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七年級 112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16.98 KB
頁數
4
作者
nani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3-20,离现在 1 22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12學年第二學期 第一次段考 七年級 歷史科 試卷
◎整份試題注意事項為: 班級 座號 姓名 .
1.本份試卷共24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繳交。
2.每題都有ABCD,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正確的答案。
3.作答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正確答案畫記在規定的答案卡上,否則不予以記分。
4.本份試卷共 40 題,第 1-20 題每題 3分,第 21-40 題每題 2分,合計共 100 分。
一、單一選擇題
( )1. 日治時期,每年的 617 日在臺灣境內皆會舉行盛大儀式,以紀念這個日本治臺開始的日子,被稱為「始政
紀念日」,造成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的原因為何?
(A)臺灣開港通商後被日本佔領 (B)甲午戰爭後臺灣澎湖被割讓給日本 (C)中法戰爭時日本趁機併吞臺灣
(D)牡丹社事件後日軍侵臺的結果
( )2. ()考試權()軍事權()行政權()立法權。日治初期,臺灣人民將臺灣總督稱為「臺灣土皇帝」,這是
因為總督掌握許多權力,其中包括上述何者?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甲乙丁 (D)乙丙丁
( )3. 歷史老師正解釋某一歷史事件的影響:「這個抗日事件是日本統治臺灣時期,漢人抗日聲勢最為浩大的一
個,此事件失敗後臺灣人民已經無法武裝抗日,改以非武裝的政治社會運動,繼續抵抗殖民統治。」歷史老
師描述的最可能是哪一個事件?
(A)朱一貴事件 (B)西來庵事件 (C)霧社事件 (D)臺灣民主國抗日
( )4. 日本在臺推動皇民化運動期間,總督再次由軍事將領擔任,配合戰爭的需求,企圖將臺灣人改造為效忠天皇
並具有愛國心的順民。請問:日本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主要是為了何種目的?
(A)順應時代潮流 (B)強化保甲制度 (C)配合南進政策 (D)鎮壓抗日行動
( )5. 凱達格蘭大道上的總統府,是日治時期重要的建築物。請問:這建築在日治時期為下列哪個單位所使用?
(A)臺灣總督府 (B)臺北帝國大學 (C)臺灣警備總部 (D)臺灣菸酒專賣局
( )6. 正男是臺北地區的批發商人,總是大宗採購總督府獨占經營的商品。請問:下列哪組商品是正男經常採購的
商品? (A)稻米、蔗糖 (B)鴉片、樟腦 (C)鳳梨、鴉片 (D)鴉片、香蕉
( )7.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確實掌握民間生產力,增加稅收,哪一個人率先組織土地與林野調查工作,建立詳
實的地籍資料? (A)後藤新平 (B)磯永吉 (C)八田與一 (D)兒玉源太郎
( )8. 風間發現家中神桌上供奉的祖先牌位不見了,放在神桌上的是他從未見過的日本神明,並且日後都必須前往
下圖該地方進行參拜。這樣的情景最有可能發生在哪個時期?
(A)臺灣民主國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內地延長主義推動 (D)中日戰爭
( )9. 在臺灣留學的柯南,喜歡利用假日到處旅遊,他曾參訪過貿易頻繁的高雄港,也到過景緻優美的淡水紅毛
城,億載金城讓他體會到臺灣人抵禦外敵的決心,而臺南孔廟更讓他感受到莊嚴的東方文化。上述柯南到過
的景點中,何者為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項目? (A)淡水紅毛城 (B)億載金城 (C)高雄港 (D)臺南孔廟
( )10. 阿呆是日治時期的原住民頭目,他可能不會遇到日本人的那些理蕃手段?
(A)加強教育同化使原住民歸順 (B)安排原住民頭目到日本,見識日本國的盛況 (C)利用新式教育培養原住
民青年,讓他們成為警察 (D)鼓勵原住民前往日本工作,加速現代化
( )11. 警察制度是奠定日本在臺灣的統治基礎之一,請問:有關日治時期警察制度的敘述,何者錯誤?
