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七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91.35 KB
頁數
4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7-27,离现在 4 9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109學年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七年級歷史科試卷
◎整份試題注意事項為: 班級_____ 座號:___ 姓名:_ _
1.本份試卷共兩張4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繳交。
2.每題都有ABCD,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正確的答案。
3.作答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正確答案畫記在規定的答案卡上,否則不予以記分。
4.本份試卷共 40 題:第 120 題,每題 3分;第 21-40 題,每題 2分,合計 100 分。
一、單一選擇題
1. ( )小新在歷史百科看到附圖慶祝臺灣光復的漫畫,請問:該圖的時代背景是慶祝臺灣脫離某個政權的統治?
()荷蘭 ()鄭氏 ()清朝 ()日本。
2. ( )日本治臺時期,由於總督府教育政策的偏失,使臺人子弟多數未能如願就讀普通中學。後來在臺籍知識分子的爭
取下,設立了哪一所專收臺人子弟的中等教育學府?
()艋舺公學校 ()臺中中學校 ()臺北帝國大學 ()師範附屬中學。
3. ( )1947
年,國民政府明令動員戡亂,適用於全國。當時宣布動員戡亂的原因為何?
()國共內戰情勢緊張 ()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 ()遷臺初期社會秩序混亂 ()
1937
年中日戰爭。
4. ( )1949
年,政府公布某項法律規定:「每日上午一時起至五時止為宵禁時間。嚴禁聚眾集會、罷工、罷課及遊行請
願等行動;嚴禁以文字標語或其他方法散布謠言。居民無論家居外出,皆需隨身攜帶身分證,以備檢查,否則一
律拘捕。」請問:這是哪一項法律的規定?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戒嚴令》 ()《六三法》 ()《中華民國憲法》。
5. ( )附表是臺灣某時期官方書籍所推薦當時北部地區參訪地點,根據內容判斷,表中的「?」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參訪地點
性質
國語學校
教育機構
臺北郵便局(郵局)
通訊機構
臺灣神社
統治象徵
最高統治機關
()臺灣府 ()臺灣總督府 ()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6. ( )風間正在看某部電視劇,劇中出現這樣的標語:「天足是健康的象徵,婦女可以解脫束縛,自由行動。」這樣的
宣導內容最可能出現在哪一時期的臺灣社會?
()荷蘭統治後期 ()清朝統治前期 ()日本統治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7. ( )歷史課堂上,老師說明著臺灣史上的某一事件:「這件事情的起因,可能與戰後經濟問題、官員與國軍素質、隔
閡、誤解與不平等有關,使得臺灣人民心生不滿,憤而抗議,而後來中央政府竟自中國大陸派來軍隊清鄉鎮壓。
」請問:老師講述的事件為何? ()三月學運 ()雷震事件 ()二二八事件 ()美麗島事件。
8. ( )民國 36
12
25
日,中華民國正式進入憲政時期,而實行憲政後的第一任總統是下列何人?
()陳儀 ()蔣中正 ()李登輝 ()蔣經國。
9. ( )阿呆希望將來從事出版業工作,藉發行報紙來關懷這塊土地。阿呆可以實現他的夢想,是因為政府在
1987
年取
消了哪一項關鍵性的行政命令?
()《戒嚴令》 ()《解嚴令》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原住民基本法》。
10. ( ) ()公學校教師;()高等研究人才;()初級技術人才;()醫師。請問:日本治臺時期,政府在臺灣推動
「中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下列哪些人才?
()甲乙丁 ()甲乙丙 ()乙丙丁 ()甲丙丁。
11. ( )有一篇文章評論某一位人物時提到:「他繼任總統後,就堅忍不拔地默默推展『寧靜革命』。從廢除《動員戡亂
時期臨時條款》,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到軍隊和情治機關的國家化,尊重司法、檢調之超然中立,乃至廢省
和總統直接民選、增修《憲法》等,一步一步地使臺灣的政治變成世人羨慕的『政治奇蹟』。」上述說明,應是
指下列哪一位總統的政績?
