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七年級 111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48.18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6-30,离现在 2 11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單選
( )01.1918 年成立的石門國小,原名為三坑仔公學校。請問:石國小創校之初,主要提供給誰就讀?
(A)臺灣人 (B)日本 (C)原住 (D)中國人
( )12.日本統治時期,臺灣流傳著俗諺「第一戇,種甘蔗乎會社磅;第二戇,吃菸吹風;第三戇,選舉運動,其
中「吃菸吹風」是指吸食鴉片。請問:日本統治時期,總督府如何處理鴉片問題?
(A)鴉片有害身心,全面禁止販 (B)避免引起臺灣人反彈,民眾可以自由買賣鴉片 (C)總督府只准許
本人吸食 (D)行鴉片漸禁政策,吸食者需有許可證才可購買。
( )13.日本統治時期,每個月有一天是「清潔日」,由保甲警察擔任檢查員,配合相關懲處措施,培養臺灣人常
性的清潔習慣運動。請問:衛生習慣的建立,帶給臺灣社會什麼影響
(A)女子生產力提 (B)效改善地方治 (C)有助臺灣人口成長 (D)改變臺灣人的審美觀念
( )04.日本統治臺灣長達 50 年,是以哪兩場戰爭作為開始與結束?
(A)甲午戰爭、中日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戰爭 (C)中日爭、國共內戰 (D)第二次世界大戰、
日戰爭。
( )05.下表是臺灣某個時期,政府對街道名稱的規定。根據下表內容判斷,頒佈此規定的是哪個統治機構?
(A)臺灣府 (B)臺灣總督府 (C)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D)灣省行長官公署
一、街道名稱具有紀念日本人物、展現日本國威、明顯為日本名稱者,應予改正。
二、新街道名稱應具有下列意義:
1.宣揚中華民族精神:信義路、和平路
2.宣傳三民主義:三民路、民權路等
3.紀念國家偉大人物:中山路等
( )06.下表為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的教育狀況,表中呈現的數據應是受到總督府哪項政策的影響
(A)日臺合一,一視同仁 (B)皇民化運動 (C)差別待遇,隔離政策 (D)語運動
項目
基礎教育
中等學校
學生數()
專門學校
學生數()
高等教育
學生數()
學生數()
學齡兒童就學率(%)
日本人
23,711
98.2
477
6,856
220
臺灣人
210,727
28.4
251
4,642
28
( )07.日本統治期間,臺灣總督府推動的「中等教育」主要希望培育何種人才?()公學校教師 ()醫師 ()
級技術人 ()大學教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丙丁。
( )08.日本統治期間,臺灣子弟多數未能如願就讀普通中學,後來臺籍知識份子的爭取下,設立哪所專收臺人子
弟的中學
(A)臺北帝國大學 (B)桃園中學校 (C)臺中中學校 (D)臺南中學校
( )09.1928 年,總督府為培養經營殖民地的人才,與為南進政策準備,因此成立臺灣第一所大學。這間學校應是
下列何者
(A)臺北大 (B)中大學 (C)臺北帝國大學 (D)本帝國大學。
( )10.原住民族是臺灣這塊土地原來的主人,400 多年來被稱為「番「高砂」或「山胞1980 年代,原住民團
發起正名運動,其內容包含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族,還有恢復傳統原住民名字。請問:原住民族在哪個時
期,被稱為「山地同胞」?
(A)清帝國統治時 (B)本統治時期 (C)中日戰爭 (D)解嚴後
( )11.民國 45 年,雜誌《自由中國》發行「祝壽專號,內容呼籲政府以法治代替人治,確立制度的權威,軍隊國
家化等問題。不久後,雜誌的負責人企圖籌組反對-國民主黨,結果遭到情治單位以「為匪宣傳「知
匪不報」罪名,將負責人判刑。請問:此雜誌的負責人是誰?
(A)蔣中正 (B)陳儀 (C)雷震 (D)陳水扁。
2
( )12.1921 年,臺灣總督在日本貴族院院會表示:「帝國統治的方針,不像英國讓殖民地設置獨立議會、制定法
律、議定預算的殖民地政策,而是當作正在施行帝國憲法的地方,和內地同樣自然處理,提升其文化,使
與內地相同。如果做此形容,如同內地延長主義的型態。……但本件請願 ……卻希望制定將施行於臺灣的
特別法律及臺灣預算的議決權賦予該議會的法律。這完全違背了帝國統治臺灣的大方……像這種做法斷
不應容許。」敘述中臺灣總督反對此請願案的主因為何?()希望自本統治下獨立 ()違背「內地延
長」的施政方針 ()設立獨立議 ()要求擁有制訂法律的權力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 (D)甲乙丁。
( )13.下表是 1920 年到 1943 年,臺灣學齡兒童就學率簡表。從表中可知 1940 年代以後,臺灣學齡兒童就學率大幅
增加,這個現象與下列何種原因有關
(A)總督府推動六年義務教育 (B)行政長官公署發行國語日報 (C)一間專收臺灣人子弟的中學成 (D)
灣的經濟情況好轉。
( )14.民國 60 年代以後,臺灣黨外勢力逐漸崛起,反映出人民對於政治的要求提高。請問:促使這種情況的發生,
與下列哪種時空背景有關?
