在 1980 年代的經濟改革。
17. 以下何者是中部經濟帶具備的優勢條件?
(A)礦產資源豐富,例如山西省煤礦、新疆維吾爾自治
區的石油 (B)工資較東部低廉 (C)河運、海運發達
(D)與鄰國關係密切。
18. 雲南省近年因逐步改善與下列哪一地區的鐵公路交通,
也促進了兩地之間的邊境貿易?
(A)中亞(B)俄羅斯 (C)印度半島 (D)中南半島。
19. 「西部大開發」政策的目的為何?
(A)環境保育與永續發展 (B)均衡區域發展
(C)帶動西部交通建設 (D)解決西部乾燥缺水的問題。
20. 中國的糧食作物栽種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比例逐漸降
低,主要是受下列哪一個因素的影響?
(A)農村勞力老化 (B)農業技術提升
(C)農業人口減少 (D)市場需求改變。
21. 承上題,近年來中國農業作物多轉作下列哪一種作物?
(A)高粱、甘藷等雜糧作物(B)花卉、水果等經濟作物
(C)稻米、小麥等糧食作物(D)玉米、大豆等經濟作物。
22. 中國 GDP 居世界第 2,但人均 GDP 卻僅 8600 美元,排名
第73 名,與哪個因素有關?
(A)出生率高 (B)最低工資低
(C)人口眾多 (D)政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