(A)因為無所不管,所以被形容為千手菩薩 (B)是日本政府控制地方的制度之一 (C)保正與甲長可以說是警
察的最好幫手 (D)百姓因懼於警察權力甚大,以「長官」稱之
( )12. 「他也許不是一個最強大的美國總統,但他提出的『十四點和平原則』風靡了整個歐洲。他被視為美國民主
自由的象徵,其中主張各個民族有權決定自己未來的觀點,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局勢有著深遠影
響。」請問:這位美國總統是下列何人? (A)華盛頓 (B)威爾遜 (C)川普 (D)拜登
( )13. 歷史系學生正撰寫某位對臺灣有貢獻的人物故事:「…當二十四歲的他,從日本來到臺灣後即投入水利工程
的建設……,為當時常為乾旱所苦的臺灣嘉南平原,帶來穩定而豐沛的灌溉用水,農民為了感激他,並在烏
山頭水庫立了一座銅像以資紀念…。」請問:歷史系學生正撰寫的人物,是下列何人?
(A)八田與一 (B)磯永吉 (C)余清芳 (D)後藤新平
( )14. 小綠老師帶領向日葵班進行校外教學,經過某城市時,小綠老師說:「這座城市曾於 1915 年發生了『西來庵
事件』,當時帶頭的領導者是以宗教手段吸引群眾抗日。」請問:小綠老師所說的事件地點位在下圖中哪個
地區?
(A) (B) (C) (D)丁。
( )15. 小新參加一場「日本殖民治臺」學術研討會,會議中某位學者在其報告的簡報中出現了如下的「臺人日語普
及率」曲線圖,圖中所顯示的現象與下列何項政策推動有密切相關?
(A)理蕃政策成功 (B)內地延長主義 (C)皇民化運動 (D)無方針主義時期
( )16. 日治時期,總督府利用保甲制度管理臺灣地方行政事務,成功的控制臺灣地區,為治理臺灣奠定重要的基
礎。以下關於保甲制度的內容何者正確?
(A)保甲以每十戶為一甲 (B)保甲為每五甲為一保 (C)為日本所獨創的制度 (D)保正甲長由保甲民眾輪值
( )17. 下圖是霞喀羅國家步道的介紹圖,其舊名為「霞喀羅、薩克亞金警備道路」。此道路的開闢,是因為日治時
期的統治者為達到某一目的而下令修築。根據圖中內容判斷,統治者最初開闢這條道路的目的,最可能與下
列何者有關?
(A)傳染病的預防 (B)新式製糖的推動 (C)海運港口的整建 (D)理蕃政策的實施
( )18. 賴和的文學作品裡寫實地描繪日治時期,其中一段描述如下:「查大人這幾日來總有些憤慨。因為今年年
底,照例的新年禮物意外減少,而且又是意外輕薄。查大人憤憤之餘,似覺有恢復他的威嚴的必要,於是這
幾日,查大人對於攤販嚴格取締,一動手就是人倒擔頭翻;或是民家門口,早上慢一點掃除,就被告發罰
金。」請問:查大人應屬於下列何種身分? (A)警察 (B)甲長 (C)保正 (D)總督
( )19. 「壯丁團」是日本統治時期總督府利用臺灣人來管理臺灣人的組織。下列何項工作可能是由此組織負責?
(A)從事救災工作 (B)到日本人為原住民設立的學校從事教職 (C)管理專賣商品 (D)與日本議會商討《六
三法》的制定
( )20. 某一本書裡記載著以下真實發生的事情:「自 1905 年起……妮妮和她的同學,是臺中州某間學校的學生,她
們下課之後,為了趕上一項大規模、由政府普遍實施的制度,得搭最後一班火車回鄉。雖然不是逢年過節,
但是火車站裡仍擠滿了和她們一樣趕著回鄉的人潮。即使麻煩,但是這種事情每五年會定期舉行一次,而且
要命的是,如果不回去就會給家裡帶來麻煩。」妮妮一定要回家的理由最有可能是為了下列何者?
(A)里長選舉 (B)參拜神社 (C)健康檢查 (D)人口普查
( )21. 臺灣的稻米在日治時期產量大增,外銷量逐年攀升。當時稻米主要是輸往哪個國家或地區?
