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七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964.11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2-02,离现在 4 33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七年級歷史科試卷
◎整份試題注意事項為: 班級__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
1. 本份試卷共24面,必須與答案卡一併繳交。
2. 每題都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選出。作答時必須使用2B鉛筆,否則不予以記分。
3. 本份試卷共有40題,從第1題開始,第1-20題,每題3分;第21-40題,每題2分,共40題,合計100分。
一、單選題
( )1. 日治時期公學校以日語教學為主教材與師資設備等都不如小學校這顯現日本殖民教育的哪種政策或原則
(A)差別待遇 (B)內地延長 (C)皇民化 (D)實用性
( )2. 林獻堂等人結合社會知識分子的力量,於 1921 年至 1934 年多次發動向日本總督府請願的活動,當時主要是為了
爭取哪一個組織的設立?
(A)臺灣民眾黨 (B)臺灣議會 (C)臺中中學校 (D)臺灣文化協會
( )3. 白色恐怖時期,許多政治犯被關在綠島監獄的綠洲山莊中。對於他們而言,囚禁在這裡的歲月永難磨滅。下列哪
一事件的被捕人士,最可能被關在這裡?
(A)郭懷一事件 (B)噍吧哖事件 (C)霧社事件 (D)雷震事件
( )4. 1945 10 月某日,裝修領班催促工人趕快工作,領班強調:「過幾天陳大人就要抵達臺灣了,如今連大人的辦公
廳招牌還寫錯字,真是令人擔心。」該招牌的正確名稱應為何?
(A)臺灣州政府 (B)臺灣省政府 (C)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D)臺灣總督府
( )5. 喜羊羊翻閱《六法全書》看到「刑事訴訟」「民事訴訟」等現代法律詞彙。臺灣歷史上首次引入現代化司法制度
是在下列哪一個時代?
(A)明鄭時期 (B)清領時期 (C)日治時期 (D)中華民國在臺灣
( )6. 促使中華民國政府終止動員戡亂、廢除臨時條款、修改《憲法》等,是因為某起政治運動的結果,這起政治運動
為下列何者?
(A)二二八事件 (B)雷震事件 (C)美麗島事件 (D)野百合學運
( )7. 日治時期有一所由臺籍知識分子所創設的中學校,提供臺人較為平等的教育機會。潘朵拉居住在這所學校附近,
她可能是哪個地區的居民?
(A)臺中 (B)臺北 (C)高雄 (D)臺南
( )8. 1920 年代起,許多在日本求學的臺灣留學生,如林獻堂、蔣渭水等人,開始爭取臺灣人的平等待遇,開始推動各
項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這是受到當時的何種思潮鼓舞?
(A)皇民化思潮 (B)南進政策 (C)民族自決 (D)共產主義
( )9. 1900 年,黃玉階醫生發起臺北天然足會,透過上層知識分子彼此互相約定,從自身做起不讓子女纏足,同時也不
讓子嗣與纏足的女子婚配,果然漸漸杜絕纏足陋習。從統治者的角度來看,總督府逐步禁止纏足的主要原因為下
列何者?
(A)影響地方自治推動 (B)影響日語學習 (C)影響臺人平均壽命 (D)影響女性的生產力
( )10. 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日新報》曾經記載以下這段話「易風改俗之趨勢,使得中國製布帛商與其他中國式裝飾品等
商店生意清淡,將來起而代之的是洋服公司。」文中的「易風改俗」指得是下列何者?
(A)政府推廣日語 (B)建立標準時間 (C)推廣參拜神社 (D)鼓勵放足斷髮
( )11. 1895 年登陸北臺灣的日艦「仙台號」輸送軍官竹中信景,三代世居臺灣,他的孫女竹中信子是「灣生(臺灣出生
的日本人),因此信子應該在臺灣念以下何種學校?
(A)小學校 (B)公學校 (C)蕃人公學校 (D)蕃童教育所
( )12. 附圖為臺灣歷史情境漫畫圖。依圖中線索判斷,圖中右方人物應該為下列何者?
(A)蔣經國 (B)陳儀 (C)蔣中正 (D)李登輝
2
( )13. 臺灣的政治一向是國民黨長期執政,從何事之後,改變了此一政黨長期執政的現象?
(A)解除黨禁 (B)李登輝當選第一屆民選總統 (C)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D)民國八十九年陳水扁當選總統
( )14. 日治時期,臺灣人雖受到日本不合理的殖民統治,但臺灣社會也在總督府的建設下,展現了不同於以往的風貌。
下列哪一敘述並非當時臺灣社會的變遷?
(A)西式服飾流行 (B)守時習慣建立 (C)公共衛生水準提高 (D)人民直選總督。
( )15. 民國八十六年在某一紀念碑的落成典禮上,主席致詞時說「希望臺灣五十年前的悲劇永不再發生,因此事件而喪
失寶貴生命的本省籍與外省籍同胞,其英靈能得到最大的慰藉,也希望日後我們永遠沒有省籍問題……。」上述
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哪個歷史事件?
