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55 KB
頁數
2
作者
陳靜怡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6-14,离现在 3 13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1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一年級歷史科試卷 一年______ 姓名:__________
.選擇題(1~20每題3分,21~40每題2)
1. 政府遷臺初期,臺海局勢危殆,直到哪一場戰爭爆發後
,臺灣的局勢才逐漸穩定下來 ()韓戰 ()二次大
()八二三炮戰 ()古寧頭戰役。
2. 以前有一歌曲「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這首歌
盛行的年代應是下列那一個時期? ()軍事對抗時期
()和平統戰時期 ()務實外交時期 ()解嚴之後
3. 民國 68 年的臺灣學生婉菱在連絡簿上寫著︰「美國總統
卡特為了己身利益,不顧國際道義。」請問:她所寫的內
容最有可能指哪件事? A)美國發動反恐戰爭
B)美國與中共建交(C)美國參加韓戰 D)美國要求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4. 子容原本是員林一帶的大地主,但是卻遇上政府進行土
地改革,只准許他保留幾甲土地,剩下的一律由政府收
購。請問這是指下列哪一項政策?(A)公地放領
B)農地重劃 C)三七五減租 D)耕者有其田。
5.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農業遭遇極大衝擊
,各地農會及地方政府都積極進行輔導,農民亦致力轉型
加入WTO是世界趨勢,雖然會面臨衝擊,
但卻有助於達成何項目標?(A)縮短貧富差距,實現均
富理想 B少經波動,穩定物C)促進經濟自
由化和國際化(D)增進經濟效率,達到最大國民生產。
6. 報紙報導:有一位外省老兵回家鄉探親時,竟然帶著一
瓶醬油過去,其背後有段感人的故事……….,請問回家
探親這是發生在兩岸關係哪一個階段的事情?()武力對
()民間交流 ()一國兩制 ()政治對峙。
7. 西元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後,中共仍不斷以武力侵犯臺
灣,但是在哪場戰役結束之後,中共減緩對台澎的威脅?
(A)古寧頭戰役 (B)八二三炮戰 (C)韓戰 (D)以阿戰爭
8.民國五十年代的一首閩南語歌曲《孤女的願望》,歌詞描
寫一位鄉村女孩想到大都市工作的經過:「請借問播田的
田庄阿伯啊,人塊講繁華都市,臺北對叼去……阮想要去
都市做著女工度日子……」請問:這首老歌的內容,反應
臺灣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哪種狀況? A)外籍勞工搶
奪工作機會 B)光復初期失業嚴重 C)世界性經
濟不景氣 D)工業發展,農村人口外流。
9. 「這項國際反共條約簽訂於
1954
年,該條約將承認條約
國雙方對於臺灣、澎湖島及美國管理下的西太平洋諸島安
全保障是利害一致的,以求防止侵略,維護和平。」請問
:此項條約是? ()馬關條約 ()臺灣關係法 ()
美共同防禦條約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0.芊豫暑假去大陸旅遊,她要搭飛機從台北直飛上海。請
問芊豫不必從香港轉機而可以直航上海,是哪一個政策實
施的因素? ()三通 ()小三通 ()廢除動員戡亂
()一國兩制。
11.1982年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說:「在實現國家統一的前題下
,國家的主體性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
度。」請問:這是中共對台哪一政策的闡述?(A)三通
四流 B)武力解放台灣(C)一國兩制(D)三不政策
12.丁華在網路上看到一首詩歌,「從生番到山地同胞,我
們的姓名,漸漸地被遺忘在臺灣史的角落……,如果有一
天,我們要停止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請先恢復我們的姓