(A)中國 (B)美國 (C)南洋 (D)日本
( )22. 日治初期,因為武裝反抗眾多與殖民統治經驗不足,日本花費大量金錢經營臺灣。以下哪項政策推出後,成
為總督府最重要的財政來源?
(A)郊商組織 (B)發行臺灣專屬的貨幣 (C)租借港灣 (D)推行專賣制度
( )23. 臺灣有一家相當重要的銀行,擔負發行臺灣貨幣的重責大任長達百年,總行也被列為臺北市市定古蹟。在極
盛時期,東京、廈門、上海等地都設有營業點,除了幫助日商之外,也間接便利臺商的海外事業。這是指下
列哪一間銀行?
(A)日本銀行 (B)臺北銀行 (C)日臺商銀 (D)臺灣銀行
( )24. 日本治臺初期,皆以軍事將領出任總督以便掌控軍隊。但 1919 年起日本治臺政策進入新一階段—內地延長主
義時期,請問:有關內地延長主義時期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繼續以武官擔任總督 (B)內地指的是中國 (C)民主自決思潮流行 (D)這時期治台政策主張日臺融合,
一視同仁
( )25. 磯永吉於 1915 年任職臺中廳技師,負責稻米的生產與改良,指導並進行臺灣在來稻與日本稻改良的研究,於
1929 年選出「臺中 65 號」,開啟了臺灣蓬萊米的時代,被稱為「蓬萊米之父」。今日臺大校園內仍留有「磯
永吉小屋」作為紀念。在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中,此時的經濟發展重心為何?
(A)基礎建設 (B)基礎調查 (C)農業臺灣 (D)工業臺灣
( )26. 附圖是臺灣輕工業生產指數表,在圖中可清楚看到 1930 年代以後輕工業生產指數快速增高。這種情形與哪項
建設的完成有關?
(A)高雄港 (B)日月潭水力發電所 (C)縱貫鐵路 (D)嘉南大圳
( )27. 1915 2月在花蓮的布農族大分社發生與警察的衝突,頭目拉荷阿雷和阿里曼西肯兄弟對日人的管理政策和
武器收繳行動十分不滿,認為交出武器將造成生計困難,同時也愧對祖先,所以率領族人到處焚燒駐在所,
並攻擊、殺害日本警察,藉此對抗日人的武器收繳行動。此時日人對原住民的理番政策為下列何者? (A)
山撫番 (B)安撫政策 (C)五年理蕃計畫 (D)集體移往他處政策
( )28. 日本統治時期,總督府獎勵企業家來臺投資新式糖廠,使臺灣傳統糖廍的製糖業逐漸被新式糖廠所取代。表
格為臺灣在 1903 年至 1927 年間新式糖廠與舊式糖廠產量的變化表,請問:新式糖廠與舊式糖廠的產量變化
主要是受到哪一國企業家來臺投資的影響?
西元(年)
1903
1911
1927
舊式糖廠
4,990
1,360
1,150
新式糖廠
35
16,536
35,209
(A)中國 (B)日本 (C)美國 (D)法國
( )29. 下圖為某一個國家的旗幟,有關這一國家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旗幟名為黃地藍虎旗 (B)此國家年號為永清 (C)首任總統為劉銘傳 (D)此國家得到俄國等列強承認
( )30. 陳大雄是一位生活在日治皇民化運動時期的臺灣人,請問:他的生活中會遭遇下列哪一種狀況?
(A)在文官總督的要求下,陳大雄被迫改名為東田和雄 (B)陳大雄翻開報紙,看到霧社地區的賽德克族人正
在反抗日本人的統治 (C)當時候總督府在臺灣發展的口號是農業臺灣、工業日本 (D)為了效忠日本天皇,
陳大雄被徵召為軍伕,準備赴南洋奉獻一己之力
( )31. 技安是日治時期生長在臺灣南部的農民,他耕種的成果,總是以低價被日本商人收購。之前他們曾想獨立運
銷,卻被日本航運公司抵制,拒絕運送他們的商品出口,最後那些作物便在碼頭腐敗。技安所種植的作物,
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樟腦 (B) (C)鴉片 (D)甘蔗
( )32. 附圖為日治時期臺灣稻米生產量的曲線圖。西元 1920 年以後稻米生產量增加的原因:()農業臺灣政策的推
()蓬萊米改良成功()嘉南大圳的興建()中國大陸地區對臺灣稻米的大量需求。正確的有哪些?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丁
( )33. 日治時期的警察扮演維護社會治安最重要的角色,也因擁有諸多權限,人民對其敬畏恐懼。以下哪個工作並
非警察的日常業務?
