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前程 (C)「ㄑㄩ」寒除臭/並駕齊「ㄑㄩ」
(D)騰「ㄋㄨㄛˊ」空隙/婀「ㄋㄨㄛˊ」多
姿。
21.( )「移情作用」是指將自身的感受投注在另一個
人、事、物上,例如:「天空不要為我掉眼淚」,
即是將人內心的愁苦,投注在天氣現象上。下列
何者也使用了相同的手法?(A)我孑然走在這
條路上,整條路散發著孤獨而無聊的味道(B)
堤岸上,成列的街燈一一亮起,使月色顯得昏暗
而朦朧(C)我愛秋天,因為它沒有夏天的酷熱,
也沒有冬天的寒冽(D)再令人觸目的就是那些
偶然一見的囚在籠裡的小鳥兒了,但是我不忍看。
22.(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
不倚者。」(白居易 養竹記)白居易由竹子的秉
性正直,引發君子正直無私,不趨炎附勢的聯想,
由此可知,竹子與蓮花的何種特質最為相近?
(A)出淤泥而不染(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C)香遠益清,亭亭淨植(D)可遠觀而不可
褻玩焉。
23.( )「掐自己一下,體會到別人的痛。」這句話是
在說明什麼?(A)試著體會他人的痛苦,才能
夠學會不再自私(B)提醒人要隨時注意自己的
健康狀況(C)對待他人能夠真誠無偽,人生才
能更美好(D)不懂得感恩的人,無法體會人與
人的互動關係。
24.( )「你問我立場,沉默地/我望著天空的飛鳥而
拒絕/答腔,在人群中我們一樣/呼吸空氣,喜
樂或者哀傷/站著,且在同一塊土地上//不一
樣的是眼光,我們/同時目睹馬路兩旁,眾多/
腳步來來往往。如果忘掉/不同路向,我會答覆
你/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向陽〈立場〉)
根據本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天空的
飛鳥」象徵思想的自由,不受特定立場的羈絆
(B)「呼吸空氣,喜樂或者哀傷」意指人們因
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的待遇(C)「不一樣的是
眼光」說明人與人之間會有不同的看法與堅持
(D)「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說明只要認
同所在土地,就能將其視為故鄉。
*以下每題 4%
二.題組 1:讀完詩作後,將最適當的答案填入( )中。
帝城(1)春欲暮(2),喧喧(3)車馬度。共道牡丹時,
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4)看花數。
灼灼(5)百朵紅,戔戔(6)五束素(7)。
上張幄(8)幕庇(9),旁織笆籬護。水灑復泥封,
移來色如故(10)。家家習為俗(11),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12)。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13)。(白居易〈買花〉)
【注釋】(1)帝城:即都城,相當於現代的首都。(2)春欲暮:快到暮春
(農曆三月)的時候。(3)喧喧:形容車馬嘈雜、喧鬧的聲音。(4)酬直:
償付代價。(5)灼灼:花茂盛鮮明。(6)戔戔:積聚的樣子。戔,音ㄐㄧ
ㄢ。(7)五束素:二十五匹帛(一束是五匹)。(8)幄:帳幕。(9)庇:
遮蔽、掩護。(10)如故:像原來的一樣。(11)俗:群眾的風尚習慣。
(12)喻:知道、明白。(13)賦:稅收。
25.(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
隨買花去。」這段詩句描述的情形為何?(A)在日暮
斜暉映照下,盛開的牡丹引來賞花人潮(B)牡丹在暮
春時快要凋謝,買花人爭相搶購(C)春末牡丹盛開,
買花的人潮絡繹不絕(D)牡丹是人們時常討論的花種,
卻因價格昂貴而銷量不高。
26.( )在本詩中,田舍翁長嘆的原因為下列何者?(A)
有錢人家競逐豪奢,社會貧富懸殊(B)花賤傷農,致
使花農無以為生(C)有錢人家喜新厭舊,花總初買不
久便汰換(D)自家田裡的作物,經濟價值沒有牡丹高。
27.( )下列詩句,何者可作為〈愛蓮說〉一文中「牡
丹之愛,宜乎眾矣」的注腳?(A)貴賤無常價,酬直
看花數(B)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C)低頭獨長
嘆,此嘆無人喻(D)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題組 2
下列為行政院 環境保護署紫外線指數分類、晒
傷時限與建議防護措施一覽表,請根據此表,回答下
列問題:
28.( )下列有關曝晒級數「高量級」與「過量級」的
比較,何者說明最符合本表內容?(A)高量
級的「紫外線指數」範圍較過量級來得大(B)
高量級的「晒傷時限」較過量級延長約十分鐘
(C)高量級須待在陰涼處,過量級則不必(D)
過量級中午前後共五個小時盡量避免外出,高
量級則無此時限。
29.( )根據本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曝晒級
數在中量級(含)以下,即紫外線指數5(含)
以下,不須採取防護措施(B)紫外線指數達
到7時,未採取防護措施者,曝晒時間不宜過
久,應以三十分鐘為限(C)危險級與過量級
相較,在防護措施方面都相同,唯晒傷時限較
過量級短了五分鐘 (D)危險級雖較高量級
的晒傷時限縮短三分之一,但防護措施都一
樣。
題組 3
呢喃(1)燕子語梁間,底事(2)來驚夢裡閒。
說與旁人渾(3)不解,杖藜(4)攜酒看芝山。
(劉季孫 題屏)
【注釋】(1)呢喃:音ㄋㄧˊ ㄋㄢˊ,形容燕子
的鳴叫聲。(2)底事:何事、什麼事。(3)渾:
全部、整個。(4)杖藜:拄著用藜莖做成的手杖。
杖,當動詞用,撐拄。
30.( )就敘寫內容來看,本詩歸屬於下列哪一種類型?
(A)閨怨離情 (B)羈旅寄愁 (C)抒情
詠懷 (D)弔古傷今。
31.( )詩中主人翁為何要「杖藜攜酒看芝山」? (A)
應好友邀約 (B)無談心對象 (C)芝山景
致佳 (D)閒來無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