(A)經濟、教育水準提高 (B)民族自決思潮盛行 (C)廢除《動員戡時期臨時條款》 (D)總統解除戒嚴。
( )15.民國 68 年,為慶祝「世界人權日」41 年,雜誌社向高雄市警局提出集會申請。12 10 ,雜誌社成員
集在高雄遊行,要求解除戒嚴與言論自由,遊行過程中有人私自點起火把,因此被警備總部認為違反先前
議,鎮壓遊行隊伍,爆發嚴重警民衝突。12 13 清晨,情治單位始大肆追捕相關人員。上述內容是哪
個事件?
(A)美麗島事件 (B)二二八事件 (C)雷震事件 (D)百合事件。
( )16.臺灣史上有位官員曾經得意的說道:現在我治下的臺北市街,承都市計畫之庇蔭,道路、下水道、電氣都大
略被整理過,家屋改變其外觀並獲致統一,樹木豐茂,市內已不再雜沓、喧囂,既清潔又明亮,市街既不
大,亦不致狹小……。」根據以上敘述,臺北市最早的現代城市樣貌,應出現於何時
(A)1624 (B)1860 (C)1930 (D)1949 年。
( )17.1927 年,臺灣第一個合法政治團體成立,其訴求地方自治集會結社言論自由、教育機會平等、廢除保甲制
度等,此團體負責人曾因鴉片政策及霧社事件的問題,向政府提出反對,還通電國際聯盟,引起國際注意
請問:上述是哪個政治團體?成立者是誰?
(A)臺灣民眾黨、蔣渭水 (B)民主進步黨、林獻 (C)臺灣民眾黨雷震 (D)中國國黨、陳儀。
( )18.2020 730 日,前總統李登輝過世消息傳出後,不少民眾自發性前往追思會場獻花,感謝他對臺灣政
民主化的貢獻。下列何者不是前總統李登輝進行的改革內容?
(A)解除戒 (B)終止動員戡亂 (C)修改憲法 (D)央民意代表全改選。
( )19.目前我國總統由人民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但蔣中正曾經擔任 5屆總統。請問:蔣中正得
以連任多次總統的法律基礎為何?
(A)《中華民國憲法》 (B)《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C)《戒嚴 (D)地方自治條例
( )20.下圖是 1923 年的一份文件。關於此文件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此文件的出現與共產思潮有 (B)倡此運動的主要人物是林獻堂 (C)此文件主要訴求成立「臺灣議
會」 (D)此文件的相關活動,激起臺灣人民追求自治的想法。
0
20
40
60
80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43
3
( )21.1935 年的臺灣,年滿 25 以上的男性公民正磨刀霍霍,衝向投票所投下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地方議員一票
雖然只能選出半數的地方議員,但已經是史上頭一次的選舉,對臺灣人來說,格外有意義。請問:臺灣人
一次可以投票,應該歸功於哪個團體的努力
(A)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 (B)灣文化協會 (C)灣民眾 (D)灣地方自治聯盟
( )22.日本統治時期,臺灣人的政治社會運動,雖然未達成預定的目標,但已將自治、普選、參政權等民主觀念普
及於社會。但是隨著哪一場戰爭的爆發,社會運動在總督府的壓制下,逐漸宣告沉寂
(A)甲午戰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中日戰 (D)國共內戰。
( )23.1944 年以前的臺灣,只 88 所中等以上的學校,由於學校數量的不足,導致許多人前往「內地」接受更
階的教育。請問:敘述的「內地」指的是何處?
(A)中國 (B)日本 (C)英國 (D)美國。
( )24.1932 年開幕的林百貨,是臺第二間的百貨公司,也是一設有神社的百貨公司,開幕日僅比臺北的菊元
百貨晚兩天。店內設有電梯,一樓販售菸酒、化妝品、糖果餅乾與牙膏等日用品,二樓販售洋品百貨、寢
具、皮箱等,三樓有紡織品與服飾,四樓賣碗盤、文具、玩具,五樓設有餐廳,六樓則有瞭望臺,每逢假
就有許多人前來。店內員工全盛時期 150 人,但後因爆發戰事,工被徵召入伍而 120 人左右。」根
這則介紹來判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星期制的引進有助於百貨的發展 (B)員工參加的戰事應為中日戰爭 (C)當時人們的休閒娛樂之一是逛
貨公司 (D)百貨公司在當時已是非常普遍。
( )25.日本統治時期,總督府為了向臺灣人提倡進步觀念,製作不少海報。依據你的歷史知識判斷,下列哪一個標
語不可能出現在當時的海報上
(A)時間寶貴,守時惜時 (B)預防疾病,及早治 (C)保密防諜,人有責 (D)放足斷髮,精氣神好。
( )26.民國 68 122 日,黨外人士為抗議政府將前高雄縣長余發及其兒子以知匪不報、為匪宣傳為理由判
刑,在高雄橋頭進行示威遊行。請問:當時黨外人士是指不屬於哪一政黨?