(A)臺灣光復 (B)二二八事件 (C)美麗島事件 (D)野百合學運
( )16. 蔣經國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與中華民國總統,在行政院長任內積極推動十大建設,促成臺灣經濟發展。在政
治方面,蔣經國於民國 76 年頒布的總統令,帶動臺灣政治走向民主化,請問,該總統令的內容為何?
(A)擴大總統職權 (B)規定總統候選人的性別比例 (C)宣布解除戒嚴 (D)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17. 日治時期,政府考量初級技術人才不再仰賴日本,而鼓勵臺人念職業學校。易先生是當時的臺灣年輕人,循著政
府鼓勵的路徑升學、就業,請問,他最有可能選擇從事哪些職業?
(A)教師、醫師 (B)律師、工程師 (C)議員、建築師 (D)律師、會計師
( )18. 子齊接待來自美國的國際學生安娜,安娜在美國就讀政治系,她對臺灣的歷屆總統相當有興趣。子齊根據總統的
在位期間依序介紹,下列何者正確?
(A)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 (B)馬英九、蔣經國、蔡英文
(C)蔣中正、馬英九、陳水扁 (D)蔡英文、馬英九、陳水扁
( )19. 2005
年臺灣的立法院通過了某一法律,其中第
23
條明定:「政府應尊重原住民選擇生活方式、習俗、服飾、社會
經濟組織型態、資源利用方式、土地擁有利用與管理模式之權利。」請問:上文所述是哪一保障原住民的法律?
(A)《原住民族自治法》 (B)《原住民升學法》 (C)《原住民就業法》 (D)《原住民族基本法》
( )20. 1960 年,已經連任兩屆總統的蔣中正準備參加競選第三任中華民國總統,結果引起雷震、胡適等自由派人士的反
對,但最終蔣中正還是在沒有其他候選人的情況下,連任中華民國第三任總統。蔣中正得以連任多次總統的法源
基礎為下列何者?
(A)《中華民國憲法》 (B)《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C)《戒嚴令》 (D)《地方自治條例》
( )21. 日治時期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以喚醒民族意識,改良社會風氣為目的,積極地舉辦活動。後來遭到統治當局的
禁止。下列何者不屬於臺灣文化協會的行動?
(A)發行《臺灣民報》 (B)設立讀報社 (C)爭取兩性平等 (D)傳播新知以啟迪民智
( )22.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講述軍隊來臺部隊在船上的場景「急難中船要開往臺灣了可是臺灣在哪裡?
開軍艦的人都不知道。在砲火射程外的安全海面上,海軍拿出地圖來找臺灣的位置。」當時船要開往臺灣與哪個
戰爭失利有關?
(A)中日戰爭 (B)國共內戰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甲午戰爭
( )23. 在知識分子的極力爭取之下,總督府終於開放地方議員選舉。下列何者不是此時選舉的特色?
(A)全面普選 (B)僅開放半數議員名額民選 (C)是臺灣史上首次的地方議員選舉 (D)是有限度的地方自治
( )24. 小葵偶然在書中看到一張 1944 年日治時期的傳單興奮的和朋友們分享。關於這張傳單的歷史背景,下列何者正
確?
(A)「這是當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傳單!」 (B)「圖中臺灣正在被日本的空軍轟炸!」
(C)「左方沉沒的軍艦應該是中國軍艦!」 (D)「這是美軍為勸降臺灣人製的傳單!」
3
( )25. 小白和同學參訪蔣渭水紀念公園,看到蔣渭水紀念碑碑記,兩側刻有「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文句,小白讀
到碑記上紀載蔣渭水對臺灣的貢獻為下列何者?
(A)成立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推動臺灣首次地方選舉
(B)要求設立臺灣議會,有「臺灣議會之父」美名
(C)成立臺灣民眾黨,為臺灣歷史上第一個合法政黨
(D)推動成立台北帝國大學,是最具代表的高等教育機構
( )26. 有位阿美族的老人回憶道:「有了掛鐘之後,帶來很多麻煩……。最傷腦筋的是『滴答滴答』聲以及每小時一次的
報時鐘響,影響人們的睡眠……。」這段敘述最有可能在什麼背景下出現?
(A)鄭氏時期引進漢人時間,對原住民的影響甚大
(B)荷蘭時期引進西方計時制度,讓臺灣的時間首次標準化
(C)清領時期和日本人貿易的過程中,無意間接觸到時間制度
(D)日人引進二十四小時的標準時間制,臺灣人逐漸養成守時的習慣
( )27. 1968 作家柏楊因翻譯漫畫《大力水手》內容描述大力水手父子流落至一個豐饒的小,想在島上建立國家,
於是父子各自競選總統。政府認定柏楊此舉是在暗諷蔣中正父子,於是以「打擊國家領導中心」罪名逮捕柏楊,
並將他移送綠島監獄。上述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為何?
(A)二二八事件期間 (B)白色恐怖時期 (C)美麗島事件期間 (D)政府宣布解嚴後
( )28. 附表顯示日治時期某一年臺灣的教育狀況,從表中可看出當時的教育情形為何?