(A)收取保甲經費 (B)負責戶口調查 (C)負責檢查衛生 (D)負責維護治安
( )34. 2012 年「賽德克巴萊」一片掀起了國片的高潮,也讓國人更加重視臺灣歷史。有關這部影片的史實描述,下
列何者正確?
(A)是發生在阿美族的故事 (B)事件發生地點在今日的花蓮縣吉安鄉 (C)日本使用大砲、飛機、毒氣屠殺原
住民 (D)當時領導原住民抗日的頭目是余清芳
( )35. 附表呈現 1931 年至 1942 年間,臺灣金屬、化學工業製品占輸出總額之比例,請問: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
因為下列何者?
年代
化學工業製品
金屬工業製品
1931
5.6%
2.5%
1942
10.9%
13.8%
(A)日本扶持臺人產業升級,發展重工業 (B)臺灣教育水準提高,促成產業風氣改變 (C)中日戰爭爆發,使
得日本在臺灣加強生產軍需物資 (D)美日貿易更加活絡,使得日本在臺廣設工廠,增加產能
( )36. 依據下述文章資料敘述回答問題:
甲:某總督回憶道:「擔任總督期間,我認為給予本島人與內地人相同教育的時機已經成熟,所以修改教育
法令,完全去除教育上的差別待遇,常用國語的兒童在小學受教育,其他兒童就讀公學校。」實際上,臺人
卻從未獲得與日人相同的待遇。
乙:李天祿大師回憶道:「演布袋戲時必須講日語,木偶必須穿上日本服,拿著武士刀在臺上砍來砍去,臺
下還有巡察天天監看,以免有中國文化的影子出現在劇中。」
丙:某總督回憶道:「在臺灣施政有一大堆令人厭煩的事,臺灣動盪不安未曾停歇,……好像乞討到馬匹
(比喻日本獲得臺灣),既養不起,又不會騎,只有被踢、咬……。」
請問:上述資料出現時間的先後順序為何?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二、題組:
()位於臺灣最北端的基隆港開發甚早,於西元十七世紀即已開始進行相關建設,目前是臺灣四座國際商港之一。
整個港區緊臨基隆市中心,接近大臺北都會區,資源豐富,為臺灣高價值貨物吞吐的主要門戶。請問:
( )37.基隆港於日治時期進行整建,其目的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方便日本與臺灣之間的聯繫 (B)加強臺灣與非洲地區交通
(C)作為與埃及鑽石貿易的港口 (D)便利臺灣南部的海上交通
( )38.西元 1937 年來臺的日本人蠟筆小新抵達基隆後,若想乘坐火車遊覽臺灣,最遠可到達哪個地方?
(A)臺北 (B)新竹 (C)臺南 (D)高雄
()1896 3月日本頒布《法律六十三號》,內容如下:
第一條:臺灣總督得於其轄區內,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
第二條:前條命令應由臺灣總督府評議會議決,經拓殖大臣呈請敕裁。臺灣總督府評議會之組織以敕令定之。
第三條:情況緊急時,臺灣總督不經前條第一項手續,立即頒布第一條所規定的命令。
( )39.這項法律中,賦予臺灣總督擁有哪一項權利?
(A)行政權 (B)司法權 (C)立法權 (D)軍事權
( )40.以下關於日治時期臺灣總督的敘述何者正確?
(A)為照顧臺灣民眾,臺灣總督由臺灣民眾選出
(B)為維持社會秩序,臺灣總督必須由武官擔任
(C)依統治需要派任,總督有軍事將領也有文官
(D)為加速日臺融合,臺灣總督大多為文官擔任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