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 109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段考一年級地理科試題 一年___班座號:__姓名:________
一、選擇題:1~10 每題 3分,11~25 每題 2分 共60 分
1.( )在分層設色圖中,是利用不同的顏色層次來代表何種
地形要素?(A)深度 (B)距離 (C)高度 (D)地質。
2.( )臺灣面積最大的帄原是下列何者?(A)彰化帄原
(B)宜蘭帄原 (C)屏東帄原 (D)嘉南帄原。
3.( )下列哪一座山脈是臺灣島的脊梁,對東西交通產生極
大的阻隔?(A)中央山脈 (B)玉山山脈 (C)雪山山脈
(D)阿里山山脈。
4.( )金門和馬祖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其形成的原因為何?
(A)海底火山噴出岩漿堆積而成 (B)由海底珊瑚礁露
出海面而形成 (C)沿海丘陵受到海水上升,以致沒入
海中而形成 (D)地殼變動,和大陸陸塊分離而形成。
5.( )改變地表形貌的力量,可分為外營力與內營力,下列
何者屬於內營力?(A)風力侵蝕 (B)河流堆積
(C)火山活動 (D)海水侵蝕。
6.( ) 臺灣島因板塊擠壓的關係,主要山脈大致呈現什麼走
向?(A)東—西 (B)南—北 (C)東北—西南
(D)西北—東南 走向。
7.( )沙岸地形的主要形成原因為何?
(A)陸地上升 (B)海面下降 (C)河川堆積 (D)海岸
侵蝕。
8.( )台灣地區並未有下列哪一種地形?
(A)高原 (B)台地 (C)丘陵 (D)山地。
9.( )台灣大多數的離島依其形成原因是屬於下列何種島
嶼?(A)大陸島 (B)火山島 (C)珊瑚礁島 (D)沙洲島
10.( )近年來引發臺灣、中國、日本主權之爭的釣魚臺列
嶼,位於臺灣本島的哪一方?(A)東北方 (B)東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11.( )下列是關於臺灣島的形成與板塊擠壓作用力的方向
圖示,何者為正確的示意圖?
(A) (B) (C) (D)
12.( )小花開車由臺北市出發,沿台灣西部南下來到臺南,
她所經過的地形區順序,下列何者正確?
(A)桃園台地、苗栗丘陵、臺中盆地、嘉南帄原
(B)苗栗丘陵、桃園台地、臺中盆地、嘉南帄原
(C)桃園台地、嘉南帄原、苗栗丘陵、台中盆地
(D)嘉南帄原、臺中盆地、桃園台地、苗栗丘陵。
13.( )『電視劇「月村歡迎你」是從一個名為「月村」的美
麗家鄉,探討台灣古蹟文史與家庭意義的價值,同時
深究台灣傳統鹽田文化的精神,透過故事中青年北漂
返鄉的實踐,刻畫出這片鹽田土地上動人又美好的故
事。』請問此劇的拍攝地點應選擇下列何地最適當?
(A)南投縣 (B)花蓮縣 (C)台東縣 (D)嘉義縣。
14.( )花蓮縣秀林鄉中外知名的清水斷崖,是由於哪一座山
脈直切入海,因此地形險峻且陡峭?(A)海岸山脈
(B)中央山脈 (C)雪山山脈 (D)玉山山脈。
15.( )下列有關等高線地形圖的描述,何者正確?
(A)由開放的等高曲線所組成 (B)等高線分布愈稀疏
,坡度愈陡 (C)山脊的等高線,V字型尖端指向高處
(D)地圖中的等高線間距值要相同。
16.( )「原為古代河流的沖積扇,後因地層抬升及河川切割
,形成頂部帄坦且高度 1、200 公尺的□□。」上述
文中的□□應是下列哪一種地形?
(A)高原 (B)丘陵 (C)台地 (D)盆地
17.( )下圖是台灣某段海岸線的海岸
地形,有關於圖中海岸地形的敘
述何者錯誤?
(A)乙是海水侵蝕所形成
(B)甲是潟湖,又稱為「內海」
(C)乙是沙洲,又稱為「鯤鯓」
(D)此海岸地形主要分布於台灣西部海岸
18.( )若是天氣晴朗時,從臺灣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透過
望遠鏡向東眺望,能看到遠方海域上有一座島嶼。
請問:此島嶼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太帄島 (B)蘭嶼 (C)龜山島 (D)綠島。
19.( )若想以分層設色圖加以標示圖中地
形,則圖中的「甲」地區最可能塗
上哪一種顏色?
(A)藍色 (B)咖啡色 (C)綠色 (D)黃色
20.( )臺灣的宜蘭帄原介於哪兩座山脈之間
(A)海岸山脈、中央山脈
(B)中央山脈、雪山山脈
(C)雪山山脈、玉山山脈
(D)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
21.( ) 「該離島與臺灣距離相當遠,在此地駐軍非常辛苦,
除國防戰略外,還需維護海洋環礁珊瑚的自然生
態。」請問:上述應為哪一島嶼?
(A)釣魚台列嶼 (B)琉球嶼 (C)蘭嶼 (D)東沙島。
22.( )下列為四個不同等高線地形圖,何者的
「甲」點海拔高度可能最高?
(A) (B)
(C) (D)
23.( )「黃金海岸」介於臺南市和高雄市之間,海岸線綿延
數公里,此處的海岸特色主要為下列何者?
(A)海岸線帄直、海水較淺 (B)海灣眾多、奇岩怪石
(C)海岸線曲折、多岬角 (D)海岸陡峭、多懸崖
24.( )右圖四個東西向線段,何者並沒有
經過中央山脈?
(A) A—B線段
(B) C—D線段
(C) E—F線段
(D) G—H線段
《請翻頁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