項目
日本人
臺灣人
基礎
教育
學生數
23,711
210,727
學齡兒童
就學率
98.2%
28.4%
中等
以上
教育
中等學校
生數
477
251
專門學校
生數
6,856
4,642
高等教育
生數
220
28
(A)臺人基礎教育較日人更為普及 (B)升學管道暢通,臺人紛紛入學
(C)臺人與日人都有平等的受教權 (D)臺人基礎教育不足且升學不易
( )29. 廣志在圖書館發現一本書籍的目次,如附圖。從目次頁內容判斷,此書書名應該是下列何者?
目次
◎楔子………………………P.3
一、歷史背景
黨外運動………………P.7
雜誌發行………………P.19
二、事件經過
國際人權日大會………P.25
憲警部隊在高雄………P.33
大逮捕…………………P.47
起訴與判刑……………P.57
公開審判………………P.81
三、影響
特赦……………………P.91
當事人投入政治………P.99
民主進步黨成立………P.117
◎後記………………………P.139
(A)《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B)《二二八事件大解密》 (C)《美麗島事件始末錄》 (D)《首次政黨輪替祕辛》
( )30. 正男是日治時期的青年,他平時生活樣貌不可能包括下列何者?
(A)和母親一起到林百貨購物
(B)陪父親到博物館看展覽
(C)打電話約小新在午時會面
(D)約小新的會面地點是在波麗路西餐廳
4
( )31. 附圖為日治時期臺灣人口成長圖。請問:造成總數變化的原因為下列何者?
(A)蓬萊米產量激增 (B)建立現代衛生觀念 (C)政府推動新的家庭政策 (D)人民休閒習慣改變。
( )32. 棒球選手王建民在美國表現優異,經國內媒體報導,引起國人對棒球運動的關注。請問日本治臺後,總督府將
棒球運動引進臺灣,與下列哪一項內容的推動有關?
(A)漸禁鴉片 (B)斷髮運動 (C)國語運動 (D)都會文化
( )33. 日本政府為了滿足在臺日人升學需求,以及進行熱帶醫學傳染病之研究,創辦了臺北帝國大學。這所學校的創辦
時間是在附圖哪個階段內?
(A) (B) (C) (D)
( )34. 2019
年是原住民族正名
25
周年紀念臺灣的原住民族從大航海時期歷經許多統治者漫長的統治下列何者不是其
曾經有過的稱呼? (A)山胞 (B)高砂族 (C)熟番 (D)新住民
( )35. 附表為日治時期臺灣文化協會四年間舉辦文化演講會的統計表格。四位同學關於表格數據的看法,何者較符合歷
史事實?
演講
次數
聽眾
人數
被警察
中止次數
1923
36
21,086
19
1924
132
44,050
36
1925
315
117,880
64
1926
315
112,965
157
(A)小新:日本殖民政府也大力支持這些演講
(B)風間:這些演講的主要目標是喚醒臺灣民眾的宗教意識
(C)妮妮:聽眾人數提升,代表演講對臺灣社會文化啟蒙有所影響
(D)阿呆:這些演講都是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合辦的文化啟蒙活動
( )36. 美美和外國友人介紹臺灣歷經民主化,成為民主國家的過程。她列出了指標性的事件:甲、終止動員戡亂;乙、
辦理首次民選總統;丙、民主進步黨成立;丁、完成首次政黨輪替。關於臺灣民主化大事紀的順序,下列何者正
確?
(A)甲丙乙丁 (B)甲丙丁乙 (C)丙甲乙丁 (D)丙甲丁乙
( )37. 日治時期當武裝抗日運動沒落之後,臺灣有識之士紛紛以非武裝的方式從事政治、社會運動。若將下列史事依時
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應為何?()臺灣文化協會成立()臺灣首次地方議員選舉()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開始
()臺灣民眾黨成立。
(A)丙甲丁乙 (B)甲丁丙乙 (C)乙丙甲丁 (D)丙丁甲乙
( )38. 日治初期,臺人傅小博剛剛入學就讀,他可能會遭遇下列何種情況?
(A)與班上日本同學吵架 (B)不適應而轉到小學校就讀 (C)被罰默背公學校國語課本 (D)媽媽在國民學校當老師
( )39. 采文與同學搭乘時光機重返二二八事件,需以事件發展先後排序設定行程: 甲,查緝私菸,誤殺民眾,引起群眾
憤慨;乙,臺灣人與外省人語言、文化差異和摩擦;丙,政府以「清鄉」為名,追究相關人士;丁,地方人士組
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二二八事件發展的先後順序為何?
(A) (B) (C) (D)
( )40. 下列哪些政府的作法,會影響到原住民在身分認同、語言文化、傳統土地權等方面,遭到衝擊或喪失? 甲、政府
要求原住民以「漢名」登記戶籍;乙、政府透過學校教育,推行說國語運動;丙、政府劃設山林保護區或設立國
家公園;丁、政府同意原住民的訴求,給予其「正名」,制定並通過法律保障其人權
(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