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九年級 110 上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82.68 KB
頁數
4
作者
MyHomeP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1-11,离现在 3 28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埔心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 1學期 年級 3次段考 國文科 試題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試卷共 4頁,請直接在答案卷上作答,否則不予計分。題目卷不用交回◎
一、單一選擇題:130 題每題 3分,3135 題每題 2分;總分 100 分)
( )1.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讀音相同
(A)「膛」/「蹚」渾水 (B)「湍」甚箭/「端」莊大方 (C)「湮」/煙囪冒「煙」(D)「廣」大無邊 /「獷」
( )2.下列選項「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前後相同
(A)鳶飛「ㄌㄧˋ」天/暴「ㄌㄧˋ」之氣 (B)「ㄐㄧ」勵士氣/反唇相「ㄐㄧ」
(C)白「ㄐㄩ」過隙/無「ㄐㄩ」無束 (D)「ㄏㄨㄟ」復原狀/「ㄏㄨㄟ」諧幽默。
( )3.閩南語「烏陰天」, 指烏雲密布的天氣。「 」, 指黑色的。下列「 」中的字詞,何者也是代表實際顏色?
(A)最近的影壇「紅」星因為私人醜聞,一夕之間形象崩盤 (B)每年的「黃」梅時節,正好也是台灣的雨季
(C)爸爸收到這個月的信用卡帳單,臉都「綠」了 (D)阿宏在生意上屢次失敗慘賠,已經心「灰」意冷
( )4.為了加強語意,有時可將字詞重疊為疊字,如「平安」可作「平平安安」。 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何者
最不適合以疊字方式呈現?
(A)恍惚夢幻的「迷濛」竟是很真實的臭霧,使一向無所謂的天空都迷糊→「迷迷濛濛」
(B)新的大樓朝著天際,如雨後春筍般「陸續」拔地而起→「陸陸續續」
(C)記得一對老人「踉蹌」來看我們,風吹得我們瑟瑟響→「踉踉蹌蹌」
(D)正當工人要恢復成「原本」的姿勢時,一顆小石子從發出聲音的方向飛來→「原原本本」
( )5.「土他們幾代承繼苦命的掌紋翻了一百多年此句中「一百」代表實際數字下列選 的詞語,
何者也代表實際數字?
(A)聽了他的話,我「二話」不說轉身就走 (B)「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C)「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D)做任何事之前務必「三思」而後行,以免後悔
( )6.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運用不恰當
(A)不懂得善用時間複習,就想考取心目中的理想學校,無異是「痴人說夢」
(B)國家公園內的神木群高聳入雲,真是「天下獨絕」
(C)船隻最怕遇到「顛沛流離」的暴風雨,即使最好的舵手也莫可奈何
(D)部長為了最近再度升溫的疫情勞心勞力,「經綸世務」,公務非常繁重
( )7.下列敘述,何者屬於被動的語態?
(A)報社的人聽說了這件事,連忙驅車趕來 (B)眾人合力硬拉,繩子竟在洞口斷掉了
(C)在村外的山腳下,有一間小神社被土石流沖走了 (D)看熱鬧的人無不感到掃興,打算轉身離開
( )8.「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上述所描述的景象,和下列哪一句相似
(A)高聳入雲的大王椰子樹護衛著這一片湛藍的海洋 (B)森林裡藤木交錯,濃蔭蔽天,溽暑也變得清涼
(C)站在合抱的千年神木前,可以感受到屹立不搖的雄心 (D)沿途杜鵑花迎風搖曳,顏色鮮豔,美不勝收
( )9.「這個洞讓居民感到相當安心。每個人都熱衷於不斷的生產卻不願動腦思考該如何善後。」對於這段話中
的居民,下列哪一個評論最為恰當
(A)為表象所迷惑,缺乏憂患意識 (B)人人知足常樂,沒有過多奢求
(C)勤於從事生產,努力改善生活 (D)隨遇而安,不為無謂之事煩惱
( )10.根據題意,下列選項「 」中的「狀聲詞」,何者運用最恰當
(A)氣功大師來臺表演,看過的人莫不「喃喃」稱奇 (B)他是家中獨子因此自從「啞啞」墜地以來就備受寵愛
(C)白居易的詩淺顯易懂連小孩也可「嘖嘖」上口 (D)我今天只吃一塊小麵包到放學時早已經飢腸「轆轆」
2
( )11.孝綸針對駢文、散文的差異整理了以下表格,但他只寫對了哪一項?
駢文
散文
(A)字句
以四、六字句為多
以五、七言為主
(B)對偶
常用對偶,格式整齊
不要求對偶
(C)音韻
平仄通押,一韻到底
注重音韻,聲調和諧
(D)別稱
四六文
韻文
( )12.下列文句,何者最具主觀的審美偏好與價值判斷?
