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溪湖國中 108 學年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歷史科七年級考試卷 一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選擇題:1-20 每題三分,21-40 每題二分
1. ( )民國 43 年,美國為防止共產勢力擴張,與中華民
國簽訂哪項條約,將臺灣納入西太平洋防禦體系的
一環? (A)《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B)《戒嚴令》
(C)《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D)《馬關條約》。
2. ( )民國 40-50 年代美國提供臺灣經濟援助的背景為
何? (A)國共內戰爆發 (B)美國將臺灣納入大
西洋防衛體系 (C)韓戰爆發後 (D)中美斷交。
3. ( )下列有關民國 38 年歷史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中共受到嚴重挫敗,國民黨獲得重大勝利
(B)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中敗退播遷來臺 (C)這
年美國與我國斷交,情勢危急 (D)中共將臺灣趕
出聯合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地位。
4. ( )聯合國某年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利,
承認它的政府為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代表,並立
即將蔣介石代表所非法占據的席次驅逐出去。」這
應該是何年的決議文? (A)西元 1911 年 (B)西
元1945 年 (C)西元 1949 年 (D)西元 1971 年。
5. ( )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走出議場,正式宣布退出聯
合國,主要的原因是下列何者? (A)聯合國驅逐
中華民國 (B)日、美等國相繼與我國斷交,與中
共建交 (C)聯合國決議接受中共入會 (D)我國
成為經濟強國,沒有加入聯合國的必要。
6. ( )西元 1949 年,兩岸處於軍事狀態,並在外島爆發
戰役。有關這場戰役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中
共企圖武力解放臺灣而發生 (B)雙方在澎湖發生
衝突 (C)美國後來派出艦隊巡防臺灣 (D)此次
戰役後兩岸未發生大規模武力對抗。
7. ( )關於一九五○年代兩岸發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
確? (A)美國在韓戰期間協助國軍攻擊中共
(B)古寧頭戰役美軍協助國軍獲得勝利 (C)八二三
炮戰時國軍獲得美國援助 (D)《中美共同防禦條
約》簽訂後,臺灣始有美援協助。
8. ( )比較「古寧頭戰役」與「八二三炮戰」兩次戰爭,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次戰爭主要都以炮擊
為主 (B)兩次戰事均由國軍以壓倒性勝利結束
(C)兩次戰爭地點都波及到金門地區 (D)兩次戰
爭均為蔣經國總統執政階段。
9. (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此主張的真意為何?
(A)在一個中國前提下,中國與臺灣各為主權獨立
國家 (B)臺灣成為與中國不同制度的特別行政區
(C)海峽兩岸皆放棄共產主義,實施民主政治
(D)臺灣與中國形成聯邦國家。
10. ( )中美斷交對臺灣人民的信心打擊相當大,但臺灣仍
屹立不搖。此後海峽兩岸的關係也產生了何種變
化? (A)中共以強大武力炮轟金門 (B)中共對
臺改採和平統戰策略 (C)中共對臺提出「三不政
策」 (D)中共加入聯合國,臺灣退出。
11. ( )兩岸直到民國 80 年終止動員戡亂後,才終止內戰
狀態,民間貿易往來趨於頻繁。直到何種政策實施
後,兩岸才迎來真正的「全面開放」通郵、通航與
通商? (A)大三通 (B)小三通 (C)開放大陸探
親 (D)臺灣成立陸委會。
12. ( )中共與美國建交後,對臺灣希望能夠透過「和平」
的方式達到兩岸統一,藉由民間交流達到互信的基
礎。臺灣執政者提出消極應對方式,何者並非臺灣
政府所提出的回應? (A)不接觸 (B)同意一國
兩制 (C)不談判 (D)不妥協。
13. ( )西元 1976 年奧運舉辦,因中共不同意「兩個中國」
出現,中華民國拒絕以「臺灣」名義參與,因此產
生「Chinese Taipei」一詞。中共將「Chinese
Taipei」譯為「中國臺北」,臺灣則自稱「中華臺
北」,各自解讀。以上呈現兩岸關係中的哪一個問
題? (A)中共漠視我國政府擁有主權的事實
(B)中共方面仍不排除以武力犯臺 (C)我國堅持
「漢賊不兩立」原則 (D)我國主張「三民主義統
一中國」。
14. ( )《黑啤東南飛》系列影片,第一集介紹「東南亞的
穆斯林」,第二集介紹新加坡華人遷徙歷史,串接
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傳統娘惹文化。這部動畫與政
府推動哪項政策相呼應? (A)三不政策 (B)新南
向政策 (C)一國兩制 (D)一個中國。
15. ( )已過世的辜振甫先生,在臺海兩岸有相當高的地
位。下列何者是他對兩岸之間的貢獻? (A)追求
兩岸的統一 (B)使兩岸的經濟趕上西方世界
(C)平息兩岸的戰火 (D)開啟兩岸之間的對談。
16. ( )民國五十年代,政府設立□□,提供完善投資環境,
吸引外商與華僑來臺,給予廠商進口原料免稅、簡
化手續等優惠,帶動中小企業蓬勃發展,使對外貿
易持續成長? (A)新竹科學園區 (B)國營企業
(C)加工出口區 (D)外貿出口區。
17. ( )國民政府來臺時,為了改善人民生活,實施不少政
策。其中「三七五減租」的內容為何? (A)以低
價貸款給中小企銀,發展商業 (B)沒有土地的農
民可以用較低租金跟政府租地耕種 (C)地主必須
降低當時佃農租金 (D)為了解決人口暴增的住宿
問題,以低價出租國宅。
18. ( )「政府以債劵、股票等徵購地主土地,再轉讓佃農
取得土地所有權。而地主則用債券、股票投資工商
業,有助於臺灣工商業的發展。」這是政府推行的
哪一項改革? (A)三七五減租 (B)公地放領
(C)農地重劃 (D)耕者有其田。
19. ( )「四萬換一塊」是老一輩臺灣人掛在嘴上的歷史記
憶,因為經濟制度的混亂,於是政府強制採取應對
政策。政府遷臺初期的經濟混亂問題,主要是源於
什麼因素? (A)總督府將臺灣重要工業設備撤
離 (B)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臺灣受到美軍轟炸
(C)受到韓戰的波及 (D)美國援助導致。
20. ( )近年來臺灣民眾勇於為自己發聲與爭取自身權益,
如廢核、婦女權利與原住民等方面皆有相關運動。
社會運動在下列哪件事件後,才能不受太多限制且
蓬勃發展? (A)土地改革 (B)產業轉型 (C)解
除戒嚴 (D)正名運動。
21. ( )民國四十年代書本中:「整個共產黨的到來,也一
定要像一陣旋風。雖然蓬勃一時,然而終必轉瞬而
逝,消滅得無蹤無影,變成歷史陳跡。」關於這本
書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這本書屬於鄉
土文學的範圍 (B)政府提倡反共思想,文學也受
到影響 (C)此一時期臺灣提倡產業升級 (D)此
一時期正值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22. ( )民國 99 年,《民法 1059 條修正案》通過,成年子
女可以自己決定要從母姓或父姓,這一法案的通
過,展現臺灣什麼樣的精神? (A)性別平權
(B)婚姻平權 (C)階級平權 (D)種族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