()蔣中正 ()蔣經國 ()李登輝 ()陳水扁。
2
12. ( )附圖為日本治臺時期臺灣某一社會運動團體所發行的報紙,其創辦宗旨最可能為何?
()加強日本殖民統治 ()提升臺人知識水準 ()鼓吹武裝抗日行動 ()宣揚日本同化措施。
13. ( )1986
年,蔣經國總統發表談話指出:「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因應這些變遷,執政黨必須以新的觀
念、新的做法,推動革新措施。」根據上述,蔣經國總統主要是指哪一方面必須加強革新?
()文化本土化 ()經濟國際化 ()教育多元化 ()政治民主化。
14. ( )1979
12
,「高雄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吸引了數以萬計的群眾參加。當出發前往演講的人群中,有人私自
點燃火把,治安單位據此認定持火把遊行違背申請之約,於是開出了鎮暴車…….,終於釀成一場警民大衝突,約
有近百名憲警受傷……。」請問:促成此一事件的背景為何?
()戰後初期的族群衝突 ()戒嚴時期的黨外運動 ()解嚴後的民主改革 ()政黨輪替後的抗爭。
15. ( )政府遷臺前,臺灣雖已實施戒嚴,但在政府遷臺後,臺灣的民主政治卻因哪一措施的實行,奠定了初步基礎?
()政黨輪替 ()地方自治 ()三月學運 ()民主進步黨成立。
16. ( )附圖的漫畫說明了日本治臺時期某個組織舉辦的活動,希望藉由這些活動能啟迪民智。請問:這個組織為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民眾黨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17. ( )1990
3
月臺灣大學生發起一次運動,並且決議本次運動的代表物為野百合,取其為臺灣固有種,又有堅毅不拔
的草根性。請問:這個運動的訴求應為下列何者?
()為二二八事件平反 ()要求解嚴 ()廢除黨禁報禁 ()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8. ( )195060
年代,情治單位往往不依法律程序逮捕民眾,還有一些民意代表、教師、醫生、律師、記者等批評執政
當局的臺灣知識分子,也未經正常、公開的司法審判便予以定罪,讓臺灣各界折損不少優秀人才,對臺灣日後的
民主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上述臺灣知識分子所面臨的事件為何?
()二二八事件 ()三月學運 ()白色恐怖 ()美麗島事件。
19. ( )附圖為日本治臺時期第一屆市議員選舉的場地,這是在哪一組織的策畫下,而迫使臺灣總督府讓步所舉行的?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臺灣民眾黨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文化協會。
20. ( )2005
年臺灣立法院通過了某一法律,其中第
23
條明定:「政府應尊重原住民選擇生活方式、習俗、服飾、社會
經濟組織型態、資源利用方式、土地擁有利用與管理模式之權利。」請問:上文所述是哪一保障原住民的法律?
()《原住民族自治法》 () 《原住民族正名法》 () 《原住民族權益法》 ()《原住民族基本法》。
21. ( )日本治臺時期,臺灣人的政治社會運動,雖然未達成預定的目標,但已將自治、普選、參政權等民主觀念普及於
社會。但是隨著哪一場戰爭的爆發,社會運動在總督府的壓制下,逐漸宣告沉寂?
()甲午戰爭 ()
1937
年中日戰爭 ()鴉片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3
22. ( )「日本治臺時期,臺人有志青年踴躍前往日本留學,至
1945
年為止,留日學生共達二十萬人。」上述說明日本
殖民統治時期臺灣教育的何種現象?
()總督府的差別待遇,使臺人子弟未能享受公平的教育機會 ()總督府鼓勵臺人子弟赴日習醫,故人數最多
()總督府以「國民」看待臺人,給予相同的教育機會 ()崇拜東洋的心態。
23. ( )目前我國總統由人民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但歷史上,竟發生蔣中正總統能連任五次的情形,
請問:他可以不斷連任總統的原因為何?