(A)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B)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C)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D)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 )13.「洞始終沒有填滿的跡象。」這句話在<喂─出來!>一文中,最有可能暗示人的何種特質?
(A)虛偽狡詐 (B)貪婪無度 (C)自欺欺人 (D)爭權奪利
( )14.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組詞性前後相同
(A)哥哥剪了一頭好「土」的髮型/我們看到農夫又用機器把「土」整得很慘
(B)伯母享受忙裡偷「閒」的下午茶時光/奶奶喜歡與左鄰右舍「閒」話家常
(C)秋天是落羽松由「綠」葉轉黃的季節/我們「綠」在景裡,吃定了土
(D)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 )15.有關<防風林>一文的意旨,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A)應重視海洋生態,避免海洋受到汙染
(B)鼓勵民眾種植防風林,以防止土地因沙化而無法工作
(C)應該反思過度工業化後,對環境所造成的後果
(D)應正視土地貧脊導致年輕一輩離開家鄉去謀生的問題
( )16.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意思與其他三者不同
(A)傾家「蕩」產 (B)行為浪「蕩」 (C)放「蕩」不羈 (D)跌「蕩」放言
( )17.下列關於<與宋元思書>一文的內容,說明何者正確
(A)「夾岸高山,皆生寒樹」描繪出山林的靜態
(B)全文以「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作為綱領,透露作者悠閒的心境
(C)「風煙俱淨,天山共色」描寫雲霧繚繞的朦朧景致
(D)「泠泠泉聲、嚶嚶鳥鳴、蟬鳴猿啼」寫出山林間喧鬧景象
( )18.「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此文句中,作者透露的人生態度,與何者相似
(A)蘇軾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B)王維的「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C)李白的「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D)陸游的「白髮當歸隱,青山可結廬」
( )19. <與宋元思書>一文第四段,合述山水之聲,並藉此反襯山間水際的幽靜。下列何者並未使用此寫作技巧?
(A)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B)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C)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D)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 )20.「警察將逼真的假鈔扣押後丟進洞裡,認為這麼做就能萬無一失。犯罪者將各種犯罪證據悄悄丟進洞裡,
深信這麼做就能逍遙法外。」文中同為犯罪證據,警察利用洞的功能以防止危害社會,犯罪者卻利用洞的功能
期盼能逍遙法外。此種現象,以下列何者形容最適合
(A)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B)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C)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 )21.漫畫家蔡志忠:「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關於這段文字的涵義,下列解讀
何者最適切
(A)生活刪繁就簡,內心便會自在清明 (B)成功的人善用優勢,盡力去除劣勢
(C)舉頭三尺有神明,不要去做虧心事 (D)想要成就幸福的人生,就要修正錯誤
3
( )22.米蘭昆德拉:「 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後的結局,我們的腳正在走向我們
自己選定的終點。」這段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B)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C)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D)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23.「微波原本應用於雷達系統。一九四六年,史班塞博士進行微波實驗時,偶然發現微波能使糖果條融化,
進一步實驗又發現微波可快速地將食物加熱,不久他就提出了微波爐的點子。此外,在一九六八年,一位美國
研究員原本想做出更好、更強的膠水,結果黏性不如預期,但他的同事卻看出這種膠水的妙用,利貼便條紙因
而誕生了。」從微波爐與利貼便條紙的發明,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A)一個人若是膽大心細,做事一定能得心應手 (B)成功有時來自偶然,努力又豈會白費力氣
(C)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成敗得失別太在意 (D)樂觀豁達、積極進取者,自能無入而不自得
( )24.「每段人際間的相遇都成為一種冒險每個人都是生命中的一課不管是有錢人窮人掌權者或寂寞者
都和我一樣充滿夢想與懷疑,每個人也都有一段獨特的故事可以訴說,只要我願意聆聽。」上文的寓意,與下
列何者最接近
(A)諒解與互信是人際相處的重要關鍵 (B)擁有夢想才能富足你的人生
(C)寬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尊重他人才能實現自我 (D)用心傾聽他人的生命之歌,也將富足自己的人生
( )25.「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
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禮記學記》
根據本文,下列有關「古之教者」的敘述,何者無法明確得知?
(A)考取功名是最終目標 (B)教學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
(C)循序漸進完成學習的過程 (D)學習始於識字與解讀文章
( )26.「詩是『□□』過來的,有時抓到小野兔,有時會碰到難纏的狗熊,但最怕『陷阱』始終是空的。」
根據文意,缺空處最適合填入下列何者?