名與尊嚴」。這首詩歌創作背景,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二二八事件 ()美麗島事件 ()自由中國事件
()原住民運動。
13.1980
年代以後,政府積極推動產業升級政策,全力發展
哪一產業? ()食品、紡織等輕工業 ()農產品加工
()資訊、電子產業 ()基礎公共建設。
14.1990
年代以後,臺灣參加了哪些國際組織,使臺灣經濟
進一步邁向自由化與國際化?()世界衛生組織;()
界貿易組織;()亞太安全合作會議;()亞太經濟合作
會議 ()甲乙 ()丙丁 ()甲丙 ()乙丁。
15.近二、三十年來,我國政府以經濟實力為後盾,積極爭
取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的機會,並派遣各種技術團隊協助
友邦。我國政府此舉的用意為何? ()拓展我國外交關
()限制中共外交發展 ()增加我國糧食產量 ()
解決世界饑荒問題。
16.高雄是台灣的重工業大都市,有中鋼中油中船等
化工業,承受了汙染及地下管線安全問題的後果。請問高
雄的產業發展與哪一個因素有關? ()設置加工出口區
()推動十大建設 ()請求美國支援 ()推動產業升級
17.台中火車站前的第一廣場商圈在2016年改名為東協廣場,
有東南亞美食及服飾等商店進駐,請問東南亞文化在台灣
蓬勃發展的原因是 () 因勞力不足而引進國際移工
()為了推廣新南向政策 ()為了加入東南亞聯盟 ()
為了吸引東南亞國家來台投資。
18.兩岸交流日益密切後,成立民間機構進行協商交流,請
問此機構分別是? ()委會國台辦 ()委會
海協會 ()海基會海協會 ()海基會國台辦。
19.受到美援影響,美國流行文化大量傳入臺灣,而臺灣人
接受美國流行文化的主要管道是透過「駐臺美軍廣播電臺
」(今
ICRT
前身)。請問:此電臺是於何時出現於臺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韓戰爆發後 ()解嚴後
()國共內戰前。
20.從民國
41
年到
85
年,臺灣的都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由
29%提升至
70%以上。此種現象的形成和下列何者有最
直接的關係? ()實施家庭計畫 ()國民教育普及
()糧食產量增加 ()工商產業發達。
21.薇妮在兩岸分治後,看到中國大陸出現了一幅宣傳畫作
。下列哪項敘述可以反映這幅作品的時代背景?
()海峽兩岸情勢緊張,雙方不時爆發武力衝突 ()
共與美國建交,對臺改採「和平統戰」 ()中共主張「
一國兩制」,忽略我方擁有主權的事實 ()兩岸展開交
流,我方成立大陸委員會、海峽交流基金會因應。
22. 附表為歷年來臺灣農、工業占國內生產淨值的比例:
年別
(西元)
1952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農業
(%)
32.2
29.1
28.5
23.6
15.5
12.7
7.7
5.8
4.1
工業
(%)
19.7
23.2
26.9
30.2
36.8
39.9
45.7
46.3
42.5
我們可運用表中資訊回答下列哪一問題?()工業產值比
例在
1960
年後,呈現出何種發展趨勢? ()
1985
年的
勞工人口比
1960
年的勞工人口增加多少? ()自哪一年
起,資訊工業占工業產值的比例大幅提升? ()
1955
後,農地轉為工業用地的土地面積比例為何?
23.中共與美國建交後,開始對臺灣採取何種策略?()彈性
外交 ()三不政策 ()和平統戰 ()務實外交。
24.1988
年,下列哪一位總統曾提出務實外交的政策,強調
兩岸是分裂分治的兩個對等政治實體? ()蔣中正
()李登輝 ()蔣經國 ()陳水扁。
25.政府自遷臺以來,在臺灣締造的「經濟奇蹟」舉世稱讚
,這其實是政府「以農業培養工業」的政策有效而達成的
。臺灣農村經濟的繁榮,是得力於下列哪一項措施?
()地方自治的實施 ()中央民意代表的增補選 ()
大建設的推行 ()地改革的實施。
26.歷史老師將臺灣戰後重要外交事件的漫畫(如附圖)貼
在黑板上,要求同學們按時間順序加以排列。請問:正確
的順序應該是下列何者?
()甲乙丙丁 ()甲丁丙乙 ()乙丁丙甲 ()丁乙甲丙
27. 附表為我國歷年邦交國數目的變化情形。下列哪一件事
與表中數字的變化有密切關係?