()《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 ()在美國授權監督下的委託
()當時正值白色恐怖而需要強人領導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擴大總統職權。
24. ( )附圖是日本治臺時期政府所推出的宣傳海報。當時設計此海報的目的,是要配合政府的何種政策?
()養成守法觀念 ()養成愛國觀念 ()養成守時觀念 ()養成現代公共衛生觀念。
25. ( )在臺灣自治史上,由臺灣留日學生及士紳發起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其時代背景為何?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列強自顧不暇 ()霧社事件爆發,臺人不滿總督府的統治措施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思潮盛行 ()日本發動
1937
年中日戰爭,拉攏臺民侵略中國。
26. ( )雷震等人創辦《自由中國》雜誌,標榜反共、民主、自由,宣傳自由民主,因而引起政府注意。而後雷震因牽連
匪諜案被捕,被判十年徒刑,《自由中國》也因而被禁。請問:上述事件發生的背景為何?
()國民黨的戒嚴統治,壓制了民主言論 ()光復初期,行政長官陳儀限制臺灣人民的言論
()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與共產黨互相對峙 ()解嚴以後,需經過申請才能集會結社。
27. ( )有一段描述臺灣教育發展史的資料提到:「直到
1941
年後,日本政府為爭取臺灣民心,始將小學校、公學校改
制為國民學校,以示平等待遇,實則仍分為第一、二、三號表不同的課程。」根據上文,促成當時臺灣教育措施
改變的原因為何? ()內地延長主義 ()南進政策 ()殖民地特殊統治 ()皇民化運動。
28. ( )日治時期,官方配給的宿舍皆墊高地板、裝設紗窗,軍隊也配給裝有紗網的帽子,如附圖。請問:總督府配置這
些裝備的目的為下列何者?
()帶動新流行與風尚 ()防曬並增加涼爽度 ()防止臺灣熱帶傳染病 () 縮小城鄉差距。
29. ( )人物的日記、書信、回憶錄及口述訪談等,往往被視為歷史研究的重要資料。若欲透過事件參與者的觀點,來了
解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的政治社會運動情況,下列何者最為合適?
()《雷震回憶錄》 ()陳誠書信、電報 ()《蔣經國口述歷史》 ()蔣渭水〈入獄日記〉。
30. ( )正男是日本治臺時期的青年,正男平時生活樣貌不可能包括下列何者?
()和父親一起到林百貨購物 ()小時候由母親陪伴打預防針
()上學時,看時刻表搭乘火車 ()第一次相親地點在二二八紀念公園。
31. ( )在臺灣近代歷史上,陳儀是一位相當具有爭議性的政治人物,下列有關其事蹟的描述,何者正確?
()擔任臺灣省主席,負責接收臺灣 ()為臺灣省行政長官,但其施政引發臺人不滿
()曾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民間溝通 ()曾徵調中國大陸米糧運往臺灣,支援戰後經濟。
32. ( )下列哪些政府的作法,會影響到原住民在身分認同、語言文化、傳統土地權等方面,遭到衝擊或喪失?()政府
要求原住民以「漢名」登記戶籍;()政府透過學校教育,推行說國語運動;()政府劃設山林保護區或設立國
家公園;()政府同意原住民的訴求,給予其「正名」,制定並通過法律保障其人權。
()甲乙丁 ()乙丙丁 ()甲乙丙 ()甲丙丁。
4
33. ( )1980
3
月,在一個政治案件的審判法庭上,有如下的對答:法官:「當初在高雄,你們五人(按:黃信介、施
明德、姚嘉文、張俊宏、許信良)一起討論要辦雜誌嗎?」施:「辦雜誌是其中一項。」法官:「目的是什麼?
