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下列「 」中的字詞,何者詞性前後相同?
(A)人生「哲學」/研究「哲學」 (B)菜肴「布」好/一匹「布」
(C)不「居」功/新「居」落成 (D)「囑咐」我要小心/父母的「囑咐」。
( )7.記承天夜遊一文中,蘇軾與張懷民夜遊的季節與下列何選項相同?
(A)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 (B)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C)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地塘處處 (D)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綠竹變瓊枝
( )8.蘇東坡被貶至黃州後,向朋友坦承:「每天日用不得超過一百五十錢,每月初一就拿四千五百錢,分為三
十串,掛在屋梁之上,每天早晨取下一串作為當天的花用。如果有沒花完的零頭,就以大竹筒裝起來,等哪
天有賓客出現作為招待客人使用。」下列成語,何者用來形容蘇東坡此時的生活最恰當?
(A)宵衣旰食 (B)覓衣求食 (C)縮衣節食 (D)枵腹從公。
( )9.「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與遺產,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這句話與下列何者意思
最接近?
(A)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B)眾人同心,其利斷金
(C)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D)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 )10.「假如上不了峰頂其實也不必懊惱,因為人既已在玉山的懷抱了,在哪裡不都一樣!更何況,玉山永遠在
那裡,隨時都可再來,最重要的還是在登爬過程的體悟吧。」這段文字所強調的人生態度,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深謀遠慮,公正不倚(B)隨遇而安,知所進退(C)謙虛退讓,功成不居(D)堅持不懈,勇往直前。
( )11.下列四則歷史故事,何者正是「功成不居」的表現?
(A)唐太宗氣度雍容、虛心納諫,而魏徵直言敢諫,成就「貞觀之治」。
(B)介之推協助晉文公返國登基之後,便帶著母親到深山隱居。
(C)越王句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教訓,滅吳復國。
(D)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僅任八十多天的彭澤令就毅然辭職,歸耕田園。
( )12.關於記承天夜遊一文,下列哪位同學的敘述是正確的?
(A)郁瑩: 蘇軾因為看見「月映疏影」,於是「欣然起行」
(B)凱威:「庭下如積水空明」是指庭中水波蕩漾,映著月影
(C)宥庠: 全文寫作順序為:敘事、寫景、抒情
(D)珮榕:「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是感嘆月色、竹柏常有,只是一般人毫無美感而不懂欣賞。
( )13.「飯碗裡一粒米都不許剩,要是糟蹋糧食,老天爺就不給咱們飯了。」這段話的含義和下列何者最接近?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舉頭三尺有神明(C)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D)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14.愛因斯坦的「成功方程式」:A=x+y+z。 A是成功。他說若你希望獲得成功,就需要分別具有 x、y、z 的
能力。 x代表努力工作, y代表遊戲, z就是閉上你的嘴!請問下列哪個選項與他的想法較無關係?
(A)張弛有度 (B)一諾千金 (C)專注力非常重要 (D)要對任何事皆全力以赴。
( )15.記承天夜遊文中「閑人」一詞,向來被解為「雙關」修辭,請問下列哪一個選項用法不同?
(A)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B)人到了非洲,就要開始過「非人」的生活
(C)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D)淡淡衫兒淡淡裙,淡淡蛾眉淡點唇,只為一身都是「淡」,嫁與揚州賣鹽人
( )16.下列文句,何者語氣說明正確?
(A)我多麼希望我的鋼琴能夠彈得跟你一樣好。
—
自信
(B)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
反詰
(C)沒想到光天化日之下,他竟然敢公然行搶!
—
假設
(D)磨練,絕不是臨陣磨槍、臨渴掘井。
—
責備
*下一頁還有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