民國
邦交國數目
1970
66
1971
55
1972
39
1978
21
1988
22
1996
31
1999
28
2017
20
()國共內戰政府失利,政府播遷臺灣 ()中共揚言解
放臺灣,衝擊我國外交 ()我國退出聯合國,邦交國紛
紛斷交 ()美國停止援助臺灣,影響我國外交。
28. 前宜蘭縣縣長陳定南,在他任內禁止宜蘭山坡地開墾、
拒絕台塑六輕廠進駐宜蘭,推動海洋議題,整治冬山河。
請問:前縣長的作為,代表何種議題的抬頭? ()經濟
()文化 ()環境 ()勞工。
.題組題
周冰替國家從事情報工作,在
1949
年成為中華民國少有的
女性少將司令,後來在香港執行任務時發生意外被捕。出獄
後,由於當時兩岸處在特殊的時空背景,臺灣方面不想因為
這件事情引起國際糾紛,因此政府於 1958
年接回周冰後,
並不承認她的情報員身分。周冰雖然感到失望,卻也不爭不
求。就這樣,周冰的愛國故事埋藏了一甲子,直到
2011
離開人世後,才被媒體公開。請問:
29.周冰在
1949
年升任為少將司令時,曾進入中共占領的上
海地區,執行任務並發展武裝組織。當時正值何種歷史
背景? ()國共內戰 ()
1937
年中日戰爭 ()第一
次世界大戰 ()韓戰
30.上文中提及「當時兩岸處在特殊的時空背景下」,其所
指的為下列何者? ()兩岸處於政治對峙時期 ()
灣退出聯合國 ()共與美國建交 ()兩岸處於武力
對抗時期。
1970
年代,我國的內政與外交面臨嚴厲挑戰,而經濟起
飛也造成城鄉差距擴大等問題,一些知識分子開始關懷
地人民的生活,……。
31
.
1970
年代,我國內政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人民對政
治民主的要求提高,挑戰了政府的戒嚴統治。下列哪一
事件的發生即是肇因於此? ()二二八事件 ()雷震
事件 ()美麗島事件 ()霧社事件。
32.1970
年代,我國在外交上發生了哪兩件重大挫折,使我
們面臨嚴厲挑戰? ()加入
WTO
被拒/中美斷交 ()
加入聯合國被拒/中美斷交 ()退出聯合國/加入
WTO
被拒 ()退出聯合國/臺美斷交。
33.對於
1970
年代的景況,知識分子開始關懷本地人民的生
活,也因而掀起了下列何項運動? ()重視西洋文化運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原住民的正名運動 ()
鄉土文學創作運動。
2018
10
月在屏東,收藏家金冠宏展出了自己上百件的收
藏品。其中包括可口可樂瓶蓋招牌,中美合作特遣隊徽章,
書籍雜誌,以及垂吊在半空中的麵粉袋。觀賞者回憶起小時
候居住在眷村,特別期待用奶粉沖泡的牛奶,和豆漿相比,
別有一番風味。
34.由上文判斷,收藏家的收藏品大多是何時進入臺灣的?
()
19511965
()
19311945
()
19711985
()
19912005
年。
35.由上文判斷,下列何者不是同一時期出現的物品? ()
印有消滅朱毛的火柴盒 ()懇請總統早日反攻大陸的報
()印有美國援助的火車頭 ()慶祝總統直選的雜
誌。
蔣中正總統對全體國民發表演講:
今天中華民國雖然退出了聯合國,政經地位仍然屹立不
搖,抱持創始聯合國的精神宗旨,自立於世界!
蔣經國指出:
我們要為經濟建設奠定一個重工業及基本建設的基礎。
……所以,以發展重工業和基本建設為前提,在未來五
年之中,政府除一般的經濟建設外,更有幾項重大的工
程設施。
36.這兩位執政者的言論,都是想方設法要突破臺灣在民國
哪一年代的政經困境呢? ()
40
年代 () 60
年代
()
80
年代 ()
100
年代。
37.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原因是()中共申請代表聯合國
中國席位 ()美國與中共建交後力挺中共入聯
()聯合國開除中國會員資格 ()聯合國不承認台灣。
38.蔣經國要發展重工業和基礎建設的原因是()輕工業沒
()礦產豐富 ()勞力成本過高 ()能源危機。
1960
1980
年代,臺灣曾是國際知名的製傘王國。興盛時
,全球每
4
把傘就有
3
把出自臺灣,一年最高可替國家賺進
新臺幣
120
億元。直到今天,臺商仍掌握了全球
30%的雨
傘產量。同時,我們也看到許多老闆開始願意花時間、心力
,講究創意和品質,甚至讓傘具做得更像是時尚精品,成功
爭取了國際市場的目光。
39.臺灣「製傘王國」的美名,是因為當時政府推動哪種經
濟政策而促成的? ()出口導向 ()發展高科技產業
()進口替代 ()十大建設。
40.下列何者是此一時期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措施? ()
立加工出口區 ()設立科學工業園區 ()加入世界貿
易組織 ()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