」施:「我們辦雜誌目的是要政府改善人民生活狀況及民主政治等問題,其中包括黨禁、報禁、戒嚴令及『萬年
國會』。」請問:對談中所指的雜誌為何?
()《自由中國》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民報》 ()《美麗島》。
34. ( )日本治臺時期,藉由總督府的推動,臺灣人接受現代西方文化、科技,以及新思想、新制度,而使臺灣社會與文
化產生改變。下列有關臺灣總督府促進臺灣現代化的措施,何者正確?
()引進現代司法制度,透過社會宣傳與學校教育,宣揚法治觀念
()臺灣女性開始纏足,加上現代審美觀的建立,穿著更加多樣化
()為發展臺灣農業,統一採用中國陰曆與二十四節氣
()為增加總督府的收入,開放鴉片自由販售。
35. ( )老師在用投影機播放一則新聞:「新北市烏來區境內山高谷深,當地原住民族多為泰雅族人,因而設有烏來泰雅
民族博物館,展覽該族相關的文物風俗。相傳三百多年前,該族族人狩獵至此,發現南勢溪冒出熱水與輕煙,齊
呼『uraikirofu』,意為冒煙的熱水,這就是烏來地名的由來。近年因泡湯文化盛行,各式溫泉旅館在此林立,但
有業者以低價向鄉公所承租河川地,後來卻未依照申請目的使用,反而違規建造溫泉飯店,經偵查後發現有圖利
之嫌,相關單位人員已將違法者依法起訴。」請問:這則新聞的標題,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則?
()發展觀光救經濟,政府應放寬法規管制 ()傳統土地遭侵占,原住民文化加速流失
()烏來正名不能等,原住民地名應該尊重 ()傳統文化大復活,原住民泡湯很有一套。
36. ( )附圖是老師列舉的臺灣某時期社會運動,它們共同的訴求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武裝行動要求獨立 ()號召民眾扶清抗日 ()捍衛原住民傳統文化 ()爭取政治參與的權利。
37. ( )歷史老師將戰後臺灣重要事件的漫畫(如附圖)貼在黑板上,要求同學們按時間順序加以排列。請問:正確的順
序應該是下列何者?
()甲乙丙丁 ()甲丙丁乙 ()乙甲丙丁 ()丁乙甲丙。
38. ( )下表為日治時期某一年臺灣的教育狀況,從表中可看出當時的教育情形為何?
項目
基礎教育
中等學校學生數
專門學校學生數
高等教育學生數
學齡兒童就學率
日本人
98.2
477
6,856
220
臺灣人
28.4
251
4,642
28
()臺人基礎教育較日人更為普及 ()升學管道暢通,臺人紛紛入學
()臺人與日人都有平等的受教權 ()臺人基礎教育不足且升學不易。
二、題組
目前臺灣學校都有的「校外教學」,最早可追溯到日治時期,從小學校到國語學校,都曾有前往內地進行修學旅
行的經驗。總督府的目的,是想讓來自臺灣的學生親身體驗內地的現代化,可是經費是一大考量,因此總督府利用內
地舉辦博覽會的時機,補助學校修學旅行所需要的費用。旅行的行程內容,則以內地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主軸。
而臺人旅行逐漸成為習慣,主因為時間觀念的改變:以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轉而以六十進位法計
算時間的方式以及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概念;另外還有星期制的出現,使臺人逐漸出現休假的概念,休假日最好的休閒
活動便是旅行。旅行活動的熱絡,除了上述條件的配合,更需要基礎建設的升級,例如:鐵路、公路、港口等整建與
整合。(資料來源:蔣竹山,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
39.文章中不斷提及的「內地」,是指下列何處? ()中國 ()日本 ()臺灣 ()越南。
40.透過文章,請推論「旅行」成為臺人休閒生活的一部分,受到了下列哪些政策的影響?
()星期制 ()司法制度 ()放足斷髮運動 ()西式教育制度。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