(A)鍛鍊 (B)奪取 (C)捕捉 (D)書寫
( )27.「昭明歷郡,皆有勤績,常謂人曰:『 人生何事須聚蓄一身之外,亦復何須?子孫若不才,我聚彼散;若
能自立,則不如一經。』故終身不治產業。」昭明說這段話的用意,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子孫不才,多半家風奢靡 (B)淡泊名利,才是為官之道
(C)詩書傳家,子孫更能自立 (D)積聚錢財,不若濟貧施眾
( )28.依據右圖,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鯊魚體內環境毒素多,唯魚鰭無毒而可食
(B)鯊魚長壽且繁殖力強,相當適合人類捕食
(C)鯊魚割鰭後行動遲緩,攻擊力仍然很驚人
(D)鯊魚的物體辨識力差,並非專嗜人類獵食
相傳北宋的苗振,曾以第四名的好成績考中進士。後來在供職考試前,他去拜見當朝丞相晏殊。晏殊怕他長久
不寫文章,筆墨生疏,勸他溫習後再考。苗振很輕率地說:「難道會有人作了三十年接生婆,還發生『倒繃孩兒』的
事嗎?」考試結果,苗振落選。晏殊便笑道:「苗君竟倒繃孩兒矣!」
( )29.根據以上的故事可知「倒繃孩兒」是比喻什麼?
(A)個性輕率馬虎,難成大器 (B)多年老手,也有可能出差錯
(C)做事不自量力,容易自討苦吃 (D)說話大言不慚,會立遭現世報
4
<0 的位置>
231 邀請 0 到他們中間去。
第一個 0 昂起頭說:「答應我一個條件,讓我站在最前面!」
第二個 0 微笑著說:「我喜歡站在中間。」
第三個 0 紅著臉說:「我站在最後面吧!」
結果,他們排成了──
0231:第一個 0 沒有使 231 擴大;
2031:第二個 0 使 231 擴大了好幾倍;
2310:第三個 0 使 231 一下子擴大最多!
( )30.這則網路寓言,闡述了何種道理?
(A)識時務者為俊傑,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B)懂得歸零,重新出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
(C)能夠一馬當先,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D)內斂謙讓,是最好的處世原則
( )31.如果這是孔門師生的問答,請問誰最可能是第三個「0」?
(A)謙恭好學的顏回 (B)辯才無礙的子貢 (C)熱情豪邁的子路 (D)事親至孝的曾參
傳說唐代詩人杜甫有一首<四喜詩>:「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清代學子紀曉嵐
給此詩加了八個字:「十年久旱逢甘霖,千里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狀元金榜題名時。」這樣加字一改,就
把五言絕句改成七言絕句,而且也不是一般的喜歡,而是更加調皮詼諧、喜出望外了。
後來,有一位秀才鄉試沒有考中,途中在旅館歇腳,下了一陣小雨,傍晚時分,店旁邊的院裡傳來嗩吶聲,
來有人要娶親。到了晚上,秀才睡不著覺,聯想到了自己的處境和見聞,很是悲怨,他也給<四喜詩>加了八個字:
「久旱逢甘霖──幾滴,他鄉遇故知──仇敵。洞房花燭夜──隔壁,金榜題名時──落第。」這樣加字一改,使四
大歡喜事變成一場空歡喜。
幽默的話題讓人忍俊不禁,悲哀的心情卻躍然紙上。 <人間福報>
( )32.本文中秀才做<四喜詩>的用意何在?
(A)炫耀才學 (B)表達自己的豁達 (C)自嘲自己的處境 (D)想媲美紀曉嵐
( )33.若要改寫<四喜詩>,下列何者最接近紀曉嵐喜出望外的效果?
(A)十年寒窗,金榜題名時 (B)欠錢沒還,他相遇故知
(C)同床異夢,洞房花燭夜 (D)土石鬆動,久旱逢甘霖
縣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輒搏噬之,往往為所傷,傷則主人躬詣請罪,出財救療,如是者數矣。
冉氏以是頗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殺置之居數月冉氏之鄰至問其狗「烹之矣而詰其故
曰:「日者冉氏有盜主人覺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盜驚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遍索之無有也
將寢聞臥床下若有微息者燭之則狗也。曲蹲伏,不敢少轉側,垂頭閉目若惟恐人之聞其聲者。主人曰『嘻!
吾向之隱忍不之殺也,為其有倉卒一旦之用也,惡知其搏行人則勇,而見盜則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崔述〈冉氏烹狗記〉
( )34.冉氏最後決定將狗烹了,下列何者是主要原因?
(A)屢傷行人,徒增困擾 (B)臨危畏縮,有失職責
(C)行止髒亂,有礙觀瞻 (D)咆哮喧鬧,惹惱鄰舍
( )35.請問以下何者文句的主語與其他三者不同
(A)搏行人則勇,而見盜則怯乎將寢 (B)卷曲蹲伏,不敢少轉側
(C)遇行人輒搏噬之 (D)聞臥床下若有微息者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