(A)臺灣民眾黨 (B)中國民主黨 (C)中國國民 (D)民主進步黨。
( )27.承上題,這些黨外人士在哪一年成立新的政黨
(A)民國 68 (B)民國 75 (C)民國 76 (D)民國 85 年。
( )28.琛琛在 podcast 聽到:「近日,中國不少大學生上街頭抗議政府的防疫政策。」他聯想到歷史課本提過發生
著名學生運動。民國 79 ,數千名大學生聚集在中正紀念堂靜坐,提出四大訴求,要求政府進行改革,但
遲遲得不到總統的回應。直到數天後,總統接見學生運動代表,並承諾進行改革。請問:此場學生運動為
何?
(A)三月學 (B)美麗島事 (C)二二八事件 (D)陽花學運。
( )29.承上題,當時接見學生代表的總統是誰
(A)蔡英文 (B)馬英九 (C)李登輝 (D)蔣中正
( )30.臺灣的政治民主化,是前人不斷努力而來的。下列幾個重要政治大事,依照出現的順序,何者正確?()
次人民直選總統 ()終止動員戡 ()民主進步黨成 ()雷震 ()美麗島事
(A)丁丙乙甲戊 (B)丁戊丙乙甲 (C)戊甲丙乙 (D)戊丙乙丁甲。
二、題組
甲、1947 年,臺灣的《民報》社論指出︰「最近物價突變地在高漲,整個社會在震盪著,人民生活極端困苦……社會
階層的分化和對立,這是社會不安的根源。這個趨勢走到極端,便會造成整個社會的動亂。
( )31.下列何者不是造成當時社會動盪的原因
(A)行政長官擁有行政、軍事大 (B)糧短缺,導致物價飛漲 (C)官員貪污,濫用特權 (D)政府運用嚴
的情治系統,戕害人權
( )32.此社會動盪後,對臺灣社會造成許多影響,下列何者非?
(A)政府強力鎮壓、清鄉,造成許多民眾枉死 (B)中華民國政府決定遷 (C)成立臺灣省政府,取代行政
官公署 (D)對日後政治與族群關係產生不良影響。
( )33.由於當時施政不當,導致爆發衝突的灣最高統治者是誰?
(A)李登輝 (B)蔣經 (C)雷震 (D)陳儀。
4
乙、某條法令內容如下「每日上 1時至 5為宵禁時間;全省各地商店及攤販不得有抬高物價,擾亂市場之情
事;嚴禁聚眾集會、罷工、罷課及遊行請願等行動;嚴禁以文字標語或其他方式散布謠言……。」
( )34.上述內容是哪條法令?
(A)《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B)《中華民國憲法 (C)《法律六十三號 (D)《戒嚴》。
( )35.此法令公布的背景為何?
(A)中日戰 (B)二二八事 (C)國共內戰 (D)解除戒嚴。
( )36.此法令施行的開始與結束時間為何?
(A)民國 34-80 (B)民國 38-76 (C)民國 49-80 (D)民國 68-85 年。
丙、「渭水春風」是一部以日本統治臺灣時期,倡導非武裝抗日領袖渭水為藍本的音樂劇。其內容訴說醫學院畢
的蔣渭水,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善盡知識分子應有的義務,啟蒙臺灣人民的自主意識,找回對民族與文化的自
覺。蔣渭水針對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社會開立診斷書,認為臺灣患了智識營養不良,須以大量的文化教育來醫
治。
( )37. 蔣渭水成立了哪個組織,來改善智識營養不良,
(A)臺灣議 (B)臺灣民主 (C)臺灣民眾黨 (D)灣文化協會。
( )38.蔣渭水會透過哪些方式,提升臺灣人智識營養不良?()設立讀報社 ()創辦《臺灣民報》 ()舉辦夏季
學校 ()成立百貨公司 ()辦理演講會
(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丙 (C)乙丙丁戊 (D)甲乙丙戊。
丁、知名電玩「返校」改編為電影後轟動全臺。故事背景設定在白色恐怖時期的翠華中學,美術老師張明暉因帶學生
私下舉辦讀書會,閱讀政府禁止的書籍,卻不幸遭舉報,導致諸多師生被抓,且不少人失去生命。
( )39.請問:此故事背景設定在哪個時期?
(A)民國 2030 年代 (B)民國 4050 年代 (C)民國 7080 年代 (D)民國 90 年代
( )40.下列哪個喬段會出現在電影中?
(A)民眾上街抗議,蔣中正擔 10 多年的總統 (B)民眾公開批評政政策 (C)民眾組成新的政黨,參與
(D)眾參與屏東縣長的投票。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