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一選擇題
( )1. 日治時期,每年的 6月17 日在臺灣境內皆會舉行盛大儀式,以紀念這個日本治臺開始的日子,被稱為「始政
紀念日」,造成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的原因為何?
(A)臺灣開港通商後被日本佔領 (B)甲午戰爭後臺灣、澎湖被割讓給日本 (C)中法戰爭時日本趁機併吞臺灣
(D)牡丹社事件後日軍侵臺的結果
( )2. (甲)考試權(乙)軍事權(丙)行政權(丁)立法權。日治初期,臺灣人民將臺灣總督稱為「臺灣土皇帝」,這是
因為總督掌握許多權力,其中包括上述何者?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甲乙丁 (D)乙丙丁
( )3. 歷史老師正解釋某一歷史事件的影響:「這個抗日事件是日本統治臺灣時期,漢人抗日聲勢最為浩大的一
個,此事件失敗後臺灣人民已經無法武裝抗日,改以非武裝的政治社會運動,繼續抵抗殖民統治。」歷史老
師描述的最可能是哪一個事件?
(A)朱一貴事件 (B)西來庵事件 (C)霧社事件 (D)臺灣民主國抗日
( )4. 日本在臺推動皇民化運動期間,總督再次由軍事將領擔任,配合戰爭的需求,企圖將臺灣人改造為效忠天皇
並具有愛國心的順民。請問:日本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主要是為了何種目的?
(A)順應時代潮流 (B)強化保甲制度 (C)配合南進政策 (D)鎮壓抗日行動
( )5. 凱達格蘭大道上的總統府,是日治時期重要的建築物。請問:這建築在日治時期為下列哪個單位所使用?
(A)臺灣總督府 (B)臺北帝國大學 (C)臺灣警備總部 (D)臺灣菸酒專賣局
( )6. 正男是臺北地區的批發商人,總是大宗採購總督府獨占經營的商品。請問:下列哪組商品是正男經常採購的
商品? (A)稻米、蔗糖 (B)鴉片、樟腦 (C)鳳梨、鴉片 (D)鴉片、香蕉
( )7.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確實掌握民間生產力,增加稅收,哪一個人率先組織土地與林野調查工作,建立詳
實的地籍資料? (A)後藤新平 (B)磯永吉 (C)八田與一 (D)兒玉源太郎
( )8. 風間發現家中神桌上供奉的祖先牌位不見了,放在神桌上的是他從未見過的日本神明,並且日後都必須前往
下圖該地方進行參拜。這樣的情景最有可能發生在哪個時期?
(A)臺灣民主國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內地延長主義推動 (D)中日戰爭
( )9. 在臺灣留學的柯南,喜歡利用假日到處旅遊,他曾參訪過貿易頻繁的高雄港,也到過景緻優美的淡水紅毛
城,億載金城讓他體會到臺灣人抵禦外敵的決心,而臺南孔廟更讓他感受到莊嚴的東方文化。上述柯南到過
的景點中,何者為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項目? (A)淡水紅毛城 (B)億載金城 (C)高雄港 (D)臺南孔廟
( )10. 阿呆是日治時期的原住民頭目,他可能不會遇到日本人的那些理蕃手段?
(A)加強教育同化使原住民歸順 (B)安排原住民頭目到日本,見識日本國的盛況 (C)利用新式教育培養原住
民青年,讓他們成為警察 (D)鼓勵原住民前往日本工作,加速現代化
( )11. 警察制度是奠定日本在臺灣的統治基礎之一,請問:有關日治時期警察制度的敘述,何者錯誤?
(A)因為無所不管,所以被形容為千手菩薩 (B)是日本政府控制地方的制度之一 (C)保正與甲長可以說是警
察的最好幫手 (D)百姓因懼於警察權力甚大,以「長官」稱之
( )12. 「他也許不是一個最強大的美國總統,但他提出的『十四點和平原則』風靡了整個歐洲。他被視為美國民主
自由的象徵,其中主張各個民族有權決定自己未來的觀點,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局勢有著深遠影
響。」請問:這位美國總統是下列何人? (A)華盛頓 (B)威爾遜 (C)川普 (D)拜登
( )13. 歷史系學生正撰寫某位對臺灣有貢獻的人物故事:「…當二十四歲的他,從日本來到臺灣後即投入水利工程
的建設……,為當時常為乾旱所苦的臺灣嘉南平原,帶來穩定而豐沛的灌溉用水,農民為了感激他,並在烏
山頭水庫立了一座銅像以資紀念…。」請問:歷史系學生正撰寫的人物,是下列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