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心國中 108 學年度上學期國文科第三次段考試卷 二年______班______號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請填寫於答案卷,未填入答案卷者不予計分
一.單選題:每題 2.5 分
1. 記承天夜遊中哪一句指出夜遊的動機? (A) 念無與樂
者 (B) 月色入戶(C) 尋張懷民(D) 欣然起行
2. 記承天夜遊中,作者與好友在庭院中所見景致為何?
(A) 竹柏影與皓月當空 (B) 地上積水與藻荇交橫
(C)明亮月色與地面積水(D) 藻荇交橫與竹柏影
3. 從「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
耳!」,無法讓我們領悟什麼道理? (A) 身旁美景俯
拾即是 (B)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C)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D)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
佳興與人同
4. 記承天夜遊中,作者與好友同遊是在元豐六年十月十
二日,下列詩句所描述的季節景觀,何者與之相符合?
(A)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B) 沾衣
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C)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D)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
泥
5. 下列四個句子,所省略的主語,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 相與步於中庭 (B) 念無與樂者(C) 解衣欲睡
(D) 欣然起行
6. 「相與步於中庭」句中的「於」意思與何者相同?
(A) 愛因斯坦之「於」相對論 (B) 又常「於」土牆
凹凸處(C)不戚戚「於」貧賤 (D)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
7. 下列成語的使用,何者不當? (A)春到人間,園子裡
「花木扶疏」,生意盎然 (B)看到孤苦無依的老婆婆
受到欺凌,他不由得「義憤填膺」(C)王小玉的歌聲
「珠圓玉潤」,婉轉動聽 (D)寒流來襲,攤販稀少,
叫賣聲「此起彼落」,相當冷清。
8. 關於陳黎聲音鐘的內容,何者敘述正確? (A) 聲音鐘
的報時方式、出現時機,是和這有情世界一樣充滿變
化與趣味的。它們所構築的不是人性的時間,而是心
情的時間 (B)採用倒敘手法,將記憶中的聲音鐘透過
聽覺摹寫生動的呈現出來(C)賣芭樂的老阿伯的叫賣
聲中,宛轉有致的的抑揚頓挫會讓人以為回到了古典
臺灣 (D) 賣蝦仁羹的歐巴桑的叫賣聲簡直是人間天
籟,臺語的瑰寶
9. 下列「 」中詞語的詞性,何者前後都相同?
(A)爸爸對我的「期望」是在學校與同學和睦相處/
媽媽「期望」我用功讀書 (B)山色「翠綠」,令人心
曠神怡/妹妹穿上那件「翠綠」洋裝,可愛極了
(C)一聲蟲鳴,打破了周遭的「寂靜」/他喜歡獨處
於「寂靜」的空間裡(D)他喜歡「品味」自家釀造的
酒/,對於居家擺設,他具有與眾不同的「品味」
10.下列哪一個解釋是對的? (A)阿奇毛: 日文的音譯,
意指烤番薯。(B) 歐吉桑:日文的音譯,意指中年婦
人。(C) 不知凡幾:不知道總共有多少,指很少 (D)
慢條斯理:形容手腳笨拙、動作緩慢的樣子
11.「縣人來,聞蹕,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已過,即
出」關於犯人這段話的解讀何者正確? (A)犯人來自
外縣市 (B)因為事出突然,犯人來不及躲藏(C)犯人
從容不迫地為自己的權利據理力爭 (D)犯人乃無心之
過
12.「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
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漢文帝的這段話中,哪一
個字最能表現出他的強烈不滿? (A) 賴(B) 令(C)
固(D) 乃
13.下列對於字詞的說明,何者正確? (A)「屬」之廷尉:
音ㄓㄨˇ,通「矚」 (B) 以為「行」已過:音ㄒㄧㄥ
ˊ,指巡行(C) 廷尉「當」是也:音ㄉㄤ,作名詞使
用 (D) 廷尉奏「當」:音ㄉㄤ,作動詞使用 。
14.關於句子語氣的說明,下列何者是錯的? (A) 令他
馬,固不敗傷我乎:假設語氣 (B) 民安所錯其手足:
反詰語氣(C) 是法不信於民也:被動語氣(D) 唯陛下
察之:推測語氣
15.對於文句的解讀,下列何者有誤? (A)「廷尉,天下
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意指廷尉應該因
應實際狀況而調整判決,不應拘泥而不知變通(B) 法
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意同「王子犯法,與庶民
同罪」 (C) 「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 可見
君主專制時代,君王擁有極大權勢(D)「上曰:「廷尉
當是也。」」可見漢文帝是一位從諫如流的明君。
16. 下列哪一個「之」指稱的對象不同? (A) 今法如此
而更重「之」 (B) 上使立誅「之」則已(C) 而廷尉
乃當「之」罰金(D) 屬「之」廷尉
17.有關借代法的使用說明,下列何者有誤? (A) 留取丹
心照「汗青」:史書(B) 千里共「嬋娟」:美女(C)
「紅顏」棄軒冕:年輕時(D)「布衣」而至卿相:平民
18.下列哪一個讀音正確? (A) 詭「譎」:ㄐㄩˊ(B)
「雋」永: ㄐㄩㄣˋ(C) 以「訛」傳訛: ㄜˊ(D)
「頻」繁:ㄆ一ㄥˊ
19.關於史記的認識,何者正確? (A)是最早的編年體史
書(B)專記漢代一朝的史事(C)故事情節多渲染誇
大,因此在文學上也有崇高的地位(D)帝王的事蹟放
在「本紀」裡面
20.關於琹涵「酸橘子」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採「藉物抒情」。藉「酸橘子」,抒發內心的情感(B)
以「強摘的果子不甜」一句開頭,暗扣全文的主旨。
(C) 「酸橘子」象徵愛情的酸甜滋味(D) 以自己生
活中的事件為例,說明「強摘的果子不甜」並非絕對
的定論。
21.「年輕人應有謙虛的心,多向他人請益,尤其是師長
前輩。人生閱歷的豐富,使他們像一座寶藏,讓你不
會空手而回;也像一座大橋,協助你走向成功的彼
岸。青春的可貴,在於擁有無限的可能。然而人生的
憂患也多, ,堅決,勇敢,必然
會有豐收。」(琹涵 詠嘆青春)畫線處為本文主旨所
在,根據前後文意脈絡,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只要肯謙卑地學習 (B)就像青春中短暫的美夢
(C)時間能使隱藏的事物顯露 (D)青春是沒有經驗
和任性的
22.「如果你住在花蓮,你一定聽過一位歐吉桑,推著腳
踏車在街上急促地叫賣:『麻――糬,麻糬、麻糬
哦!』這聲音從什麼時候開始,花蓮縣誌上並沒有記
載。如果你問住在花蓮的人,他們一定會回答:『從小
就有了!』對我而言,他的麻糬已經成為整個童年與
鄉土的象徵了。」陳黎 人間戀歌由上述我們可推知以
下何事?(A)花蓮的麻糬遠近馳名,假日來購買的觀
光客絡繹不絕 (B) 麻糬攤販的叫賣聲是作者童年的
深刻回憶,根植在作者的生命裡(C)花蓮縣誌對當地
的麻糬叫賣聲有概略的文字敘述,可見其歷史悠久
(D)作者因為曾與父親一起沿街販賣麻糬,所以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